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胜于天赋
对于天生具备较高禀赋的孩子,如果再施以高明的教育,孩子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但大多数父母对天才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他们往往只着眼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注重对孩子的后天教育,结果往往出现类似“伤仲永”的事件。但是另外有一些孩子并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是经过良好的教育却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比如爱因斯坦就曾经被认为是最笨的孩子,但是在其母亲的得法教育下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众多的案例表明,后天教育环境比天赋更为重要。
尽早挖掘孩子潜能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也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而取决于他从出生到5岁的教育。
——卡尔·威特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将来的成就跟他们先天的禀赋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禀赋不好,不管施以多么优秀的教育均无济于事。卡尔·威特对于这一点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他认为绝大多数孩子的一生下来的天赋都差不多,问题是如何去发掘他们的这些禀赋。
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威特并不是一个称心如意的婴儿,他小时候显得有些痴呆,并不像人们对于天才儿童想象的那么聪明。然而,对于小威特的教育,老威特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悲观,对儿子的将来,他始终充满信心。因为他相信婴幼儿时期的教育足以克服那些所谓的天赋不足,合理的教育能够改变一切。结果证明了他是正确的。
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幼儿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谁也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这种情况:孩子们对于他们想干的事,感兴趣的事、入迷的事、往往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就是遇到一些困难或问题,大人不插手,他们自己往往也会想方设法去对待、去解决。这说明,孩子的内在力量在他们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是十分巨大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孩子内在潜力的挖掘,孩子内在力量的充分发挥,往往就会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智力的浪费。这里的关键:一是注重激发、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不懂也不敷衍;引导孩子感受大自然之美等。这个过程,就是挖掘孩子内在潜力,调动、发挥孩子内在力量的过程。二是及时对孩子进行科学引导,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上的引导等。使孩子把内在力量的充分发挥与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孩子内在潜力、内在力量得以充分发挥并能坚持下去的前提和基础。而这一切都必须尽早开始,开始得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着,孩子越有可能成为接近完美的人。
卡尔·威特的观念是,只要能够尽早地教育小威特,他一定能够战胜所有的困难,并最终获得教育的成功。他的教育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能完全展现出来。理想的家庭教育就应该是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在能力。其实,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关键就在如何去发掘运用他的潜力。所以教育要尽早开始,早些去开发你的孩子吧。
子女教育始于结婚对象的选择
诚实守信、有责任心、自律、忠诚等,这些都是良好品德的构成要素。选择结婚对象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卡尔·威特
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幸福,很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选择身体健康、内秀、善良的女人做妻子。卡尔·威特认为,只要对方没有家庭病症和众所侧目的缺陷,大可不必为了某种目的去选择配偶。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纵观孩子的一生,父母承担的角色可以形象地比喻为老师与挚友,除此而外还有什么更贴切的吗?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配偶的选择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子女的教育始于结婚对象的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
卡尔·威特的妻子不是那种非常漂亮的女人,但他们非常相爱。老威特之所以选她,是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勤劳,知书达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理解和支持老威特。虽然他是一个清贫的牧师,没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但从来没有听到过妻子任何的抱怨,他们总是能够如此的互相安慰、体谅。而在对于儿子的培养上,卡尔·威特曾遭到无数困难,这些困难其实从儿子诞生起就已经存在了。可是,最终他成功地逾越了这些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他的妻子。
好的伴侣不但可以相濡以沫,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想象一下,如果夫妻两人经常吵架对于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2005年召开的“上海国际儿科论坛”上,专家呼吁:家长要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应该从身心两方面考虑,不要忽视心理健康。
当年对上海市1000名初中和高中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68%,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恍惚等,个别的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疾病。而离婚家庭中,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8.33%,父母和睦家庭中,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仅为11.24%。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主任徐秀介绍说,调查中还发现,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未成年人,容易陷入人际交往的障碍,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容易对将来婚姻产生恐惧感。徐秀认为,与离婚相比,子女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个别初中生还告诉调查者,看见父母不断地吵架,再联想到班级同学们的幸福家庭,甚至多次产生了厌世的念头。为此专家提出,夫妻间如有矛盾需要解决,应考虑子女的心理感受,尽量控制情绪,不要随意发泄。
一旦选择错了结婚对象,婚姻生活很容易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甚至导致离异。
在父母离婚事情上,子女是最大的受害者。有研究显示,10位孩子中平均有4位会在父母离婚后10年内出现忧虑、学业低落、愤怒及自我形象低落等问题。具体来说,在情绪方面孩子会失去安全感,感情上觉得不安,被拒绝、寂寞、伤感及混乱。亦会因父母不在一起而感到羞耻、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事才导致父母离婚,而形成自疚感及质疑自己的价值。这些情绪可能短期影响孩子的睡眠习惯,或未能专注学习。而在行为方面父母离异的子女,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可能导致一些孩子倾向有攻击性的行为,例如打架,以表现自己的能力;或借此吸引别人的注意。此外,有些孩子会变得沉默,不听话、学习时不集中,成绩下降,难以融入群体等。
所以,结婚对象的选择对于孩子的将来是至关重要的!
胎教是培养天才最重要的一步
卡尔·威特和妻子的性格都很好,十分开朗,对身边任何琐事始终是心平气和,很少有感情冲动的时候,也几乎从未为什么小事争吵过。卡尔·威特认为,仅仅为了未出生的儿子,夫妻间也应该和睦相处。怀孕那段时间,他经常和妻子听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这种音乐能鲜明地区别于宫内的背景声,引起胎儿兴奋,起到有效信息的刺激作用。在那段日子里,他们的生活是安宁和称心如意的,威特夫妇都对未来的孩子充满信心。
胎教对于孩子的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下面一个实验就知道了。这个实验是美国的一个儿童研究所开展的,实验以英语中的俳句作材料,以调查胎儿能否听到声音,并对声音进行记忆。
实验者首先让播音员录制一段俳句“今天天气好晴朗”,然后把录音磁带交给怀孕八个月以后的母亲,让她们每天听。一天两次,一次3分钟。就这样,同一首俳句每天能重复好几遍,同一种刺激每天能让腹中的婴儿听到好几遍。由于俳句具有日常话语和音乐所没有的独特旋律,所以选俳句作为实验的素材有助于了解婴儿的记忆情况。
然后等到婴儿出生后,实验者选定了第二天到第六天的时间段做测试。测试分两组,一组是出生前听过俳句的婴儿,一组是出生前没有听过俳句的婴儿,以进行比较。要让婴儿听的磁带内容有三种。一种是实验磁带,录有“今天天气好晴朗”的俳句,一种是录有其他俳句的磁带,再有一种是录有普通说话声的磁带。为了了解婴儿对这些声音的反映情况,他们通过记录婴儿的心跳变化来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耐人寻味。在出生前没听过俳句的婴儿,听到三种内容不同的磁带后反应一致。而出生前听过俳句的婴儿,当他们听到在出生前重复播放的俳句时,也许是因为听惯了的缘故,显得十分平静。而当播放他们没有听过的俳句时,他们则反应强烈,脉搏和心跳都发生了变化。但当听到普通的说话声时,他们的反应则是平静的。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婴儿是能够区分该俳句自己听没听过的。
苏联已故的着名小提琴家烈奥尼特·科昂曾经讲过这样的事,他说,他准备在某音乐会上演奏苏联作曲家的一首新曲子,为此在夫人的伴奏下进行了短暂的练习。当时他夫人正处于怀孕晚期。
后来,夫人生下一男孩。在孩子4岁那年,他能够拉弹小提琴,并弹起他没有学过的曲调来,正是那首科昂专门为音乐会演奏的曲子。而这首曲子儿子生下来后不可能听过,面对这一现象连科昂自己也惊呆了。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可惊奇的,这便是胎教的效用。医学研究表明,孕妇爽朗的笑声,愉快的谈话声或歌唱声,会引起胎儿的特别注意和精神兴奋。久而久之,胎儿不仅记住了母亲的声音,而且对胎儿的智力发育与心理健康发展有良好的启迪作用。
把握儿童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
婴幼儿本身具有强大的学习欲望,他们好奇、好动,对所有的事物都怀有极大的兴趣,都想亲自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正是由于这些感知器官不断地受到刺激,使他们的脑机能迅速发展,脑神经之间的联系不断建立,这是构成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础。同时,大脑的发展有其基本规律,不同时期是孩子不同能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如果抓住了关键期,教育孩子就会事半功倍。
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良机
在儿童发育过程中,他们的潜在能力如果得不到及时开发就会逐步消失,如果一出生就能够得到良好教育,那么对于他的一生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卡尔·威特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孩子身心的发展上,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上,尤其如此。抓住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也就把住了根本,抓到了点子上也就不会耽误孩子的发展。这里的关键在于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关键时期要熟悉、要了解,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关键期。比如,就思维发展来说,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是两个质变期;就品德发展来说,小学3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是两个质变期。我们对孩子进行思维品德教育,就应抓住孩子的关键年龄。再比如,六岁前是孩子在脑智力发展关键时期,那我们就不能热衷于孩子的死记硬背,热衷于平面教育、填鸭式、灌注式,而应通过引导,如教孩子用左手拍球、剪纸片,用左脚跳房子等来开发其右脑。这样,才会为他们今后成为一个聪明、有创造性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威特出生6周后,老威特就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效果非常好。每当朗读这部诗时,小威特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他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小威特学会说话后不久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10行和《他的逝世》了。因此老威特特别强调,让孩子背诗绝不能是强制性地硬灌,而是让他顺其自然地学会,尤其要在孩子某项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教他学。
小威特满月之后,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来了,老威特就用手推着他的脚丫,训练他爬行。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爬,因为俯身姿势是最适合婴儿的活动姿势。婴儿爬时,其颈部肌肉发育快,头抬得高,可以自由地看周围的东西,受到各种刺激的机会也增多了,这就会大大促使大脑发育,使孩子变得聪明。
孩子的视觉发达起来以后,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老威特在小威特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还陈列了大量着名雕刻的仿制品。从小威特小时候起,老威特就抱着他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他听。小威特其实只注意画的颜色,但渐渐地也会懂得画中的含义。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父母对孩子进行这样的训练时,决不能强迫他去做什么。强迫只会让孩子厌烦,影响他的学习,进行各种有效的引导才是正确的做法。实行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孩子总会有事干,他也决不会因无事可做而去吃手指,因无聊而沮丧,甚至哭泣;相反,他从一开始就向着健康的方向成长。之所以做这么多事情,都是为了能尽早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今后取得成就与否,跟这三方面都有重大的关系。但是对孩子切忌进行机械的训练,那样不会有任何效果,而应该采取一些灵活有趣的办法,比如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等。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一个孩子的精力若不用到有益的方向,就会成为破坏的力量;而只要养成了勤恳的习惯,恶魔便无机可乘了。
——卡尔·威特
一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某种习惯的养成过程,这本身就是影响孩子健康发展的过程。况且,坏习惯一经养成,再改变过来往往要耗费巨大精力,甚至有些习惯还会对孩子造成终生无法补救的损失。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一开始就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一般说来,良好习惯往往同时具有行为上的自然性、自觉性、规律性、科学性的特点。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也是对孩子智力的锻炼、开发过程。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手指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手在劳动时能将信息及时传给大脑,大脑经过思维、判断又不断检查、纠正和改善手的动作。手脑配合的灵敏和协调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心智的发展程度。所以,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劳动习惯,这不仅是不失时机地在手脑的并用上对孩子智力的锻炼,也是对孩子智力的有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