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的性教育态度过于保守而偏激,一涉及性,似乎就与性行为有关。
事实上,孩子所问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妈妈没有小鸟?”、“婴儿是怎么生出来的呢?”这些问题都非常具体地针对表面现象来发问。而父母在回答的时候,也根本不需要针对生殖器来说明。甚至孩子不会问到那么具体的事。
最近,北欧等先进的教育情报传入国内,有些人主张要把这些事实教导孩子。不过,我国和北欧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一般家庭中,关于性的谈话并不开放。因此,在这种状况下,仅仅采用北欧方式的性教育,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
在回答幼儿所提出的性问题时,请务必留意以下三点事项:
1.做出孩子能够接受的答案。
2.不要给予孩子在成长时期无法接受的性意识。
3.不要让孩子在以后有受骗的感觉。
培养儿童良好的膳食习惯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时,也决定他一生。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营养补充很重要,没有合理充足的营养,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不可能完美地进行,这就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膳食习惯。
孩子不能很好地吃饭,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要么一到吃饭的时候左顾右盼,要么挑三拣四的不吃这不吃那的。面对孩子没有良好的进食习惯的现实,总得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对孩子进餐的观察,专家给出的意见是:
1.避免挑食、偏食习惯的形成。
本年龄段孩子的进食特点是:喜欢吃熟悉的饭菜,不喜欢吃那些不常接触、比较陌生的食物。长期如此,有可能造成孩子偏食、挑食。家长应注意食物品种要多样化,经常更换,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食物,熟悉它们的口味,可以避免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此外,任何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都不全面,只有多样化食物通过营养素互相补充,才能达到营养平衡。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对某些食物的厌恶。
如果孩子已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家长需有耐心地、慢慢地纠正。家长应借助各种形式向孩子讲道理,说明偏食、挑食的坏处;不要打骂、批评孩子。孩子喜欢色彩鲜艳、味道鲜美的食物。因此,家长对孩子不爱吃的食品可通过不同的制作方法,保证色、香、味、形俱佳来吸引小儿的兴趣。应坚持不断地尝试,不要因为孩子一次不吃就不再提供了,更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使你的尝试屡屡失败。因为如果孩子掌握了你的心理后,便会利用不断地哭闹、拒食,换得他喜欢的食物。
2.不随便吃零食。
不断地吃零食,缺乏饥饿感,会影响对正餐的食欲。同时,胃肠不断工作,得不到休息,易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炎等。许多零食属于高糖、高盐、高脂肪食品,营养素单一,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和营养素缺乏。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准备许多零食,以免让他养成随时想吃就吃的习惯。而应保证让孩子定时、定量地吃好“三餐一点”。
3.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
准备吃饭前,应提前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并鼓励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比如摆碗筷等,以吸引孩子对进餐的注意力。固定时间、固定座位、固定餐具可使孩子树立正确的进餐观念。同时,进餐时家长不要追喂孩子。因为这样,孩子只需被动地张口接受食物,便有更多的精力注意周边的事情。应鼓励孩子自己进餐,这不仅是一项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还可增进孩子进餐的主动性。孩子通过使用餐具的训练,还可增加手的精细动作以及协调能力。
4.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可使食物在口中充分地被研磨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可刺激胃肠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可减少胃肠道负担并使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同时,多咀嚼还有利于颅骨和牙齿的发育,增强牙齿抵抗力,防止牙颌畸形以及龋齿。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大脑饱食中枢有充足的时间告诉你——“吃饱了!”以免食入过多的食物。5.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6.培养进餐礼仪,比如等待全家人共同进餐,不要自己先吃;懂得礼让和分享食物,大家都喜欢的食物不要据为己有。
7.坚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一旦孩子养成不良的膳食习惯,家长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来纠正,但是需要认清的一点是,往往问题并不是出在孩子身上,有时候是父母的错,所以,给家长的建议是:
第一,要改变观念和方法。当孩子挑食或厌食的时候,不要强制,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到吃饭的时候,孩子在前面跑,家长端着碗在后面追。或者天天唉声叹气地说:“这孩子可怎么办啊,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这样都会让孩子紧张,有压力。使孩子更不愿意吃饭,把吃饭当个愁事。
第二,尽量使食物看起来诱人一点,或者更适合孩子吃一点。
有的妈妈总是抱怨孩子不吃青菜,可能是青菜的纤维孩子咬不动,所以不爱吃。可以经常换着花样做饭,如果总是面对同样的饭菜大人都没有食欲,何况是孩子呢。
第三,家长要做好榜样。如果家长本身就挑食的话,你就不能要求孩子不挑食。一上饭桌,你就说:“真烦人,今天又吃芹菜。”孩子能愿意吃吗?或者你总是说:“我就不喜欢胡萝卜煮着吃的味。”孩子也会想:“哦,胡萝卜不好吃。那我也不要吃。”
进行适当的体格训练
手是智慧的象征。智慧通过工作得以实现。与人的智慧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肉体的运动是舌头的运动和手的运动。
——蒙台梭利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天性好动,整日玩个不停,哪里需要什么体育锻炼。但是蒙台梭利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合理、适度、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能使孩子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使思维更加灵活、协调。
2.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参加体育活动本身就必须克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不利的个性品质,这些都是孩子成长必需的品质。
3.调节情绪,增进快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内腓肽”的物质,它能使人产生愉悦感。所以说,体育不仅是强身之育,也是强心之育。
怎样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呢·
1.孩子不太合群,不习惯和同伴交往:建议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孩子有些胆小、做事怕风险、容易害羞:建议选择游泳、溜冰、滑雪、拳击、单双杠、马、跳箱、平衡木等具挑战性的项目,从而不断克服害羞、胆小等心理障碍,战胜困难。
2.孩子经常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就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拳、跨栏、跳远、跳高、击剑等活动,这些项目对于锻炼孩子的果断性具有很大作用。
3.孩子性情急躁,爱冲动:最好能多带孩子参加下棋、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射击等需要考验控制力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益于稳定情绪。
4.孩子的自信心不够强:可以选择跳绳、俯卧撑、做广播体操等活动。坚持锻炼一个时期后,你会发现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5.孩子做事不能正常发挥:容易紧张:就多带孩子参加、观摩一些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锻炼孩子冷静沉着应对比赛的能力。
6.孩子好逞强,爱自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项目如跳水、体操、马拉松等,也可以给孩子找几个对手,让孩子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
蒙台梭利指出在“儿童之家”中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
1.体格训练
体格训练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幼儿动作的灵活、协调和正确,还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
2.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认为,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这是幼儿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的基础。
3.实际生活练习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实际生活练习。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儿童自己有关的,另一类是与环境有关的。通过实际生活练习,幼儿可以培养独立生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4.初步知识教育
3~6岁幼儿天生具有学习出初步知识的能力,完全可以教他们学习阅读、书写和计算。初步知识教育与感官训练是相联系的,正确的感官训练有助于初步知识的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法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等几部分。蒙台梭利教育法最为精彩、最为科学和适合儿童发展的部分,则是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和教育观念。成人通过观察,了解到儿童发展需要,从而为幼儿准备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协助儿童自然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发展了认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习得了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了独立、进取、坚持、自信、有条理的良好习惯。
混龄教育——让1岁到
6岁的孩子在一起
儿童是社会性的——乐于与其他人交往。不同年龄孩子的互动,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蒙台梭利
混龄教育简单点说就是幼儿间的异龄互动,让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学习玩乐,从而共同促进和共同发展。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词,现在的家长们,都是接受了混龄教育的。小时候跟在哥哥姐姐屁股后面疯跑的快乐,哥哥姐姐不带自己玩的郁闷,自己被别的小孩崇拜的兴奋,被大孩子关照的温暖,其实都是混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