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貌,表现在遵守各种社会公德,当父母的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他人的态度和所作所为,常常影响孩子以后对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此外,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为人。比如,父母粗鲁,孩子就往往不会文静,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也往往不会尊重他人。
为了孩子今后的幸福,教育孩子成为有教养、有礼貌的人是十分重要的。记住这要在3岁前就开始。
孩子的良好品质来源于家长的教育
诚实、守本分固然好,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和智慧。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开始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一切包括品质都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他接触优秀品质的人就会变得优秀,接触低劣的品质就会变得低劣。
——塞德兹
塞得兹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总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跟他们交流,尊重他们,并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因为他觉得一个孩子的好的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肯定和帮助,而这帮助首先就是尊重他们。这对孩子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是形成完美品质的重要内容。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孩子自己学习,自己作出各种决定;允许孩子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东西,尽管他可能会出现错误;指导孩子去完成较难的任务,不要自己去代替他做;要注意倾听孩子的需求。总之,要使孩子受到尊重和重视,给他进行创造性尝试和独立思考的机会。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创造性的萌芽,都要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2.要运用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这在孩子个性品质发展中起着“扬长避短”的作用。不过,父母在表扬孩子时,要着重指出他值得表扬的品质、能力或其他方面的具体行为。而不宜表扬孩子整个人,不宜笼统地加以肯定或赞赏。同时,表扬和批评,要以表扬为主。但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掌握“分寸”,不宜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一事也不要一时表扬一时批评,因为那样做会使孩子的道德认识模糊,以致产生骄傲情绪或丧失信心,这都有碍于孩子品质的正常发展。
3.父母要以自己的良好的品质去影响孩子。孩子最善于模仿,他们大部分的行为方式,是模仿其父母的行为学到的。事实表明,父母的个性品质和特点,比运用任何技巧对孩子的影响都大。因此,作为父母,应处处以身作则,注意运用自己好的品质去影响孩子,并鼓励他也像父母一样。同时,父母还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知道自身的弱点和问题,以预防这些缺点影响孩子。
4.要使孩子有个健康的体魄,并培养他愉快的情绪。一个人的品质往往与他的体质、情绪有关。孩子长期身体不好,常常会表现出性情忧郁;孩子身体健康,往往是活泼可爱。因此,父母要努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愉快情绪,这对于孩子个性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幼儿的品质培养,是一个艰苦细致、精雕细刻的教育过程。为使您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质,您不妨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您的孩子身上做点探索研究。
如何培养好的性格和心态
好的心态可以培养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可以培养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培养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可以塑造成功的人生。
让孩子懂得感受错误
从错误中获得启示。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在错误中有所启示,获得成长。父母对于孩子的错误应该宽容,平等地与孩子交谈,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立下改正的坚定决心,这是孩子从错误中受益的第一步。
——塞德兹
塞得兹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他提醒家长们,不要忘了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中,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我们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殊不知,正是我们的这份“好心”让孩子一点点变“懒”了,一点点不自立了,一点点不自信了,一点点缺乏创造力了……等到我们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从头来纠正,却发现这已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要奉劝妈咪们多给宝宝一些自我发挥的余地,多给宝宝一些感受错误的机会。
所以说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觉。为什么要让孩子感受自己的错误呢,让宝宝感受错误的好处是:
1.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对宝宝来说,他身处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未知。如果妈咪只是简单地告诉宝宝一切正确的知识,那么他就失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体验。宝宝在这个过程中经自己摸索而获得的知识不再仅仅是知识,他更多地获得的是一种能力和一种喜欢探究事物奥秘的良好习惯。
2.在感受错误过程中体验快乐
如果宝宝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通过自己努力想方设法避免错误,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那种快乐的体验是通过别的方式无法获得的。
3.在感受错误过程中锤炼意志
感受错误有时是一件很令人沮丧的事情。宝宝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他的心灵就有机会不断经受这样的历练,这对锤炼宝宝的意志提高宝宝的挫折商无疑意义重大。
4.在感受错误过程中提高宝宝的责任感
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劝告犯了某种错误,给他一个机会去体验他犯错误后带来的后果,这比爸爸妈妈的训斥与说教要管用得多。通过这种方式,让宝宝养成自己做事自己负责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效地培养宝宝的责任感。
5.在感受错误过程中让宝宝学会正确的行事方式
比如宝宝欺负别的小朋友了,他就会失去他的好朋友;宝宝以不正确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他只能适得其反等。在经过多次这样的体验之后,宝宝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找出合适的行事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
宇宙间最大的力量如果是惯性的力量,那么,生命中最大的力量就应当是习惯力了,而每个人的性格又是决定习惯力的最主要因素。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孩子今后的成败,而学历与家庭背景已不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了。
——塞德兹
塞得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了一只跳蚤,跳蚤立刻轻易地跳出去了,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一般跳的高度是他身体的400倍左右。后来,他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立刻在玻璃杯上加上一个玻璃盖。当跳蚤再次跳起的时候,便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感到十分困惑,但是它不服输,因为跳蚤的使命就在于跳动,一阵努力以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他根据盖子的高度开始调整自己所跳的这个高度。于是,这只跳蚤便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的跳动。
这个时候塞得兹开始把这个盖子去掉,其结果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的跳。3天以后他回来看,发现这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的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玻璃杯了。每个孩子都有无尽的潜能,只是在无数消极思想的制约中被压抑了。所以,塞得兹提醒家长们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给予适度表扬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有所提高,自尊心也有了初步表现,人人爱戴“高帽子”。当他们取得一定的进步时,都希望能得到爸爸妈妈及周围成人的赞许,因此,爸爸妈妈要及时表扬、肯定孩子的进步。如果成人对孩子的进步置之不理,那孩子就会对做事失去兴趣,不愿再努力。
2.对孩子的进步不能许愿
有些事情是孩子应该做到的,如守纪律,孩子经过努力能做好,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这一进步就不能许愿。爸爸妈妈可以把孩子的一点一滴进步用本子记录下来,经常让孩子翻看,并与孩子一起说说他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3.防止骄傲自满
对孩子的进步,爸爸妈妈要多鼓励,而不要过分抬高,更不要欣喜若狂。言过其实的夸奖会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
4.积极地期望,与孩子共同分享快乐
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爸爸妈妈可向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但要求必须适度。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孩子的潜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爸爸妈妈都要给予重视,并与孩子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个性。
不要要求孩子十全十美
不是谁都能具备所有人类的美好品格,自然而然的,家长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太过严格,要知道一次犯的错误并不能决定下次的成功。
——塞德兹
有一篇题为《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的文章,以孩子的口吻这样写道:
1.我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2.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过分的限制。
3.事务总是繁多的,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一些时间给我讲一点有关世界上的奇闻,不要把我当作取乐的玩具。
4.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映敏感一点,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5.我是“上帝”赐给您的一件特别礼物。请爱护我,抱我的时候要经常训教我所作的动作,指教我靠什么生活,训练我对人的礼貌。
6.我需要您不断地鼓励,不要经常严肃地批评和威吓。但要记住,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不要批评我本人。
7.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有关的事情,允许我做错事或不成功,以便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随心所欲地决定自己的生活之路。
8.不要让我经常重做某件事情。我知道做事是困难的,请不要试图把我同哥哥姐姐们相比较。
9.不要怕我同您一起去度周末。小孩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从小孩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要求过严,要求孩子“十全十美”。这是一种错误的“完美主义”教育,其结果往往走向父母愿望的反面,应引起广大父母的重视。
完美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塞得兹经过分析发现,问题出在父母身上。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想实现但尚未实现的理想,因此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操之过急,对孩子很小的过失,看得过于严重,以至滥施惩罚。有的父母在自己的心目中,本来就有一个所谓“天才”的模式,因此往往无视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非要按照这种所谓的模式去做,使孩子苦不堪言。有的父母用成人的高标准来要求年幼的孩子,往往使孩子望尘莫及,自信心丧失。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父母对孩子管得过严,训斥过多,孩子感到属于自己的“自主独立的权利”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使孩子默默忍受着痛苦的折磨与煎熬,以至出现强迫倾向。由于对父母的不满与反感情绪日益增加,进而产生了报复心理:“你们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于是,就与父母“对着干”,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在家里挑衅闹事。
其实,教子成才必须面对现实,切合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应该按照“宽宽松松、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心理教育的原则进行。父母还必须明白,任何“天才”都没有特定的模式,特定的标准,都是人为的“东西”,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符合这种标准的孩子,以后也未必一定能真正成才。
还需要提出的是,对于孩子的事情,父母不要插手太多,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要让孩子从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对于孩子的过失,父母应当采取适度的宽容,应当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耐心给予帮助,使之纠正。对于孩子与父母“对着干”,甚至出现攻击行为,父母也要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要与自己过不去?孩子是否有痛苦?父母是否委屈了孩子?必须弄清原因,切实进行解决。
总之,父母必须懂得,只有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做孩子知心朋友,与孩子心灵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