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老威特吧!他严格地规定儿子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培养他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在小威特学习功课时,老威特绝不允许有任何干扰。开始时,平均每天给他安排15分钟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小威特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在学习中,即便妻子和女仆问事,他也一概予以拒绝。老威特还培养小威特做事敏捷灵巧的习惯。如果小威特做一件事磨磨蹭蹭,即便做得再好他也不满意。这对培养孩子雷厉风行的作风起了很好的作用。
也许有人认为,老威特那样的教育方法,一定会使孩子牺牲很多吸收其他知识及玩耍的时间。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小威特入学之前每天最多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学习上。正是由于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专心致志,效率极高,才使威特赢得了很多时间从事运动、休息和参加社交等。
对于老威特对儿子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也有各种议论,对于这一点,可以先读一段老威特在书中记载的一个实例:
“儿子6岁时,我带他到L村的E牧师家去玩。在吃早点时,儿子洒了一点牛奶。按照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要受罚,他只能吃面包了。我儿子本来就喜欢喝牛奶,再加上E牧师全家非常喜欢他,为了他的到来,还给他特意调制了一种牛奶,并添上了最好的点心,这对小威特还是诱惑不小的。我儿子在洒掉牛奶后,脸先是稍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终于不再喝牛奶。我故意装作没看见。
E牧师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实在沉不住气了。只得再三让他喝牛奶,可儿子还是不喝,并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洒了奶,所以就不能再喝了。’E牧师家的人还是再三劝说他:‘没关系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喝吧,喝吧!’我在旁边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然故意装着没看见。儿子还是坚持不喝,在万般无奈之下,E牧师全家就向我进攻了,他们推测一定是由于我训斥了儿子。
为了打破僵持局面,我让儿子出去一下,并向牧师全家说明理由。他们听后责怪我:‘对一个刚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点过错就限制他喝和吃自己喜欢的东西,你的教育过于严格了!’我只得加以解释说:‘不,儿子并不是因为惧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他从内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喝的。’在听了我的解释后,E牧师全家还是不相信,于是我决定通过做一个试验来展示事实真相:‘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可以试验一下,我先离开这个房间,你们再把我儿子叫来,劝他喝,看他是否会喝。’说完,我就走开了。
待我离开房间后,他们把我儿子叫进屋里,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效果。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来新点心诱惑我儿子说:‘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但儿子还是不喝牛奶,还不断地对他们说:‘尽管爸爸看不见,上帝却能看见,我不能做撒谎的事。’他们接着又说:‘由于我们马上要去散步,你什么也不吃,途中要挨饿的。’儿子回答说:‘不要紧。’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只好把我叫进去,儿子如实地向我报告了情况。我冷静地听完后,便对他说:‘威特,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因为马上要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把牛奶和点心吃了,然后我们好出发。’儿子听完我的话,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仅仅6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自制能力,E牧师全家都深感不解。”
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老威特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是非分明、始终如一。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这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
纵观当今大多数父母,他们的“禁律”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不能始终如一。有时不行,有时却又变得行了。这样久而久之,就在孩子的心灵上打下了父母的“禁律”可以打破的烙印。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主见,无主见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
当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也同样重要!
在目前,孩子在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欢乐的同时也承载着几代人的期望。对比幼儿教育的成功个案可以发现,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从小抓起,这个时间段越早越好,大概3岁左右就可以实施。在生活和游戏当中可以不断鼓励孩子独立完成遇到的困难,比如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等。在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现象随时像她做正面解释,例如:树为什么会长大?天为什么会下雨?激发她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另外,还必须要重视孩子生活中主要的几个常待的地方:奶奶家、外婆家、自己家。几个家庭经常沟通,在孩子教育上步调一致,字典地图等学习用品都是买的3份,房间布置也是尽量像增强学习氛围的方向发展,学习和生活的要求上完全一致。
此外还要重视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孩子的问题是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的,他们的发问往往带有一些“后现代主义”的色彩,有人用“天马行空”、“荒诞不稽”来形容那些可爱的问题,但是,他们却望了,孩子的那些问题却是他们努力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最初的努力,如果不正视它们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一方面来自环境的营造和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对社会的认识和思想的成熟,“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及生活遇见的种种问题都积极的与孩子展开讨论,以此来加快她思想的成熟程度。在思想的高度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全人教育”新观念
老威特一直重视儿子在各方面的教育而不单是学习知识。他在儿童时代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精神饱满的活泼少年。他有健康的身体,相对丰富的学识和修养,也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这些都是老威特所希望的,他也做得很好。
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仅仅教给孩子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根据他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帮助他对各方面知识都有所了解,而且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性格和品德。
——卡尔·威特
老威特对儿子的精心安排只是想让他成为一个接受完美的人。没有任何艺术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样。为了使孩子的一生幸福,生活丰富多彩,父母有义务使他们具有文学和艺术的修养。
老威特非常重视他的智力、品德、身体各方面全面的发展。他认为,只有知识的人,很可能会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这种人弱不禁风,做不了任何有用的事。有的人具有强壮的体魄,但由于没有知识和品德作为后盾,他们的强壮显得多么单薄和无力。这种人或者粗暴,或者木讷,他们只能去靠自己的力气来过生活,只能对社会做出有限的贡献。还有些由于没有受到教育,他们无知、愚昧,甚至变得凶狠、残暴,不仅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还会为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让小威特成为一个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素质的人,老威特并不满足于培养他在学问、品德和身体三方面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培养儿子的多种爱好,比如唱歌、绘画等。
为什么孩子的全面发展很重要?首先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中立足,此外,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对社会有用。如果不注意使孩子全面发展,很有可能造成揠苗助长的结果,导致孩子最终失败。但是很多人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下面两则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魏××,1983年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市农村一个贫苦家庭,两岁认识1000多个汉字,四岁掌握大部分初中知识,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3年后,被中科院勒令退学。
在母亲曾××看来,魏××被勒令退学的原因是“他性格内向、人际交流不多,很多信息都不知道,他错过了几次考试,被计为0分,后来补考过了,但他错过了最重要的、也是无法补考的考试——交结业论文。”
据悉,在魏××大学4年学习期间,有3年是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即使到了第4年魏××搬到了学生宿舍,妈妈仍然形影不离。大学3年间,魏××还像初中生一样,生活自理问题都由母亲一手包办。曾××说:“我从来没有让他洗过衣服、袜子,洗头都是我给他洗的……”
分析失败的原因,魏××大学时的班主任黎培德教授认为,尽管他13岁就考上了大学,但是这位天才少年的综合能力却非常短缺。
在2001年的时候,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了一名“神童”——高考成绩超分数线60分、年龄却只有14岁的王思涵。但后来这名本应今年从大学毕业的“神童”却因为多门成绩零分被学校“责令退学”了。
据报道,王××小学只读了三年,然后用四年时间完成了初、高中六年课程。中学期间,他每天连吃饭时也是看书的,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
记者:这样的学习经历可以说明你很聪明吗?
王××:聪明肯定是有的,但还有的就是比别人多几倍的学习量。
记者:有时间参加一些活动吗?
王××:我除了学习,也就剩下了四五个小时吧,只能抓紧睡觉,连吃饭时也是看书的……
记者:不觉得乏味?
王××:没时间想太多,作业都做不完呢!
记者:没想过放弃不学吗?
王××:不学我去干嘛啊?
记者: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不用跳级,正常地学习和玩。
王××:爸妈陪着我学,我怎么能不学呢?况且家里人凑钱让我上了育才,而且班里同学都是这么用功学习的。
记者:后来为什么学不下去了呢?
王××:因为爸爸过世了。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是具有无穷的可塑性的,只要好好加以引导与教育,谁都可以成为“才子才女”,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让一些父母急功近利,完全无视一个正常孩子的心理发育的需要,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又一个“伤仲永”的出现。
卡尔·威特说:“我只是想让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接受完美的人,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之中度过,仅此而已”。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期望,相信也是所有父母的对孩子的期望。如果您也已为人父母,那么快行动起来吧,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的一生都充满快乐幸福。
把人格理念植入幼小的心灵
对孩子必须从小就培养其独立能力,使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立自强的品质和独立自主、毫无依赖意识的精神和人格。
——卡尔·威特
想要把孩子培养成诚实和正直的人,必须从小开始对他严格教育。在孩子幼小之时,成年人对他们的影响是很深的。父母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不时地对他们放宽要求的话,那种烙印会在他们心中很深很深,稍稍长大一点后再严格,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从小威特一岁时起,老威特就开始严格要求他,希望让一切好的、美的、崇高的东西在孩子身上都成为一种本性,一种自觉。因为老威特从来不相信“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稍长大后再严格一些”这种似是而非的信条。孩子总会向他的父母亲学习,他们不仅是孩子最初的教师,还是可以学习的榜样。对孩子要求严格,首先的是父母对自己要求严格。老威特也时常告诫儿子:“没有人能够约束你,只有上帝和你自己。”
父母不可教子女在外一味逞强,事事不让人。有些父母亲,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不仅不教育,反而还鼓励,甚至还有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在外常胜——骂人要赢,打人不能输,长期这样,孩子变被训练得极具攻击性。父母感觉自己孩子厉害,没有人敢欺负,实际上他们已经给孩子指引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会使孩子认为:只要拳脚上和嘴功上不让着别人,随时随地都要“战胜”别人,就说明自己是最棒的。这种错误思想一旦深入孩子的思想,想改变它可不是说句话就能办到的事情,习惯成自然嘛。要知道现代社会的强者,不是靠拳头,也不是靠利嘴,而是靠脑袋。教会孩子以理服人,教会孩子观察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孩子常怀一颗善良、宽容、博大之心,教会孩子懂得谦让,教会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教会孩子树立独立自强的精神,才是父母对孩子做得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撒谎。撒谎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善意的撒谎,也有恶意的撒谎。幼儿的撒谎多是善意的。当孩子做错事后,为了逃脱父母的责怪,他们一般会撒谎。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小小的谎言没有什么危险性,甚至还觉得他们很可爱。但实际上是撒谎一旦成了习惯,在他们长大后就会变成罪恶的源泉。当那种习惯形成后再去改变它,只会是徒劳。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很细心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首先应该知道他们撒谎的原因,然后采取合理的方式去教育他们。不要以为孩子太小就不懂得道理,千万不要小看他们,他们能够懂得。在孩子稍长大后,再给他讲些更深一点的道理。但在他幼小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撒谎是不对的,是会遭到惩罚的。
父母自身的品格和习惯,对于孩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因此,威特经常对妻子说,千万不要把自己个性上的缺陷和习惯上的弱点在孩子面前流露过多,更忌讳主动灌输,对子女言传身教的应该是父母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弱点。
有一次,一位邻居向卡尔·威特诉苦,由于他和妻子在儿子幼儿期和童年期忽视了孩子对尊重父母的管教,只要儿子哭闹,就会满足他的要求。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后一定会变好的。可是事实是他变得越来越坏,脾气暴躁、自私贪婪、自以为是,已经变成了一点也控制不住的野马。
实际上,孩子的哭闹是一种对父母权力的挑战,并且在这挑战中取得了胜利。老威特认为面对孩子这种哭闹的挑战是不应该去造就他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种造就的恶果不易看出来。等到孩子长到了十四五岁时,仍然以这样的方式对他的话,他将会变成一个蛮横无理的人。由于他知道哭闹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长大之后,他的能力、他的方式就不仅仅是哭闹了,这种无礼的举动将不只是针对他的父母亲,还会针对其他一切人。他会以各种无礼的方式要求其他的人也来满足他的要求。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让他知道,即便再怎样哭闹,他也不会得到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管是食物还是玩具。
尊重是相互的,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就首先应该尊重孩子。而且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一味地纵容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如果希望把良好品德传授给孩子,做父母的必须以身作则,必须自己就先具备良好的品德。老威特是这样对待儿子的:如果小威特由于行为笨拙撞翻了桌子、打翻了杯子或者不小心弄坏了东西,这些事情并不是他无理取闹,不属于他应该负责的范围。这种情况,我不会去责怪和惩罚儿子。只是随时提醒他以后要小心,不要那么鲁莽。如果小威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或因为某件事不顺他的意而向父母挑战的话,一定会采取一些方式制止和惩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