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30945100000022

第22章 小剧场运动的勃兴

与探索剧伴行的是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运动的特点是实验戏剧,往往具有先锋性。1982年,由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开启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先河。以其别开生面的演出,受到戏剧界的重视。1989年4月,于南京举行了中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演出了《绝对信号》《童叟无欺》《屋里的猫头鹰》《火神与秋女》等15台戏。并展开了对小剧场戏剧美学特点、意义的探讨。1993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在北京主办了“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演出了《留守女士》《热线电话》等十三台戏,推动了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促进了对中国小剧场戏剧特色的探讨。

一、《绝对信号》

高行健是一位热衷于戏剧探索的剧作家,林兆华也是一位对话剧导演艺术热情地进行实验和探索的导演。他们之所以实验小剧场戏剧,主要是为了发挥话剧的优势,加强演员与观众的交流。

《绝对信号》的故事发生在一列火车的尾部车厢里。写一个困顿、失意的青年黑子,从失足到新生,从内心充满矛盾,反反复复到毅然决然地同车匪决裂的心灵历程。此剧的成功,固然在于它表现了新的时代环境中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但更吸引观众的是它的别开生面的戏剧表现形式,以及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和展示。首先,它强调了演员同观众的交流,把戏剧放到更贴近观众的小剧场中;其次,它始终让人物处于现实、梦幻和追忆的情景中,把观众引向人物的心灵深处。它将人物的思绪、感情、心理活动都舞台化了。《绝对信号》的演出成功,在戏剧界引发了对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兴趣。《绝对信号》,1982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二、《同船过渡》

如果说,《绝对信号》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小剧场戏剧的代表作;那么,《同船过渡》就带有20世纪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特色。它更多地不是进行实验,而是在话剧艰难的处境中,如何使之更贴近观众的心灵。以对生活的诗意发现,以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

此剧,作者沈虹光,导演王佳纳。写一对青年夫妇刘强、米玲,同一位退休的终身未嫁的小学女教师方老师,共住在一所狭窄的单元住房里,为了“赶走”唠唠叨叨的老太太,两个年轻人想了一个歪主意,擅自为老太太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启事引来了一位即将退休的船长高爷爷。于是,方老师围绕这份从天而降的情缘,开始了接受与拒绝、矜持与坦率的心理矛盾;而此时,这对年轻人又围绕着一位旧时情人的出现,突然发生了信任危机和情感危机。高爷爷以其亲身经历,教育年轻人要学会宽容。高爷爷曾以冷酷的方式,休掉不忠的妻子,没想到却造成了自己和妻子双方的心理创痛和无法补救的情感损失。他引导年轻人思索:“人这一辈子最值得计较、最长远的和最有分量的”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个年轻人开始理解了这一对老人,并作好了高爷爷过来同住的心理准备。“老人还有多少日子呢?就是咱们,就是人生,其实也不长,凑到一起是缘分,同船过渡吧。”而方老师却放不下矜持,不肯允诺这门婚事。当高爷爷怅然而去时,她又放不下这份情感,心里期盼着他的归来。方老师伫立窗前,凝望着江面上往来的轮船。

此剧写的是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生活,但其中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悲剧性的结尾,更让人沉思,让人珍惜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部充满了质朴诗意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