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开篇即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律,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是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基石,也是儒教文化的精髓。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习俗,都建立在礼的基础之上。礼在精神层面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规范着人们的追求,连接着人们的交往,维系着人们的情感。礼是个人和社会沟通,乃至存身立命,建功创业的必备学问。礼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使在今天,我们倡导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仍然有其积极意义。
中国自古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在娘胎里就感受着礼的熏陶,一生的经历都是与礼同行,我们就循着人生轨迹来追寻黄陵地方的礼仪习俗。
第一节 初涉人世
一、孕育
万事皆有始,十月怀胎就孕育着一个生命的起始。现代人讲求胎教,其实,我国很早就注意到培植和呵护一个生命的问题。抛开择配的诸多因素不说,就仅新媳妇娶过门,家人乃至公婆对其的百般呵护和关怀,就是在塑造和关注着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处在最佳状态的母体。她们的起居作息、饮食寒暖都受到倍加优厚的照顾。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都要由公婆给儿媳妇馈赠戒指或镯子。这其实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沟通。因为,旧时认为妇女的经期是污秽的,当然也不便言表,媳妇平时不戴戒指,月经来潮便戴上戒指,以期引起家人的重视和关注。细心的婆婆观察到这一细微的暗示,则倍加关怀和照料,尤其不让洗冷水,吃冷食或辛辣之物。婆婆由此便大概可以掌握其月经周期,从而发现和判断是否怀孕。一经确定,就更加注意其饮食的营养调剂和生活的呵护料理了,并生发出求神许愿烧香拜佛的虔诚来。婆婆的和颜悦色较之平常要多出许多,并邀约一些小媳妇大姑娘与媳妇家长里短、谈天说地拉家常、谝闲传。一方面为了和同乡同辈邻里之间拉近距离,融洽关系,疏通隔膜,了解村情。更重要的就是愉悦心境,开阔胸襟,给媳妇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健康的保胎育胎环境。农活家事自然是做不得的,免得动了胎气。凡事都隐忍恭让,婆婆则主动地为小生命的降生做着各方面的准备。
佩戴镯子,在旧时是农村已婚妇女的必备物品。这种镯子和戒指一样,虽然质地不同,价值迥异,但通常无论大家、小家、富家、贫家都还是要有的。据说腕部集全身脉络之大汇,佩戴镯子是会通经活血,调和气息的。镯子、戒指有金银器、玉器,翡翠、玛瑙等就更加珍贵了。虽然其功效主要还是装饰,但其担负着婆媳沟通的信息,却是民俗的产物。
黄陵地方有“催月”之俗:即孕妇临产的当月初一,娘家人用裹肚包袱或衣服的前襟,俗称“撩撩”。包裹蒸的或烙的兔儿馍、老虎馍等,并在馍中包藏红枣、花生、钢针之类,带上衣料等前来探望。进门后不说话,先把馍包袱放在门槛上,让孕妇掰开馍,若先看见馍中针尖,兆示必生男孩,若看见针尾,认为必生女孩。有的人进门后不说话,径直走到灶前倒在锅里看针尖针尾的朝向而定顺产、难产。娘家人一般不留宿,当天去当天回。新媳妇到家头一年,收倒自家麦子到场之后不碾即回娘家,谓“麦上场女歇凉”,娘家即派人来叫。频繁地熬娘家,既保持着新嫁的难割难舍,联系着两边的情感与信息,又使新婚的迷惘得以引导,对新生活有所教益,对新生命有所保护,对新角色有所适应。新媳妇熬娘家还是有着很大的自由空间。
二、生产
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一个小生命的诞生,一个新家庭的拓展,一个血统的延续,然而,旧时农村医药事业不发达,大夫很少,女医生就更微乎其微了。接生都是由该村或附近村里比较细心且有经验的妇女承担。俗称“接生婆”或“老娘婆”。预产期,就由公婆预约,临产时就去请到家里。胎儿落地,也叫“临盆”,助产是由老娘婆一手进行的,剪脐带、包扎、带裹肚、穿衣服、裹娃。旧时,物力有限,农村小孩是很少穿裤子的,仅以裹肚、肚兜护体,为的是不让肚子着凉。俗语有“小孩有三年铁尻尻(káo):屁股,臀部。子”,意思就是小孩子在三岁以前不需要穿裤子。胎儿降生后,产妇不能平卧,只能背靠被褥,半仰半卧在炕上,俗称“坐月子”。并立即给喝一碗红糖水,据说红糖属破性,可以破除产妇产后淤血不尽,脏物不绝。也有的会让医生给开些“扫膛药”,除陈腐、补气血,促进子宫收缩。给婴儿要灌甘草水,因甘草是药中王,可除邪臭、解胎毒。一两天之内不停,婴儿便出黑胶粪,才是胎毒外泻的征兆。产后产妇开始揉乳房挤奶,等奶汁下来之后,把先挤出的奶汁倒掉,再让婴儿吃奶。第二天,婆家人就给娘家、姑家、姨家等亲戚报喜,以使其放心,并邀请娘家妈或嫂妹前来探望并侍候月子婆,一般是十天半月。娘家人来时携带饼干、红糖、鸡蛋等营养品与婴儿衣被等。第三天,行“洗儿礼”。宋代大文学家、诗人苏轼,在其儿子的洗礼上还赋诗一首,曰:“人皆生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有讲究一些的人,还是要请人看一看、算一算的,按“生旺死绝”表合一个长生、沐浴、冠带的日子,才给娃正式地行“洗儿礼”。黄陵地处西北旱塬,气温偏低,干旱缺水,故将洗礼改作“燎□”。也就是生一盆旺火,火内放一些食盐,将婴儿抱于手上,在火上来回晃动,以求驱除秽邪之气,保障小儿的健康成长。小儿出生的第七天,也叫“小满月”,说是婴儿开始有了魄,虽不举行仪式,但本家是要稍事庆贺的。到第十天媳妇的娘家携礼来给女儿“做十天”。携带的礼品包括女儿的一条裤料、补品、外孙的衣物等,还有给亲家的礼品,以示庆贺添喜。
产妇的产房外人是不许擅入的,这一点也十分讲究。所以产妇临盆,即在产房的门帘上缀有一块红布条和悬挂一面箩,一方面为了驱除和隔阻外邪内侵,另一方面也明示人们,这是产房,禁止入内,即便是自家人,也禁止晚归,避免惊动与冲撞。
三、满月
从胎儿降生,到满一月的这一天,叫满月。为这一天庆贺准备的酒席叫做“过满月”“满月酒”“满月宴”,是“一天事”,即客人来贺不隔宿,一天的招待即可。黄陵地方讲究男孩的“过满月”要提前一天过,届时要给婴儿剃第一次头发。如是女孩则在满月的当天剃第一次头发,剃掉的头发要揉成一个小团缀于小孩的枕头上,说是为了避免惊悸,并举行庆贺满月宴席。满月的喜宴来客是要下书的,下书也就是主人要登门通知应到的客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办什么事,当然也少不得一些家况琐事、祝福慰勉的寒暄。稍微讲究或条件允许的,也有用帖子的,也就是请帖,写明事由、日期等项,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下书。下书是要携带礼物的,旧时都是要专送蒸馍的,下书的人带上一包袱馍,给每家两三个、三五个不等。空手是不行的,否则所邀的客人会认为你不懂礼数,或许还会因为你看不起人而不接受你的邀请。现时随着物质的富足一般都是点心、副食等礼品盒和酒。来客的多寡,要看主家下书的多少。这顿席,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些亲戚,俗称的“嫡亲”或“底亲”,所以席次坐第还是应该有所讲究的。当然邻居、朋友也还是有一些,这部分人被称做“朋亲”,届时,会被安排在除了上席之外其他座位上,也就是俗称的“围旁席”或“围帮席”。席次坐第的安排,基本上是:首席的上席由男方的长辈陪女方的长辈,若女方到席的是兄弟,则男方也以相应辈分的人陪之;其次二席三席则依次安排双方的姑姨、姐妹等,满月宴一般女客较多,都是由夫妻双方先依席敬酒,主家也要向来宾敬酒的,以示答谢。旧时,婴儿舅家要赠送带牌铃的银项圈及衣物等,其他亲友邻里则多是送一些鞋帽、布料之类。主家一般也适当回赠一些毛巾、手帕之类,以示答谢。旧志云:“乡党朋友多赠银锁、银牌、项圈、衣服、鞋帽为贺。而外家特备一大饼作环形,印以花纹,俗称曲栏,祝子将来圆满也。主人则设宴酬客焉。酒菜五,取五子登科意,饭菜十三,俗称‘十三花’,祝生子多也。”
四、过百天
婴儿降生后满百天,其舅家和户家近邻也会携带适当礼品前来祝贺,主家设一餐贺宴招待酬谢即可。俗称“过百天”“过百□”□(zuī):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岁之称。
五、过生日
婴儿降生满周年,称“过□”,也是一天事。其他礼数过贺如同“满月”“百□”,只是舅家必须给孩子馈赠“长命锁”。过去,有专事金银制作的工匠,俗称“银匠”,主家就请他们打制一些金银簪子、首饰、冠帽饰品、佩饰、小用具、项圈等。其中的项圈,是圆银条绾成可以伸缩的系于脖颈上的圆圈,通过几根造型各异的银丝软链,吊垂着一个华贵别致的大型古代锁型装饰物,锁体镂刻精美,图案考究,内涵丰富,且中间必定镌铸着“长命百岁”“吉祥富贵”等字样的铭文。就是期望孩子健康长寿,富贵荣华。这种“长命锁”也有玉器制品等其他种类,但用途是一致的。
过周岁还有一个重要的讲究,就是在孩子面前摆放一些小农具、笔砚和一些食品之类,让小孩自己去抓,用抓到的东西来预测孩子的将来。若抓到农具,则认为长大爱干农活;若抓起笔砚之类,则认为小孩将来有出息,是可造就的材料;若是抓了食品,就是好吃嘴了。这种风俗,被称为“抓周”。这种风俗在《梦粱录》中记云:“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戥(děng):亦作”等“,一种称量金银、药品等的小秤。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共儿戏物,却置于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何物,以为佳谶,谓之拈周试□。”当然,所放的东西,定是吉祥的物件,象征不吉祥的东西,是不会放上去的。
六、入学
黄陵地方长期处于农耕经济的禁锢,治家的最高境界就是“耕读传家”。但是旧时“读”也只是有钱人的专利,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要想让孩子读书,确非易事,首先是没有可供孩子读书的学校。有的只是私塾,也就是有钱人自己出钱聘请先生而设置的私家塾学,最多教一些自己的子女或自己族内的子女,没有学制之分,只学一些“三字经”“幼学”“百家姓”,再长一些就是“四书五经”之类了。民国初年,倡导新文化,各乡也都办了一些学校,黄陵的最高学府也仅至完小,再高一些就要到蒲城、西安去求学了。当然,一般的家庭是承受不了的。新中国成立前夕,原□延师范迁至桥山,洛川、宜君、□县也都有学生在这里就学,为黄陵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和新中国的行政人才。农村人送娃到县里读书,开始时一般采取在城里找户人家每月给三斗麦子作为费用,谓之“帮”或“帮吃”。后来学校有灶,也分“水灶”和“伙灶”,水灶是只给热馍供水,学生须从家里背馍,拿咸菜。“伙灶”可交钱,也可交面、米,也叫“搭灶”,费用相应高一些。家长稍通文墨的,自己在家教孩子能认几个字儿就可以了。大多数农村孩子是没有这份礼遇的,他们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热天只有一个裹肚护着肚子不着凉即可,赤身光腚,男女皆然。男孩子头上留有“囟门角”,稍大一些,两边各梳一个发髻,称之为“抓角”或“髽髻髽髻(zhuājì):挽束于头顶两旁的头发。”。女孩子的髽髻的发束垂至耳下,再大一点的梳成辫子,一条或两条,直至结婚,才开始盘头,称之为“垂髫髫(tiáo):古时小孩的下垂的头发,引申以指童年。”。小孩子们不谙世事,七八岁,乃至十岁以前一般都帮衬家务。砍柴,放牛羊之外,就是男女一块玩耍了。如有入学的,都尽可能整肃衣冠,在家长的陪同下,觐见先生是要行“拜师礼”的,要携礼物,礼拜孔圣人,跪叩先生,登记注册,有的还要先生给起名字,俗称“学名”“大名”“大号”。不管以前叫猫呀狗呀的,这一刻就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从此便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去,家里的杂活基本再不要动手了,穿着举止便要有些学生的模样,平时见了先生都要整衣肃冠,立正鞠躬的。把先生称作老师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称呼,其实敬意依然,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是学生,还是其家长,甚至村邻乡亲对先生、老师还是毕恭毕敬、尊敬有加的。这也是尊师重教的乡风民俗了。
七、成年礼
成年礼就是向社会宣布,此后,该人就是成人了,能够行使其社会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后来,有些学校,组织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举行成人仪式,作成人宣誓,勉励一个刚步入成人行列的学子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责任,正确行使社会权利,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古时的男子成年礼,称为“成丁礼”“冠礼”。《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仪礼·士冠礼》规定为十九岁,古代汉语中“冠”表示男子的年龄段,童时不束发,垂髫。少年时束发为两结,称髽鬏,可上学,语云:“束发受书。”冠礼后就可结婚。
而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笄(jī):妇女用的簪子,特指女子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礼”。于十五岁时行之,届时女子盘发于顶成髻,用笄也就是用簪子插住,就表示成年了,在古汉语中有“及笄”“未笄”“已笄”等的笄都是表示这个年龄段的。
过去的成年礼仪式,其实也不很流行,但是留髽鬏、束发、及冠、及笄这些过程的形式却普遍被接受并延续下来。
旧时男子的及冠还是有些讲究的,所谓“冠而后字”就是行冠礼时,召集宾客,由长辈加冠(也就是帽子),然后赐字。“字”也称“表字”。“表字”,即男子入学则请先生给起的名字,也就是正式对外的名字,乳名则除了家人和比较亲近的人还继续称用之外,基本上已经不用了。到成人礼后,在名之外又多一个表字,而五十岁以上又有贺号之说,谓之别号,在表字之外,又多了一个号,所谓姓、名、字、号就全都齐了。这些繁礼,虽然没有在人生礼仪中形成一个特定的礼节,但在乡俗之中还是没有被忘记。
现代人虽然没有这么多的繁礼,但是,对将要成年的学子做一些成年的教育,举行成年仪式,对于他们步入社会将会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八、结拜
也叫“结义”“换帖”“拜八字”“拈香弟兄”“结拜弟兄”“金兰之谊”。就是结交异姓兄弟,或异姓姐妹。这是过去人们走入社会,担家理事后,所追求的一种交往空间的拓展,是志向、情趣和友谊连接的纽带,是相携相帮的依托。它是超越了地缘、血缘和姻缘之外的一个精神层面的组合。我国历史上的“一诺之交”的结义的典范是大有人在的,也流传着诸多的流传恒远的故事,战国时的管仲、鲍叔牙之交就是这种结义的典范。三国时刘、关、张的组合更是把这种结合张扬得家喻户晓,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如此,一般“拈香结拜”时都供有刘、关、张的画像或是仅写上他们的名字。这种结拜,皆由一人或几人发起,联络和选定人选,择日预约聚会在一起,共览庚帖,即排八字,就是各人写出或报上自己的生辰八字,然后排定伦序。拈香时,设置香案,供起刘、关、张的画像,置香炉、黄表纸、一把香、一碗酒或水。参与结拜的人共同跪在香案前,按伦序依次焚香,同时异口同声地祝祷一些祈语,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宁学管鲍分金,不学孙庞斗智”“恪守信义,互相协作”等誓言。祷告天地,磕头叩首。对着供奉的神位叩头焚化黄裱,将纸灰捧落于酒碗或水碗中,倾注于地上,共念“一碗酒水一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的结义咒语。更有甚者,把自己的中指刺破,将血滴于酒碗中,按伦序逐一喝完,谓之“歃血为盟”。礼毕,往往共进一餐酒宴,席间免不得交谈一些情谊约定之类,从此,就结成了互帮互助、生死与共的异姓兄弟,而承担起一份责任与义务。他们相互的妻子则互以姐妹相称,子女则将她们互叫“干大”“干妈”。
结拜干姊妹,也称“拈香姊妹”“金兰姊妹”“巾帕姊妹”,这种结拜在中青年妇女中还是有些流行的,与男子的结拜相比少了一些程序上的繁礼,多了一些志向与情趣上的默契,往往一经说合便成定事,其情感的交融较男同胞更为密切。其丈夫对于妻子的结拜姊妹则称为“妻姐”“妻妹”,孩子们称她们为“姨”。
九、认子
俗称“义子”“螟蛉之子”等,认子的行为作为一种血缘亲情之外的补偿,其中掺杂了一些功用的、利益的组合,或许还有感情的补充,情况也比较复杂,最常见的就是:一、结拜兄弟之间的子女都是义子女。二、托附明白人教养自己的子女,以期使其成为可用之材,如三国时关平的父亲托嘱关羽带自己的儿子。三、封赐,这当然是指皇家或有权的人,如姜尚为周武王的相父,范曾为项羽的亚父等。四、徒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虽未生身,却是授业托命的长者,所以有的也叫父。另外就是无嗣的人收养,继养等等,其中除了结拜弟兄之子和师徒之子不再举行收纳和拜认的程序仪式之外,其余的认子都要举行相应规模的仪式,为的是向公众、向社会、向亲友做一个交代,并取得认可。其礼仪除设坛上香,祷告天地,尊亲以外,还要约请同门长者或乡绅名士为中,以为见证,当然也要言明父子之间相互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各自珍惜。
十、请干大(dá)
黄陵方言把父亲称做“大”,那么请干大就是给儿子约请“义父”。请干大的情况基本上都是有其功用目的的,最普遍的就是自家人丁不旺,或者育儿不成,或是听信江湖巫术所言,小儿命舛,或命犯相克等等,总之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安全、顺利地成人。请干大的形式很多,根据其不同的需求大约可分为:一、约请子女多,所谓福身重的人,为的是给自己也带来多子多福的命运。二、请三姓人,也就是说给孩子多请几个“干大”,有的也按谐言约请多人,比如“刘”“寇”“党”,就是为了“留”住,“扣”住,“挡”住孩子,不要让鬼祟勾了去。这对于多次生子不顺或中途夭折孩子的人家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希望把孩子保住,保佑其长命百岁。另有一说是取宋时“狸猫换太子”之典,戏剧中有寇珠保太子事而借以保孩子长远。三、碰干大,也称“撞道”,即是当事者或其托请的户家邻里的长者妇女选一个吉祥的日子,清晨早起,备酒菜盛盘设在大路上,人则藏于暗处,最先遇到的一个或几个人,拟或是猪、狗、牲畜也算是娃的干大。如果是人,则敬酒献菜,约请回家,设席,请来宗老相陪。干父干儿女见面,叩首认亲,干父即解下腰带给儿子做长命锁,取回带子后在门斩门斩:旧式门在门疆中腰有横板用以固定门扇,而锁定这块横平板是用两个雕刻的木段作穿透榫结,再以木铆钉锁紧,这两段木头黄陵称其为门斩,雕作花形露在门平面外,可以挂物。上挂一下,给儿子做成衣或锁旧时人们都有在外衣上系腰带的习惯,其腰带为整幅布,长约2米,可用来制作衣服。在方便一些的街镇,则给干儿子买一身布料、玩具、吃食之类。乡间则给干儿子衣料钱,有的主家还让给儿子起名字。主家要给回礼并因此而结为异姓兄弟,此后便多了一些往来,尤其是干儿女过□,干父母必至。如果是遇着了家畜,虽没有了这些礼节,及至儿女的生日,也还是要给该家畜一些特殊的待遇,以示敬意。四、救身者,如孩子遇难获救,施救者不管是人是畜,为表感激之情,也是敬为干大的。五、指物为干大,一般被指认为孩子干大的物件,都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希望。比如,高大的树木,坚硬的石头,清澈的泉水等等,也要依礼施敬的。因为这些神圣的物件是儿子赖以生存的寄托,也就是“寄命”的。
十一、寄锁
也是为保全孩子、安慰家人所采取的一种人与神灵沟通的寄托。尤其对于体弱多病,难抓养的孩子,父母在求医问药的同时而采取的安抚家人的行为。一般由父亲提篮备供献香表酒具等,到就近的庙宇向神灵祈求跪拜,诉说事由和期望,许诺陈愿。所许诺的“愿”往往是以自己能够兑现为原则,随后从给神灵焚烧的香烛上,把自己在家准备的红线绳缭绕几遍后带回,再编串起和孩子岁数相等的铜钱,系挂于孩童的颈胸前。俗称“寄活”“寄命锁”或“保命锁”,随身佩带,不得离身,以后孩子每长一岁,即给锁上加一枚铜钱,戴至满十三岁取掉。也有“赎身”说,即给寺庙捐钱捐物以赎回孩子的真身。一般到孩子长大成人或结婚时,由父亲带领孩子依约还愿。这可是马虎不得的。因为有了神灵的庇佑,孩子才得以长大成人。
十二、养子
收养别人的孩子,对于没子嗣的人来说是一种安慰和寄托,但对于宗法观念比较浓厚的地方,收养也还是有一些禁忌和约定的,因为这种事情牵扯到继承和分割财产等诸多问题,收养的双方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就以下几种情况来看乡俗所表现的收养类别:
1.过继 过继是给没有子嗣的人家,过户一位本宗族或亲族的同辈中的孩子继承家业,养老送终,延续香火的行为。一般自己提出要求,由本宗长者在同宗族中拟定人选,最好是本家兄弟。然后,方才协调同宗他家或亲族中人,一经说合,即择日约请宗老、亲邻,甚至要请出影轴,签订文书,过户为继方能成立。
2.要娃 就是对于无子女的家庭,忧虑自己祖业无继,香火隔断,老无依靠而采取的无奈之举。当然一般是在产子无望、过继不成的情况下,即使是这样,也要征得宗族的首肯。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要他姓别人的孩子,旧时也有娃多家穷,实在养活不了,主动送人的;也有图财的;也有为孩子有一个好前程的。至于穷困潦倒,生活不济,也有卖儿卖女的,把这种行为,看成是一种解脱,既为他人解了急,也为自己解了困,还为孩子谋了福。
3.收养 也有如下情况:捡拾来的孩子。即有的人家出于不同的原因和目的,把才出生的小孩抛之于道旁,而让别人捡去抚养,自己在隐蔽处观望,或给被单里写明生辰八字或其他寄言之类,也有干脆什么都没有,省去了抱养者的多心,也了却了自己的牵挂。有意的捡拾者便会自己抚养,恩爱有加,当亲生子女一样,别人不说孩子是不会知道事情原委的。未婚先孕的孩子。因不谙世事,延缓至不便做掉,只得生产,但事先都先约好了过户主家,产后即抱走。有的为了掩人耳目,在还未露形的情况下,即由愿意抱养的人家供养于异地。待产后康复,各自相安,皆大欢喜。还有一种俗称“碰娃”,即碰见生活无着的乞丐、浪流儿、或无人照管的孤儿,收为己养,也不失为一种义举。但一般这样的孩子年龄都偏大,自己的根底都很清楚,未免给收养人形成一种压力,害怕收不回孩子的心,同样使自己老无所依。于是就多出一些优厚恩遇和必要的防范,有的也是要有中间人和保人的。
在旧时的宗族礼俗中,对于过继、要娃、收养、带来的异姓子嗣还要例行“合户”手续,以取得宗族的认可。
第二节 成家立业
十三、婚姻
所谓婚姻,古义有二,一是嫁娶。《毛诗·郑·丰·序》孔疏云:“论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嫁娶、婚姻,其事是一。”二是亲家。《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婚姻。”有婚姻关系的亲戚称之为姻亲或姻戚,姻亲中的同辈,可互称姻兄弟,亲家的雅称也可谓姻兄弟。由此可见,婚姻是构成家庭、家族并产生亲族的基础。在人类社会中,家庭、家族、宗族的构成和延续,亲族的扩展和联系也都源于婚姻。
人们的原始媾和肯定是生理的需求和繁衍的需要,但当婚姻形式随着物质的丰富与积累进入到有剩余价值可资占有和掠夺的时候,婚姻的形态也和剩余价值的分配与再分配一样上升为精神层面的东西了。婚姻的形式也就不可避免地以财产的纽带而维系,旧时婚姻的构成形式无不打上财产的烙印。其原因就在于男子的求偶必须回避血缘,不能在自己的氏族里去找,必须到别的氏族去找对象。那么,其他氏族的姑娘是他们辛辛苦苦养育大的,凭什么要让别人娶走呢?要想娶,就拿出相应的身价来。这就形成了买卖婚、交换婚、掠夺婚、服役婚、转房婚、表亲婚等等诸多的婚姻形式,由此也就产生了诸多的婚姻习俗。
黄陵自古民风淳朴,却又长期禁锢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中,人们追求多子多福、家大业大、早婚早育、四世同堂、乐享天伦的农耕生活方式。大多数的婚姻都是以买卖婚的形式结合的。指腹婚、童养婚、交换婚、表亲婚、入赘婚、抢婚、典婚、招夫养夫婚的现象也都时有所闻,极少数的官宦富绅也曾有一夫数妻、娶小的、纳妾的丑恶观象,当然穷汉家也有终生未娶的终老光棍汉。
旧时受“三纲五常”的压抑和夫权的制约,妇女的地位低下,“一女不嫁二男”,只有丈夫“出妻”“休妻”的,没有妻子主动离异的。在重妇节,佳节妇的倡导和理学思想的渲染之下,把“再婚之女”和“犯法之男”相提并论。一个一个节妇烈女的匾额、牌坊建立在苦难妇女的血泪之上,而又成为一代代女子们的榜样,同泯灭人性缠足裹脚一样摧残着女子的身心,而使她们自甘沉沦、自我愚弄以至于争相效仿。这一习俗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也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是伦理纲常所必然给予关注的,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而结合的婚姻都关联着家庭、家族、宗族、亲族、乃至社会。
黄陵地方的婚姻观念,一直讲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双方的男女当事人不能自己做主,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业歧视、氏族歧视的残余。比如,俗有“一不嫁宄宄(guǐ):原指作奸犯科的人,黄陵人用来贬称乐户为宄子。也有称乐人为龟子。子二不嫁戏,三不嫁待召把头剃,”有不和××行业的人当亲,“不和××姓”的人当亲等等。至于买卖婚姻也早已从身价而转换为“财礼”或“彩礼”而见婚姻的仪程中,也许是身价说的延续,但多以“添彩”“馈赠”的方式出现,并至今犹存。过去一般男女多在十五岁左右议婚定亲,十七八岁前后结婚成亲,有所谓“宁让男大十,不让女大一”的说法。也讲究亲戚之间五服之内不得结亲,要亲上加亲,必须是同辈。姑家女不能嫁舅家男,谓之“返回”等。总之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一个良好的婚育习俗正在形成。现代人已经不再囿于旧时落后的观念,正以理智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构筑家庭,一些陋习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十四、议婚
俗称“说媳妇”。一般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家长们就张罗给娃说媳妇,也有自己相中的,委托媒人也称“月老”去说合,或全权委托“媒人”或“介绍人”去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合适的对象。这些“媒人”一般都是农村能说会道、交际广泛的人充当,也有一些是半职业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婚配的男女当事人是不能见面的,全由家人和媒人穿梭,往来牵连,从中撮合。一旦双方有了意向,则双方家长向媒人交递“庚帖”。所谓“庚帖”,也就是各自孩子的生辰八字即属相,生日,也就是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的八个字的组合。由双方的家长各自请先生,也就是“算命先生”或“阴阳先生”对属相合八字,不外乎一些“相生相克,相冲相刑”之类的迷信的陋俗,其中还有“破月”“属相犯冲”就更显重要而列入必须考察的范围。这一过程,旧时是被分为几个步骤进行的,即“纳采”,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去表示意向,当然媒人是不能空着手去的,就是所谓“纳采”。“问名”,即第二次派媒人去女方了解姑娘的名字,实际上是尽可能全面了解姑娘的情况,讨八字。“纳吉”,即将双方的“八字”交先生推算也叫“合婚”。“纳徵”,即正式订婚。“纳”即是纳财礼,“徵”者“成”也,只有纳了钱财,才算缔结婚约已经告成。这种婚约在当时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一方悔约,除了要受到社会谴责外,往往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十五、订婚
“订婚”是在议婚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即要有一个相应规范和相当规模的仪程和形式,使缔约意向更趋稳固。这一形式是由男方出资,约请媒人及女方的各主要亲戚、自己的主要亲戚,在自己家里或酒楼、饭馆之类地方聚集的一次会餐,俗称“会亲”。其目的就是要使这种缔约扩大影响范围,也使双方的亲友们互相认识,起到见证和监督的作用,促进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俗言:“一家养女百家求”,通过这种形式避免有人再来说事,外界人也知道某某家的姑娘已经有了人家。在这一过程中男方要把议定“财礼”的部分或大部兑付给对方,再给未过门的媳妇一些衣物、首饰等。女方也适当给未来的女婿一些礼物。
十六、请期
订婚也只是确定了婚姻的意向,取得了双方的认可。而要完成男女双方的结合,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一过程,或长或短,一则过去订婚一般十四五岁就议定婚事,结婚则相应要晚几年等孩子成人之后。二则也留有继续观察和考验的余地,也可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当然,也有连订带结的。在这一过程中,男方若有意要结婚,也由其父母商议好,再约请媒人转告女方父母商磋,如女方不同意,则由媒人从中斡旋或推迟再议,或有所妥协,然后,再找阴阳先生卜占吉日。有以下几种合婚方法:1.男女配宫合婚法:就是根据双方的生辰八字,寻找各自所占宫数,从书籍资料中找出宫数占位比对:分为上、中、下三等婚合结论。如男一宫,女四宫,则合成一四宫,为生气,是上婚。一、八为天医,也是上等婚。一六宫合成游魂,是中等。一七则合为五鬼是下等婚;如此而已,全凭书上查出,然婚姻之事,理难十全,得中平即好,如果遇下等之合,按八字中神煞相敌又有另外克避之法,倒也无妨,过去对于先生所言,百姓们还是看得很重的,这些先生也不知妨碍了多少美满姻缘。2.根据“不将图”择日(即天干、地支比和为不将日),依女子属相找出大利月、小利月,大利月最好,小利月次吉,因女子出娘家进婆家而换家门,所以选择吉日,以女子为主,择出大利月的不将日,即为嫁娶日。3.根据女子命相,避开当梁勾绞,即如女命子相,即自子起数至第四位是卯,为平是当梁,到第十位是酉,为收是勾绞,所以子相人卯酉二日不可用。4.根据所选定的日子,再推嫁娶周堂图,所谓嫁娶周堂图共八个字,曰“夫姑堂翁,第灶妇厨”,按大、小月初一顺逆而数,择堂、第、厨、灶日而用之;如遇翁姑,而无翁姑者亦可用。5.推完嫁娶周堂图后,再推白虎周堂图,白虎周堂图也是八个字,曰“堂、床、死、睡、门、路、厨、灶”。也是从初一按大、小月份顺逆而数,择死、睡、灶、厨日用之,若遇门、堂、床、路日要斩牲而禳之。6.看翁姑禁忌,即翁忌天罡,姑忌河魁,天罡是子年虎、马,寅年牛、羊;辰年猴、虎;午年鸡、兔;申年龙、狗;戌年蛇、猪;阳年翁必忌,阴年无妨。河魁是子年鸡、兔;寅年龙、狗;辰年蛇、猪;午年鼠、马;申年牛、羊;戌年虎、猴。7.以上各项都择定后,在写婚书时必须写明娶、送女客所忌三相,也就是男方的迎娶女客,和女方的送嫁女客中禁忌有三个属相的人,这三相的禁忌分别是申、子、辰年蛇、鸡、牛;巳、酉、丑年虎、马、狗;寅、午、戌年猪、兔、羊;亥卯末年龙、鼠、猴。8.指明天狗方法,就是根据四季如天狗头,春酉方,夏子方,秋卯方,冬子方;天狗尾;春卯方,夏子方,秋酉方,冬午方;天狗口:春寅方,夏巳方,秋申方,冬亥方。天狗腹:春午方,夏卯方,秋子方,冬酉方;天狗背:春子方,夏酉方,秋午方,冬卯方;天狗前足,春戌方,夏未方,秋辰方,冬丑方;天狗后足:春辰方,夏丑方,秋戌方,冬未方。天狗者妖星有形状者,故分头、尾、口、腹、背、足。新人以踏腹、背最好。9.写婚书,先在书皮正中靠上一点写“万福之源”“福寿双全”等吉祝,下写乾选×年×岁×月×日×时健生;坤造×年×岁×月×日×时健生;第二页选择嫁娶吉期。
吉日择定之后,男方家长会同月老前往通知女方,同样商议嫁娶诸事,征询女方其他要求和条件,包括酒席供给、彩礼、零碎琐事,商定后移交婚书,一式两份,各执备查。凡约定诸事,双方需择吉日通知各亲戚邻友,亦即“下书”。并立即着手准备一应物事,下书须携礼,下书对相为给外家(孩子的舅家)、老外家(家长的舅家)的,应由家长亲自去;其他的亲戚儿子去亦可。亲戚家孩子小的,只给家长下书,如有已婚并和家长分居另处的,还须分别下书。
婚前的准备工作至此全部结束,“月老”“媒人”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只等着新婚之时“谢大媒”了。俗称“新娘娶进房,媒人撂过墙”即指此,当然也是戏说之谑了。接下来就是结婚的嫁娶送迎了。
十七、嫁娶
新婚大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婚礼,其实,也只是狭义的婚礼,而广义的婚礼还包括“回门”“庙见”“满月”等诸多的程序。就婚礼当天而言,有着诸多的繁文缛节,丰富多彩,热闹异常,然其意义不外乎①向社会展示婚姻的进程,以求得见证;便于对婚姻的状况进行社会监督,对该婚姻的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以维护社会公正。②昭示亲族接纳新成员,并祝愿新人与亲族中其他成员关系融洽,尊卑有序,互敬互爱。③祝贺新婚夫妇感情笃厚、白头偕老、生活幸福、家业兴旺、多子多福、后世昌盛。④驱邪,即驱除对新郎新娘不利的邪恶鬼神。这一主题,在古代和旧式的婚礼中较多,在文明的现代婚礼中逐渐剔除和转化。例如,放鞭炮,过去是为了驱邪,而现在是为了营造喜庆的气氛。
当天的过程大致是:
太阳刚冒红时,男方家准备迎亲的花轿子,古时有专制的花轿,没有专轿时,则把方桌倒置,四腿朝天,红蓝布包蒙,大红新被子盖顶,彩花装饰,轿门口悬挂彩色绸布门帘,用两头毛驴驾车(禁忌用骡子,因骡子绝后)。当然,也可用人抬。其行进间的顺序是,有乐人的,则乐人引路,随后是花轿、娶亲的妇女,后随娶亲的男宾。启程时,新郎要坐轿前行几步名曰“压轿”,轿内拴置一只大红公鸡,同时在轿内四个角压藏四个油馍,轿顶也压一个。带去又带回意为去时不空轿,所用牲口要挂红,带铃铛。一切停当,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出发了。
迎亲队伍到得女方家,女方家则有“一汤一席”的礼遇。“一汤”即一餐□□或挂面、面条先行垫衬,随后“一席”就是较为丰盛的聚餐宴席,席面大多为十碗,讲究一些的有十二启、十三花、十五观灯,依各自能力而有所不同。这个席的席次坐第为首席是来娶的男客头上坐,新娘的舅舅陪(因为送女一般是由新娘的舅家两口子去送)其他娶亲的男宾围坐帮席。二席是送女的。另有一女席由新娘的妗子陪娶亲的女宾,和新娘在一个席上,其他亲友便可各随其意,依尊卑各自入席了。开席前,娶亲的客头和送女的客头要行一转过书参拜礼,只作揖首。两人身穿礼服并排面对酒席宴桌行三揖礼,互相面对面再三揖,两人手臂相参调换位置,面对酒席再三揖。在这个过程中要切防对方下跪,一方若有下跪的预备动作,另一方赶紧拉扶。然后娶亲的向女方递上邀约送女出嫁的红书札,没有书札的用话说明即可。然后,入席开宴。
宴席一毕,娶亲者拿出所带礼物,表示相赠,但女方家不收。娶亲女宾拿出“□衣”(新娘子上轿时所穿戴的衣服)等交于女方家,并及时催促新娘及早梳妆打扮,准备上轿启程。女方家包装好给女子的陪嫁衣物和“添箱”。但仍找种种借口,迟迟不肯行动发轿,娶亲者只好苦苦催请。这中间当然有依依不舍、真情难割的情愫,但也不排除借故多要一些财物的杂念。
这期间,新娘必须坐在男方家带来的毛毡或床单上,由娶亲的妇女给梳发、盘头,使发髻在脑后形成一个“圆饼”形的发髻,并用笄插住,所谓“笄髻”。也有的讲究女方在娘家不梳头,只留自然发卷,有辫子的,也要解开,留待第二天的“梳头饭”后,同样由娶亲女客为其梳发盘髻。新人走时不能带娘家的土,免得带走了娘家的福气。新娘上轿前要离开父母必须啼哭,即使婚姻再如意,也须假意哭泣几声,一方面,从此便是别人家的人了,叹惜不能再侍奉父母的悲哀和难分难舍的愁苦。另一方面,也为了不使别人笑话,“××家的女子想男人,忘父母,没家教,负恩义”。女方家陪嫁的诸多添箱,也是要劳动娘家人送上车或毛驴上的,于由是也多出了一些戏谑,娘家亲朋拖着不动,娶亲的必须苦苦求情,或发红包策动,这是一个漫长而热烈的索要与催请的过程。
新人上轿后,娘家人事先在大门口设置桌椅,烟、酒、茶及两碟菜,送饭人告别女方家长,女方家长男女一起送至大门口,让娶亲的坐在席口上,女方家长和送的女客头给客人一一敬烟、看茶、斟酒,这叫“饯行”。相互回敬谦让,寒暄客套一番。送女客要向娶新的拜一拜,然后让娶亲的先上驴。启程前,娶亲的在酒宴结束后,须向厨子帮忙的人倒酒、作揖,以谢“出力的”。
从女方家启程时迎送队伍的排列依次为:鼓乐前导、花轿、娶亲的送女的先女后男,约走出一半路程后,娶亲的主动让送女的走在自己前面,这也是礼节,否则就招人笑话。路途中,若对面遇到另一支迎娶队伍则有争先抢道之俗,谁家先行,预示所娶媳妇聪明、勤快、利索、干练。因此争斗的现象时有所闻,然而黄陵自古民风淳朴,崇礼厚德,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双方队伍都停下,由双方客头下马,拱手行礼,两个轿里的新人则掏出自己的手帕交给客头,由客头行礼交换,以结友好,互相谦让,同时各自起行。过去迎亲队伍若遇见县老爷出巡,则县老爷下马或下轿恭立路旁让道,娶亲的客头则将轿帘搭起,告知情由,新人则跪于轿内,轿子照行。轿过县老爷面前时,县老爷则一边拱手一边说:“小登科,与民同乐,恭喜恭喜。”待迎亲队伍过后,方才上马或进轿离去。迎亲队伍将近自己村子时,就要有一个人(一般为迎亲客头)策马扬鞭,前边跑去,通知家人,男家即着手准备迎接新人新客了。
迎接新人,男方家要在大门前准备桌椅,放好酒菜、香烟、茶水等,安排燃放鞭炮的人架好鞭炮做好准备。拉枣刺的人也要准备。这种枣刺,是稍带一些根须的完整的酸枣树,在各枝杈、枣刺上扎挂一些核桃、枣、小型的兔儿馍和小动物造型馍等备用。还要准备一个小斗或升子,盛装些谷子、豆子之类,还需搅拌一些牲口槽内吃剩下的干草节。意为驱除三煞,其典出于《事物纪原》:“汉世京房之女,适翼奉子。奉择日迎之,房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奉以为不然。妇将至门,但以豆谷与草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由是以来,凡嫁娶皆宜制草于门阃内,下车则撒谷豆,既至,蹙草于侧而入。今以为故事也。”此俗流传甚广。这时还要准备好锣鼓乐队等。
新郎新衣新服新长袍,头戴礼帽佩饰黄金帽花,肩披红绸,身挂古大铜镜,在姐夫或姑夫的陪同下,满面春风,骑马或步行至村口等待新人的到来。娶亲队伍一行快到村口即燃放爆竹。等于告诉家里人队伍已到村口,此时,新郎紧步迎上,娶亲队伍暂停并揭开轿帘,新郎面对花轿作揖,三叩首起身再作一揖后返回(有的乡镇只作三揖,不叩首)。娶亲的队伍继续前行。此谓之“迎轿”。娶亲队伍到达男方家大门外下骑落轿,鼓乐齐鸣,鞭炮爆响,主家急忙迎接。送女客由迎亲客头和家主热情款待于所陈酒席桌上,递烟敬茶,问寒问暖,也谓之“接风洗尘”。新娘头顶盖头由娶亲女宾和迎接女客搀扶下轿,新郎的姐或嫂子急忙送上“米面斗”,米面斗为两个,一个盛面,一个盛米,这种斗是专制的一种小斗,容量约为三升三合。同时送上在斗内放的用五色彩线包扎着的剪子和尺子及新郎的护心镜等。并且招呼两名童男童女,忙给新娘“搭彩子”,即一条用竹竿挑着的红横幅。新娘与两个童男童女共提米面斗,在拉枣杆人的引领下,款步入院,提斗的人也随即将斗内所备的谷豆干草之类不断地洒向新娘,俗称“撒憨头”或“打憨头”,新娘只能隐忍躲避,不得有半点嗔恼之态。提斗和拉枣杆的也大都是能耍得着的姑夫、姐夫之类,也就趁机多占些便宜,这大概就是打憨头的谑趣所在。拉枣杆的人,一般都很能随即说唱些戏谑甚至挑逗的顺口溜,招惹得一群小孩和爱热闹的人们争相蜂拥。拉枣杆人则愈见精神,口无遮拦,信口说开去,大家也都跟着起哄,这一过程可从新娘下轿一直说到入洞房止,其内容也紧密配合仪程的各个程序和新郎新娘的穿着打扮,行动举止,心理活动等。拉枣杆者面对新娘,倒退行走,边走边说,比如在新娘下轿之初即有“桌子绑轿腿朝天,红布蓝布围三边,大红被子把轿顶盖,花花轿穗四角戴”;面对刚下轿的新娘,即调侃道:“枣刺上边扎枣枣,伢娃穿的红袄袄;枣刺上边扎兔兔,伢娃穿了个红裤裤;枣刺上边扎核桃,伢娃儿女一笸箩。”在拜天地的花堂,面对夫妇双方戏谑道:“女婿在前把香烧,媳妇后边偷的摸(mào)。女婿前边把表吊,媳妇后边偷的笑。女婿前边把酒奠,媳妇后边偷的看。女婿前边把揖作,媳妇后边把头磕……”
拜堂是很有些讲究的。鼓乐鸣响,礼赞唱酬,花堂雅陈,宾朋云聚。司仪一声高唱,喜曲悠长,家尊随引赞者入站主桌两侧,再引新婚夫妇男前女后以红帐相牵,缓步并排站立于红毡或芦席之上,宾朋看客合围喧闹。司仪高唱“拜花堂”开仪,鞭炮震响,鼓乐齐奏,一曲终了,炮静烟消。司仪唱曰“一拜天地”,赞毕乐起,新郎上香、焚表、奠酒,四揖三叩首,新娘只跪在原地,随司仪唱礼而作。这些过程都在司仪的礼赞引导下完成。在桌上靠里正中另设一台,上奉“天地至尊神位”,其下再置“×门列祖列宗神位”。仪程依序而行“二拜列宗”。“三拜高堂”,此时健在的男方家长可坐于桌侧椅上受礼。“四拜亲邻”夫妇转身叩谢众宾。“夫妻对拜”,这五拜各不相同,但礼数要做到极致,比如作揖,男的右手半握,左手搭包于右手之外,上举至额,双臂尽展自上向下划弧,腰随臂动,弯腰至于拳齐脚腕,动作徐缓舒展而行。女的则手执丝帕,握手齐腰侧,躬身即可。然后,屈膝至地,后坐直身,而后前倾,双手拄地,低额至地,反复三次,起身再揖,谓之“四揖三叩首”。这些程序过完,则“天地尊亲”及友邻乡里都见证了这个结合,在过去有了这场婚礼,婚姻示为合法遵礼。就是所谓的“三媒六证”铁定了的合法家庭。然后,新郎就以中间绾着一个“同心结”的长红绸子牵着新娘子,这一条长绸子或红绫,被称做“通心锦”或“合欢梁”,意思是新婚夫妇从此心心相通,架起了合欢共度的桥梁。前后紧随,步入洞房。
随着新婚夫妇的进入洞房,能玩得着的客人们,尤其是小孩、同学、同事则争先恐后,蜂拥而入。新郎方才揭开新娘的盖头布巾来,得见庐山真面目。大家在一片欢呼声中,开始了漫长热闹的戏耍,俗称“闹洞房”,或“骚房”。在耍房的人都走了之后,新娘要给新郎穿上她自己亲手做的新鞋,这双鞋叫作“靸靸(sà):即拖鞋,也读tà,即穿鞋时将后跟压倒,拖着走。帐鞋”。另有一条腰带,现今一般也就是现买的皮带了,男的则要给女的见面钱。在新郎新娘入洞房前,公公要给烧柴煨炕,其中必有一块枣木根柴墩,谓之早怀得子。婆婆要给儿子媳妇各做一碗拌汤,令弟、妹送来,一定要喝完,谓之“子女汤”。新郎新娘开始就寝,退出洞房的一干人等,则三三两两、偷偷摸摸潜到窗下、门前偷听、偷衣物甚至用辣椒烟熏房,生出许多恶作剧来。
在这一冗长而繁复的婚礼中,还有些行进中的小礼节,在整个活动中虽不算什么大事,却是不能或缺的。比如男方娶亲时要准备若干小红包,以备给在装运嫁妆时抬搬东西的小孩子,有些小物件,也得几个人搭手,便有几个小孩索要红包、香烟、糖果等,还不能拂了他们的意思,一旦哭闹起来,掌握红包的人脸面上是很有些挂不住的。同样的道理,送女的也得准备一些红包、手帕,届时,以新娘的名义赠给布置洞房的、拉枣杆的、迎亲的、搬东西的,以示谢意。
第二天清晨,送女客的婶或嫂给新娘、新郎梳头,并把两个人的头发拢在一起梳一梳。新郎若不蓄发,则把新娘的头发搭在其头上梳,此即为“结发夫妻”的由来。新郎家要专设一席饭相谢,谓之“梳头饭”。此宴皆由新郎的姑夫、姐夫向上端送。他们便以各种手段索要红包和手帕之类。
十八、追节
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一个节日前,比如三月结的婚,就是端午,六七月结的婚,就是中秋。娘家的父母亲要携带一件或一身衣服去已出嫁的女儿家为已过门的女儿追节。追节不外有三种意思,一是取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意,女儿出门后的第一个节日,父母亲倍加思念,故赶来看望女儿。二是取节制、节约、节用的意思。父母在节日的时候,赶来看望并嘱托女儿居家节俭、节用有度之意,或许还有敦诫女儿要讲求礼节,以及待人接物之礼仪。三是在节日之时强调要重节操、重气节,尤其在过去,崇妇节、佳节妇的时代,娘家最担心的是在贞节和气节上出问题,于是郑重告诫。也许诸意全有只取其“节”而用之,也可谓难为父母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婚礼早已成往,居家持节日久,女儿虽已成他人之妇,仍无时无刻牵动着父母的情怀。
十九、交往
一个新的家庭随着婚俗诸礼的结束而独立面对社会,荣辱成败系于一身。承担起忠国、奉孝、悌兄、育子、敬业、交友、谋事、聚财、光宗、耀祖的一切责任和义务。以一个新立门独户的家,与宗族、亲族相联系而活动于社会之中。苦苦劳作干事,惶惶待人接物,善德恶行,勤懒富贫,兴衰毁誉皆在自身调理。以理行之,以礼处之,往来进退,也要讲求一个度,自己的行操规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谋求物质生活富裕发达的同时更要讲求诚信明礼,人生的大部分时段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我们循着这条轨迹来审视人生交往中的礼。
黄陵人崇尚勤俭持家,不以贫富论成败。巧取豪夺为世俗所不齿,勤劳厚憨得乡里所传颂。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得以发扬光大。
日常相处,尽可能以自身的能力而为之,粗茶淡饭,礼让必恭;助困救难,好义必勇;敬老携幼,扶弱必至;交朋处友,来往必诚;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品、家声、村风、乡情,一个礼让和睦的氛围,也同样在精神上限制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举止。而审视和检验个人行为的优劣,平常不怎么明显,而一旦“遇事”,这种“事”,并不一定就是坏事,而是每个家庭与日常生活之外的一切事,俗说的“大行小事”,就成为一种无形的标尺。
自身的事莫过于创业,各人的能力有限,总免不了寻求外界的“扶帮”,谋划筹措,往往非一人力所能及,扶帮的多寡好坏,非在他人,全赖自身的日常行为在亲友中获得的威信高低而写。有思谋良久,借钱无门的;也有稍有动议,送捐资助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遇事而能检点自身行操的不是痴人,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岂算智者。所以,一般人很重视一件事情的起始庆典,一方面图个吉利,红火一番;另一方面也是对大家相扶相帮的酬谢。对于开业大典,街坊邻里、三朋四友也都要聚餐,行“分子”。当然多寡就更是各取其便了。
修建作为人生的大事,是每个家庭倾囊追求的,这样的事从动议、择址、策划、备料、请工、施建以至竣工都不是自己所能办到的,都要“央及”他人,当然也要以礼敬人。对待工匠黄陵人还是尊敬有加的,一方面是出于对百年大计的修建工程质量的保障,另一方面在黄陵民间流传着诸多关于工匠捣鬼受到惩戒的故事。所以,在立木、上梁、合龙口结工时,都相应有一些工钱之外的丰厚待遇。比如,合龙口时要给工匠们办一席酒菜,为每个工人办一份诸如背心、毛巾、手套、香皂或其他礼品。乡坊邻里也都是一瓶酒或一条烟的礼品,稍重一点的也有提只鸡的。在动土、上梁及竣工时都要以香表敬祀神灵,祈求其佑护。搬家时,一般也是要请客的。俗称“暖房”或“暖窑”。主家要事先请先生看好日子。然后“下书”通知应到的客人以及邻里朋友。届时主家按照先生交代的时分开始生火,俗称“动火”。贴上喜庆乔迁的对联,燃放鞭炮。在过去是应先安放灶君神龛和祖宗牌位。现在一般开门迎客即可。过去一般在家里待客,现在一般都在食堂饭馆包席待客。来贺的客人,提一只鸡、一斤酒为礼,当然也有送现金的,意在为主家的修建费用帮衬帮衬。席后都要到新房巡视一番,评说道贺,以示关心。
黄陵人固守本土,富不涉远,贫不离乡,深知离乡背井的艰辛,所以,厚待外乡来客,食宿礼周,言语柔和。一般无论生熟客至,必执扫除尘拍扫灰尘,打水洗漱后,请到炕上就座,随后沏一壶酽茶,提一把暖壶,随喝随沏,递烟敬茶即是常礼。过去,乡人喜喝陕青砖茶,用铁壶熬着喝。烟是自产的旱烟或是水烟,现在一般都是香茶和香烟了。黄陵人喜食面食,饭时,席炕而坐,客人上首,家常时鲜小菜放置方形盘中,中间空出炒换热菜的空间,随炒随上。待客主食,便是鸡蛋臊子面,一般先盛一碗汤的,再盛一碗干捞面,随后自便,在上饭的同时,必有一盘馍端上,供客自选。在菜碟之上通常都要放一碟切碎的青辣子或是调和的辣子面,是为吃馍用的。菜肴都是满碟子满碗,且要把菜堆放成宝塔形,顶部尖尖。客人们夹菜一般不动顶尖,而从周边取食。招待客人的饭菜,讲究不上“四碟”和“七碟八碗”,认为是对客人的不敬,因为乡俗给行业歧视的“宄子”吃这样的标准。平常一般是三五个菜,吃馍总是要掰开,吃其一块,另一块放于盘中,吃完再取,不可抓起一个馍就吃,以为不雅。出门坐席,要自带手帕,听从襄□安排后,要礼让他人入席,席间要等上席的人拿筷子方才能拿,且筷子随吃随放,不可一直拿在手中,夹菜端茶端酒,都要环顾左右而礼让,不得只顾自己享用。有长者或小孩在侧,还要给夹菜送到临近的碟中或口碟之中,夹菜夹馍给别人时须将自用的筷子倒转。入席离席都要等上席人坐定或起身后再动。若自己坐上席,要等全席客人都食用完毕,再答知众人离席。出门、进门也都要礼让他人先行,且要抢先撩起门帘,待客人通过。见面的称谓一般视年龄亲疏,“叔家”“老哥”“老弟”“嫂子”“妹子”等,不可白搭话,别人以为不敬。
到别人家里,一般不贸然直入,龙门若是关着的,可轻撞门环,静待回音。若是开着的也不要径直进去,而要“搭声”,先问清情况,决定进退。静待回音了。若是邻里之间互相借用东西,必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用具之类,须擦拭干净,保持完好,若是粮米吃食必须欠借丰还。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忙,要主动殷勤,若确因故不便出勤,须讲明原委,承诺后补。田头小憩,村里扎堆,一般不家长里短地涉及别人的隐私。所谓“静坐沉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一些微小的生活细节不是耿直所能遮蔽的。黄陵人的淳朴民风在日常交往中得以弘扬和承袭。
第三节 敬老尊贤
二十、祝寿礼
祝寿礼一般是在六十岁以后才开始过的,也就是满一个花甲,算是人生基本圆满了。过去有“人活七十古来稀”之说,能活到七十岁已经很不容易了。六十岁以后,就又是一个甲子,算重生了。当然值得庆贺。也有五十岁就过寿的,对于过去,“五十而知天命”,也已年过半百,加之生活、医疗条件的限制,过个寿也无可厚非,七十八十过寿就更见稀罕和重要了。所以祝寿作为人生的大礼是备受重视的。
祝寿礼的日期一般都在寿诞之日,也有在当年大年初一过的,大约是为图方便。寿期一般有“作九”,也就是在寿星五十九岁时过六十大寿,在六十九岁时过七十大寿,大约是取“九”“久”谐音,希望长者活得更长久一些,也有“过一”的就是逢六十一岁、七十一岁时过。本地一般都是“作十”,也就是满十之年在诞生日庆贺。另外,对于有高堂父母健在的,自己再大,也不能过寿,可给父母过寿,自己则在父母都不在了,才能过寿。其礼仪也是相当隆重的。
过寿作为一种礼仪,一般是儿女为自己的父母亲尽侍孝道,扬名声,显父母的,当然要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而定。祝寿礼的规模、型制、请客的多寡等也悬殊较大。有的不愿张扬,邀约三亲六朋,在家小聚而已;有的则动乐请宾,广邀亲朋、设棚起灶、邻里遍请、唱堂会、演大戏,不惜耗资劳神,其实,也无不可。
过贺寿典礼的事同样首先要请襄□,也就是召集同族长者及村里的襄□头等商议寿礼的准备过程、规模等。一应事宜商定后,依据过事的具体情况,制备请柬,写明于××年×月×日×时在什么地方办什么事,指派专人持帖携礼去各亲戚、朋友处下书,尤其是重要的亲戚一定要带礼物的。请柬可以寿星本人具名谨邀,也可以寿星子、孙具名敬请,只是称谓行文签款不同,以寿星的名义则为:
×××兄台钧鉴:
×年×月×日,愚弟忝寿七序,敢乞钧驾光临寒舍共进桃觞,不胜荣幸之至
×××谨邀
×年×月×日
而其儿子的请柬则为
×××先生台鉴
兹定于×年×月×日(古历×月×日)星期×,×时,在原籍村舍下,为家尊七十大寿诞志庆。谨治桃觞,恭候屈尊。敬请
光临
×××顿首
×年×月×日
请柬一般沿用古制,为竖写,下书的人应讨个回话,能来与否,以备陪寿宾座次和席口安排。一般情况下,嘉宾亲戚会在寿诞吉期前一天下午前赶到。
届时,已经通知到的襄□和请来的礼宾先生,将召集所有已到宾朋到棚下用餐,也是一汤一席,这顿汤就叫“齐客汤”,一般也是□□,或汤面叫长寿面之类。饭后在专设的寿棚内祭拜列祖列宗和由寿翁子女们从祖茔请回的“三代祖宗”牌位,寿棚的布置与陈设是比较讲究的,棚底布有深红色、墨绿色底幕,正中高挂寿星图或三星高照图,也可单挂一个“寿”字,或五福捧寿图案等。两侧可粘贴合和二仙或恭喜童子图案,外侧垂吊寿联,寿联可依情自拟。稍下方供放寿楼,寿楼内安放列祖列宗神位,上写“供奉××邑××村×门列祖列宗之神位,×门后裔敬祀”字,也可供奉宗族祖影。寿楼外则可供其家族三代祖宗牌位,即显高祖讳××府君,显祖讳×××府君,显考讳×××府君之神位,因为自己年龄再大,在先人面前仍是小辈,不敢妄自尊大。所以,先敬先人,才敢给自己过寿。供桌为八仙桌带黄色桌裙,裙饰五福捧寿图案。棚侧可挂八仙庆寿图画或二十四孝图画,棚顶可陈挂四五道寿贴吊帘若干,五色纸书以庆寿吉语即可。棚口上悬寿额布幔,可写上“龟龄鹤寿”“松鹤延年”等吉语,也可写“××父××翁×十寿诞庆典”两侧红布对联至地,也有的在棚口或大门口搭建松柏枝彩门的,张灯结彩,喜气浓郁。在搭建布置好的寿堂上设有供桌、香炉、烛台等一应祭器,届时,先生和襄□将招呼众人准备“祭祖”“暖寿”。
当晚,乐人随先生的唱礼,奏响大祭祖的旋律。寿翁携妻率子、亲族戚众齐聚于供案前燃烛焚香、化表,尊爵行三拜九叩大礼,先安了自己宗族的祖神和家族的先祖,向人们展示宗族的绵续和族权的威仪及崇祖尊老的传统,也使寿翁谦和明礼的家风得以彰显。在两侧设有几个连靠的条桌,后设座椅,主家请到的宗内旁系长者、外家、老外家、干亲等底亲中长者列上首顺序就坐观礼,老同事、老战友、老同学、老朋友之类的朋亲则在下首一列就坐观礼。一般安放神位坐北面南,则东一列为上,西一列为下;若因寿棚搭建方向不明,则面对主神位,礼拜者右手为上,这个常识在贴对联敬酒递茶等寻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免得招来笑话。敬献陈供的献品,皆在礼宾先生的喝礼及乐曲声中随引拜者亦步亦趋地进行。如果是四个礼宾,则有一个主喝礼者,称为“统生”,站于供桌侧上首位。另一个应和的喝礼者,也叫“酬礼”,站于桌侧下首位,后边的叫监礼,由他们展开了整个拜礼的程序。另外两个为引拜,皆走于施礼者前,把施礼者从备礼的地方取什么、怎么实施都教给他们,然后转圆了场子,站定于拜毡两侧,递香烛、樽爵,协助施礼者,完成应施诸礼后,领下。先生们是礼仪的维护者、施行者,所以,他们一般是很讲究礼仪程序的,像这样的大祭拜,就更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一律礼帽袍子,腰扎红绸,肩披红绶,正襟肃面,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做得很到位。他们是宣礼的,像这样的大事,在开始之前,他们四个也要给神主和所敬的长辈们行礼,然后,才可执礼,这显示了先生们的儒雅风度和谦和品行。这种祭拜供案上所陈献的应该是俎豆,《史记·孔子世家》云:“常陈俎豆,设礼容。”俎和豆其实就是盛放祭祀物品的容器,俎是用来盛放牲献的。黄陵人在祭祀时常要盛装一盘所宰杀猪、羊的毛血,这大约就是俎的沿袭了。献饭是一般荤、素皆有,有的还以面制作十二生肖面塑面花供献,甚至杀猪、宰羊,所宰杀的猪和羊是要整体呈献的,届时把猪、羊伏绑于条桌上,用花油蒙住头面,头朝前,陈献于供案两侧下方。为的是要让祖宗及宾客见证所献之牲是自己宰杀的,不是买来应付的肉菜。当然陈献过后还是入厨上席分享的。这样的祭拜结束之后,安顿了先祖,就开始为寿星“暖寿”了。
所谓“暖寿”,是第二天正寿的准备与预演,意在检查筹备工作的进展,调理宾朋、寿翁的心态,融洽宾主感情,清点来宾人数等,尽可能把祝寿活动做到尽善尽美,让寿翁愉悦。其仪礼仍在“寿棚”内供桌前再设一席,两侧各置一椅,在礼乐引领下,甥男子侄及孙众至寝室门外跪、请寿翁夫妇入座后,再请陪寿宾也就是男寿星的舅家人、女寿星的娘家人和德高望重的乡绅名士及寿星的知己相好等,在两旁席落座。由长子率众子孙、媳、女、婿、甥等一齐跪叩或一一跪叩,然后其他人长跪不起,由长子在礼宾先生的唱赞引导下行盥洗、净桌,递次进献玉箸银匙、糕点、时鲜、烟茶等,每次进呈一种后皆作揖叩头劝食,待敬献完成“暖寿”礼毕。所献诸物一般不撤,要安排人照看寿棚续添香烛以求香火不断。
第二天,也就是寿翁的正诞日,才是祝寿礼的正事。其布陈礼数和“暖寿”大致一样,只是拜寿应该从陪寿宾开始,这些陪寿宾中同辈分的人都可参拜,且要一一祝拜后,仍入陪寿宾席监礼。过去祝拜全由男丁参与,现在就没有诸多的禁忌,都是一家一户全体参与。有的还组织孙辈给老人们表演节目,像这样的活动,本就应该是尽可能地给老人们提供最优厚的物质待遇和最和谐的精神愉悦。在二十四孝的传说中,就有老莱子娱亲的典故。其实精神的充实与豁达才是老年人长寿的秘诀。这种祝寿活动的真正意义,不在这一天中丰盛的食物,而恰恰正是这种集邻聚友、皆大欢喜的气氛,使老人们慰藉了对多年未曾走动的远亲的思念,填补了因大家都忙碌奔波而不曾会晤的缺憾,弥合了子女们都各务所事的隔膜,平抑了过去岁月里有所失欠的愧疚。
大拜寿后,就是寿诞正筵了,这一宴席自然是丰盛有加了。席第座次也都按首席寿星及主陪寿宾上坐之外,其他也按常礼尊卑依序递次排坐。
晚间,有的则在寿棚的对面另起一台,有幔幕围挡成一简易舞台,是用来唱戏庆寿的,一般都是乐人队伍一并承揽了的事情,届时另从外处临时聘请几个“唱家子”,经常演出的是几折子祝寿用的折子戏。一般也是文武乐器齐全,角色行头化妆都有。演出时寿星和陪寿宾就在寿棚内专座上观看。演什么戏是主人家圈定的剧目,当然也给陪寿宾等贵宾预留了几个时段,届时由这些贵宾们自点,主家掏钱。其他宾客朋友也是可以点戏的,只是要自己掏钱了,当然也会有一些谦让。总之,当晚的戏演得很晚了,台下总会有一些“顶倒台”,就是铁杆戏迷,睡眼矇眬地坚持看到底,只要有人点,戏就继续唱下去。当晚,随着锣鼓家什的消停,祝寿礼也就圆满结束了。第二天,客人们走的时候,也会得到主家的一些回礼,无非又是煮好的一方猪肉,炸制的一些油果,让在家的没有来的亲友们也沾一些寿星的泽惠。在打发了来客以后,主客再一次召集先生和襄□们,专设一宴进行答谢与总结,在支付先生们一定的资费之后,襄□们也会得到些许的酬劳,不过就如回礼一般,外加一块香皂、一条毛巾、几盒香烟而已。但是大家都很满足,因为襄□们都是自己村里的,热心此事。于是,一场寿礼就在皆大欢喜中落幕了。
第四节 辞归遗范
二十一、丧葬礼
人生在世,无论是穷困潦倒,还是荣华富贵,是庸庸碌碌,还是声名显赫,总归是要走向人生终点的。荣辱毁誉,盖棺定论,但是对于身后之事,尽量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像陆游的示儿诗所描绘的那样“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多出了许多牵挂,也就生发出了无限的希冀。所以是很看重死亡的。过去人们尤其认为死亡是走向另一个世界的开始,那么早早地为此行做着铺垫和打算。也有的人认为今世活得很失败,而谋求来世的成功。已经有了很大成就的人们又试图永远拥有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然而,无论如何,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倾全国之力谋求的长生,终究被一堆黄土所终结。也正因为人们对于死神的无奈,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给了隆重的丧葬礼仪,尽可能给死者一些追缅,给生者一些安慰。
黄陵也同其他地方一样,当一个个儿女成人,安家立业,自己了无牵挂的时候,就着手为自己安排走入另一个世界的归程,提早关心起身后的行程了。黄陵地区地广人稀,荒山荒坡比比皆是,土葬依然是丧葬的主要形式,为人们所尊崇,命殁于外地的也有无奈而火葬的,但有的在奉回骨灰盒后,依然要盛棺土葬的。所以,土葬所必需的一些准备,在逝者生前就早早地安排进行了。“棺木”就是这种行装的头等大事。
合木 所谓“合木”就是为老人们准备棺材了。在人们潜意识里,棺材的制备被提上家庭的议事日程是很有些忌讳和难言之隐的。儿女们若提及此事,怕老人们多心,认为是盼自己早死,讨厌自己。老人若提及此事,又怕儿女们受累,给他们添了麻烦,怕儿女们有什么想法。在迟迟的拖延中,寻求便捷的契机。从吉祥、吉利上寻找一些说法,比如,准备过寿了,可以提及制作寿衣、寿材,以备老亲故友巡视检察,说这样做可以添寿。所以棺材被叫做“寿木”或“寿材”;又比如有逢闰年闰月制备棺木、寿衣等可以添寿;或者父、母稍有不适,制备寿材可以禳镇、冲喜,即可以消病除灾等等。黄陵地处林区,寿木的用料还是很讲究的。因为长久以来,有的老户人家都有自己的祖茔,在那里每年都栽种一些树木,这些树木成材之后大多用来制作棺材了。这里的风俗,棺木最好的是柏木,楸木、桐木次之,杜梨木则更次,其他木料是不能用来做寿材的。尤其是柳木是绝对不能用来做棺木的。讲究木料的材质,还需讲究木料的宽幅,即做成一副棺材用了几块板材,以四页瓦为最好,就是每个面都是一块整板,当然这样的材料是很难得的。其次有八仙子、十根头、十二元、十六绺,也有二十绺的。再就是板材的厚度,好的为三寸厚,其次是真二五和假二五的了,所谓真二五,就是通体足够二点五寸厚。假二五,有的大头二五稍欠,小头就差得远了。大户人家,在棺之外,也有做椁的,“椁”就相应的薄一些了。另外也有所谓“重底重盖”,也就是在棺材的底和上盖,另外制作了一个夹层底和拱形盖。无论是什么样材底的料子,大小挡头都必须是柏木的,据说穿山甲之类的地下虫子是食人的,有了柏木的气味,就可阻挡虫子的祸害了。制作寿木是给老人盖房子,一般都是老人健在的时候做的,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届时将察访名师,携礼上门去请木匠。最高的手艺人,是要带“刀子活”的,就是要在棺材上雕刻图案。这就有意境、构图、刀功和油漆等工艺的差异了。一般的料子,也就是只刻大、小档了,大档为寿星图、三星图或二十四孝中的某一个故事意境图案等。小档一般是供桌供品、寿桃、莲生贵子等。有的还刻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软门软窗(也就是门、窗都可以开启,闭合)。所以雕工都是很讲究的,有浮雕、深浮雕,也有镂空透雕的,又在背面裱糊一些颜色的布料及丝织物,加以装饰。有更精巧的整幅棺木通体安排雕刻,也是八仙人物、二十四孝及其他传说故事图案等。还讲究合缝的两页板材中间使用“穿缝子”,即两块板的合边分别使用燕尾□,而互相整缝勾连,严丝合缝且在盖与人箱的结合中开挖暗槽,以龙头锁扣相咬合,四角咬合盖体合一,再灌以胶汁,使棺木更加严实。
对于一些暴病和突发的殒命,则只有购买现成的棺木或临时制作了,那就没有太多的苛求了。要好一点的也有,必须掏大价钱了。
择地 老人健在的时候还可做的就是选择墓地了。过去一般人家都有老陵,也就是祖茔,按辈分顺势为穴也就是了,一般是葬在上一辈的脚下,坟茔稍相参,谓之给老人“扶陵脚”。但祖陵总是会满员的,于是要另辟新址,有的因诸多的原因未在老陵安寝,便在健在的时候请来风水先生选择坟地,这种坟叫做生坟。风水先生们要了解老人的意愿,然后和老人一起到现场勘察,依据元、关、窍之大理随势定穴。“元”为龙,即是坐山、靠山。讲究靠山深远、厚重、背靠踏实稳当。“关”是面山,面山也很讲究,一般以横梁前阻,梁腰高起,弯向这边,或前有案山,或面对塌形,藏风聚气。“窍”为水,水不能直冲陵盘,以绕前而过者为佳,若其他方面都好而失窍,则兆多出迂腐之流。大致就是选前低后高有来路水,坟前称明堂,明堂要宽大容物。总之坟地多选背风向阳、左右合围后靠坚实、前瞻开阔之地。大的方向位置选好之后,取穴要用罗盘校正山向,栽钉木桩定向定址后,请工匠施工修建。黄陵地处黄土高原,土质黏合,人尚可斩壁掘窑而居,挖葬穴就更便捷了。一般靠山下掘丈余后,依选择方向开挖窑洞,宽择三、六、九数,纵深九尺,高可容人弓身进出。过去的大户人家和近年来都是用青砖箍墓,形制依然,大小各依情势而定,并无定数。墓地的施工不是随意就能开工的。还要由先生合个好日子,然后,由其长子携香烛纸帛,先祭土神、烧香、吊表,表是敬神用的,要拿在手中焚尽,然后抛向空中,也要奠酒于陵盘四周。若是老陵、祖茔,还需向前辈们烧些纸和钱,这种钱就是冥币,也叫鬼钱。现时,市场上有印制精美的“冥国银行”的冥币,过去人们是用烧纸打印的纸钱敬烧的。纸有“火纸”,也就是以草为原料制作的马粪纸之类的纸,是用来直接烧给死者的。还有一种以麻棉纤维为原料的,质柔软、稍白净,是叫“烧纸”,就是用来制作冥币的。把这样的纸张裁成稍小一些的方块,用铜元、银元之类的硬币在上面用木棒打印在纸面上,这种冥币是敬鬼所用,要放在地上烧,然后,告知修茔动土之事,以期得到允许和接纳。即使是公坟,也需向左邻右舍焚化一些供献,取得谅解、缓和关系,也是谦敬之举。诸礼行到后,稍事休息,即可动土开挖,谓之“破土”。此后,若工匠未到,等几天也是可以的。施工将竣时,也是要“合龙口”的,尤其箍的墓,在放置最后一块砖时,主家要挂红,用五色线拴三根筷子,挂于窑面正中顶部砖缝上。同时用盘子盛些瓜子、花生、水果糖之类;让大家吃着说着,以示庆贺。窑内的楦土不能出,留到将来用时再出土。然后回家小宴,以谢工匠。生坟相应从容些,死坟就没有这么多的繁礼了,但“破土”之礼仍须有之,另外就是甥男子侄等不停地给工匠们送吃喝,送去的吃喝是不向回拿的,大约也是催促和尊敬之意了。
老衣 人死穿的衣服俗称“老衣”。这些衣物的准备是以上衣的件数而论的,最少三件,有七件、九件,最多的穿十一件,有衬衣、衫子、袄、褂子、袍子等,铺、盖也要装些少量的棉花。另外如头枕、脚枕、冠、履等也都一一备齐。黄陵人讲究死者的衣物用布、用绸,不用缎、毛料之类,嫌缎子的谐音与“断子”同,是很有忌讳的,毛料之类,嫌是动物身上的东西,怕有妨来世蜕变,又有怕招惹“毛鬼神”之说。这些禁忌还是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另外死者随身的物品在购置衣物时都一并购得备用。在过寿或有老亲来访时是要拿出来展示的。一方面当然是虚心地请教和接受监督,看准备得如何,够不够,好不好,缺了什么等等,也不排除有显摆、炫耀的意思。当然一切遵从老人的意思,尽可能博得老人们的欢心,也希望能给老人带来好运,以期延年益寿。
但无论怎样的孝顺,老人总归是要走的,在老人们百年之后。才把丧葬习俗推向极致。
停尸 临终的老人一般寿终正寝的,都有人在侧侍候。眼看着快咽气时,则全家人紧急准备后事,准备停放尸身的地方,安放床板,铺上干草,即是谷秸秆,腾出地方,准备供桌、拜毡或芦席等。而在侧侍候的人则不停地陪老人说着话,并开始给净面净身、理发、洗脚、穿好寿衣,这样做既卫生,又礼貌,而且在人将亡之际,肢体软活,待收尸以后,就不好操持了。确定咽气之后,全家举丧,哀声大放,一方面是失去亲人的悲哀,另一方面也就等于通知了邻里乡坊,这家的老人过世了,快赶来帮忙。本户家的长者即为主事,安排丧葬事宜。
首先,在老人过世的炕下,开始烧“下炕纸”,举家痛哀,跪伏于炕下,焚烧火纸。赶来帮忙的人则随即将殁了的人抬至灵堂,安放在的床上。这叫“停人”或“停尸”,人要停在靠里的地方,头枕上首位,仰卧,并将被子盖上,把准备好的“口含钱”衔入口中,脚上绑上“绊足绳”。这时还要检查死者口眼状况,如有口张眼睁者,应立即采取措施,也就是在其脸上揉搓,趁余热未尽促其闭合。如果已经收尸,则可用热毛巾热敷,揉搓并拌着劝说“你就放心地走吧,儿女们都大了,伢娃也都好,都懂事,你也不要为他们担心了”等等的话,使其安如熟睡之状。然后支供桌于床侧,桌子要高一些,能挡住尸身。摆放香炉、烛台、准备香纸、酒具、遗像,九碗饭,桌裙围幔,然后要派人去请阴阳先生择日,协理丧葬事宜。
在移尸至灵堂时,要用床单、被子之类,在空中遮挡,俗称死尸不能见天。安顿停当后,户家长者即请来襄□(也称乡奉),分别指派人购置物用、报丧下书,陵地准备动土挖墓厅子、布置灵堂、搭建帐棚、垒锅起灶,等等。丧葬正式拉开帷幕。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哀子哀孙直系亲属届时不能随便走动。就在灵堂守孝,一应事宜皆由襄□头指派他人去办理,报丧也只能别人去。到别人家也不进大门,只在外面说知即可。去人家借东西,若是自己人去了,人家不但不给,还会遭到唾骂的。在灵堂停尸床上拴一只公鸡,谓之“看丧鸡”,在供桌前置一瓦盆,谓之“纸金盆”或“纸糊盆”“纸灰盆”用于盛装烧纸余烬,孝子们开始身穿白袍或斩衣(孝服),腰系麻绳,头戴八尺白孝帽,脚靸白鞋,若无白鞋应在其他鞋上用白纸黏糊,鞋要后跟蹋倒,趿拉着,叫“倒靸鞋”,低头垂目,寡言绝笑,以示重孝在身。值守灵堂时,不得须臾离人,以防猫、狗近灵身而惊尸。
黄陵人不说人死了。因为说死好像对人不够尊敬,通常说老人是说“老了”,说其他的是说“殁了”。而关于人死的称谓自古以来,就有着等级的区别和称谓的尊卑,天子曰“崩”“晏驾”;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人曰“不禄”;庶人曰“死”;童子死曰“殇”;其十六岁至十九岁谓之“长殇”,十二岁至十五岁曰“中殇”,八至十二岁曰“下殇”;七岁以下则叫做“无服之殇”;哭而不服。童子之死也叫做“夭”或“夭折”。老人们若殁在自己家里,谓之“寿终正寝”,女的也叫“寿终内寝”,这样的丧葬则为正常。若殁在外边,一般就不能回到家里,村里人也不会让进村的,就要在村外搭棚停灵,后进行丧葬安排。尤其对于暴亡和少亡的,一般也不许入老陵,需另辟坟地安葬。另外,对于死了父亲的儿子,谓之“孤子”,有若群雁失领头,故谓之“孤”;死了母亲的儿子称“哀子”,因失爱而哀;失去父亲的孤子自言“失怙”,失去母亲的为失“恃”,父母俱丧其子叫“孤哀子”或“失怙恃”。《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来就用“怙恃”为父母的代称。在丧礼中,一般称死者的直系子孙为“孝子孝孙”,其实《礼记·杂记》有“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所以“孤子”“哀子”的称谓还是比较准确的。
服丧 哀子哀孙在老人过世后,先要在外家的主持下行“成服礼”。就是将用硬纸制的帽圈在上边十字交叉为帽顶,然后在顶部及四角各缀一个小棉花球,由外家执冠在灵前给哀子戴上。然后“披麻衣”“蹬白志”,穿着“斩衣”,即用整幅的白布,对折在中间开口,从哀子的头部套下,前后搭披,并在前后心缀补写有“哀哀吾父,哀哀吾母劬劳之恩”。开始守孝,就是从穿着“孝服”,也叫“孝衣”“孝衫”开始。现在的“孝服”没有太大的区别,只看“孝帽”的长短与缀红与否,长至拖地的就是“重服”;半长的是婿、侄;仅戴“孝帽”的则可能更远了一些;缀红于帽角的就是孙辈了。我们常说“服”“五服”“五服之内”或“出了五服”,其中的服也就是按照丧礼规定穿戴一定形制的丧服以哀悼死者,所以“服”也就是“丧服”,所谓“五服”就是按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分出的五个等级,分别是斩衰衰(cuī):通缞,古时丧服,用粗麻布制成,披于胸前。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名称,统称“五服”。其中的斩衰就是死者的儿子和未出嫁的女子,或者直系的承重孙为祖父,或者妻子为丈夫所穿的丧服,是用最粗的麻布直接撕开披在身上,不缉边,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加修饰,撕开不缝就是斩,穿这种服装的与死者的关系最近,服期也最长,为三年。下来的齐衰,也就是丧服依然用粗麻布做成,但布边已缉缝所以称做“齐”,穿这种丧服的,依据亲疏远近,服期不同,孙为祖父母,夫为妻守服,齐衰期一年。曾孙为曾祖父母守服齐衰期五个月。玄孙为高祖父母守服,齐衰期为三个月。大功、小功、缌麻也都是在穿着的丧服上逐渐细化,服期由长到短而分出的丧服等级的名称。人们就用这些服饰的差异界定亲疏远近,这五种等级就是“五服”。我们通常所说的五服,从辈分上看从自己起,宗族最远追溯到高祖,亲族仅到外祖父母及母舅、母姨。在过去,这些等级丧服其所以有服期,是必须要穿够规定的时间的,这也就是通常说的“守服”。在丧葬礼的过程中,礼宾先生所唱赞的“齐功缌麻”就包括了所有服丧的人。
过世老人的灵堂内,香烛不灭,哀声凄惨,襄□们忙里忙外,一切齐备,就等着所请的阴阳先生来写牌位、订葬期。根据主家的情况,有的人要以古礼隆重治丧,则又要请礼宾先生,请乐手队伍等等,便都开始张罗了。报丧、发讣告也都得等先生来定了葬期以后,才便通知亲戚。所以阴阳先生的到来是当紧要办的事。
阴阳 阴阳先生是民间看地择日、趋吉避凶的依赖,所以是很受人们尊重的,要专设一个书案,以备其查找书牍、草拟联、词、志稿等。先生到来,哀子们要给先生稽颡致谢;先生开始根据历书查看,死的日子有没有问题,犯不犯重丧,要采取一些禳治的办法。择日是依据《四库全书》《玉匣书》《安葬周堂图》《金符经》等书籍,查找适合埋葬的日子,要回避凶神恶煞,又要与长子的生辰时日不犯冲,等等,要考虑诸多因素。然后还要看时辰,一般按埋葬歌,六十岁以上者取卯、酉时,六十岁以下、三十五岁以上可在辰、巳时,凶死可在子、午时,儿童则在日压山时。时辰既定,襄□就要派人报丧并书发讣告了。先生写牌位,按古礼牌位是丧事所设的木主,即灵牌或灵位,是在木板上写明亡人的朝代、性别、姓名、尊称等内容,但总的来说,其字数是有限制的,有的按生、病、死、苦排序,有的按生、老、病、死排序,还有的按生、老、病、死、苦排序,也有的按生、旺、死、绝表排序。总之是要把彰显的人表白清楚,且要使最后一个字落在“生”“旺”等字上为好。一般的写法是,右侧只写“新逝”二字,说明是在办丧事,死者为谁,因为过去还有一种“□”祭,就是把新死者附祭于先祖,用来区别新逝与故祖的。然后中间自上至下为“共和显考讳××(名字)×(姓)府君之灵位”,其中“共和”就是国号,“显”是“尊贵”“显扬”的意思,而后成为对先人的美称。元代以前谓“皇”,即“皇祖”“皇考”“皇妣”,至元大德朝始诏改“皇”为“显”,认为庶士不得称“皇”,而实际这里的“皇”是取意大、美的意思,不是君王的意思了。“考”是已故父亲的专称,母亲的故去则称做“妣”。“讳”就是隐瞒、避忌。《春秋》就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也就是后面就是父、母、长辈的名字了。子女后人是不能直呼长辈名讳的,但又要写明死者为谁,就用一个字“讳”来回避,谓之避讳,回避尊者的名讳了。讳字后是名,名字的后面是姓,把名放在姓前以示尊敬;因为同姓者众矣,比如说王府君,凡是姓王的家长都是王府君,那么这个王府君是谁呢,就是上面名所表述的这个王府君了。名是专指而王府君则是泛称了。所以能确定死者身份的是名而不是姓,是这个特定的人。所谓×府君就是这个家的尊长了。而女性,则称孺人,过去一般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是“讳男不讳女”的,女的就没有名讳,仅写明张王氏、李赵氏就行了。但这样与礼也是有悖的,自己的母亲总归还是长者尊辈,怎可草率至此呢,还是应该道明身份的,同样可以写“共和,显妣讳××(名)××(姓)孺人之灵位”,或“显妣讳××(名)×(公家姓)门×(娘家姓)氏之灵位”。其中的讳字是写在中轴偏右的位置,脱离正常的行文而如批注般写在行文之外的。其实是强调了下边就是名讳了。自己念的时候是要避忌不念的。有的地方,在写牌位时将后边的“之灵位”写作“之灵柩”是有些不妥的,所谓“柩”是指盛殓了人的棺材。
但是一般在丧礼中,死者是尸身在床行奠礼的,及至入殓,就是要行葬的。这时很快就将已入殓的棺木抬上灵车或灵轿,所用的就是“明旌”“铭旌”,旌是旗的一种形式,含表彰的意思,是丧礼中柩前书写死者姓名的旗幡,用红布或绸制成长与棺盖相等的长条形的旗子。上面用黄或墨书写。在右上中为“旌表”二字,中间仍写“显考(妣)讳×××府君(孺人)之灵柩”,这样就合乎规范了。其实在黄陵靠近富县、洛川的一些地区使用“明旌”引导灵车比较普遍,“有了明旌不用幡”的习俗,这些地方葬礼相应古典,比如“出纸牌”,设“明旌”楼、搭祭等俗又有所不同。牌位上写“柩”大约是先生嫌麻烦,在灵车上路时又要变换牌位而作的权宜之举。在灵堂内还有一个牌位是敬神用的,它一般被安放在供桌之下的炕桌上,被供桌的桌裙所覆盖而不被人们所见。这尊神是用来监察丧礼礼仪的,是一尊神位,写作“监斋使者之神位”,仍是要行供奉的,一般是两碗祭饭,再放置一盏长明灯,以便其审察葬仪的全过程。这个祭饭和桌上给亡人的祭饭一样,是每餐吃饭都要给献饭的,献饭不拿筷子,都是以香代筷的。这些一般都是长女的差使,每献必哭,且要“大大”“妈妈”地大声叫哭,越是号啕凄惨,越是情真意切,否则是要招人笑话的。
在阴阳先生做着这些布置的同时,吊唁的客人和前来奔丧的亲戚陆陆续续地赶来进行持续不断地吊唁和祭奠了。请了礼宾先生和礼乐队伍的丧事,则每有宾客来吊唁,乐队就演奏哀乐。乐队一般是被安排在大门口附近的,哀子们一听哀乐就知道来客了,急忙迎至当院。无论来人辈分如何,年龄大小,都是要行“稽颡(sǎng)礼”的,稽颡就是跪叩至额着地的礼节,是大礼。俗语有“老了当家塌了天。”哀子们是为当家行孝,没有大小可言,凡是能来祭奠自己长辈的,都要尊敬和感谢,然后陪至灵堂。客人们根据各人的身份,上香、化纸、奠酒、跪叩,有的还痛哭一阵,哀子们则一直陪跪陪哭。若真有痛哭得不可开交的,要起身劝扶,而客人一般在起哀子身后,都要瞻仰死者遗容,询问葬礼的准备,并关心地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哀子皆唯唯诺诺,千恩万谢地将客人送出灵堂,襄□们则将其领入一边看茶款待。
礼宾 丧事若要动礼宾先生,就要请乐队,所谓礼乐。要喝礼,就要奏乐,这些礼宾是执礼的,也就是草拟礼仪的程序和所用及的文牍。和阴阳先生是有区别的,当然也有二者全兼的,但阴阳原则上只负责择日、看地、殃煞、书写牌位等,而礼宾是在行大奠时喝礼及主持葬仪进程的,早年的礼宾先生是由朝廷的官员代办的,着朝服,蹬朝靴,衣帽端庄,举止大雅,喝礼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因为过去的“礼”的形制是朝廷颁布的,官员参与主事是在替朝廷宣礼化民的,应该是职责所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郑玄注:“兴,举也。民三事教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宾客之,既则献其书于王矣。”所以礼宾都是乡坊中贤能者承担的。过去也叫“礼生”,全礼是四位宾先生,礼赞唱酬、宣礼引拜,分工合作地把纷乱的丧礼现场,调停得有条不紊。其一叫统,是站着不动唱礼,也就是主持人。一个叫酬是接应唱酬的,也代表着舅家监礼。其余两个人是引,是负责将唱礼分步施行,就要分批次整理队伍、准备供献器物、引取、引拜。这些礼宾现时的装束是身穿灰色长袍,头戴礼帽,腰系腰孝(白事为一节八尺长的孝布,红事为红绸)。言行举止,端庄大方。在他们的安排和指挥下,乐队行乐止奏,张弛有序。使所操办的礼事在或悲哀或热烈的气氛中完成规定的礼数。
乐人 要动礼宾,必须配乐。通常的乐师队伍参与过事的配器是以唢呐的多少来订的,一个人叫一口,四口是最少的,有六口的、八口的,再多就是十二口、十六口、二十四口,这些都是依据主家的意愿和经济能力而定,有的就同时提供戏剧、木偶等演出服务。在动乐的时候,主家要给提供一些现金、烟、酒、红,这些是议定价格之外的额外的费用,却也是不可或缺的,谓之“开鼓礼”。同时也奉上一节八尺长孝,乐队则把该孝撕成长条,系在唢呐上,头上也相应地戴一节短孝。以示对亡者的尊重。乐队演奏的曲目,一般是当地的民众小曲。也有演奏哀乐和现代乐曲,但内容须与现场气氛相吻合。
一应人员齐聚,物用俱备后,就要协商其后事的办理规模了。用礼宾先生的就要依礼行献,也有祭猪、祭羊的,就必须以囿食礼对待,也要奏乐行献,宣文致祭的,有的还把祭文书写后制成卷轴展挂于灵堂内,向来悼者展示,寄托哀思。
墓志 墓志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一般写作墓志铭,其中志是以散文形式记录死者的姓名、籍贯和生平事略,铭则是用韵文的形式概括全篇,是对死者的赞扬、缅怀和追悼之词。黄陵多用泥土烧制成底盖合扣的专制的陶质墓志,由阴阳先生以白芨、朱砂、猩红等专门配制的颜料书写。并用五色线捆缚,黄纸包裹,放置于供桌侧,在起灵时要进行“拜志礼”。在下葬时放置于棺木的小头或墓口石外窑腿处。以便查找方便。
墓志铭的格式和内容如下:
附录1:
焦府君墓志铭
焦公讳振卿,公元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生于河南省新安县五头乡焦沟村,故里乡僻,荒岁灾逼,兄弟五人,执艺徙走,普天同桑梓,何处不芳花。家择黄陵仓村南河寨福地,公业从班门,艺精雕凿,未谙文牍,熟识故典,广结契友,睦善行操,勤勉执事,节俭传家,急公好义,坦诚待人,乡居僻远,猎游逸闲,安贫乐道,颐养天年。婚择原籍城内陈门淑女秋香为妻,孺人急疾命舛,未及白头,育四男四女,皆家成业就,秉承家传,精诚业事,唯缅严父之隆德也。公于丙戌岁次,时在公元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卯时,正寝归安,寿享八旬又四,择卜于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卯时,戚友扶葬于壬山丙向吉穴安息。
此铭
孤哀子:盈洲、盈德、盈宝、盈军 泣叩
附录2:
祭奠家慈仙逝文
维公元二〇〇六年二月七日,岁在丙戌,时值新正。白雪布素,寒风袭人,刘门合府凄哀,亲友动悲。追缅家慈仙逝之痛,号啕泣血,难挽高堂显容,铭恩怀憾,唯念慈母遗惠。哀乐呜咽,如泣如诉,道不尽追忆盈胸;宾相礼赞,似唱似歌,表不完慈训萦耳,念兹在兹,切切叙叨,拳拳祭奠曰:
呜呼家慈,八七归辞。春风含悲,小草吮滋。
母诞庚申,民国九年。闺守梁门,韩庄名媛。
炊织女红,且勤且俭。劳作持家,任劳任怨。
迎娶如礼,行操成范。敬老尊长,侍养唯贤。
相夫教子,礼数周全。待人处世,睦和谨勉。
生身乱世,备受熬煎。含辛茹苦,历尽艰难。
抚育传衍,一女六男。四子早夭,痛娘心肝。
倾心家业,披肝沥胆。携长抚幼,吃穿冷暖。
织布纺棉,穿针引线。昼耕夜织,通宵达旦。
子女饱暖,慈母鬓斑。懿德昭彰,恩重如山。
文难尽述,泪湿孝衫。慈母晚岁,子孝孙贤。
四世同堂,颐养天年。痛哭吾母,更忆家严。
积劳罹患,已过廿年。跪乳反哺,无力回天。
化悲励志,家声振远。礼仪尊理,意在承传。
刘门后昆,永续懿范。此祝此祷,同心同愿。
聊慰二老,舒意天安。谨此祭奠,来飨来餐。
孝男:禄印、忠印、怀印、红印、执印。
孝女:印兰,同叩再拜。
纸棍 也叫“纸糊棍”“哭丧棒”,原应是三尺,或齐心长。黄陵一般是一尺五至二尺的柳木棍,以白纸剪成须状,缠绕糊粘,柳木插土生根有极强的生命力,寓意“再生”“重生”之意。其数量以服丧人数而定,人手一根,用以服孝之人拄身之用,孙辈的可以红纸糊之。陵地葬仪毕,茔□封土后,将此棍全插于封土堆前坡至供桌祭台后一段距离中。
引魂幡 仍由阴阳先生书写,制作成一个竹竿高挑的三角形纸牌,下垂吊有中宽两侧较窄的间开的三条写有引语咒符的旗帜,可用纸制,也可用白色孝布制作。三角牌上书写“勅令”二字,原意是皇帝的诏令,用在这里大约是地藏王接受亡魂的诏令。下垂的三条窄而长的幡中间的稍宽一些的自上而下写“南无天尊,太乙救苦菩萨接引亡魂×府××随幡入墓。”两侧一般是一副对联为“左边金童引上天堂路,右边玉女接入地府门”,还有其他的写法,大约也都是这方面的意思。总之能起到引魂入墓,语言尚通即可,至于由哪位尊神职其事更不必追究了。制成的引魂蟠,在灵堂内放置于灵身的头部方位,待下葬起灵时由一名老者担挑着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端,并不断地洒用白纸和黄纸或火纸剪成古币形的纸币,俗称“买路钱”。在这个挑担中还盛放着“酵头罐”“亮盅子”菜油、香帛等等葬用之物。其中的“酵头罐”是用酒曲、麸子等发酵的饭食,大约取“发”的意思。而“亮盅子”是特别的,放置棉花捻子和满盅的菜油,在封穴口前点燃,即所谓“长明灯”。担中还有足够多的油、酒、火纸、香帛之类,除留足封土后祭奠,谢神用外,其余皆在封口前在铁锨上点些香纸柏朵加清油,燃着后放入墓内,称为“薰堂子”,用以清除余氧,杀灭微生物。担中还有献饭和死者日常度用之物,如口杯、牙刷、茶壶、烟袋、香皂、毛巾等等。“纸糊盆”是承载着传宗继衍重担职能,是由长男头顶,长男已故,则由长孙头顶,即谓“承重孙”。长子手持“纸糊盆”顶于头侧至坟茔后,放置于墓前垒的供台前,纸灰盆一般办完葬事后就打烂,怕人拿去做他用。这个担子就是亡者的百宝箱,里边还放置了封土后洒的五谷粮食。也还是为了“生发”和“广有”的意思。
灵轿 是在承载灵柩的车或抬杆上用木杆或竹竿绑扎、裱糊、装饰物遮护灵柩的花轿。若是车载,是在车厢外沿扎起的楼阁。过去大都是以条桌做底,长抬杆夹缚在桌上扎起楼阁类饰物。一般终老正寝的都是“三起楼”,就是三层的塔形外观,描绘图案于周身,纸纶遍布,出挑边角,饰以长穗,层叠华丽、彩带飘逸,造型如金顶,若葫芦,雕龙画凤,门窗绮美逼真。一般有专事纸扎的匠人,他们都是师徒相传的手工艺人,一花一叶,一缕一丝都是心出手动,形神兼备。近年来,轿的围幔已经由纸绘的逐渐为绸布绣品所替代,彩轿是超度亡灵到另一个世界的依托,在使用之前是要大礼参拜的。人们把一个亡魂升入天国,嘱托给了一个担此重任的神灵,这尊神□即是“大□之神”,其实也就是“轿”神。这个“拜轿”的仪式还是很隆重的,一般是在下葬的前一天的后晌举行,这时,花轿已经制作完工。在轿首插放“大舆之神位”的牌位,轿前设供桌,两侧设备礼备献的桌子和大宾监礼的坐席,礼宾先生招呼乐手以行乐引请监礼宾客入席监礼,然后引领各服哀男哀女,跪伏轿前,由长子施行大礼,长婿奉盘协拜,行□洗礼、燃烛、上香、化帛奉玉箸(筷子)奉爵、奉盘、奉食、果等,读祝、读文、拜志等项,一一行来。拜完轿还须拜墓志,甚是费时,却也正因为如此,使一直在灵堂进行的祭奠,展示于光天化日,公之于坊里乡邻,届时空巷围观、说长道短,把一切准备宣示出来,接受人们或明或暗的评说。拜完以后,在乐手的引导下,全部哀子哀孙绕轿一周,总算把亡亲的升华安顿到了实处,也指望神灵能引导游魂忝列仙界。
窥欠 一般是在临下葬的前一天晚上,襄□们要带领乐队和哀子们,前往老外家、舅家上宾们的安居之所,请到已经备好的席上坐定。然后所有哀子哀孙齐刷刷跪倒一片,接受他们的监督和训诫。老外家、舅家则在几天的观礼中,留心观察着每一个细节,窥视主家的欠缺和失礼之处。这时便借题发挥,百般挑剔,总是要寻找出些不足来。即使是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没有瑕疵可寻。这个过程,俗称“窥欠”或为“亏欠”,就是哀子们主动接受监督,若平时和舅家相处得融洽,这一关还可轻松度过。当然舅家仍然会挑些小毛病,再加襄□们的劝说圆场,并答应尽快弥缺补憾,也就不需要跪得太久,轻松了事,皆大欢喜,早些烧纸后,各自休息。但舅家也不能太好说话,提不出什么来,别人会笑舅家的无能和软弱。要求太苛刻,别人又会同情哀属们的□惶。若是平时就与舅家疏远或不睦,则就成了借题发挥的出气筒了。有些苛求是你无法办到的事,却不敢不承诺要遵从,总是要让你知道他们的威严,哀子们只有唯唯诺诺和长跪不起地哀求,是绝不敢有半句怨言和丝毫恼意的,惹恼了他们,是很不好收场的。这种“窥欠”是有必要的,一方面给老亲们一些沟通的机会,也便于发现和弥补礼数的不足。但往往是以襄□们的机敏调解而不至于闹出事端来。如果襄□们驾驭不了事情的进展,是会搞得不欢而散的。老外家和舅家都会从人生常礼中给一些忠告和警示,当然也是为了大家好,哀子哀孙们大可不必计较,谋求窥欠之事圆满结束。
一经得到老外家以及外家的认可和默许,即意味着丧葬事宜可顺利进行。双方的默契和尊礼都为死者争到了应有的物质的满足和声名的扬播,也给哀子哀孙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心理上的安慰。外家们则尽可能地显示着上宾的威仪和积怨的发泄,襄□们充分表现出交际的技巧和办事的干练。平和与理解,谦让大度与恭顺遵从的碰撞,是死者瞑目远行的和谐插曲。当然也可能酿成反目成仇的争讼的闹剧。
鸡鸣纸 也称“记铭纸”,亡人在灵堂内停放的这段时间,灵堂内香烛不断,哀子哀孙轮流值守,每天傍晚,所有服内人等皆有一次集体的哭奠。俗称“烧纸”。在临下葬的前一天晚上约两点左右,其实应该是下葬当天的凌晨鸡鸣前,由死者的子女再烧一次纸,其他人就不参与了。这次的做法是,端放一盆水,再拿一把新筷子,用筷子在水盆上搭建一座桥,桥上放置一把菜刀,儿女们在烧了香纸后,跪于灵前边敲菜刀边说:“大呀,妈呀,你走金桥,过银桥,不要走那乱马桥(独木桥),乱马桥上有杀人刀。”反复叨念几次,就算是把老人送上了“奈何桥”。踏上了一去不返的远行。在做着这些事情的同时,襄□们就开始招呼所有参与葬事的人起床。准备送亡者入土了。
入殓 入殓就是把亡人装入棺木内。亦叫“盛殓”。是在由先生择定的下葬时日的当天凌晨的归葬时分前进行。襄□们叫乐队引领哀子哀孙先请老、小外家,人员聚齐后,立即烧纸。这次烧纸是给老人的启程纸,也就是死别的最后一次,所以哭得异常的凄惨。这时襄□们七手八脚,遮天提褥,很快就将尸身放入棺材。棺木内早已放置好了儿女们按亡亲年龄剪制串联的买路钱,钱可用火纸剪,也有用金银纸泊剪的,要用生丝辫串起来,放置在棺内底上褥下。人放好理顺,盖上被子,枕好脚枕、头枕,手里握着米面包,以及亡人喜好之物等。并用柏朵和旧衣物填充空间,还要放些“酵头坨”以利“发”,对于其上还有老人健在的亡者,还要放一节孝布,以示未给老人尽孝。一切放好理顺后,揭起盖脸的苫脸布,解开绊足绳,迅速盖上棺盖,抬起疾走,放入灵轿之内。这一过程,哀服们则哭声震天,扑扯挽留,襄□们则强行阻挡,几经争斗,其情可怜,观者动容。入殓后的棺木就是“灵柩”。棺木无论是早年制作,还是外边购置的,一经启用,都是由外面抬回家里进行整理备用的,在进大门时须在棺材入门的一瞬间在入门一头摔一个碗,名曰“五雷碗”,镇住跟随而来的鬼祟,并注销一口人的吃饭家什。进院后,放在院子里较宽敞的地方用条凳支起来,进行打扫、拭抹、油漆,并且把里边裱糊一遍。过去是用细麻纸,现在有的人用红平绒、红丝绒把箱内壁全部裱糊一遍,还有的大户人家和经济条件允许的,要用黄香刷,就是用黄香、蜂蜡等熬制成糊状涮布于内壁四周,使之成为一层发红发亮的半透明的胶质硬壳。黄陵人讲究“柏木料子黄香涮”,认为黄香涮过的棺材可千年不朽又可避虫蛀,现在仍在流行。过去的涮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黄香冷凝太快,一离火就凝结,故此必须将已做成的棺木用大绳吊于房梁上,在下边生上火,边烤边不停地翻动棺木,使其流淌均匀,凝结后平整光滑。这一过程费神费力,且要小心翼翼,因为在涮的时候,棺体雕刻的花纹图案俱已完工,这样的折腾是不安全的,何况下边还生着火,使棺木保持相应的温度,才能使黄香流淌均匀和充盈平整。柏木是高含脂木料,特别易燃,整个操作过程要不停地翻转。现在这种涮刷棺材已经简单得多了。工匠们将配制好的黄香入锅熬成一定比例的胶质液,均匀地洒布于棺木的内侧四周,在边缘钉上阻隔外流的木条,然后使每个面放平洒匀,再用喷灯和特制的大烙铁将其推抹平整,稍凝固即可操作另一面,使整个棺木黄香层浑然一体。这样的寿木,就不用裱糊内壁了。
已经入殓盖好的棺木即被抬起,在运往灵车的时候,还要讲究亡人从灵堂抬出入殓时是头先出还是脚先出。若死者是上了年纪,且上无高堂在世,下有子孙满堂的人,则要脚先出门。入殓后,灵柩出大门也要脚先出,在灵轿上也要小头朝前。此谓之“一脚蹬”,说是老人了无牵挂,可以放心撒手人寰了。但无论是多大岁数,若上边尚有老人健在,包括堂叔婶也一样,则要“头顶到底”,即出门时都须头先出了。但对于男的存世,其妻亡故,则须“头顶一下,脚蹬一下”。即出灵堂门时,头朝前,入殓后,灵柩出院门,则要脚朝前了。这样是为高堂尽孝和对后辈有了交代。若是上有高堂健在,下无子嗣继衍的,则必须“一sà(头)顶”了。这种礼数还是很要紧的,若是没有转对,外家和监礼的其他人是会闹出事端来的。
送葬 灵柩放入灵轿或灵车后,在车前绑一条足够长的大绳,谓之“执引”,也叫“纤绳”,让哀子哀孙们肩搭手拉,称之为“扯纤”。有男扯纤女顶灵之礼,即哀男一行全要扯拉纤绳,而哀女哀媳之辈则要用头或肩颈部顶住棺材的下沿送出村,然后跪在大路口哭送灵车,待灵车远去后,开始“拆灵角”,即把孝帽上的角子的缝线拆开。送葬的队伍则由乐手们前导吹奏,宾朋们随队护送,送葬的宾朋主家会给每个人怀里揣上一个较小的馍,并给每人一节红布绺。送葬到陵地的车辆都要挂上红布绺,现时为每车一个红绸被面,绑拴在车的倒车镜上。并把送来的花圈一一列队擎执相送。一路吹吹打打,哀乐震响,哭声撼天。黄陵乡俗,女眷不去陵地,哀女、哀媳等送出家门,跪在村路口哭送。送葬队伍急速行驶离去,不能停歇,怕亡者牵挂儿女家事而不肯离去。出殡时,大众往往在自己家小孩的胸前挂牲畜的笼头、笼嘴与嚼口等物,用以避邪,因为亡者的鬼魂见这些东西就不近身勾魂。出殡的队伍所经过的家户,则在自己家的大门外燃一堆柴火,是为亡者送行,更是为避免游魂串绕来家做祟。整个入殓、送葬的过程估计与看好的安葬时分不符,有可能按时分葬不了。襄□们则要提早打发人把墓志先行放入墓穴,就若报到了一般,下葬就可从容行事。若是送葬队伍到得早了,则可以有一段些微的歇息。停轿下棺,哀子先行下墓穴以柏叶之类为扫帚,从里而外,倒退着清扫墓穴后,众人用大绳绑缚棺木,吊垂入穴,再用滚木将棺送入穴内准确位置。在穴外停棺时,就由襄□们去掉棺材的座子,一则沿滚木送放便利,二则也为棺木能坐到土上,有利生发,不致让尸体悬于空中。棺木大头朝里,居中放置,两侧均等,朝向端正。然后再打开棺木盖子少许,检查一路奔波,随葬物品是否零乱,整理就绪,再盖严棺盖,又倒退着扫出来,不要留下脚印。然后,在空余地方,放置“酵头罐”、亮盅子、供桌、献饭和陪葬所有物品。随后点燃准备好了的“熏堂子”的物料于铁锨上,伸入墓窑内,倒在地上,安放好墓口石,挡严,立即封土掩埋。留在哀主家里值守的人这段时间撤除灵堂,撕掉白纸的贴物,打扫院落,把停尸用的干草等物及所有垃圾,堆于大门外焚化。准备着接应卷墓回来的人们。
全陵 在封土的过程中,乐队不断吹奏,襄□们相机散烟、斟酒,犒劳协助封土的诸友亲邻并高声吆喝着“孝子们给卷墓的磕头啦”,孝子们边哭边不停地给协助的人们磕头。封土至窑顶时,将引魂幡插于窑口顶正中,即为全陵起堆的标志物,标志着封土堆的中心和高度,尽可能在窑背上多压一些封土,使窑穴坚固。在封土即将起冢完成之前,参与葬仪的礼宾先生将会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谷粮食的种子,不断地撒向封土堆,并随即以其睿智的头脑和伶俐的口才编唱一些即兴的顺口溜,其内容有祝福、有希望、有恭维、有评说,有乡俗民风的宣扬,也有即兴杜撰的戏谑。比如:“一撒金,二撒银,三撒一个聚宝盆。四撒福气五撒祥,六禄高升到庙堂。七撒财运八撒发,九撒一群胖娃娃。五谷粮食都撒遍,风调雨顺仓储满……”这一连串的顺口溜,可以通过不停地变换韵脚,把亡者及其家庭状况,还有亲友中的熟人也都顺口说入其说唱词中,大家也都乐于接受,活跃了过于沉闷的丧葬气氛,为压抑已久的悲哀注入一丝生气。封土冢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很快完工。协助卷墓全陵的邻里亲友便可陆续撤离了。襄□头抓住这一时机,大声招呼大家在什么地方主家设有便宴,感谢亲友邻里的帮忙,并热情地邀请大家赴宴。而哀子哀孙们则完成最后的布插“纸糊棒”“哭丧棒”,垒砌祭献平台,再烧一回火纸和冥币之类,同时还要为这次的动土而谢土神,也会将部分冥币给周边的旧墓冢焚化一些,无论生前认识与否,从今以后,就是冥界邻里了,也好谋求一些谅解和共处的默契。诸事忙完,便可回府了。在回来时,由长者把子女孙众的名字叫上,前有一人叫曰“××回来”,后跟一人答曰“回来了,回来了”,俗称“叫魂”。
葬礼归来的人们,若在农村便一般都是回到哀主家里,哀主家以一顿□□谢承大家,谓之“卷墓□□”,或设酒席款待酬谢。若在城里一般都指定某一个大一点的食堂酒店。在家里或酒店负责招呼大家的襄□们会准备一个水盆,在水盆上横架一把菜刀,或长刀,刀刃朝外放置。卷墓回来的诸友亲朋都需要在水盆里蘸一下,在刀面上点一下,意为净身避邪,然后才洗手净脸入席就餐。哀子哀孙则携酒执壶,给每个客人敬酒以示感谢。然而,哀主家里要召集家人在灶神前叩拜,名曰“谢灶神”。
七斋 所谓七斋,是以七天为一个斋期,完成七个斋期,也就是四十九天的斋戒和哀悼,据说人有三魂七魄,服三期消其三魂,七斋期化其七魄。人生存世几十年,一朝西去,何其突兀,无论形式上还是感情上,都不是一朝一夕即可以忘掉的。是在怀念中遗忘,在消泯中记缅。这一比较长的过程,首先是送火和服三纸,七斋计时从亡人死亡之日算起。而送火和服三纸是从下葬之日起计。老人入土为安,进入一个黑暗的世界,远离了光明和温暖,在感情上哀主家人们是无法接受的,于是就在下葬的当天傍晚给老人送些火光去。第一天只能送到村口,第二天送到半路,第三天送到坟前,连同服三纸一次在坟前焚烧,这一次女眷们也是可以参加的。牵肠挂肚的思念,这三天里的无尽煎熬,在这一刻都会骤然化做如雨的泣泪和撕心的号啕而得以释放。这里,亡者停止心脏跳动的最后一刻,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没有超过晚上十一点,都作为数七的第一天,从这天数起的第一个七天,便是头七或叫作首七,在头七内重服的孝子是不得到别人家去的,以免给人家带来不利。头七不请灵,直接到陵地墓前烧纸就行了。再是这七个七天也不是逢七必过事,一般只过一、三、五,百期也就是亡故后的第一百天,在老人过世百天之内孝子也是不能理发剃头的,若实在天热难耐,可理发,但须在耳后留一小撮头发,以示重服在身。这几个过事的日子,则由哀子哀孙端上盘子、供献、牌位到茔前将老人灵魂请回家里,设供祭奠。旧时,三七、五七、百期仍是要给外家下书的,这些亲戚也是要来祭奠亡人的。在七斋的时日中,若逢七逢八,还有一个规程:就是逢七插旗,逢八插伞。遇着逢七的日子,哀子哀孙们要制作若干小白旗,顺着葬埋时灵柩的行走路线,依原路间隔布插。布插的距离是出门就插第一个,然后,每插一个,要两旗相互能看见,当然拐弯处就要多插几个,要前后互为呼应,一直插到陵地。如果逢八,除依例插旗外,还要制作一把纸糊的小伞,插放于坟前。俗言“逢七逢八,阎王爷拷打”,故此制作些旗和伞是为了叫老人遮挡拷打的。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殃煞。过去认为人死只是肉体的沉寂,而作为灵魂的殃是出了窍的,他游荡在空中,是不肯轻易离去的。这个殃才是人生命的主宰和依附。有的人未死殃已离开躯体走了。该人就必死无疑,即便是活蹦乱跳的人,也不会活过多久。而有的人,躯体已埋入地下,殃却并没有随之而去,还停留或游荡在某个地方,但也一定不会太久,否则,就要用禳治的方法,为其出殃了。而什么时候出殃,怎样出殃是要阴阳先生掐算的了。古人有殃煞歌:“子午卯酉是回殃,辰戌丑未殃带光,寅申巳亥压厅堂,子时应数一十一,十一去五是属马的,卯时应该是九位,鸡到子时才更衣。”人死前殃已经出了的,就不要再禳治处理了。还有一种囚殃,在人入殓时,在原停遗体的地方压上一块石头,压过百日殃可自消。第三种出殃是根据死的时日推算,推到什么日子就是当日的地支的时辰,可用三根桑树条子和鸡带走,不再另外出殃。过去的人们对殃是有些过度畏惧的,出殃要全舍腾空,家里是不能留人的,都要回避,谓之“躲殃”。免得叫殃碰着,俗称“叫殃打了”。
人死和人生一样也要过百天,区分过两个百天是必要的,小孩出生的百天叫“百天”“百□”。而老人过世的百天叫作“百日”“百期”,都是要简单过事的。
周年 人死后的第二年的对应日,俗称“过头年”,无论是头年、二年、三年,哀主家都是在人死时日的前一天去陵园将已故老人的灵魂请回家来,无非是奉回一纸牌位,谓之“请灵”。回家后安置于供桌上供奉起来,第二天,也就是正事日,烧纸祭奠,头年还是要下书请客的,所请的客人一般就是所谓的“底亲”“嫡亲”,必须是埋葬时来过的客人,也是要设席款待的。宴宾烧纸后,将牌位奉送回陵地焚化了事。第二年一般就不那么讲究了,只是自己人和宗亲族人请灵烧纸即可。三周年的祭祀则必须郑重对待了。
□(dàn)服之礼 老人过世后的第三年,就是俗称的过三年,是丧葬事务的最后一次祭奠,也是哀子、未出嫁的女儿及承重孙这些服斩衰的重服孝子们的服满之日,就是说无论五服中的人在葬礼时穿着哪一种孝服、服期多长,都可以在这一天脱去孝衫,换着常服,古礼称做“□服之祭”。“□服”就是除去丧服,所以也有“换服”之俗。以后就不需着服守孝了。
三年之祭一般都是大祭,在临近祭期时,主家就要邀约自家人门内有威望的长者来家商量祭事的规划了。届时要下书动亲、请礼宾、请襄□、请乐队,准备祭献的猪、羊等,下书请人都是要拿礼的,丰俭自便,但规程是要有的,这些人必须在过事的前一天到来。亡人的儿子供献豕,即猪,是正祭、主祭;女婿外甥进献羊,为傍祭;老外家、小外家则为陪祭,仍然是以客头的身份监礼的。先生来后,主家即利用给先生接风之礼邀约聘请的襄□头以及早到的客人坐席议事,孝子们是要给先生和襄礼叩头敬酒的。意思是仰仗他们的齐心协力,把祭事过得好些。席后给先生安排专供其使用的地方,谓之“宾馆”,宾馆是供主家和襄□头议事的地方,一般人也就不便打扰了。如果女婿、外甥中有人早到,且办事周到、干练,则作为招待和协助先生的人员被固定下来支应先生。先生的莅临,为主家的祭祀活动的正常开展敲定了起始。
祭事要过得好,必须有一个合乎情理的、比较完备的祭礼场所和必要的布置陈设,先生们一到,立即指派襄礼头率领襄□们及女婿外甥们开始了典礼活动的准备工作,宰杀牲献、搭建彩门礼棚、制备供献、陈设灵堂、布置书画等等,一应器物、文牍都紧张而有序地落到实处。
在事主家的大门,俗称“龙门”口,以钢管或木椽绑扎成门形,以绳索网结,再用柏朵松枝插装成彩门,并配以特此撰拟的大型对联、横额、吊挂彩灯或大红灯笼。院内较宽敞的厅房,或近窑的地方,搭建礼棚,礼棚的底幕和窑门前留出一米左右的巷道,底幕两侧留出或另开可供进出的门形通道。底幕正中悬挂“三星高照”的图画卷轴,或配有对联的中堂画,棚围周边多挂字画,如八仙图、二十四孝图等,中堂下方,放置带有桌裙子的大方桌,靠后边挨幕的地方为迎神处,供奉神主牌位,然后,香炉、烛台、樽、觚、笾、豆等祭器供献,香表等化焚之物,献饭十碗或十二碗,桌前铺设拜毡或芦席。棚顶横设四道铁丝,均等地布挂吊帘若干,吊帘以五色纸书写,中间位置每道挂一横幅吊帘,从外至内,分别写上“奏其乐”“行其礼”“思吾亲”“奠其位”,其他吊帘,皆可用相应思孝报酬和缅亲继志的话语而分别写布。棚口要有相关的对联,与棚口的高低,宽窄相呼应,也可挂悬灯笼,彩灯等,棚内可在两侧设放条桌凳若干,以为监礼和观礼的坐席。这个礼棚即为“前奠”或“前殿”,它穿过两侧预留的门形过道,可通往窑里或厅堂,这个窑或厅堂即为“后奠”。就是灵堂和备礼、备献的场所。同样也要放置大方桌,带黄色桌裙、香烛之类也要如仪陈献,冥币、烧纸一应俱到,这才是敬祖用的,表帛是敬神用的,冥票、烧纸是敬祖用的。猪、羊的陈献也是放置在这里的。豕上羊下放于两侧,头朝供桌而离开供桌向外扯出,不能和供桌齐,地上仍要铺设拜毡或芦席。豕、羊的头上蒙盖花油,叫做“蒙头油”以遮挡其面目。一切布置停当,就静候各路亲戚客人的齐聚了。
过三年邀请的客人,依然是以男外家、女娘家的姻亲为客头,亡者是男的,其舅家即老外家,而亡者是女的娘家即是外家,两家都是要来的,坐席便是外家陪老外家。另外,有礼宾先生执礼的祭事,都是要有祭文的,自家人会写的,那当然是自己写出来更好,情真意切。不会写的,或自己没有自信,怕写出来招人笑话,则必须请先生代写。就得携礼到宾馆看望先生,请先生代写祭文是要给先生磕头的,至于礼物,也无定数。
过三年的纸扎是很讲究的,有七件、九件、十一件或更多,主要是纸扎的灵堂是一个大件,其他都是成双成对的。灵堂有扎糊成殿形的,楼形的,飞檐斗拱软门软窗,工艺考究,是用来供奉神主牌位的,其他有童男童女、金斗银斗、聚宝盆、摇钱树、花盆、花篮、花瓶、鹤、鹿,现今还有纸做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甚至还有汽车、小轿车等,也都惟妙惟肖。纸扎,除金银斗、花篮是女子们给娘家敬的,其他都是主家的,其实都是主家请人做好,给女婿、外甥摊分子钱就是了。
三年的入事,就是在当年人死亡的前一天的对应日。也有的人嫌人殁的时节不好,想挪动是可以的,但只能提前,不能推后。挪月份不挪日子的。这天早晨,先生把牌位、香纸、酒具、备盘放置于礼棚内左边的桌子上,这个桌子叫陈馔(zhuàn)桌,在《仪礼·聘礼》上就有“馔于东方”。馔就是指安排食物。是用来行“奠礼”时陈放预备供献的物品。其中的香盘是木质的长方形盘子,现在也有瓷盘和不锈钢盘,当然更好了。这些东西准备好了,就可以请灵了。请灵一般放在当天的中午十一时至一时,这之中,外家应该到场。请灵只去孝子也行。孝子人少,女婿、外甥同去也可以。请灵就是要把死者的灵魂从阴间请回到家里,因为三年服期已满,亡人可以正式进家庙、入族谱、上影轴了,也就跻身于宗族神族的系列了,牌位也由“灵位”而晋升为“神位”了。届时,礼宾先生礼帽长袍,腰系红绫、方步挺身,站立于方桌两旁,招呼乐人开始吹奏,一声乐起,主家客人俱皆蜂至。请灵队伍迅即组成,先生吆礼高唱曰:“××村×府×××为其家严(慈)仙逝三周年□服子侄婿甥尊礼生引拜奉主请灵”。一应□服之人随引领礼生至陈馔桌前鞠躬抱主,即为先生写好的“神位”牌,由长子端香盘,将牌位字朝盘面俯放于盘内,然后,乐队前导,安排一人为乐队带路,先生跟乐队端盘人跟先生,其他请灵人员依次后随,请灵队伍,低头缓步,禁绝言笑。行到坟前,乐人齐站于坟右侧下首位,先生立站于坟左侧上首位,全部请灵人员面对坟茔而立。先生唱“□服子就位”,奉盘长子前站二步,将香盘放于坟前供桌上。其他一应子侄站前一步。吆“甥婿就位”,应吆甥婿站于子侄之后。吆喝“鞠躬”,所有人等长揖到位。随后先生吆“跪”,□服之人皆跪于坟前。依吆唱行礼,“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吆唱:“兴”,跪着的人皆起身站好。吆“鞠躬”,再作揖。然后吆“跪”,再跪下。吆“燃香”,前跪儿子们则点燃香烛。吆“鞠躬上香”,□服子执香在手作揖后插在供桌香炉内。然后又是“鞠躬”“跪”。主唱礼宾吆“读祭文”,乐止。吆“读祭生就位”,两先生同步前跨,反身而对坟墓。吆“鞠躬”,同时对墓行作揖礼。吆“开章恭读”,两先生回原位面向众人,一人读文曰:“举步至坟园,双目泪不干,严父(慈母)葬此间,至今已三年,鸟啼声凄凄,荒草长墓前。思父心切切,依门望眼穿。大祥期已至,敬请父回还,戚友皆齐聚,期盼佑家园,家中备薄宴,敢乞回府餐。谨此恭敬请,尊驾随我还。”念毕叩首,吆“焚文化财”,乐起,□服子随唱,烧焚请灵文,点化冥票。
灵魂回家的时间内,每顿饭都有礼,“朝祭礼”是烧纸这一天的早饭前举行,是女婿、外甥们的礼,□服子等其他人也都要相陪。其陈设仍是由长子施行,由女婿外甥上饭进献供,最后还是由陪祭宾总结烧纸,其施礼过程如前,这天的早饭,就是吃甥婿们所献的羊,敬酒当然也由甥婿施敬,席第座次依旧。
过三年,同样是要行门户的,叫做“奠”“礼奠”或“上礼”,仍是按老外家、小外家、干亲、姑姨、甥婿、孙辈的次序在礼棚内唱赞登记的。门户的高低同样是以外家的为最高标准,其次递减,也要根据主家事过的规模和档次而定,有没有请先生,请乐队,有没有献猪、献羊,都对礼钱的多寡有影响,不是一味地收钱了事,主家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也有只求尽孝,不收礼的,尽管这样,老亲们依然是要有所表示的,同时也获取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最后即为“烧纸”,烧纸礼就是把请回的灵魂,再送回到坟茔,使其在地府办理脱离苦海、进入家庙宗祠的程序,这就不是人间所能管的事。所以烧纸礼就是这场祭祀礼仪的总结,同样是鼓乐前导,请先生,请外家。
一场延续传袭、联系亲情、沟通阴阳、振播家声的祭祀活动,在悲壮肃穆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也正是这种乡间坊里的俗风,千秋承传而生生不息,得以延续。
附录1:
祭奠家母仙逝三周年文
维公元二〇〇二年十二月五日,岁序壬午,时届仲冬。适值家母仙逝三周年忌日,寒风袭人,悲情恸戚,谨以珍果芳花,供陈礼乐之仪,敬祀于先妣灵前曰:
冬云初霁,寒风凄凄。家母仙逝,三秋悲泣。
慈容常忆,笑貌依稀。德范惠我,恩与天齐。
家母闺守,富平城里。朱女窦媳,淑贤有誉。
久历公干,守志如玉。经理财务,精明至细。
廉洁如水,淡泊无漪。节俭度用,刚阿寡欲。
相夫齐眉,教子有仪。六女一男,循规蹈矩。
家睦室和,皆有出息。子环孙绕,晚岁养颐。
难拗天意,突发急疾。花甲过五,撒手西去。
遗爱无疆,承志有继。祀典尊礼,拳拳如仪。
服满孝存,切切此意。祝祷逝者,畅心安息。
尚愿椿庭,常茂常依。病体康健,福寿两及。
谨此致祭,诚心诚意。伏维尚飨,如愿如乞。
附录2:
母亲仙逝三周年家祭二老文
维公元二〇〇三年十月廿七日,岁在癸未,时届初冬,家慈仙逝三周年祭,礼乐时果,芳花香帛,追缅椿萱似海深恩,树石镌铭,以志永远,慰藉侪辈依门湿襟之念,聊表承恩继志之情,切切思绪,拳拳孝心,谨告祭曰:
祖居桥山,邑城居安,耕读为继,广有田产。
严父幼年,塾学习研,初通文墨,二老逸仙。
家道殷实,作务勤勉,敦厚立世,历尽辛艰。
精于园艺,兼谙市贩,面坊济民,诚信厚憨。
颇好传统,熟悉古典,尤喜对弈,棋艺精湛。
德望卓群,好施乐善,家风有继,循规遵范。
慈母闺守,丁村名媛,女红箕帚,操持节俭。
教子唯德,相夫以贤,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内勤家务,外事重担,务工度用,开荒种田。
睦和邻里,敬友尊贤,母仪昭彰,遗惠无边。
二老厮守,齐眉举案,相扶相携,随遇而安。
时逢盛世,家道渐宽,晚岁清享,子孝孙贤。
白头偕老,八旬逸仙,承恩继衍,四女一男。
三秋隆祀,百代记缅,勒石镌铭,旌表椿萱。
立碑 碑石本来是作为标志或纪念用的石质物体,最早是宫或庙的门前用以识日影看时分及拴取毛血祭祀牲畜用的竖石。而在上面刻上文字,在秦代称为刻石,汉以后才称碑,作为纪念或标记的,也用以刻文告之类。立石树碑大行其道是从秦始皇到处刻石纪功始。碑的形制也逐渐有了规范,竖长方形的刻石叫碑,圆首形或在方圆之间的称为碣,后世将其混用。立于墓前刻有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应该叫墓表,而这种刻在墓表上的文字列为一种文体。宋代欧阳修有《泷冈阡表》就是这种文体,往往和墓志同用。放在墓中的叫墓志,为方形的下底上盖的石质或砖制的器物,底刻志铭,盖刻题记,汉时的墓葬里就出土有方板和小型墓碑。墓志的铭文包括两部分,志是用散文记载死者的姓氏、籍贯、生平等,铭是用韵文来概括全篇,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和安慰之词。而镌刻志铭立树于墓前的就是墓表或墓碑了。
黄陵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立碑树石之风自古甚浓,虽然过去由于等级区别和官民的禁忌,以及物质的匮乏,老百姓在墓前立碑者就鲜而有之,现时已大行其道了。碑石的用材、雕饰也就逐渐讲究起来。碑首、碑额、碑身、碑座、供桌等也都讲究一定的形制和图案装饰了,也有石雕砖砌的碑楼、墓围之类。至于碑文的撰拟和书写,就更要重视,大都是请地方上能文之士代笔,结构精巧,词藻华丽,用典精当,叙事简洁。都依主人意愿,尽展文采。碑石一般为单面的,即是正面磨光漆黑,书词镌铭,背面依石质原样,平整即可。也有双面的,正背皆磨光漆染,正面仅书刻题额。背面为碑表全文。立碑树石以缅念先祖,纪表墓茔位置与归属是一个家庭宗族的大事,在民间是很受重视的,当然也就有一些相应的礼仪形式了。
首先是议定立碑事宜。黄陵土地宽广,人居分散,一般老户都有自家宗系的祖坟茔园,俗称“老陵”,分级埋葬着各辈分近的宗祖,讲究后辈人给前辈人“扶陵角子”,就是葬在前辈人坟茔的陵前脚下两侧,由后向前排出。这样一来,有的人想给自己的已故老人立碑,又觉得祖父、曾祖父没有碑会不会怪罪自己,怪罪父母,于是,为了安抚宗族祖宗,有的就会同时给祖辈也补立碑石。有的连自己的爷爷的生平都不尽了了,或是根本就知之甚少,干脆就立个列祖列宗碑表。当然也有不避讳这些,只管各自制立的。
碑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体,有其独特的行文要求,因为碑版规格的限制,要求言简意赅,又要把事说清楚,还要合律合韵,一般也就是百十来个字。如果是单面碑,除去中间的正题大字之外,所剩空间也就是碑面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字一般也就是二三公分,再小了不好镌刻,也不长久。双面碑整面叙事,相应可长一些。碑额的雕龙镌凤之外,留出一方平面,开如小碑,就是篆额或题额了,大都是国号或时序年代的题刻,如“大明”“皇清”“御制祝文”等等。如今,有写作“中华”“共和”“纪念”“留芳”的,也是各依所好吧,下边列几个见诸于原野的墓表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