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潜伏在办公室
31311800000046

第46章 职场中的那些心理学效应

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混乱就会滋生、繁衍。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在职场行走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把我们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扼杀在摇篮里,保持积极饱满的情绪状态,友善地行走在职场中,这对职场生涯将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马太效应的启示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十锭。”于是国王奖励他十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五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对于职场交际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自己的交际能力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方面多下苦功。当你成为职场交际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职场交往的回馈。

做个新时代的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相传,他性情非常孤僻,喜欢一人独居,擅长雕刻。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他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雕像。他天天与雕像依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了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少女雕像被他的爱和痴情所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皮格马利翁娶了这个少女为妻。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I)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罗森塔尔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罗森塔尔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由此可见,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相反消极的不良期望对人行为的影响也不容置疑。罗森塔尔(R。RosenthaI)就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术界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英国诺贝尔奖作家萧伯纳先生曾写了部作品叫《皮格马利翁》,讲述的是一个语言学家如何把一个伦敦街头粗俗的卖花女用六个月的时间培养成了高贵的女公爵。后来还拍成了电影,由著名奥斯卡女星奥德丽·赫本主演,这就是获得第37届奥斯卡奖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由这个神话故事而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很早已在西方的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领域中得到应用。这个效应是指我们对人的看法,无论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会对对方产生影响,对方的行为结果也越来越接近这种看法。人们通常用这样的方式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小叶在外贸公司工作已经3年了,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她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一直平平。原因是她以前的上司安娜是个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对小叶的所有工作都不加以赞赏,反而时常泼些冷水。一次,小叶主动搜集了一些国外对公司出口的纺织品类别实行新的环保标准的信息,但是上司知道了,不但不赞赏她的主动工作,反而批评她不专心本职工作,后来小叶再也不敢关注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外的工作了。小叶觉得,安娜之所以不欣赏她,是因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样奉承她,但是她自问自己不是能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安娜的青睐,她也就自然地在公司沉默寡言了。

直到后来,公司新调来主管进出口工作的张宏,新上司新作风,从美国回来的张宏性格开朗,对同事经常赞赏有加,特别提倡大家畅所欲言,不拘泥于部门和职责的限制。在他的带动下,小叶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由于张宏的积极鼓励,小叶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她也不断学会新东西,起草合同、参与谈判、跟外商周旋……小叶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个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够跟外国客商为报价争论得面红耳赤了。

在职场的交际中,如果我们像皮格马利翁一样,坚信自己的每一位合作伙伴都是人才,都是千里马,都有能力为公司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在与同事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在工作中向同事传达这种信息,我们的这种做法将对同事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对同事来说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同事可能会给予你积极的反馈,不管是与我们的交往还是在工作中的合作,我们都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业绩。因为人的潜力是无穷的。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合作伙伴,做一个新时代的皮格马利翁吧,它对我们的人生和事业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在管理中运用“鲶鱼效应”,是指当一个组织内部人浮于事、缺乏效率等情况下,在内部挖掘或从外部引入一些“鲶鱼”。通过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组织的其他人员,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这里的“鲶鱼”是指那些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着较强的个人感召力的业务骨干。他们在组织中拥有一定范围内的权利,但他们常常运用的却是权力领导力,依靠个人魅力去带动和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员。

“鲶鱼效应”在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带动作用和刺激作用。带动作用,是因为那些“鲶鱼”积极向上、能力强,能够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领导关注、支持和更好的待遇,会给组织其他人群带来压力,从而刺激他们的自尊心,若再辅以得当的引导,就会出现“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是一位非常有趣的科学天才,他具有天章云锦般的想象和深刻过人的洞察能力。据说,他在饭桌上的一席话所溅出的思想火花,就是足够别人干一辈子的研究课题。他本人除在结晶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做过重大贡献外,还在“科学学”等其他领域里放射出了创造的光芒。

贝尔纳的同事和学生们都相信,按创造天赋讲,贝尔纳是可以不止一次地获得诺贝尔奖的。然而,他一生中最高的荣誉不过是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勋章和国外院士之职。贝尔纳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有一种公认的回答是“他总是喜欢提出一个题目,抛出一个思想。首先自己涉足一番,然后,就留给他人去创造出最后的成果。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其原始思想应归功于贝尔纳的论文,都在别人的名下出版问世了……他一直由于缺乏‘面壁十年’的恒心而蒙受了损失”。这句话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兴趣过于广泛、思维过于发散,对科学创造是非常不利的。后人就将这种现象成为贝尔纳效应。

贝尔纳效应要求组织的领导者应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和绿叶精神,以组织的大局为先,以组织的发展为重,以工作的需要为急,慧眼识才,潜心育才,放手用才,大胆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干部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环境。

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这就是所谓的海潮效应。

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以物质激励为主要模式,同时重视非物质激励。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这正是海潮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集中应用的体现。

奥卡姆剃刀效应

十二世纪,英国奥卡姆人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是一位天主教教士,他对当时无休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的、无物的普遍性概念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的“剔除”。这就是所谓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把剃刀出鞘以后,剃去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济哲学,剃秃了活跃了一千多年的基督教神学,使科学、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谱写了全世界现代化的第一篇章,或者说是序曲。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它早已超越了原来狭隘的领域,具有更广泛、更丰富和更深刻的意义。

换言之,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即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启示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要把握事情的实质、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