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张耀先生的散文集《乡塬逝水》后,我竟不忍释卷,连夜将它读完。张耀生长在苦甲天下的同心县,他是真正的黄土地的儿子,是从这块苦土上崛起的汉子。在本书中,作者向读者展开的是黄土地上充满浓郁风情和民俗的塬乡画卷。我的家乡盐池与同心相接,那里的风土人情,物理地貌与张先生的家乡毫无二致。先生对生养自己的那块土地充满深情,他的文字触动了我酽酽的乡情,牵动着我绵绵的乡思。那田园牧歌式的童年生活,何尝不是我魂牵梦萦的呢?
张耀先生曾是武警宁夏消防总队的主官,位居师职,衔及大校。论事业,无疑是成功人士。退休后,他闲不住,因为舞文弄墨是他一直的爱好。先生多才多艺,喜欢书法,多年来临池不倦,技艺臻熟。这成就了他的儒雅和大气。先生曾长期从事行政工作,的官样文章写久了看多了,思维会受到限制。然"八股式"而,先生操起笔来,反刍往事时,行文时并无匠气,那不假粉饰、不事雕琢的文字,读来很亲切,很轻松。
他坦陈了自己那颗乐知天命、顺其自然的恬淡之心。在《晚年唯好静》中,他说,如果不服老,"老夫聊发少年狂",做出张狂、失态的事,就会贻人笑柄,惹人烦厌。他还打了个小猫淘气、老猫呼噜的比方,还说有人只谈"过五关斩六将",不谈"喝米汤尿湿炕"。先生怀恩师,念慈母,恋故土,以饱满的深情触摸往事,咀嚼书生活。香同心是块苦土,但在作者笔下,我没有读到太多苦涩和艰辛,似是一块乐土。那里的人们勤劳智慧,乐观向上,贫瘠的黄土地没有赐予他们什么,但造就醉了他们的顽强,他们居窑洞,打水窖,吃粗粮,干重活。然而,他们骨子里的生命我意识是那样强烈,那样执著。张承志先生曾有这样的疑惑:这种反居住规律的居住,这种死境中的生存,这种细菌万种发酵、发臭的窖水居然哺养着一支最强悍的中国人-你还能相信科学吗?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张耀先生心怀故土,因为那里是他永恒的精神家园,那里有取之不竭的精神富矿。那是凝结在黄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身上的独特的精神元素,是亘古不变的黄土之魂。
我喜欢他写过年的文字,从腊八吃粥到腊月二十三扫尘、除夕祭祖敬神、初一"出行"、初五"倒穷土""人、七日"吃长面,到正月二十三燎干等,民间春节期间的种种习俗。比如"倒穷土",我们那里叫"填穷坑",这是新年伊始,劳动人民对富裕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社火是祛灾禳瘟;正月二十三的大燎干,人从火堆上跳过,意在祛除晦气。对大火燃过的火灰的"扬花",我也记忆犹新,扬火的人一锨扬出去,空中缤纷的火花,他口中念念道"麦子花""荞麦花"等,而旁边的人则齐声喊"好花!"扬完后的踏老鼠,那是未燃尽的柴草根,如先生所说的,意在踏死老鼠,减少对庄稼的危害。其实,先生还漏了一点,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行动不便,还要捡个"老鼠"回家放在缸道里,一是除晦,二是熏家里的老鼠。张先生离开那块土地至少40年了,但他对农村生活是那么的熟悉,他笔下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对种种民俗,不是简单地描述,而是经过考证和挖掘,赋予其浓浓的文化意蕴。那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丰收的祈盼,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关于楹联、书法,乃至美食,《寒食帖》与东坡肉,一则是精神食粮,一则是078盘中美味,写来相映成趣。《应用文的文采》和《说长道短》两文是他写公文的心得,是在公安应用文课上的讲稿。这两篇文字让我肃然。第一次听说应用文还可以有文采。
但在那个物质生活十分贫乏的年代,贫穷从来不妨碍孩子们的快乐,他的记忆总与快乐有关。说吃的最多的不过是罐罐茶、臊子面、咸菜之类,再就是在野地摘奶瓜瓜、羊角子。然而,看皮影戏、逛城隍庙、过年、放牧、上学,似乎这些事永远与快乐相伴。当年的牧童今天已是花甲老者。张耀先生的童年是很阳光的,这种光芒大概映照了他的一生。或者说,带着黄土地人的强烈的生存意识,他踏出了一道坦途。
人性重怀土,穷达岂异心。离乡40多年来,张耀先生不忘故土,根植桑梓。在他人、书、文俱老时,捧出这本集子,我能感觉到他的情感的真挚和学养的厚重。"右军书法晚乃善,庾信文章老更成"。他将尘封黄土地的美好记忆发酵,酿出醇香,这是一杯献给家乡的稠酒。张耀先生很低调,他说这本书献给母亲,献给故乡。如果没有在那块土地上吮吸乳汁,也就没有自己蓬勃的生命,所以我理解先生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