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30945100000007

第7章 话剧走向民间

“五四”以后的十多年间,话剧活动基本上限于知识分子圈内,其中又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而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话剧走向社会,走向工农,走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线。

一、无产阶级戏剧运动

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戏剧在中国的兴起,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当时,“红色三十年代”的风潮正席卷全球。表现在戏剧运动上,在法国有罗曼·罗兰所倡导的民众戏剧,在英国则出现了“海克赖工人剧场”,在德国涌现出皮斯卡脱的宣传鼓动剧,在美国则是工人戏剧和黑人戏剧的崛起,而日本则有佐佐木孝丸和村山知义的东京左翼剧场。所有这些,都催动了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

1930年,成立不到半年的上海艺术剧社,在沪举行首次公演,演出了《爱与死的角逐》(法国罗曼·罗兰作)、《梁上君子》(美国辛克莱作)、《炭坑夫》(德国米尔顿作),就此揭开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序幕。

上海艺术剧社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得到了中国戏剧界人士的赞同,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他们更加认清了中国的现实,积极投身于民族救亡的斗争之中。田汉曾代表南国社,发表了《我们自己的批判》,公开宣称告别感伤的唯美主义的戏剧追求,开始“以一定的意识目的,从事艺术之创作与传播”。这一声明,是进步的戏剧界向“左翼”转向的信号。

1930年6月,田汉将法国梅里美的小说《卡门》改编为同名话剧,试图“借外国故事来发挥革命感情影响中国社会”。稍后,欧阳予倩在广州把一部前苏联戏剧搬上舞台,以此抗议帝国主义杀害中国民众,制造“沙基惨案”的罪行。

无产阶级戏剧所展示的反抗专制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的倾向,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它断然查封了上海艺术剧社和南国社,对新的文艺思潮予以打击。

但是,戏剧界的民主情绪却并未销声匿迹。1930年底(一说1931年1月)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简称剧联)在上海成立,它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联合主要的戏剧组织和进步的戏剧界人士,开展声势浩大的左翼戏剧运动。剧联总盟之下,先后设立了北平、广州、武汉、南京分盟,在青岛、杭州、天津等地建立了剧联小组,各自汇集起当地的戏剧人才,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戏剧,宣传抗日救亡。这对于引导话剧走向民众,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工农演剧活动

1932~1933年间,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一些话剧界人士深入上海工厂,成立蓝衫剧团,组织工人戏剧活动。他们演出的《谁是朋友》《一致》等剧,受到工人群众的热烈欢迎。蓝衫剧团还自编自演了一些反映工人心声的戏,如《爆炸》表现了工人暴动的情形,剧中还唱起了《国际歌》,演出后反映十分强烈。当时,沪东、沪西和浦东地区的工人,一下子建立了七八个蓝衫剧团,工人演剧队伍成为一支重要的戏剧力量。

一些学生剧团和专业剧团,也来到工人中间,为他们演出,并辅导他们进行话剧排练。1933年春夏间,春秋剧社和光明剧社在工厂为工人演出《活路》(楼适夷编剧),受到国民党政府宪警的干涉。剧团一面据理力争,一面坚持演出,场上演员情绪激动,工人群众热血沸腾,台上台下一起高喊“打倒帝国主义”,搞得宪警们狼狈不堪。

这一时期,话剧也开始走向农村。早年从事教育的熊佛西(1900-1965年),于1932年来到河北省定县,开展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农民戏剧实验。他先是在农民中间进行话剧巡回演出,当确信农民能接受这种新的戏剧样式之后,便让他们自己组织剧团,并辅导他们的戏剧排练。在他的努力之下,仅过了一两年,就在乡下建立了上百个农民剧团,演出了《无名小卒》《狐仙庙》《牛》《过渡》等剧。

农村的戏剧活动,往往因陋就简,利用空地、庙宇等作为剧场。演出时,打破了“幕线”,台上台下混成一片,演员可以跳出土台子或表演圈走到观众中间,观众也可以到台上去,宛如参加一场群众集会。熊佛西说,农民们“把自己塑在台上,他们打开的是自己的灵魂”。

三、“国防戏剧”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步步进逼,中日战争已呈一触即发之势。中国戏剧界抗日救国的呼声日趋高涨。1936年,一些戏剧工作者提出“国防戏剧”口号,动员一切爱国的戏剧家,以戏剧为武器,开展抗日救国的演剧运动。

戏剧家田汉、夏衍、洪深、陈白尘、于伶等在这个伟大的救亡运动中,同仇敌忾,均有出色的表现。为了适应形势的急剧发展,快速灵活地进行演出,教育民众,鼓舞斗志,小型独幕剧数量增多,街头剧、广场剧、活报剧应运而生,非常流行。

在“国防戏剧”的热潮中,于伶以尤兢的笔名创作了一系列以“国防”为主题的戏剧,如《夜光杯》《浮尸》等,前者写了一个舞女在民族危亡之际幡然悔悟的故事,后者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天津杀害华工的罪行。陈白尘以历史剧《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在戏剧界崭露头角,以历史告诫人们莫蹈覆辙,团结御敌。

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人联合、集体创作的模式。戏剧界往往以联谊会的形式,在一起讨论创作的题材,依照社会的需要提炼主题,设计人物,安排情节,待基本形成,则由一人执笔完成。然后,再讨论,修正,定稿,上演。独幕喜剧《咸鱼主义》(洪深执笔),就是这种合作方式的产物。它描写一对家境殷实的市民夫妻,听说战事即起,便购买大量的大米、咸鱼,以致请客吃饭,煎炒烹炸一番,居然成了“咸鱼宴”。他们心里害怕战事,便自我安慰那根本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他们也还有囤积的白米、咸鱼,可以苟且偷生。岂不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剧终时,轰然的炮声,惊醒了他们“咸鱼主义”的迷梦。

“国防戏剧”在民族危机加剧时,发挥了唤醒民众、鼓舞斗志、团结御敌的作用。

四、“红色戏剧”

“红色戏剧”是特定历史年代产生的群众性戏剧活动。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江西井冈山一带开创了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组建了革命军队。当时,毛泽东就指出,革命军队,不但是战斗队,而且也是宣传队。为此,红军特别建立了专门负责启发群众觉悟的宣传队。

当时,宣传队的演出,主要是演讲,中间穿插着演唱红军歌曲和民间小调。后来出现了活报剧,如为配合农村土地改革,舞台上出现了身穿锦袍,胸挂钱串的土豪劣绅。有人出来揭露他们的罪行,红军高喊口号,然后押着他们游行。

1932年,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成立了工农剧社,每逢节假日都举行话剧演出,还经常到乡间巡回演出。

1933年春节,红军战士们演出了集体编剧的四幕话剧《庐山之雪》,剧情大意是,蒋介石坐镇庐山,指挥剿共。红军众志成城,组织反攻。导演是罗瑞卿,他提议“兵演兵,将演将”,于是,由军团政委聂荣臻扮演红军政委,军团长林彪扮演红军司令,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扮演红军政治部主任,而罗瑞卿自己则扮演了蒋介石。演出在一座破庙里举行,台上台下,一片欢腾。

在瑞金,红色政权还成立了高尔基戏剧学校,由瞿秋白任校长。

红军长征后,宣传工作并未放松,在艰难的跋涉中,战士们将其传奇经历,迅速创作为话剧,以艺术的形式鼓舞士气。如《破草鞋》,反映了红军击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强渡金水江的英雄壮举。街头小剧《北上抗日》《我当红军去》,被红军们在行军途中频繁演出,受到沿途群众的欢迎。红军抵达陕北后,将“红色戏剧”的种子洒向了新的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