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31430100000020

第20章 河童(1)

一、河童小档案

河童,日语的意思是“住在河里的小孩”,别名为“河太郎”。日本各地都流传有河童的故事,但各地对它的称呼略有区别。

河童属水陆两栖动物,住在河川或池子里,大小如四、五岁大的小孩。绿色的老虎脸,尖尖的嘴巴上有鳞片。头顶上有一个浅盘子,里面装着少量的水,盘子四周有散乱的短发。皮肤光滑无毛,背上有甲壳,脱去甲壳就可以变化为人形。两手可自由伸缩,两手两脚各有三个指头,指头中间有蹼,擅长(上图为河童嬉戏图)

游泳。据说河童有三个屁眼,由这三个屁眼里放出来的屁,也是对付敌人的强大武器。日语有一个惯用说法叫“河童的屁”,即指“轻而易举就可办到的事”。

河童臂力奇大,喜欢和人玩相扑,经常把人、马等拖入水中,或吸血或从屁股里把肠子拉出来。上了年纪的河童,可以洞察人的内心。河童头顶浅盘里的水是它的能量的来源。只要盘子里还有水,即使在陆地上,河童也能把其他动物抓到河里去吸血。如果盘子里的水没了,河童就散失了特异功能,变得力气全无。因此日语“上了陆地的河童”,即指因环境变化而无力施展其才能,同时也可隐喻扬短避长。

河童喜欢吃小黄瓜。日本料理中有一种“河童卷”,就是中间卷着小黄瓜的寿司。它不喜欢吃的食物是葫芦瓜和祭拜过神明的饭。据说如果吃了祭拜过神明的饭,就能打败河童。

在远古时代的日本,河童曾经是“水神”,后来随着原始信仰的不断淡薄,河童慢慢被妖怪化。在民间,河童依然是被祭祀的对象之一,但在许多的民间故事中,河童也被漫画化,成为人们嘲讽或取乐的对象。明治时代之前,日本还流传有不少目击河童的传说,但明治之后,就不再有这类传说。出现这种状况与日本明治时代的社会变革应有很密切的关系。全面向西方学习,大量普及教育等等,西方式的理性与科学精神在提高民众文化、认识程度的同时,也使这类带有“愚昧”色彩的目击传说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因为兼有水神、水怪(水鬼、吸血鬼)等双重身份,后来又被漫画化,因此河童的“作为”也具有与它的身份相应的特点。河童爱到田里捣乱,破坏作物的生长;会帮人种田、运草;到山里去,会变成男孩,帮忙搬运木头。河童喜欢把人、马拉到水里,到厕所里摸女子的屁股,喜欢吃男子的睾丸(尤其是小男孩的)。一般认为,小孩子溺水,就是被河童拖下水的。因为种种恶行,河童也会被人们抓住,或被人砍断手。为了要回被砍断的手,河童要么写“悔过书”,要么授予人类接骨的秘方;要么每天早上为人类送来河里的鱼。

六月里,人们举行“川祭”或“水神祭”,祭祀的就是河童,祭品就是小黄瓜。有些地方以七月一日为河童祭,做红豆饭,上面放上酱黄瓜以祭祀河童。九月十五日是白地节,也叫河童节,孩子们在这一天装扮成河童,随着一种叫“白地乐”的乐曲跳舞。

河童究竟只是人类的一种想象物,还是确有其物呢?向我们提出这一问题的是目前留存在日本的河童木乃伊。现在日本共保留有两具据说是河童的木乃伊,此外还有一个河童手掌的手骨。其中,佐贺县一个居民家里有一具完整的河童木乃伊,这是这户人家整修屋顶时,在屋梁上发现的;但是无法得知为什么屋梁上会有河童木乃伊。大阪的瑞龙寺里也保留有一尊河童木乃伊,人们认为这是1616年从中国输入的。福冈县保留有一个河童手掌的手骨,据说这是江户时代一个叫田口长卫门的侍卫,砍下的正要拖马下水的河童手掌。至今,这些河童木乃伊的真实身份,还有待科学家们为我们揭开迷雾。

二、“九千坊”与渡海说

日本的河童是从哪里来的?有一种说法认为,河童最早居住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上游,古时人们称它“水虎”,也叫“河伯”。“河伯娶妻”是中国人很熟悉的故事。战国初期的魏国邺县(现河南安阳北部),每到雨季都发大水,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当地女巫大肆宣言这是河伯作怪,与官府勾结,以祭祀河伯为由,收敛百姓钱财。女巫并称河伯喜爱美女,每年都要送一些女子到河伯那里,以取乐河伯。天灾加人祸,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后来县令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把女巫送给了河伯,才结束了当地人们的痛苦生活。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万物有灵论”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敬畏,经常使人类幻想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神异之物,以为水灾就是水里的怪物作祟的结果。当然,在人们的想象中,这种神异之物也有可能是人类的守护神,譬如保护人类在水上的安全,或者有利于捕捞、灌溉田地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而西门豹能识破女巫的诡计,说明该故事产生的年代已属文明得到较高发展的年代。但故事本身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人们不仅可以借此推测远古水神信仰,还可窥知彼时彼地的民俗风情。借助这些人间“怪物”,底层民间的悲欢离合、辛酸苦痛也有了上演的舞台。

据说这些居住在黄河流域上游的河伯中的一族,渡过海来到了九州的球磨川云仙温泉一带。在那里,河童大量繁殖,达到九千只之多。它们的头目就叫“九千坊”。“九千坊”经常率领部下到温泉村捣蛋,村民们很畏惧,因为敌不过河童的神力,马总是被河童拉到水里去(日语汉字称这一行为为“驹引”)。人们对此也无可奈何。河童作乱,相应地也就会有“河童退治”的故事。

在云仙温泉一带流传的“河童退治”故事有两种具代表性。一种是满明寺的赤峰和尚退治河童,另一种为熊本城城主加藤清正退治河童。满明寺的赤峰和尚听说了河童的胡作非为,决定用佛法打败它。他们斗了三天三夜仍然分不出胜负,赤峰和尚于是就往会喷出热烟的地狱谷跑去,“九千坊”为了追赶赤峰和尚,也往地狱谷跑,但沿途喷出的热烟很快就把它头顶上的水都蒸发干了。盘子里没了水,河童很快败下阵来。赤峰和尚砍下了河童的手,这手就成了满明寺的寺宝。

加藤清正也几乎是用同样的办法对付河童。他带着河童往会喷出硫磺气的地狱谷跑,沿途在河水里放毒,并往河里扔烧烫的石头。最后,加藤清正聚集了九州的山猿对付河童。从前,猿是河童最讨厌的,因为人看不见河童时,猿却可以轻而易举地看见河童。河童很快被打败了,百般求饶并答应不再为害百姓之后,河童乖乖地呆在了熊本县的筑后川,后来成了水天宫的侍者。水天宫祭祀的是避免水难的神。

如何惩治河童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河童的“命门”——盘子里的水往往会成为惩治者克敌制胜的杀手锏。不同的杀手锏招式,使退治河童的故事异趣纷呈。河童虽然是祸害,但它一旦被制服,无论是成为镇寺之宝,还是成为水神的侍者,都体现了一种信仰观念的形态,即恶的东西尽管被制服了,但它往往也会成为祭祀的对象,而不单纯是被征服者。祭祀意味着一种畏惧,它的前期积淀是对神的臣服,现实形态则是避祸乞福的期盼。

三、人造说、不良嗜好与河童药

另一种关于河童起源的说法是人造说,这种说法出现在日本的江户时期。工匠左甚五郎,在建城时,由于人手不够,就使用一种咒术,把人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再把纸条塞进木头的缝隙,或者稻草偶人里,这称为“入魂”。据说这样会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可靠,稻草偶人也因此有了生命力。如期完工后,这些稻草偶人的去向成了问题,后来只得把它们丢到河里去。传说这些稻草偶人被丢弃之时,曾问左甚五郎:以后我们吃什么东西?左甚五郎答道:那就吃人的屁股吧。这些稻草偶人后来都变成了河童,因为被施行过咒术,所以变成河童后,纷纷作乱于人间。

也有另一种人造说,认为河童是阴阳师安倍晴明造出来的。安倍晴明利用一种有神灵寄居的人偶帮他斩除妖魔,后来这种人偶使人们感到害怕。安倍晴明为了平息人们的恐惧,把人偶封在京都的一条桥下。这些人偶的子孙后来变成了河童。

与渡海说相比,人造说对河童身份的确认带有鲜明的宗教或巫术的色彩。这种身份来源的河童似乎更让人感到一种“阴性”的色彩。如果在这种“阴性”色彩之上加以吸血、从肛门把内脏拉出来吃的习性,那么河童就让人真正感到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