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30948000000007

第7章 人贵有恒(2)

司马迁对李陵的不幸,产生了很大的同情。他直言不讳地说:“李陵带五千步兵,深入敌国,与强大的敌人作战,杀死敌人无数。敌将惊惶、害怕,于是调集全国骑兵来围攻李陵。李陵素日能与人同甘苦,共生死,一定是粮草断,无退路,不得已才投降了敌人,日后他一定会等待时机报效国家的。虽然暂时失败,但他的功劳天下人都知道,足以抵补他的过失了。”司马迁原以为,这番话一定多少能减轻些李陵的罪名,却根本没有想到,汉武帝听了后,反而像火上浇油似的增加了怒气,立刻下令把司马迁投入了监狱。司马迁在狱中受到残酷的折磨,手足都被套上了刑具,身体被绳子捆起来。为了逼他认罪,狱吏剥掉他的衣裤,用鞭子抽打他。

汉朝的法律规定,要免除死罪,可以拿钱来赎买,或者接受腐刑。司马迁是一个清官,他出不起这么大的一笔钱,只好接受腐刑。腐刑也叫“宫刑”,这种刑罚不仅残酷,而且是对一个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司马迁本想不受这种刑罚,死掉算了。可是又觉得这样一死岂不轻于鸿毛,应当留着生命,去完成有意义的事业。况且父亲和自己两代人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啊!他想起从前周文王被关押在羌里,受尽折磨,还写了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后来写了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创作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还写了部《国语》;孙武的膝盖骨被挖掉,写了部《孙子兵法》。这些不朽的著作,都是作者遭受不幸,在艰难困苦中完成的。于是,他以这些人为榜样来勉励自己,鼓起勇气继续进行艰苦的创作。

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使他看透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残忍的利害关系。他在《史记》中着力描写了友谊的高贵,也深刻刻画了世态的炎凉和统治者的残暴。

公元前91年,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产生了。书名原叫《太史公传》,后人简称为《史记》。这部著作包括12篇本记、10篇年表、8篇书志、30篇世家、70篇列传,共130篇,52.65万,除正本外,他还抄录了一个副本。这部著作,从司马迁二十岁开始收集资料算起到完成写作,实足花费了他四十年的时间。可以说,司马迁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这部著作。

告诉孩子司马迁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折磨,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完成了煌煌巨著,完成了父子两代人的梦想。这就是一个从个人理想中汲取巨大能量的范例。我们无论做了什么事情,都要首先给自己制订一个目标,这样才有动力,如果你能为了目标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话,你的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二王”苦练终成“书圣”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是东晋宰相王导的侄子,曾任东晋王朝的右军将军,人们称他为王右军。他写的字在当时就享有盛名,被人们视为珍品。但是王羲之并不是个天才,在他身上有许多勤学苦练下立志求成的故事,在人们中广为流传,直到今天。

王羲之七岁时开始学书法,他学习的时候是非常刻苦的。他父亲曾给他讲前人张芝勤学苦练写字的故事。

张芝是东汉时的书法家。他擅长写草书,有“草圣”之称。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池塘边舀池水磨墨写字。写完字,又在池塘里洗涮笔砚。时间一长,那池塘里的水都变黑了。这个故事深深鼓励着年幼的王羲之,他决心向张芝学习,勤学苦练。他不论寒暑,练字从不间断。他每天写完字,也到门前的池塘去洗笔砚,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也变黑了,人们把这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停地练字,都要到池塘中去洗涮笔砚,因此,他留下许多墨池,成为今天的名胜古迹。在会稽蕺山下有王羲之的墨池,温州和江西临川也有他的墨池。北宋时,有位著名的文学家曾巩,非常钦佩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特意写了一篇《墨池记》来赞美他。

王羲之的老师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擅长钟繇的楷书。王羲之长大后,游历名山大川,看到前代书法大师如李斯、曹喜、钟繇等人的墨迹,又去洛阳观看蔡邕的《石经》,感触非常深。他觉得单独学习卫夫人的字难以成大气,他决定向前人留下的石碑学习,博取众家之长,独创一体,自成一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王羲之的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达到很高造诣,尤其擅长隶书和草书。他的隶书被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博采秦汉以来篆、隶、草等各书法家的长处,融会到真行草体中去,独创了刚健中正、流美而静的新体。这种新体是当时书法的最佳体势,开辟了书法的新天地,受人欢迎,被人推崇。人们十分喜爱和珍视他的字,能得到他的字都觉得很荣耀。据说,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个道士十分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想求他给抄写一部《道德经》,可是又不能无缘无故地开口求王羲之。他听说王羲之喜欢白鹅。王羲之认为写字时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好比白鹅游水,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在两掌那样,运笔时要把手指、手腕以至全身的精力,都贯注到笔尖,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见功力。那个道士知道这些后,特意喂养了一群白鹅,并经常到王羲之出现的地方去放。一天,王羲之坐船从这里路过,看过这群美丽的白鹅,他爱不释手,就对道士说:“你把这群白鹅卖给我好吗?”

那个道士笑着说:“我的鹅不卖,但如果您替我抄写一部《道德经》的话,我可以全部白送给你。”王羲之一心想得到那群白鹅,便为道士抄了经书,然后带着白鹅回去了。这就是传说中“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也酷爱书法,他敬佩父亲,临摹父亲的字。经过一段时间,自以为神似,便请母亲鉴赏,为了试试自己的程度,他将父亲写的一个字上的一点贴在自己的字上。王献之母亲看后,微笑着点点头,说道:看来你这段时间的努力没白费,这一点已经有你父亲的风骨了。王献之一看,母亲所指正是父亲所写的一点。他大吃一惊,再也不敢骄傲自满了。从此他发愤努力,锲而不舍地练字,直到练字用完了院子里的18大缸水。后来,他的字和他父亲的字一样,都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终于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王羲之的书法,后人誉之为“小圣”。

告诉孩子王羲之父子勤学苦练,锲而不舍地练习书法,终成一代大家。这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取得成绩就必须有所付出,没有刻苦的精神,不接受磨炼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另外,也教育我们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自满,否则一样会自毁前途。

郦道元作《水经注》

《水经》是我国古代一部专讲河道水系的地理书,大概成书于三国时期,这本书指出河流发源和流经的地方,可是其中的错误简直是太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在北魏年间,有个喜欢地理又当地方官的人郦道元,他决心改正《水经》里的错误,给它作一本注,以便让人们有一本内容翔实、准确的书。

下定决心后,郦道元就踏上了漫漫征程,他先到《水经》中提到的许多名山大川进行实地考察,跑了许多地方,不畏艰险地勘察山川形势,还向当地老百姓了解风土人情,参观名胜古迹。有一次,他考察渭水,听说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太公曾经在渭水的支流磻溪钓过鱼,特地去察看了磻溪和当年姜太公住过的石屋,访问了附近的老人,向他们打听有关姜太公钓鱼的种种传说。这样他就掌握了有关渭水和磻溪的第一手材料,在给渭水作注的时候,把这些所见所闻记载了下来,这就使得他编写的《水经注》不但有知识性,更有趣味性了。郦道元游历长安的时候,沿着飞渠走访了仓池。仓池在汉朝旧宫未央宫西边,池中有个渐台。西汉末年的王莽曾经从宫里逃到这里躲避绿林军的追击,有个名叫杜吴的屠夫,提着宰猪用的刀冲上渐台,砍下王莽的脑袋,结束了他的反动统洽。郦道元把这段史实也写进了渭水的注文里。

郦道元就是这样跋山涉水,追根溯源,寻访古迹,记录民间传说,把祖国辽阔疆域内的大小河流一一加以介绍。对一些下游流到国境以外的河流,根据有关资料也作了介绍。他还对河道的变迁、名称的更改、河流沿岸的城镇的兴废沿革、地形、矿藏、农田水利设施等等,都作了详细考察和描述。

他除对《水经》记载的河流作了详细注释外,对没有提到的河流也加以补充。《水经注》一共记载了1252条河流,比原书扩充了近十倍,文字增加了二十倍,成了一部四十卷三十万字的巨著。

在这本《水经注》中,郦道元还引用了437种书籍和资料,并且常常由于为了力求词句准确,史料完备,他常常是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发誓一定要到能够准确反映河流水系的面貌,表达出各地山水的不同特征,才肯停笔。《水经注》写作了好多年才完成,郦道元付出了艰辛劳动和所有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人们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地理参考巨著。

告诉孩子郦道元写作《水经注》期间呕心沥血,行程几百里,只是为了能够给人们献出一部准确的地理著作。他的这种求真求实、不辞辛苦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我们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有疑问或者是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有种刻苦钻研的韧劲,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理。要是仅迷信书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创新和进步。

贾思勰编《齐民要术》

在北魏著名皇帝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了。各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不断地互相学习。少数民族学到了汉族的农业生产经验;汉族也学到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产经验。

聪明的人们把农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使得它们都更快地发展起来了,为了记录这些经验,以便对今后人们的耕作提供指导,就需要有人专门作这样一本农书。贾思勰就出生在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