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潜伏在办公室
31311800000043

第43章 用心跨越职场社交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世上最复杂的关系,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一方面,中国人认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不靠得住,就看关系硬不硬。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希望凡事凭本事,而讨厌“拉关系”的行为。殊不知,一个毫无能力的人,是无法依靠人际关系而成功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都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然而,每个人遭受困扰的原因却是不相同的。正确地找出你的困扰究竟来源于哪些方面,有助于你对症下药,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克服不良思维方式,学做职场“新人”

我们在职场交际中有时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良思维方式,那么,我们有必要知道有哪些思维方式会对我们的社交和自信心产生影响。当我们出现这些念头时,可以清楚地把它们认出来。这些想法包括:念头、预期和态度。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方面折射出我们的内心活动,它们都能产生恶性循环,导致你不断地产生焦虑和自卑感。

1.创伤性回忆

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可能与某些痛苦的回忆有关:比如被抛弃、被欺负、在大庭广众下被人责备,等等。很多人都觉得,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议论、或面对高高在上的权势时,自己会显得很弱小,这时,小时候面对严厉的老师的情景就会浮现出来。尽管很多当事者都不能马上意识到这一点,但潜意识里这样的情景都与他们当前面对的事有共同之处。

2.预期性焦虑

这是很常见的,比如觉得自己将会被众人品头论足。预期对你思维方式的影响要远大于某一个念头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它们代表的是一种倾向:不合群,不能胜任,或不被接受。诸如此类的消极信念经常会破坏你的自信心,让你觉得“我一事无成”,常见的表现就是你认为每个人都喜欢盯着你的缺点,或是谁都比你更自信,更有竞争实力。

3.偏见性认知

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发生在焦虑的不同时期,事前你可能会设想自己又将说错话、办错事,或又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在事情过程中喜欢琢磨或猜疑别人的反应和想法,悲观地得出比实际情况糟糕得多的结论;事后你又去猜疑自己哪儿又想错了。这些想法很可能是不准确的,是一种偏见。它们通常是对真实事情的歪曲认识。常见的偏见性认知如下:

(1)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

你总觉得别人的做法和反应都是针对你的,比如你在讲话时有人离席或是盯着别处。总是责备自己,你老觉得什么都是你的不对,其实你并没做错什么。你会对自己说:“他真生气了,肯定是我的错,我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2)使用“测心术”。

你总认为自己知道别人在想些什么,比如“她肯定觉得我不爱说话”、“他不喜欢害羞的人”、“他们都知道我一点儿也不擅长这个。”

(3)怀疑正确的东西。

你总是看不到事情好的方面,甚至消极地理解它们。你可能会想“她纯粹是为了安慰我”、“他们这么做只是出于礼貌罢了。”“我要是更聪明,更有吸引力,更机敏,更年轻,别人就会更喜欢我了。”

克服这些不良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策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想法,那么下一步就应该重新审视这些想法,并对你的这些想法提出质疑,以探索你自己的想法与实际是否相符,是否合理,对你有没有帮助。其实,我们每遇到一件事,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想法:既可以因天上的云彩预示着大雨的来临而心存忧虑,也可以把它们当成马上就会艳阳高照的标志而满心欢喜,当然你也有别的选择。如果你学会用不同方式思考问题,你所选择的思考方式将会影响你的感觉,也会使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知己知彼,认识影响交际的不良心理。

许多人遇见陌生人或者在公共场合说话、做事时会感觉不舒服。在一些调查中,多达40%的人认为他们自己属于腼腆型或社交忧虑型。一些腼腆的人,天生就具有社交忧虑的倾向。这种类型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得体地应对各种社会事务,或者因为他们曾经历过别人的拒绝或经历过一些令人羞耻的事情。结果,在可能被人注视或被人批评的时候,正常的担心被他们扩大化了,他们感觉特别不自然、尴尬、紧张。当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他们身上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颤抖、呼吸加快(强力呼吸)、流汗、唇干或者感觉恶心。这是由于有社交的恐惧感,经心理学家研究,不良心理不仅影响人的交际能力,并且束缚我们的职场发展。

1.八大不良心理,阻碍你的社交能力

(1)自卑心理,消磨你的魄力。

在职场中,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己短不知己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在工作中,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束缚你的思想。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在工作中的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3)猜疑心理,害人又害己。

在职场中,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4)逆反心理,使人反感。

在办公室里,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5)排他心理,缩小自己的交友圈。

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负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使得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里兜圈子。

(6)做戏心理,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在职场中,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7)贪财心理,贬低自己的人格。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8)冷漠心理,使人远离自己。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2.克服你的社交恐惧感

社交的恐惧犹如纸老虎一般,你越躲着它,避着它,它越欺负你,只有你蔑视它,挑战它,才有可能战胜它,只要有信心和决心,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走进职场。

(1)空椅子技术。

在家中摆放几张空椅子,一张代表“我”,其他的代表你所害怕交往的人如领导、同事、某异性等,想象一个你们交往的情景,你一会儿坐在“我”的椅子上扮演自己,一会儿坐在别人的椅子上扮演别人,向“我”说话,体会对方的心理状态。

这种游戏似乎很可笑,但如果你能在家中忘情一试,必可逐渐获益,而且角色模仿得越像,表演越彻底,消除恐惧感的效果越好。

(2)系统脱敏法。

先主动与亲人或较亲密的朋友交谈,尽量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慢慢地要求自己抬起头来看对方。

接着强迫自己每天到人多的地方去,注视陌生人的脸至少15分钟,最初每天一次,以后增到每天2次,一开始你可能会内心慌乱,周身出汗,不敢抬头,但一定要坚持,反复默想这没什么可怕的,利用深呼吸进行松弛,从而克服恐惧情绪,并记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克服。只要你咬牙抬头看人后约5~7分钟,恐怖情绪便会逐渐减轻。

以后便可逐渐增多到人群中去的次数,并延长注视的时间,当你害怕见人的恐怖现象消失后便应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正常地与人交往。

(3)认知深化法。

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你的态度,也许你会发现别人各做各的事,并不特别关注你、在意你的行为。你再分别调查两位同事或同学和两位异性朋友对你的评价,你定会发现许多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

(4)想象放松法。

想象最想见的又怕见的人或想回避却回避不了的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体验紧张的情绪,然后进行放松,反复多次后,便可把这种适应扩展到现实中去。

(5)自我调适法。

克服自卑,没有可能也没必要事事处理得体,多掌握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技巧。有一天你定会发现自己也能抛开恐惧,与人亲密相处,愉快交往!

3.克服你的职场社交困扰

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力高低是不一样的,但这并不是说,交往总体能力高的人就没有一点缺陷;也并不意味着,交往总体能力低的人在各方面都无善可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与人交往的困扰可细分为言语方面的困扰、交友方面的困扰、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以及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应该承认,这四方面是相互独立的,有的人虽然不善言辞,但朋友不少;有的人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但不注意小节,也没有真正的朋友;有的人在同性朋友间活泼而幽默,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时则木讷而腼腆;有的人朋友不少,但待人接物方面的修养很一般。因此,若想全面克服与人相处时的困扰,就需要在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1)言语方面的培养。

首先要注意不管谈什么问题,都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在你敞开心扉,真实地表达你自己时,别人才可能对你的谈话发生兴趣。其次要学会倾听。既然是谈话,那对方当然也要有话可说,不要只顾自己夸夸其谈。此外,还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开阔你的思路,使谈话趣味盎然。

(2)交友方面的培养。

首先要真诚地对待他人,交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接纳的过程,你以严格的标准选择别人,别人也在选择你,有了良好的个性与品质,就会被别人引为知己,友谊便很容易建立起来。其次,要善于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为别人着想,只索取而不奉献,交往关系是很难维持的。最后,还要适当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简而言之,就是要学会选择,不卑不亢。

(3)待人接物方面的培养。

学会在平时的生活中从小事做起,重视人格锻炼,特别要注意环境给予的信息反馈。在一般的交往中,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都能接收到积极的反馈;而不良的待人接物方式即便不会遭到明确的指正,也能通过他人的微小动作得到某些暗示。正确地学会识别这些,有助于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控。另一方面,正确的沟通技巧和交际动作都是社会化的产物,要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以便在实践中掌握、运用。

(4)与异性交往的培养。

在与异性交往方面,人们的困扰有先天造成的因素,也有后天习得的因素。要解决这些困扰,一方面要在实践中逐步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另一方面,还要在思想上正确区分友情与爱情的关系。

总之,正确分清与他人交往时的困扰,并采取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告别腼腆,大方走向你的职场

在工作当中,容易脸红,说话声小等特点都被看做是腼腆的表现。腼腆的人在与同事初次交往时,对谈什么话,怎样保持目光接触都感到为难且不自在。他们不善于言表,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半天也不表达自己的见解,成为工作当中的一大障碍。

产生腼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有的人天生胆小内向,属性格原因;有的人怕认识有误,怕在人前出丑,有损自己的面子;有的人受过几回挫折就不敢再做此事了;有的人持有传统保守思想“言多必失”等。这些原因束缚着人们的言行。

作为职场的年轻人,腼腆的人容易错过进取的机会,失去很多本可以交得很好的朋友,错过上司或老师赏识你的机会,错过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时机等等。

如何克服腼腆呢?首先,用新的思维去抛弃那些旧的教条,成为一个洒脱的人,活得自由自在;其次,在人面前要鼓起勇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经过一番心理暗示之后,一定行的;再次,在跟人交谈时,一定要直视对方的眼睛,认人感觉到你是一个坦诚且有自信的人,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最后,腼腆的人要改变自己与人交谈的方式。当人际交流遇到困难时,可以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一些轻松随意的话题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

总之,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腼腆。

克服嫉妒心理,做职场坦荡之人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是在职场人际交往中,发现自己在才华、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等负性情绪体验。它通常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取得的成绩心怀不满;看到别人冒尖、出头心有不甘,总希望自己与别人相差无几或者比别人强。如果嫉妒者能通过正当的努力奋斗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倒是无可非议,也不必大惊小怪,这可谓是一种积极的嫉妒。然而,如果嫉妒者没有竞争的勇气,不是正当的去面对和解决自己在竞争中的不利,而是采取不道德的方式,甚至不合法的言行发泄自己的不满,诸如:讽刺挖苦、造谣中伤、挑拨离间、公开侮辱、搞恶作剧等,这就是一种消极的嫉妒,是一种心理障碍的体现。

嫉妒心理有着相当的普遍性。古往今来,大凡正常人没有几个完全没有嫉妒心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经历。

消极的嫉妒心理是我们坚决要克服的,而要克服消极的嫉妒心理,必须学会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

1.理性认知法

应该认识到:不服输,不甘落后并不是坏事,相反,它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因之一。但是,万事都超人前,样样都不服输,却是不可能的。由于先天的遗传基因、后天的环境影响、教育、个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人与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差异性。某些方面自己领先别人,某些方面别人超过自己,这是正常现象。再说,就是“平起平坐”,也只是一种暂时现象。随着各人努力程度和客观境遇的不同,“平起平坐”随时有可能被打破。因此,想在每一个方面都独占鳌头,最终只有自寻烦恼。因此,既要学会不服输,又要学会服输。不服输是为了进步,服输则是为了更好地向别人学习,目的也是为了进步。明白了这一点,对于好胜心强的人来说,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驱散嫉妒的困扰。

2.改变比较方向法

对他人的嫉妒常常是由于自己太在意对方在某方面的优势而引起的,如果改变与对方比较的方向,拿自己的长处与对方的短处作比较,或者把自己同更弱的人比较,这时失衡的心理会获得新的平衡。

3.心理位置互换法

俗话说:“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这在心理学上就叫“心理位置互换”。一旦嫉妒的阴影笼罩在自己的心头,要学会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他,别人这样对我,我会怎样想?怎样做?”这样,就可以借助内心的情绪体验,自觉地驱散笼罩在心头的嫉妒阴影。记住孔子说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根除私心杂念法

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与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就要存在一天。嫉妒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能自己好,不许别人有进步。只要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使得自己的利益或形象相对降低,嫉妒之心便会油然而生。陶铸有句名言:“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彻底根除私心杂念,以大局为重,才有助于克服嫉妒心理。因此,要注意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克服自私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积极升华法

培根说过:“每一个埋头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对别人的成绩与其嫉妒,妄图打击别人以抬高自己,或无视事实,夜郎自大,倒不如把自己的消极嫉妒变为一种上进的力量,积极投入到竞争和竞赛中。可从自己的优势入手,选择突破口,奋起直追,加倍努力,以此来缩小彼此的距离或赶超对方。

6.赔礼道歉法

如果因自己的嫉妒产生了错误的举动,往往会造成同事关系僵化,由此产生内心不安。应找一个恰当的机会,当面向有关同事承认自己的错误,赔礼道歉,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谅解。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是摆脱良心谴责,修复人际关系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