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一生受益的教育方法
30965900000009

第9章 蒙台梭利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法(4)

混龄教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年龄小的儿童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在一起游戏与生活,因而有机会向大龄儿童学习,得到大龄儿童的帮助,减少竞争压力,增多合作的机会。而且,幼儿喜欢模仿年龄、能力与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同样,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也可以帮助年龄小的儿童,与他们一起活动而得到益处。他们通过帮助小年龄儿童,获得快乐的体验。蒙台梭利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同伴教学对扮演教育者的儿童有正向的影响。他们由于帮助了别人,又得到成人的赞扬,会更加善于互相帮助。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436名1~12岁儿童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随着孩子长大,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持续减少,而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则持续增加。而在儿童交往的同伴中,他们与年龄有差异的儿童交往比同龄人交往更加频繁。

很多家长会认为年龄不同的孩子一起玩有问题,大孩子的家长担心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小孩子的家长则担心孩子受欺负或是因“跟不上”而失去自信。河北省家教中心的王彦敏主任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中国父亲因为工作原因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一个美国家庭里,这个美国家庭有8个年龄大小不同的孩子。到周末时,父亲来看儿子,却发现自己孩子的脸被这家孩子给抓破了,于是就去找这位美国母亲理论,但这位美国妈妈却一点道歉的意思也没有。她说,“这是孩子们之间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把我的孩子的脸抓破了,我绝对不会对你提出任何抗议。”

这位中国父亲开始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教育,他也发现,虽然孩子脸被抓了,但孩子在跟美国孩子的争吵甚至打闹中,也学会了很多的东西。以后每一次他来看孩子,都发现孩子的进步,孩子学会了竞争,变得越来越强壮。

另外,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不良,则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混龄教育这种类似于家庭的编班方式,对克服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良的现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孩子天生就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再加上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更是习惯了从自我出发。要想完全改变,他们必须经历各种各样和人打交道的事,从中感受、体验、学习各种社会生活规则。而让孩子有机会跟不同大小的孩子一起游戏,可以让孩子更早体会到人与人的不同,渐渐消除自我中心的习惯性思维。

混龄教育对孩子的帮助是很大的,这可以从一下几方面来认识:

1.孩子的心理发展由被动到主动的特点决定了熏陶、感染与模仿的学习模式。而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年龄相差几岁的孩子,最容易产生这种榜样的效应,不光是小孩子对年龄比自己大几岁的孩子容易接受,大孩子也会因小孩子的“崇拜”而变得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2.社会学家认为,吵架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孩子们正是在一起玩耍、争吵,然后又重归于好的过程中,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学会申辩自己的主张,提高语言应用的能力,并逐渐掌握相互合作、互相忍让、控制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从而不断积累经验,茁壮成长。

目前,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进行婚龄教育有两种途径,一是早一点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二是多带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一起游玩。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儿童是聪明的——总是渴望着知识,并随时为学习做好准备。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认为,0~3岁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孩子潜能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刚出生的孩子虽然听不懂书的“内容”,参不透书里到底讲了些什么。但是,这个时候读书给他听,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在浪费时间。孩子有着不可低估的吸收性心智,他能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为孩子读书可为他今后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经验,况且,丰富的语言对孩子的感官发展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所以,每天拿出几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或者鼓励孩子自己看书,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将成为他终身受用的好习惯之一。

婴幼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态度常常在父母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开始了。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他对自己孩子的观察日记里写道:记得儿子还在3个多月的时候,我依靠在床头看书,让他枕在我的臂弯里,而他居然聚精会神地盯着我手中的书本看得津津有味。

婴儿期所萌发的阅读意识和出现的阅读行为说明,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发需要。阅读最初也是源于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刺激,图书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视觉刺激。从孩子降生那天起,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因此,他们总在不停地感知、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做父母的此时如果顺应孩子的探究欲望,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阅读机会,呵护孩子刚刚萌芽的阅读兴趣,就能尽早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除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之外,每天给孩子读书还能带给孩子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心理学家西格曼指出,睡前10分钟的亲子共读除可帮助孩子入睡外,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倾听的技巧及想象力的发展都十分有益。因此,近些年,在美国的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培养阅读的兴趣并非要一步登天似的培养孩子循规蹈矩地阅读书籍,而是要培养孩子对图书的兴趣,进而培养他阅读的兴趣。书页翻动时哗哗的响声、纸张的清香、页面图画的色彩及图案的变化、内文叙述的精彩内容,这一切都将成为吸引孩子的有趣元素。让孩子听听书页翻动的声音,闻闻书香,欣赏欣赏书页内的图画,像这样从引导孩子探究图书奥秘入手,孩子就不会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图书的作用不只是向他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担当引导他探究书里奇妙世界的工具,与玩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充分调动孩子看书的乐趣,是孩子亲近书本、学习阅读的重要一步。

给孩子多一些自由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习惯,而是要经常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课题。

——蒙台梭利

假如我们承认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他只受自己的发展法则所约束,那么儿童的成长就必须需要一个条件——自由。儿童“只有借着自由才能产生一种最敏感而独特的能力。”在蒙台梭利教育中,爱和自由被作为这个教育原理的最基本的条件而存在,失去这两个条件,也就无从谈教育。

但是一提到自由,就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洪水猛兽的感觉,成人总是以为自由给予儿童后儿童会胡作非为,人性会顺着自由之道滑入罪恶的深渊。

凡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从孩子生下那时起,除了睡眠,他会一刻不停地活动,一刻不停地到处抓、摸、攀高、玩水、玩沙,不停地寻找吃的,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例外。只有那些受到强制的孩子才会在成人的眼皮底下保持一时的安静,但随后便是加倍的好动和发泄。我们自问一下,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

所有的孩子是否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他们有自己发展的法则,他们就是借着品尝、借着触摸、借着不停地活动来发展和满足他内在的需求。但是多少年来,我们总是在尽力做一件事情,阻止儿童这样的行为:不让孩子吃手,不让他任意把东西放到嘴里,也不允许让儿童没完没了地寻找食物并不节制自己的食欲,因为这不符合我们的卫生观念和关于消化方面的想法;我们尽力阻止儿童到处抓摸,因为那样会损坏我们的东西,会给我们带来麻烦,而且一点也不符合我们需要儿童安静、懂事、听话,能在客人面前背儿歌,给我们长面子,好让我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要求。

当我们阻止了儿童的这些行为后,我们还希望儿童多坐在那儿听我们说教,明明到处是车和桌子,我们却愚蠢地认为儿童需要我们在图片上教他们,我们希望他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儿童的智力得到发展,长大以后当然更希望他能成名成家,当不了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至少也能大学毕业,有个好职业。当我们不了解儿童,当我们所做的事情与我们希望的结果正好相反时,我们是否想过,我们需要克制一下我们的专制,把自由给予孩子,让他充分地去品尝、去触摸、去活动、去游戏。儿童就是靠这些来发展他的心智的。

当自由给儿童时,儿童不再听成人的摆布,而听从他内在老师的呼唤,他会依照他生命的秩序和要求来发展。他在玩水中变得专注而且安静,虽然他玩儿的满身是水,满地是水;在玩沙中,他把整个世界都忘掉了,虽然他会把衣服搞脏;在攀高中,他充满了探险和勇敢的精神,虽然让你提心吊胆;在家里冲饮料时,他不断地把高乐高倒在杯中搅拌、倒水,在你看来既浪费又搞得很恶心人;在捉迷藏时,他总藏在一个地方,从不试图换个藏身处,当你每次都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发现他时(他很高兴让你发现他),他就会快乐地哈哈大笑,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个在你看来既愚蠢而又毫无意义的游戏……所有这些,你都不明白它的意义何在。对他的未来有什么帮助?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这样?我们知道,这一切就像小猫扑抓毛线团是在为捉老鼠做准备。

只有人类童年的精神发展是潜在的,甚至不为我们所知。但是生命都会遵循它内在的法则,并且都会为自己寻找最佳途径,以便建立起一个只属于自己并同环境相和谐的生命系统,只有这样,生命才能展示它的智慧、意义和高贵。当我们剥夺了儿童发展的自由而按我们的主张训练和强化儿童的思维时,我们肯定卓有成效地培养出大批相同的人,个性和创造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