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的疆域含今山西省大部、陕西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东与中山、齐接界,南和西与魏、韩、秦交错,北接林胡、楼烦,东北与燕、东胡毗邻。
国都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中迁中牟(今河南汤阴西),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邯郸故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的祖先造父事周穆王,被赐给赵城(今山西霍县南赵城镇),由此以赵为姓氏。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前后,赵国注重于中原的逐鹿,把都城迁往南境的邯郸,南摈魏,东伐齐,但没有占多少便宜。相反,赵成侯时,却被魏国打败。成侯二十一年(公元前354年)魏竟至兵临邯郸城下,翌年攻下邯郸。赵只得求和立盟于漳水之上。由于邯郸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赵肃侯便在漳水、滏水之滨筑了一道长城,也称漳滏长城,其防御对象自然是魏国。赵武灵王下决心胡服骑射,把拓地方向转至北方,并在北界也筑了一道长城。此长城为抵御匈奴诸胡的南侵而置。战国晚期,秦强赵弱,不断攻战赵国。公元前260年,有名的长平之役,赵由于主将赵括刚愎自用、指挥错误而惨败,秦坑了赵的降卒40余万人。这是战国史上最为残酷的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赵从此不振,至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
漳滏长城筑于赵国南境,所以也称赵南界长城。
赵武灵王所建长城在赵的北境,所以也称赵北界长城。
赵武灵王长城的起止点,至今尚无定论。根据文献是东端起自代,即河北省西北部。但其具体地点推论不一。一说在蔚县,即代国故城所在地;一说在张北。按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调查,赵北长城的东端已及兴和,故延伸至张北是可能的。如止于蔚县,这道长城似要绕过山西省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