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一生受益的教育方法
30965900000015

第15章 井深大零岁潜能教育法(3)

更重要的是跳绳能确定儿童数学观念。不少儿童会数数,但往往是背书式或机械式的,他们并不明白数的真正含义。而跳绳活动能使他们把抽象的数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儿童能初步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和形成数的概念。跳绳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由于在跳绳过程中不断数数和跳绳次数所建立的“对应关系”,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数字变成了具体形象的事物。这样,使儿童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并提高儿童的兴趣,因而将抽象记忆转变为形象记忆。

此外,跳绳能促进儿童心灵手巧。人的机体在运动时会把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刺激大脑的积极思维,而跳绳时的自跳自数正是这样,通过信息的来回往返,促进大脑思维加快,判断更准确,肢体活动灵活有力而达到心灵手巧。同时,能使语言变得清晰流畅,从而促进儿童智力、体力、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

跳绳还能培养儿童节奏平衡。跳绳活动是左右两只手和左右两只脚都同时操作且有一定节奏的活动。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左半脑和右半脑协调发展,还可培养孩子具有规律性节奏感,使儿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面发展。

跳绳还能形成儿童的方位知觉。在跳绳运动中,有时是单人跳,有时是双人跳或是多人跳,有时还会简繁结合跳出许多新花样。这有利于培养儿童准确地形成时间概念和方位知觉。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运动愈早确实能让孩子进步得更快。所以,井深大告诫家长:任何运动,着手学习的时间越早,技艺的精湛程度也越高。

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和母亲一样地五音不全,这孩子的听力一定比别人强,因为他能听得很准,学得很像,一丝不差地继承父母的错误音调。为此,我敢说,如果贝多芬和莫扎特处于这种环境,一定会出众地五音不全。人的能力和特性不是天生的,完全是后天某一时期形成的。我们不否认人有遗传素质的优势,但在人类巨大潜能的最佳期开发面前,遗传素质的高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井深大与冯德全会晤时的谈话

母爱影响孩子一生

对婴儿来讲,母亲是包涵自己全部感受的人。因此,婴儿应该能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和温柔,而这个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井深大

井深大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母爱可以产生明显的神经效应——它可以使孩子更聪明。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的一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把32只已经做了母亲的老鼠分成两组。一组的特点是对后代的护理特别精心,其表现是舔小老鼠的毛皮、抚摸它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接触。另一组除了喂食外对后代的态度漠然。为了把遗传的因素排除在外,研究人员把母亲的“孩子”偷偷换掉,这样这些“养子”同母亲就没有血缘关系了。

两个组的幼鼠在生长过程中接受了一系列的试验。它们在一个漂浮着的像迷宫一样的装置里接受试验,每天它们必须5次寻找下沉的目标。很快,幼鼠的成绩就显示出来了。受母亲关爱的幼鼠比受冷落的幼鼠更能对付紧张和意外问题,它们更加勇敢,活动能力也更强。

在这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受母亲关爱的幼鼠的大脑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在主管记忆和学习能力的部位,这些幼鼠的神经通路之间的联系明显地多。由于老鼠和人的神经元变化完全是可以对比的,所以研究人员坚信,这些研究结果原则上也适用于人类。对啮齿目动物来说,母爱因素产生的作用能持续一周时间。

看到这里是否应该对母爱要更加重视呢?其实母爱的作用是很大的,不但是在智力的开发上面,英国科学家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母亲的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

研究人员发现,母鼠的爱舔能刺激小鼠大脑产生一种在受到压力时安慰身体的基因。和没怎么受到母鼠关爱的小鼠相比,经常受到母鼠爱抚的小鼠长大后没有那么焦虑和胆小,分泌的紧张激素也较低。专家们认为,虽然对人类而言,母亲的行为对婴儿所起作用可能与老鼠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和机制是一样的,即基因表现会因母亲和婴儿的相互作用而永久改变,并对其行为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因此,给婴儿多些亲吻、拥抱,您孩子的心灵将更加健康美好。

虽然长期以来,人类的一些研究已经发现母亲的关爱与子女日后心理健康的联系,但这项对老鼠进行的研究才首次精确测试出母亲的行为是否真的对后代产生影响,以及子女的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而形成成年后的性格。

父母和子女的沟通要讲方法

在动物社会中并无人类这种意义上的父亲,而人类这种特殊种群,则为了要过团体生活,才组织所谓的家庭生活,因而有了父亲这个人物。

——井深大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而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关键,是做好与孩子的沟通。井深大提醒家长,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

1.善于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如孩子告诉你他在幼儿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可以称赞说:“噢,真棒,下次你会做得更好。”孩子向你诉说不高兴的事,你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如当孩子告诉你小朋友推了他一把,他非常气愤时,你可以说,“你很生气甚至想打他,是吗?但你不能这样做,你可以告诉老师,请求老师的帮助”;当孩子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的谈话内容,你可以使用“嗯”、“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你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2.善于发现。发现是沟通的关键。家长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但要认真倾听,而且要善于思考,注重在谈话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比如,发现孩子能够独立地讲述简短的故事时,要及时给予赞赏:“你讲得真不错!”孩子第一次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时,就应该称赞:“你真有主见,就像个雄辩家。”要注意培养并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一味地说教、指责,要“哪壶先开提哪壶”,这样,孩子不但愿意经常和您沟通,还能提高沟通的质量。

3.要童心未泯。家长如果没有一颗童心,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孩子游戏时,您可以与他一起游戏,一起比赛,使孩子觉得您是他的朋友和伙伴,沟通自然会水到渠成。

4.慎用批评。批评是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扼杀孩子的灵性。心理学研究表明,犯了错误的孩子,最担心失去父母的爱,所以家长的批评最好从谈话开始,千万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或横加指责,以避免孩子关闭心灵的窗户,拒绝沟通。如果用“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好吗”之类的语言开始谈话,允许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讲完,并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帮助他分析问题所在,孩子不仅会自觉地承认错误,还会对您更亲近。

5.要有耐心。有些家长过于急躁,常常是“恨铁不成钢”“哪壶不开提哪壶”,幻想着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幼儿的气质类型通常可以分为三种: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容易型的儿童比较容易沟通,而困难型和迟缓型的儿童,由于情绪比较消极,很难对环境和父母及老师感到满意。家长如果失去耐心甚至情绪激动,埋怨、责怪甚至惩罚孩子,就会使孩子变得不耐烦,由此产生困惑、胆怯、逃避等不良心理,甚至产生敌意,亲子关系就有可能长期不和谐。

6.要讲究一个“信”字。和所有的友谊一样,两代人的沟通也要讲一个“信”字。说话算数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儿童心理医生林达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位妈妈因为6岁的女儿不愿与她沟通,便领着女儿去进行心理咨询,结果发现原因是妈妈将女儿告诉她的“秘密”,在晚饭时不经意地告诉了家庭其他成员,结果哥哥姐姐们以此来取笑她,从此她再也不肯对妈妈说什么了。可见,家长的“诚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