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解放的欢乐和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尽管,在文化思想战线上,曾有过“左”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人毕竟赢得了百年来的国家的统一、生活的安宁和生活的改善,这些,使得文艺,包括话剧也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到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话剧发展达到一个高潮。
一、歌颂民主革命的胜利
生活在新中国的人们,自然不能忘怀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献身的革命先烈,不能忘怀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功绩。因此,歌颂人民革命战争、歌颂民主革命的胜利,就成为中国话剧最优先的主题。如《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保卫和平》等。
《战斗里成长》,胡可编剧。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戏,一部颇见艺术功力的戏。它最初诞生在战火之中,名为《生铁炼成钢》,经过演出和不断的修改,使之日臻完善。它透过一家祖孙三代的反抗压迫剥削的命运,说明只靠个人反抗是不会成功的。相反,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使贫困的人民得到解放。
在这类剧目中,气势恢弘,构思雄伟,造型突出、艺术概括深厚博大的是《万水千山》。该剧原名《铁流两万五千里》,取材于伟大的红军长征,编剧陈其通,就是这伟大壮举的亲历者、幸存者。他以自身的体验,更带着满腔的血泪,站在历史的高度,把这一艰苦卓绝的斗争,写得惊心动魄,雄奇悲壮。
《万水千山》以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营教导员李有国、副营长罗顺成、第一连连长赵志方等作为贯穿的主要人物,以红军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为每一幕的中心事件,艺术地概括了伟大长征的行迹。第一幕,先是点出遵义会议所确定的中央军事路线的正确性。第二幕,过彝族区则展现红军民族政策的英明,也透视出了民族工作的艰难。第三幕,在强渡大渡河时,红军的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形象的体现。第四幕,爬雪山,再经藏族地区,再度揭示红军的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第五幕,写李有国的牺牲。在经历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行程之后,红军不断牺牲,他们身无御寒衣,腹无充饥粮,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此刻,李有国的身体几乎到了生命的极限,伤口生蛆,头晕腹胀,先后昏厥三次了。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他还鼓动着战友,给他们讲故事,讲革命美好的远景,教战士如何辨认野菜,如何煮食皮带。在他生命的最后的一刻,他还指挥了一场战斗,打败了敌人的骑兵队。他临终前说的最后的一句话是:“把马肉分给全军……活马送给党中央!让革命骑着马前进!”于此,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无私无畏、英勇乐观的革命英雄形象。
如果说长征是全世界“闻所未闻的故事”,那么,《万水千山》则是一出前所未见的剧作。它的演出震动着剧坛,鼓舞着观众。
二、歌唱新中国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中国人民荡涤了封建主义的污泥浊水,扫荡了帝国主义侵略带来的灾难,一旦当家作主,便焕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使新中国如快马加鞭,数年间,便是一片新的面貌,一片新的天地。话剧,以其对时代的敏感,及时地创作出一些反映这种新面貌的剧本。如《刘莲英》《六号门》《龙须沟》《考验》《春风吹过诺敏河》等。这些剧多表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表现他们对新时代的感受,有些剧的作者就来自生产第一线。
1949年底,老舍从美国回来,看到新中国的新北京处处是新的面貌,他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一个历史的见证人,由衷地产生一种天翻地覆之感。于是,他写了《龙须沟》。它透过北京城内一条有名的臭沟——龙须沟的变化,以及住在沟旁的一个小杂院内三户人家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的鲜明对比,歌颂了共产党给北京人带来的新生活,写出了北京人的新的精神面貌。
此剧,不但以地道的北京话,活现了这座城市的风情画面,更刻画出一群活生生的北京人的形象,如程疯子,程娘子,赵老头、王大妈、王二春、丁四嫂等。焦菊隐的导演,发掘了此剧的诗意内涵,并让演员深入到大杂院里体验生活,使整个舞台上出现了“一片生活”风貌,显现了浓郁的风土人情色彩。由此,焦菊隐摸索到了一条如何艺术地表现北京人生活,体现其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有效路径,奠定了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最初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