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青春期自我保健·男孩版
30953400000005

第5章 心理篇(1)

青春期有什么心理特征?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入青春期,其体格、认识能力和对社会的要求都在发生变化。这时,如果在伙伴关系、道德价值等各方面处理不当,就容易出现心理疾患、情绪波动大、成绩下降等问题。

青春早期10~14岁的青少年还保持着儿童的某些特征,还有儿童的幼稚性,但已经开始具备成人的某些心理特征,如内心世界更为丰富,性格更为活泼,情感更为热烈。

青春晚期15~20岁的青少年,心理发育趋于成熟,思想能力高度发展,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力不断提高。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追求理想,探索人生,渴望知识,寻觅友谊,显示才干,热情奔放。但由于年龄、经历有限,往往处于感情易变和不稳定的状态中。

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发和成熟,更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异常的惊喜与朦胧色彩,这些与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如电影、电视、小说等;现实生活中两性之间的接触,使他们在心理上悄悄地产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渴望了解性知识,探索性生理,或产生对异性的好奇、爱慕,等等。青春期由于性机能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的性别意识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自觉地意识和理解性别角色的事实和社会意义,这是成年后性别角色的基础。

青春期的社会特点主要是学习人生有关知识和生活技能,正确地按照道德规范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为承担成人的责任做好准备。

男孩青春期的性心理有什么特征?

青春期的男孩性腺功能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性机能逐渐趋于成熟。表现在睾丸和阴囊明显增大,出现梦遗。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阴茎增长变粗,出现阴毛、腋毛、面部痤疮,喉结凸出、肌肉发达、长出胡子、声调低沉、体格高大等。随着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性机能的迅速发育,开始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与女性的差别和异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引起性冲动,对性开始给予关注,如对自己性征发生的变化感到害羞等。有的男性对自己的第一次梦遗感到紧张、恐惧,又不敢对别人讲,于是变得心情沉重,精神恍惚。

在与女性的关系上前后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疏远女性的性反感期。时间半年到一年左右。这时期的男孩对于男女性别的差异特别敏感,对女方多采取冷漠、拘谨、躲避的态度。如上高中的男孩一到下课,就跑出教室,直到上课铃响,才返回座位。二是狂热追逐女性期。这时期他们会异乎寻常地接近女生、讨好女生。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会极力设法引起女生对自己的注意。一些平时不注意自己外在形象的男孩,此刻也变得爱美起来,并极力突出自己的男性特征。还有的男孩误把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当成是男子汉的表现。三是进入浪漫恋爱期。这是内在酝酿了很久的秘密———爱的暴露,此时他们把爱情集中在一个女生身上,而与其他女生的关系显著减少。

其实,由性成熟导致性意识的产生以及对异性的爱恋都是男性青春期的正常现象,无可非议。作为青少年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正确处理,不要迷失方向,浪费时光,荒废了学业;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活动空间,正确疏导,倍加关爱;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为男子汉创建一个显示自己力量、能力、才智的平台,使之充分发挥和展示,这样有益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青春期性心理有哪些表现?

渴望了解性知识青春期少年随着身体发育的变化很自然地想了解有关性的知识。因为在生理发育之前,男女少年的体态差别不大,身体发育之后,男女少年就有了明显不同的特征,于是很想了解自己和异性身上发生的变化是怎么回事,而表现出对性知识的渴求和兴趣。这种要求是正常的、合理的。它不仅有助于少年破除性神秘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性知识,促进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而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情爱型幻想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有时会想入非非,以梦幻的假想来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有的把曾经在电影、电视、杂志、文艺书籍中看到的情爱镜头和片断,加以重新组合,虚构出自己与异性交往的种种情景。有的少年并没有异性邀他一起去玩,他就假设一位异性给自己寄来了约会的信,邀他一起去郊游。这种梦幻心理又称“白日梦”,指的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系列带有情节的心理活动。这在青春期少年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果经常出现梦幻心理,以幻觉代替现实,就可能会引起心理上的异常,导致病态,所以应当加以注意和调节。

对异性的爱慕青春期少男少女彼此向往,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由于它是以两性间的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最纯洁、最真挚的感情,因而是高尚的、美好的。它往往成为一个人性爱心理发展的初始阶段。然而,正因为它是“初始的阶段”,所以青春期少男少女间彼此的向往,没有成年后的青年恋爱的那样具有深刻的、丰富的社会内容,也不是建立在双方寻觅终身伴侣、建立家庭、生儿育女,对社会、对他人、对后代负有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的。因此,青春期的异性爱慕是“怀”春心理,与成年人的恋爱是不同的,只是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和向往。对此,我们要珍视这种纯洁的情感,要保护它不要让它受到侵害。

自慰行为由于性机能逐渐成熟而出现的性欲望,是青春期发育中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但是人类性本能的实现和满足,是受一定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制约的。因此,青少年性欲望的缓解,通常表现为各种自慰性的行为,如手淫就是一种。未婚青年通过手淫来满足性冲动,在青春期是常见的现象。虽然,这不是一种正常满足性冲动的方式,但不能认为是道德败坏。

青春期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性心理成熟的标志较难确定,因为它受生理制约,更受社会文化制约,青春期性心理发展遵循着一定规律:性意识由朦胧到清晰;性情感由波动到稳定;性适应由不适应到适应良好。据此规律,性心理从幼稚到成熟的指标应具备三个标志。

性意识健康性意识是人对性的认识和态度。青少年伴随性成熟过程,性心理突出表现是性意识觉醒。性意识觉醒是指青少年开始意识到性别的内涵,两性差异和两性关系,以及对待两性的态度和行为规范。

性情感稳定性情感是人们对性的态度的体验。性意识觉醒必然带来性情感的萌动。性生理机能的发育成熟是产生性情感的内在因素;现实生活中的性信息是产生性情感的外在因素;在内因启动和外因刺激下,青少年开始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复杂情感,进入到一个新的精神世界。性情感的发展是从波动到稳定。

性适应良好性适应是指青少年在成长中能愉快地接纳自身性征变化,以及自觉地按照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约束和调整自己的性欲望和性行为。青少年的性适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身性征变化的适应;二是与异性相处的适应;三是与社会规范要求相协调统一的适应。

在实际生活中,青春期性心理成熟的三个标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性意识是关键、是基础,性情感是外部表现,性适应是行为选择,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衡量青少年性心理是否成熟,要从这三个标志着手,不能丢弃任何一个。

遗精恐惧症有哪些特征?

遗精恐惧症是指男性青少年首次遗精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对遗精充满了害羞、恐慌、困惑和忧虑。

男孩的遗精次数各不相同,一般每月1~2次,或每月几次,这都与环境因素有关。由于遗精者对此既感到新奇、不可思议,又感到忧虑(是否会大伤元气)。于是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焦虑不安。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继发性的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失眠、记忆下降和全身无力等。

其实,遗精是男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如不引起心理压力,仅疲乏无力者,一般无须治疗便可自愈。

如何正确对待遗精?

对于毫无准备的男孩来说,第一次遗精可能会引起恐惧和心里不安,尤其是当你弄脏内裤和床单时,更是感到不知所措或心烦意乱。有些人听信一些不正确的言传,认为精液就像血液一样,“一滴精液一滴血”。此时,男孩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如烦躁、固执。要知道男子性成熟后,睾丸会不断产生精子,精囊与前列腺不断产生精浆,两者混合后称之为精液。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精液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导致遗精,这完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每个男人都必须经历的。遗精标志着你已成为一个“男子汉”,应该感到无比的激动、喜悦、自豪与骄傲。

有了遗精经历,就说明你已经长大了,成人了,男性健康、成熟和自信能力也由此开始体现出来。因而你更要有自制力,更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性欲,学会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负责任。不仅应该避免看那些充满刺激性、富有挑逗性的影视、录像、书籍等,而且要远离“黄色”的干扰;要明白放纵自己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害,而且也是不道德的行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青少年如何消除性烦恼?

首先,选择一些适合自己需要的科普读物,提高自己对性的认知能力以及正确处理性问题的能力。其次,转移情感目标。可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下棋、绘画、做小手工艺品,或者观察生活,钻研知识,搞一些科技小发明、小实验等,使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人也会变得健康向上,活泼可爱。

如何克服自我封闭心理?

要尊重、信任他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就必然会与人进行交往,如果你对人际交往表现冷淡,这说明你对人的信任感和孩子般天真的直觉已被自我封闭心理毁灭了,因而你也不会从中获得应有的快乐。所以,你应该注意尊重、信任他人,学会放松自己紧张的生活节奏,努力去寻找生活乐趣。如与人们聊聊天,和初相识者打打招呼,和朋友们娱乐一番等,使自己走出封闭的深渊。

学会说“真有趣”生活中你常常会发现,在大人眼里一点都不觉得可笑的事,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是那么有趣可笑。正因为如此,孩子们的烦恼不会久留心中,总是如同过眼烟云。如果青春期的男孩也像童年时一样,对什么都觉得“真有趣”,那么生活中就会常常充满开怀的笑声和无限的欢乐。

不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生活中有许多令人陶醉,或者值得我们动心的事情,我们应当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如和挚友分离在即,你就让即将涌出的泪水顺利地流出来,这样会好一些。

如何超越自卑?

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愉悦地接受和承认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弱点,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而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大胆地探索新的领域,努力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勇敢地扬弃“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弱点是克服自卑的关键。如外貌丑陋者,为何不能弃掉以貌取人的观念,扬心灵之美;学习成绩不佳者,为何不能弃掉不科学的学习方法,重新奋发呢?只要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就能做到“以勤补拙”、“笨鸟先飞”,自卑心理也就会自然消失。

建立一定的现实期望俗语云:“天生我才必有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需要工程师、科学家,也需要售票员、修鞋匠,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对生活采取开放态度热爱生活,打破自我封闭,友好地接纳别人,用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勇敢地面对现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如何克服害羞心理?

害羞是常见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在交往过程中,青少年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青少年害羞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气质性害羞造成的,即生来性格比较内向,说话低声细语,见生人就脸红,说话办事有一种胆怯心理;第二种是认识性害羞造成的,即过分注意自我,私心太重,说话办事都十分谨慎,唯恐自己的言行不对而被别人耻笑;第三种是挫折性害羞造成的,这种害羞是由于连续遭受挫折后而使自己由原本开朗、积极主动、乐于交往的性格变得胆怯、消极被动。

对于不同类型的害羞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克服。因为气质性原因害羞不是一时一日形成的,因而克服害羞心理要有耐心。首先是害羞者自己主观上要努力,提高自信心,用意志来克服这一不良心理;其次需要他人的帮助,采取系统脱敏疗法,使原有的气质得到改善。对认识性原因和挫折性原因造成的害羞心理,则应调整观念,改变看法,采用认知方法来消除害羞心理,同时还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客观环境,尤其是挫折性害羞者对于客观环境十分敏感。因此,青少年应多参加班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做到课堂上积极发言、课下主动与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害羞心理,从而在各种场合表现得落落大方,言行自如。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首先,对自己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看待和评价自己时,不要只看到缺点,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以及与他人不同之处。“我不比别人差,别人也不过如此”。克服羞怯心理,树立起与人交往的信心。学会毫不畏惧地看着别人,从最不让自己紧张的亲人、友人开始,主动与人交往,如家人,非常熟悉的朋友等,主动与他们交谈,并增加与之交谈的时间和内容,甚至可以与之争论。其次,多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使自己成为开朗、活泼、豁达的人。再则,暂时转移引起社交恐惧症的外界刺激,经常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在与人交往时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会尊老爱幼,关心他人。

如何克服消极心理?

加强锻炼坚持锻炼会使一个人身体健康、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始终朝气蓬勃。科学研究发现,锻炼比药物更有助于提高人的情绪,尤其是能够促进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如跑步、疾走、游泳、做操等。

巧用颜色红色使人兴奋,黄色使人喜悦,绿色使人情绪稳定,紫色使人压抑,玫瑰色使人消沉,黑色使人心烦。因此,在心境不良或烦恼之时,应尽可能避开一些不利于心境的色彩,而选择具有安详、镇静作用的米黄、浅绿、淡蓝或其他中性色彩。

欣赏音乐音乐对大脑的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有直接影响。如节奏明快的音乐使人精神焕发,旋律优美的音乐使人安定舒适。只要根据个人的特点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音乐,就能在音乐的节奏变化过程中,达到期望的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