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最近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婆媳剧的收视热潮,从《当婆婆遇上妈》到《婆婆来了》,再到《双城生活》《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一大批描写婆婆与媳妇斗智斗勇的婆媳剧播得热火朝天。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说戏剧中肯定会有一些夸张、夸大的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婆媳关系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长期以来的一个“顽疾”。
常言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最难的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媳妇眼里,婆婆们常常是彪悍的,不通情理的;在婆婆口中,儿媳们一贯是野蛮的,嚣张跋扈的。婆媳矛盾就像中国家庭的传染病,经过数千年的岁月依旧如故。婆婆们也会有女儿,在女儿眼里她们都是温和的慈母;媳妇们也都有母亲,在妈妈眼里,她们都是柔顺贴心的孩子。但是,婆媳之间似乎永远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男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得不充当“双面胶”的角色。
小雨在一家外企做行政助理。与老公李涵谈恋爱时,她一度认为自己非常的幸运,找到了一位通情达理的好婆婆。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她和准婆婆相处得非常融洽,彼此对对方都非常的满意。甚至有时,小雨还当着一些亲戚朋友的面刻意去讨好准婆婆,说这个“妈妈”真是比亲妈还要好。
但是,结婚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让婆媳关系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由于平时小雨工作非常忙,再加上她是一个不重视生活细节的人,在洗衣服的时候,小雨会将所有的脏衣服、内衣、袜子等统统塞进洗衣机去。婆婆发现后,就当着公公的面数落小雨,并告诫她下次洗的时候要将其一一分开。小雨一时觉得很没面子,认为婆婆严重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很委屈地诉苦道:“以前在我们家我所有衣服都是我妈帮洗的,我从来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细节要考虑,以后我注意就是了。”这一番话让婆媳之间埋下了矛盾的小火苗。
寒冷的冬天,小雨躺在被窝里看电视。懒得起床的她一会儿让老公帮自己拿热水袋,一会儿又让老公去拿零食。看到儿子忙进忙出,婆婆忍不住训斥儿子:“一个大男人竟被老婆这样指使来指使去,我怎么就生了你这样没出息的儿子!”教训完儿子后,婆婆余气未了,开始指责小雨如何的懒惰,生活如何的不讲究。小雨听到婆婆指桑骂槐的话后,很是生气,立马冲到婆婆面前喊道:“李涵是我老公,他愿意为我做这些,当事人都没什么不满,你又发什么脾气?”不料,婆婆听完小雨的话后反唇相讥:“难道你没手没脚吗?非得让我儿子像伺候地主似的伺候你,你实在是懒惰得可怕!”婆媳两人就针锋相对地吵了起来。这时,闻着火药味越来越浓的公公和老公赶忙上来劝架。想到婆婆对自己种种的吹毛求疵,小雨夺门而出回了娘家。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不管小雨的妈妈、老公、公公怎么劝说,小雨就是不回婆婆家。僵持了数个星期后,小雨明确表态,要么和老公离婚,要么和公婆分开住。这样的做法让李涵感到非常为难,他一面对小雨好言相劝,让小雨不要和婆婆斤斤计较,一面又做妈妈的思想工作,说小雨年轻不懂事,让妈妈不要和小雨一般见识。如此反复劝了几回,终于看到了成效,婆媳双方都退让了一步,小雨也回了婆家,于是婆婆再也不管媳妇和儿子之间的事。至此,家里相安无事,和睦了很多。
某位作家说:“婆媳是因一个男人而相遇的两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她们的心系在同一个人身上,而脚却朝着两个方向。”
难道婆媳之间真的有解不开的芥蒂吗?原是因情爱结成的一家人,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矛盾和误会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二者之间没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待双方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都在用一双挑刺的眼睛看待对方。
端午节那天,婆婆让刚过门的媳妇包粽子。
年轻的媳妇在家的时候可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中放掉了,虽不至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很少下厨,又怎么会包粽子呢?但是既然婆婆提出来了,不会也得硬着头皮上。从早忙到晚整整忙乎了一天,因为手脚不麻利还多次受到婆婆的指责和白眼。直到傍晚,媳妇才终于把粽子包好放到了锅里,到卧室歇息了一会儿。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婆婆在给小姑打电话:“女儿啊,今天端午节,你嫂子把粽子包好了,你赶紧回家来吃吧!”
媳妇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自己辛辛苦苦包了一天,婆婆连一句夸奖自己的话没有,甚至连一句“辛苦了”也没说,就只惦记着让自己的女儿回来吃,真是太欺负人了。
想到这里,她的眼泪就忍不住地掉了下来,一气之下决定回娘家。她刚刚走出婆家的门,自己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接起之后只听见自己的妈妈说:“女儿,今天端午节,你嫂子把粽子包好了,赶紧回家来吃吧!”一瞬间,她竟不知如何回答,呆呆地站在原地。
像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母亲们对待女儿与媳妇的态度常常判若两人,令人不由感慨万千。但是,相信故事中的媳妇在接完自己母亲的电话之后,对婆婆或多或少也会有些理解,所谓“将心比心”,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就不至于大发脾气了。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家庭中的婆媳都水火不容。一位大师说:“婆媳间的相处之道是门大学问,不懂这门学问的婆媳相处如水火,彼此不相容,但懂了这门学问的婆媳相处则如母女般水乳交融。”
你进我退是婆媳之间融洽相处的重要法则,你进一步,我退一步,你进两步,我退两步。假如婆婆和媳妇都能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双方踩不到彼此,保持彼此之间的最佳距离,婆媳关系就会很稳定,或甜如蜜、或敬如友,总胜过仇人见面般脸红脖子粗。
要念好这本“婆媳经”,做媳妇的首先要尊重和关心婆婆。不管怎样,婆婆是长辈,作为晚辈,尊敬和孝顺长辈是理所应当的,也是传统伦理道德的要求。
媳妇孝顺公婆,婆婆也应该尽量去体谅儿媳,把儿媳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其实,婆媳相处的时间要比母女长,正因为如此,婆婆更应该用对待女儿的心去对待儿媳。善待儿媳,其实就是善待儿子。婆婆对媳妇越好,媳妇对你的儿子就会越好。此外,由于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婆婆也应尽可能地去适应年轻人的生活,尽量少去干涉。孩子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由他们自己选择,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在处理婆媳关系的过程中,一些长者对待媳妇时常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甚至还会遭到媳妇的骂:“谁让你多管闲事来!”、“我的事情不用你操心”,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因此婆婆要学会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儿孙自有子孙福”,又何苦事事操心。给彼此留一些空间,保留一些距离,这样会相处得更加融洽。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和谐、美好的气氛是需要留有空间来营造的。
作为媳妇要尊敬老人,要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老人唠叨几句,年轻人也不要记在心上,不要凡事都要争个你高我低,要尽可能地去包容婆婆的“陋习”。同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如果事事都斤斤计较,势必会产生一些矛盾。同时媳妇还要理解婆婆对老公的爱。婆婆常常都将自己的儿子看得比较重,对媳妇则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媳妇应该理解这一点,在婆婆的眼里,她的儿子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而自己在婆婆眼里是成年人,不该再有一些孩子习气。
相互理解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才会真正体会到对方行为的用意所在。在理解的同时,还要相互沟通。俗话说“隔层肚皮隔座山”,人与人之间只有沟通之后才能真正地理解对方。沟通可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缩小思想差异,也可以填补两代之间的代沟。因此,作为长辈,婆婆要经常主动与儿媳聊天,既要向儿媳讲述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也要倾听儿媳吐露的心声。双方通过交流与了解,增进对彼此的理解。
打破婆媳关系的坚冰,并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一个男人与自己的母亲和妻子,相互连接出母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这三条关系线。这三条线构成了一道人间亲情关系中最难解的“三角题”,婆媳之间互相多礼让几分,多赞美几句,将一道难解的“三角题”转换成最稳固的三角结构。如此,家庭才会更加和谐,生活会更加幸福美好。
孩子的人生无需你“规划”
面对高房价,很多人不惜倾其所有,贷款买房子,做每月还房贷的“房奴”;面对孩子们的激烈竞争,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孩子——为孩子规划人生。这样,孩子们也就成为父母完成心愿的“孩奴”了。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些孩子诉说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大学读什么专业,去哪里工作,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和什么样的人共度自己的人生……父母都用自己的选择标准套用在我的身上,仿佛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完成他们未实现的梦。”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12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9.6%的人坦言与父母有矛盾,其中59.7%的人和父母“存在代沟”,8.9%的人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1.0%的人和父母“无法沟通,水火不容”。仅28.2%的人和父母关系“很融洽”。受访者中,80后占58.1%,70后占23.2%,90后占10.9%。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很多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为他们安排的人生道路来走。一旦孩子没有遵照家长的意愿行事,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没有完成父母为他们安排的目标,家长就会说:“真是没用,我怎么就生了你这样一个孩子”、“你真是太令人失望了,辜负了爸妈对你的一片心血”、“你这样,将来怎么可能有出息”等这些失望的话来训斥孩子,本以为可警戒孩子,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会把孩子逼得产生反感和叛逆心理,走到与家长的希望背道而驰的道路上去。家长们不能不引以为鉴。
着名的佛学教育家池田大作说:“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自己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种子,最初就是从这里萌芽的。父母将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终会导致一幕幕悲剧的发生。”还记得湖北某大学的一位女生,上大学时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专业,毕业后因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而跳楼自杀的事情吗?还记得,曾有这样一位大学生,因为父母逼迫自己学这学那,终因压力过重,在生日的那天用皮带将自己的亲身父母勒死的事情吗?还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的强逼而离家出走……
难道一幕幕悲惨的故事还不足以唤醒那些“沉睡”的父母吗?家长们也做过孩子,在年少时也曾抱怨过父母不理解自己,完全不理会自己的爱好、兴趣,将理想强加在自己身上。那么,为何为人父母后,却将曾经的痛苦统统忘在脑后了呢?
一味地将自己的理想、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还美其名曰:“孩子现在还小,不懂事,我们都是为了他们好,等他们长大后就能够明白我们现在做的良苦用心了。”难道这样,是真正为孩子好吗?是不是会好心办成了坏事呢?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确实有很多家长身不由己地陷入到“唯心唯我”,陷入为孩子包办人生道路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在这个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认识和开明智慧态度的家长并不多。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她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3岁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这也就是说,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加快乐。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生活大包大揽以及对孩子的高期望值有关。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家长必须十分重视,不可不顾孩子的感受,一意孤行。
对于儿童教育的目标,西方家长认为是“快乐”,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家长则认为是“成功”。由此,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模式。
作为父母,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家长更应该明白,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虽未成年,但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同样需要得到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的教育,同样如此。
为了让孩子得到家长们自认为的美好未来,家长们不惜给孩子增大压力,其心真诚,也十分辛苦。但是,家长们似乎自始至终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也没有考虑过孩子是否愿意,这是否是孩子的兴趣和志向所在?最后孩子不堪重负,自己也搞得身心疲惫。试问:这样的做法,就一定能让孩子走上自己期望的道路吗?这样的结果往往不能令人乐观,甚至有不少孩子不堪重负,被逼向极端,步入歧途。
教育不是由着家长自己的性子来的,也不是一相情愿的事情。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途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应该像种树一样,而且比种树还要细心,家长只需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成长的土壤,在他们长歪的时候将其扶正,使其正常健康地成长就可以了。只要孩子的生长方向和健康成长没问题,家长就大可放心了,其他枝节上的问题不必太担心,也不必太操心——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必然的过程,中间有些曲折和弯路也是正常的,不必小题大做,更不能随自己的意志干涉孩子,否则只会束缚孩子的天性,影响他的正常健康成长。所以,有些辛苦家长不必吃,让孩子在自己的成长道路、自己的生活中教育自己不是更好吗?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只有自己体验到了,认识到了,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教育孩子同样需要明白这个道理。拔苗助长是不可行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人格,需要被尊重,这一点每一个家长都要有所认识。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家长的成长环境是不相同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拥有自己的理想,树立自己的独立人格,拥有区别于其他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任何一个家长都没有权利给孩子设计他并不认同的人生蓝图,然后强迫孩子按部就班地去执行。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剥夺孩子走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也是对一个人生长规律的违背。
孩子过得幸福,是每一位家长的最大期望。而父母们为孩子包办一切,就能让孩子的将来幸福吗?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就是这样,在辛勤地付出,希望孩子获得幸福的同时,却忽略了获得幸福的本源。他们忘记了孩子只有做他喜欢的事情,才能体会到幸福和快乐;忘记了只有他们的情感、兴趣和爱好得到尊重和满足时,他们才有幸福感。“强扭的瓜不甜”,家长们怎么一时忘了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