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崇拜的渊源与发展
关公事迹在大众之中的广泛传播,是关公崇拜和信仰形成的重要前提。关公崇拜最早发源于他生活和征战过的地方,如山西、湖北、河南等地。一方面,关公生前在这些地方影响较大,这些地域的民众与关公有着较为浓重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对关公的祭祀最早也开始于这些地方。情感上的倚重和精神上的信赖,使这些地方容易萌发对关公的景仰和崇拜。当关公遇害的消息传回他的老家运城时,他的故居就开始成为祭祀他的场所。湖北荆州是他镇守十年的地方,他死后,当地就立祠祭祀。当阳是关公遇害和安葬其身驱之处,他去世之初,这里就为他修建了陵墓。河南许昌是关公突显忠义之地,洛阳是曹操厚葬关公首级之所,关羽下葬后,这里就有了祭拜仪式,并延传至今。
西晋初年,陈寿撰《三国志》,其中的《关羽传》一篇,客观地反映了关公一生的业绩,成为关公崇拜开始孕育、萌芽的一个标志。
南朝陈之时,运城关公的故里开始建造祖祠(家庙),表明官方对关公崇奉有了最早的认可。
隋唐是关公崇拜初步形成时期,凭借宗教的力量和皇家的支持神化关公,成为关公走向神坛的第一步。佛教天台宗始祖智顗禅师,托言关公在玉泉山显圣,从而取得隋朝统治者的支持,修建玉泉寺,并将关公立为该寺护法神“伽蓝”。武则天时又扩建玉泉寺,使关公“伽蓝”神不局限于玉泉一寺,开始在全国各佛寺流传,使民间崇拜关公更加兴盛。通过“俗讲”、“水戏”等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关公的事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赞颂关公的诗文也开始出现,郎君胄所写“将军禀天资,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的诗句,突出地表现了唐代文人对关公的赞誉。
宋辽金元的数百年间,是关公神化的重要阶段,宗教界的广泛参与和借用,戏剧等文学艺术的烘托与渲染,民间影响的扩大,皇家的推崇和屡屡加封,把关公崇拜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
宋元丰四年(1081),重建玉泉寺。绍圣三年(1096),宋哲宗赐额玉泉寺关公祠“显烈庙”,关公“伽蓝”神的地位普遍被深化。
北宋时期,道教徒编造出解州盐池遭灾减产是蚩尤作怪,张天师请关公斩蚩尤方得平安的神话故事,借关公的影响,提高道教护法在朝廷中的地位。从此,关公继成为佛教护法神后,又进入了道教诸神的行列。
宋元时期,市井流行说唱艺术,其中三国题材的故事十分盛行,如在《三国志平话》中,关公是主要角色。元杂剧的兴起,对关公文学艺术形象的定型和完善起了关键作用。在现存元杂剧中,关公戏至少有十余种。金代平阳木板版画“义勇武安王像”和元代福建建瓯刻的《金相志平话》中的线描关公故事画,都是当时流行的关公形象。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恢复了关公配享武庙的地位。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正式封关公为“忠惠公”,开创了后世皇帝为关公进爵的先例。接着,徽宗以“道君皇帝”的身份,在道教体系内封关公为“崇宁真君”。随后,徽宗又两次加封关公,使关公由“公”晋升为“王”。这就是中国现存关庙中较早的武安王庙的来历。元代天历元年(1328),加封关公为“壮缪义勇显灵武安英济王”,到元至正十三年(1353),关公的封号多达88字,他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宋元时期,关庙中的关公神像造型渐趋统一;官方春秋两祭的定制和民间农历五月十三祭祀关公的习俗,在宋金时也已出现,并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明代是关公崇拜臻于完善的阶段,也是关公崇拜的第一高峰,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中关公故事的丰富和完善,使关公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民间崇拜更加广泛;皇帝封关公为“帝”,祀典制度逐步完善;道家和文人儒士大量编纂颂扬关公的志传和文集;关庙更加普及,数量不断增多。
《三国演义》的问世,既是中国俗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完成了关公这一历史人物的文学定型。《三国演义》中直接描写关公的篇章有数十回,约十万字,成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关公英名的文学作品,使得关公的事迹在民间广泛传播,对关公崇拜在民间的普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明代反映关公故事的戏曲剧目增加,最早有明初佚名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寿亭侯怒斩关平》等。
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开始,敕令在南京、北京建立关庙,关庙进入皇家庙宇的行列,正式享受国家祭祀。明中期,皇家祭祀关公的次数增加为每年25次,祭品由“少牢”升为“太牢”,规格逐步升级。
明万历年间(1573—1620),神宗封关公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是关公由王封帝之始。以后明、清两代大部分帝王都有加封。关公在神权政治领域中的地位达到了宋元以来的最高峰,“关圣帝君”这一称号广泛流传开来。关公祭祀也随之上升到帝王一级。明天启四年(1624),经卢大申建议,明熹宗钦准,“礼部覆题得旨,祭始称帝祠”。自明万历以后,大小县城和一些村镇都建有关帝庙,连台湾也建了九座。
关公的人格风范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相吻合,适应了明代统治阶级的需要,颂关、咏关、美化关公的“造神”风气在明代愈演愈烈,出现了一大批歌颂关公的志传、文集,如《义勇武安王集》、《汉关圣帝君庙志》、《关帝纪》、《关圣集》等。在大量修建的关庙中,文人撰写的碑文和楹联更是不计其数,关公崇拜日趋炽烈。如理学家王阳明有联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已矣乎,吾未之信,到终有憾三分鼎业;义不可废节不可夺,强哉矫,至死不变,平生不愧一部《春秋》。”
清代,关公崇拜达到了鼎盛时期,是关公崇拜的第二个高峰。皇家崇信和祀典制度登峰造极;道教和民间会社进一步强化关公的神格功能;山陕等地商人的介入,将关公崇拜引向商界和商业文化之中;民间信仰的普及化和关庙分布的广泛化。
满人信仰关公和观音,故清代流行关公和观音同供的庙宇。皇家不仅在京城大量建关帝庙,还普及到乡村,乃至于穷乡僻壤。同时,随着清代疆域的不断拓展,内蒙、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也都建立起了关帝庙。清代帝王对关公的加封和祭祀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把关公视为“万世人杰”,并规定“关帝”二字改用双抬书写,关帝庙匾额字体加大,以示尊崇。
崛起于明代的晋商,为全国十大商帮之首。晋商把关公作为商业的保护神和财神,首先将关公崇拜引入商业文化。当时,遍及大江南北的晋商会馆,几乎都是会馆与关庙合二为一的。晋商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其他商帮的纷纷效仿,推动了商界对关公的崇拜,以致平民百姓、小商小贩都把关公奉为财神。
从清代开始,关公崇拜逐步传播到周边的朝、日、越、缅等国,关公崇拜从此走出国门,直到后来遍布五洲。
社会各界的关公崇拜
【民间大众的关公崇拜】
民间是关公崇拜形成的源头、成长的土壤、发展的基础。民间崇拜关公,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崇敬关公的人格;二是崇拜关公的神格力量。崇拜的形式和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关公故事的流传;二是集资修建关庙;三是关公庙会等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释道儒与关公崇拜】
“释”为佛教,南朝陈时人编造“关羽显圣”之说,将关公请进了佛门,成为佛的护法神“伽蓝”,延传至今。
道教是参与关公造神运动最为积极,对神化关公发挥作用最大的宗教。在关公死后不久,道教便尊他为“翊汉天尊”。宋代炮制出了张天师请关公“解池斩蚩尤”的故事,借关公的神力,与皇家拉关系、找靠山。宋真宗、宋徽宗赐修关帝庙和封关公为“崇宁真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道教“降神”作法的影响。
儒家把关公“圣”化。儒家接受并推崇关公的主要原因,是关公喜读《春秋》。关公封金挂印,视功名与厚禄如粪土,效忠于复兴汉室的刘备,是“大忠”;为“兴复汉室”殉国捐躯,是“大义”。关公的“忠义”与儒家崇尚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恰恰合拍,故成为与孔子比肩的“武圣”。
【皇家对关公的崇拜】
皇家崇拜关公,目的是借关公的神力统治人民。皇家崇拜关公,一是表现在历代谥封上,由侯到公、由公到王、由王到帝,关公的封号越来越高,“神力”越来越大。二是与帝王平起平座,享受最高级别的“太牢”祭祀。官方对关公的祭祀大约始于唐代,上元元年(760)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关公等六十四人被选为武成王的从祀,位在武成王庙西庑第十四位。从明代中期开始,将关公由从祀升级为“专祀”,取代姜子牙的武神地位。清代皇家祭祀关公的规格日益提高,规模更加盛大,祭品用“太牢”,行最高的三跪九叩礼。在不断升温的崇拜、信仰、祭祀中,关公成为维系皇权、神权、伦理纲常的万能神灵。
【军人对关公的崇拜】
刘备为“汉中王”时,封拜五位将军,关公列于其首。后他又在战场上以身殉国,十分壮烈。人们最初是把关公作为“国殇”和“烈士”纪念的,并以此为发端,逐步被推崇为军人、武士的典范和楷模。从明代开始,关公取代姜子牙而成为武神,他的地位更加显赫。历代军人对关公肃然起敬,把他作为战神、保护神奉祀。
【商界对关公的崇拜】
商界崇拜关公盛行于明清时期,晋商是倡导者和发起者。晋商为什么要崇拜关公呢?一是山西商人与关公有亲密的地缘关系,选择关公作为精神领袖顺理成章。二是晋商可以凭借关公的神化地位,扩大商帮的声势和影响,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三是关公“忠义、仁勇、诚信”等精神品质,与晋商的经商理念有相同之处。四是祈望万能的“关圣”能为他们惩邪镇恶、降福消灾、保佑平安、祛病延寿提供精神支撑,实现家业永存、财资兴旺、富及百代的理想。
晋商热捧关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惜重金修建会馆中的关庙,使之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堪与皇家建筑媲美;二是会馆供奉的诸神中,关公最受尊崇,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三是重要商务活动中,或签订大宗贸易合同时,往往要在关公像前举行仪式,意在借关公的神威,约束同仁们谨遵规则、恪守信誉;四是每逢关公诞辰和重要节庆日,都要演戏酬神。
【会社组织与关公崇拜】
宋元以后,会社组织开始出现。这些会社组织把关公的“义气”作为秘密结社中效仿的楷模。他们捧关公为崇拜偶像,把关公的“义”作为凝聚小团体的重要手段,也作为维系组织、强化纪律的精神法则,后演化为“江湖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