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不仅是现代,而且也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极为宝贵的生物。鲸虽然是庞然大物,但除少数齿鲸外,其他鲸却连小鱼也不吃,而主要以磷虾为食。除少数巨鲸性情凶猛,有伤人行为之外,多数鲸性情比较温和。
同时,鲸也是南大洋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因此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人类开始大量捕杀鲸最早开始于19世纪末。1892年,挪威人拉尔生驾驶着“杰松”号捕鲸船向南大洋进发,在那里发现大批鲸并开始了捕鲸作业。此后,挪威的捕鲸业便风风火火地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初,挪威的捕鲸公司多到60来家,沿海设置的捕鲸站有二三十个,拥有海上捕鲸加工船近40艘,驱逐船150艘,从事捕鲸业的工人多达近万人。国内捕鲸业发达的地方还出现了“鲸城”。城内有捕鲸业保险公司,鲸类博物馆和鲸类学会,还出版鲸报和其他有关刊物。
1905年,第一艘海上加工船进入南大洋,在整个捕鲸季节总共猎获鲸4000多头。这一惊人的捕获量刺激了各国捕鲸公司老板的中枢神经。于是,英国、日本、德国、美国、阿根廷和巴拿马等国的捕鲸公司纷纷派遣自己的捕鲸船只,争先恐后地开进了南大洋。由于深海捕鲸适宜用大船,这些国家的捕鲸船的吨位不断增大。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挪威和英国捕鲸船的设备都已经比较先进完备,各拥有加工船10多艘。因此,这两个国家成了国际捕鲸业中竞争的对手。尽管英国不论从设备到经验均不及挪威,但因它操纵了当时的国际捕鲸组织的大权,每年摊派到的捕鲸比率总要多于挪威,而成为当时国际捕鲸业中的魁首。
南大洋的国际捕鲸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20世纪初,每年的捕获量总共不到200头,但到1910年年捕获量已经突破万头大关。进入20年代时又趋降,年捕获量为8000多头。30年代是鼎盛时期,在1930~1931年的捕鲸季节里,共捕获了37500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年捕获量在45000头以上,达到20世纪上半叶的顶峰。但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一地区的捕鲸活动几乎中止。太平洋上硝烟弥漫,大批捕鲸加工船被击沉,国际捕鲸业从此一蹶不振。到了1942年捕获量一落千丈,总数还不到1000头。
随着战事告终,捕获量开始慢慢回升,到50年代,又恢复到每年30000多头的水平。据统计,在20世纪上半叶,各国捕鲸公司在南大洋上总共捕获了约80多万头鲸。50年代,南大洋的捕鲸量约占世界捕鲸量的70%,它是世界鲸类的主要捕猎场。但到了60年代末,由于这一地区鲸类遭到大规模的捕杀,捕获量便逐年降低。1976年南大洋上的捕鲸量只有1945年的1/2左右,尽管如此,南大洋的捕鲸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2/3。
这期间,捕鲸方法和加工技术也经历了很大的改进和变革。开始阶段仅靠水手驾着小船用长矛和鱼镖与鲸搏斗,既艰苦又危险。因为船很小,所以捕到的鲸必须拖到岸上的基地去加工,因而捕获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后来,英国恩德比兄弟公司发明了带有绳索的火炮,将炮弹射入鲸身之后把鲸牢牢地钩住。鲸由于无法脱身,只能拖着船拼命游,直到筋疲力尽。这就大大地提高了捕获效率。与此同时,加工技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进入20年代,巨大的捕鲸加工船投入使用,捕到的鲸再也不必拖到岸上的基地去,而是在船上当即就可以加工处理。特别是冷冻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鲸和鲸油的储藏周期。随着捕鲸事业的发展,各种现代化设备也都纷纷被捕鲸公司所采用。现在,在捕鲸艇发动进攻之前,有些捕鲸公司已采用最先进的人造卫星侦察鲸群。一般的捕鲸公司均由垂直升降飞机搜索鲸踪,凭借机上的无线电测位仪或雷达,准确无误地确定鲸群所在的方位。旗舰在接到雷达的情报之后,立即命令捕鲸艇向指定目标进击。捕鲸艇前甲板上架设捕鲸炮,带有瞄准器。发射时,重达60~70千克的钢伞形炮箭(也称捕鲸炮弹)通过滑膛射向鲸的胸鳍,命中后炮箭颈部藏缩的4个收叠着的金属倒钩随着炮弹头爆炸立即舒展,像爪子一样深深地嵌入鲸肉内。目前有些国家已经采用先进的电气铦,通过捕绠将220伏电压、15千瓦功率的交流电输到炮箭顶端,鲸体中炮后便触电致死,干脆利落,捕效极高。
炮箭尾部带有长长的尼龙绳索,转动艇上绞盘,死鲸便被拖到艇旁。捕鲸者在鲸尸上插入导管打进压缩空气,鲸尸便鼓胀得滚瓜溜圆,漂浮在海上不致沉没。捕鲸艇如继续出击,就在鲸尸上插上一面红旗作为标志,待捕毕归舟时一并由拖鲸艇收罗后拖回加工船处理。
由于技术上的一系列突破,鲸被捕杀的数量便急剧地增加。它们从大到小,均成为捕鲸工业的牺牲品。30年代初期,以捕杀鲸中个头最大的蓝鲸为主。后来,由于蓝鲸的数目急剧下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个头处于第二位的鳍鲸则成了主要的捕获对象。到60年代中期,灭种的厄运又落到了较小的鲸头上。而从1972年开始,人们连最小的鲸,即小鳁鲸也不肯放过了。这种转向捕杀小鳁鲸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较大的鲸已经濒临绝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对鲸脂含量高的种类的需求量下降了,而对能够提供大量高质肉的鲸的需求量增加的缘故。
一般来说,鲸的全部价值中只有大约15%~20%是来自它的油脂,主要的需求是鲸肉。鲸肉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用来制作食物。鲸油不仅是一种高级的润滑剂,而且也是制革业和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尤其在前苏联,鲸油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高压润滑剂,它在军事、航空和宇宙探测中部非常重要。因此,捕鲸业不可能停止。
在过去,南大洋里确曾有过大量的鲸,它们以自己的生命和躯体支持了世界上庞大的捕鲸业的发展,使不少人发了财,当然也为人类礼会创造了财富。但是现在,浩瀚的南大洋中,人们所能看到的鲸却寥寥无几。根据粗略估计,蓝鲸的数量还不到原来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