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是指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意或无意地据为己有。有的孩子看到别人的好玩具就偷偷藏在自己书包里,有的孩子到商店里随手拿了东西带回家,还有的孩子借了别人的东西不还,这些都属于顺手牵羊。有人说“小偷,小偷,小孩大多会偷”,孩子的“偷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孩子都有过拿别人的东西的经历。但这和成人的偷盗又有所不同,对幼儿而言,他还没有财产私有的概念,拿别人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是一件错误的行为;对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而言,偷窃有时并不完全是为了经济上的要求,很有可能是孩子心理上另有需求,却借偷窃来表现出来。
偷窃,作为一种不劳而获的恶习,在任何社会里都是一种备受社会谴责的行为。所以,当家长看到孩子有顺手牵羊的习惯时,内心大为震惊,甚至担心孩子会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家长由此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动,对孩子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效果却不一定会好,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拿别人东西的毛病,可参考以下做法帮助孩子改正:
(1)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让他了解偷窃的危害
知道孩子的这种毛病之后,家长一定要向孩子讲清楚为什么不能偷东西的道理。年幼的孩子还没有形成道德观念,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孩子理解,比如给孩子讲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者把孩子心爱的东西没收掉,让他体会一下别人丢掉东西的感觉。对年龄较大点的孩子,可以直接找他聊天,向他解释偷窃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并说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和积小成大的道理,一旦孩子认识到偷窃对社会的危害,树立起牢固的善恶观念,其内心的向善力量会帮助他早日克服不良习惯。
(2)以说服规劝为主
绝对不要态度粗暴,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有的父母一听到孩子有偷窃行为,就觉得孩子犯下了不赦的罪行,立刻火冒三丈,要对孩子处以严厉的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孩子不仅不会放弃偷窃,还会拿偷窃当作报复家长处罚的手段,“既然偷窃可以让你们生气,那我就再偷一次气气你们。”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再想教育就难上加难了。有的孩子在受了处罚后还离家出走,后来真的就陷入到犯罪的泥潭之中,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而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孩子多易于接受,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3)不在别人面前取笑讥讽孩子的行为,维护孩子的自尊
孩子顺手牵羊被人发现之后,常常会被人说成是小偷,从而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家长们在教育时一定要顾及孩子的面子,尽量不要给他安上一个偷东西的罪名,并且在事情发生之后,一般不要在别人面前提及,争取把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减到最小。如果别的孩子或者老师有讥讽孩子的行为,使孩子抬不起头来,家长要想办法帮助解决,以便帮助孩子重新找回自尊。
(4)采取具体措施,协助孩子克服偷窃的毛病
孩子知道偷窃不对之后,因为自控能力较弱,有可能还会有意无意地再次犯错,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动,及时给孩子提个醒,让他改掉旧习,形成良好的习惯。下面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有一位母亲,发现读一年级的儿子衣兜里有别人的玩具青蛙。她先询问玩具的原主,得知儿子是向同伴借来玩的,一时忘记归还,母亲就耐心教育儿子。鉴于儿子年幼贪玩的特点,在一周之内,每次上学前都再三叮嘱儿子切记: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借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自此以后,孩子明理了,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件。
这位母亲的处理方法就比较得当,小孩子贪玩好动,只讲几次道理是没有用的,她在一段时间里每天都给孩子提个醒,让拿别人东西不对的观念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中,孩子就不那么容易犯错误了。
孩子的任何不良习惯都是由无意到有意发展起来的,父母的责任就是及早发现,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