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一家公司市场营销部工作的李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到工作很不顺畅,为什么?公司连着四个月的业绩评比表中,李强都在女同事萧萧之下,屈居第二,他很不服气。他以为自己工夫下得不比萧萧少,资历也比她老,怎么可能落在她后面呢?萧萧这个进公司不到三年的小妮子,所掌握的客户资源竟然比他这个元老的多一半。好胜心强的李强决定与萧萧一拼高低。
于是,李强想方设法进入萧萧的电脑系统,查看到她的客户分布,冒险去挖她的客源。萧萧知道此事后非常恼火,当面指责李强“恶性竞争”、“挖别人的墙角”,并对他提出严重警告:再这样下去,就别怪我不顾你这位老前辈的面子,把真相告诉老板。因此两人的关系闹得很僵。
李强经过两人唇枪舌战后的反思,心头豁然开朗:现在的“新新人类”还是性格直爽,只要我放得下老前辈的架子不耻下问,她一定会尽释前嫌,并把盘活客户资源的技巧告诉我。问题一想通,李强的心头轻松多了,他特意邀请萧萧去健身,并诚恳地请教一些问题。这次倒是萧萧不好意思了,她说:“以前我对你的态度有些过分,请多谅解。”并讲了一些自己做营销的心得:“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我看书多、上网多、领悟快,进步大一些罢了。做营销,发展新客户是一条路,而盘活老客户更重要。如果老客户感觉到你的诚信和友善、你的信誉和热情,他可能就会把他的亲朋好友介绍给你,成为你的新客户。我特别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记录客户的特殊情况,以便在细微处做文章,比如出差时顺便看望客户刚刚考入该地大学的孩子,比如在特殊的日子里,替当日有重要会议的人送一束鲜花给他的家人……我从不以为这是工作以外的琐事,相反,干这些工作就要有“功夫在诗外”的精神。我为每位老客户都设立了生日档案,他们过生日,我会亲自做一张精致的贺卡,并配上小礼物邮寄给他们,很多客户收到时都深受感动,特地打电话表示感谢……”
李强听了这些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也用起了这几招,果然业绩迅速攀升,与萧萧旗鼓相当了。更为可喜的是,他与萧萧的关系更团结,合作起来也更偷快了。
这就是求教于人的好处,不但能让你在迷途中找到方向更快地前进,还能改善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工作起来更加舒心快乐。
在现代职场上,同事中的良师益友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良师益友也许并不能帮你避免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他却可以指引你走过这条路。一名出色的向导不仅能指出无数条通往相同目的地的道路,还能帮你找出最佳路径,告诉你哪些踏脚石可以帮助你安全过河。他虽不能代替你跨过河流,却能告诉你应避免哪些使你落水的踏脚石。
同事中的良师益友能在平等的基础上提供信息与指导原则,他们有十分宝贵的信息与经验并且愿意与你分享,而这些正是为你开启光明前途大门的钥匙。
怎样才能获得一位良师益友呢?
要获得良师益友,就要观察你周围的同事,找一找会和你一起说笑的人、受尊敬的人、受欢迎的人,同时也不要忽视了那些含蓄、安静,却有许多地方值得你去学习的同事。
当你找到了心目中的人选以后,就要像个聪明乖巧的小学生一样,表现出你诚恳、谦虚、用心的态度。要知道,被提携的艺术在于表达忠诚、保持安静、热衷学习并愿意自我克制,以此换取将来更多的回馈。
如果你的身边有几个可以为师的同事,那么你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必然使你的职场竞争多加了一个砝码。永远都不要怀疑,同事就是你身边最好的老师。许多学有专长的同事其实很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那你就根据自己的目标与时间的不同,随时找寻可以指导你的良师益友吧。只要你摆正心态,放低姿态,一定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多的收益。
不要显露“怀才不遇”的感觉
任何一个环境都有“怀才不遇”的人,这种人时常批评别人,有时也摆出一副抑郁、不得志的样子。和这种人交谈,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被他刻薄地批评一顿。这种人有的真是怀才不遇,因为他们无法与客观环境融合,“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遭虾戏”,但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屈就,所以痛苦不堪。
另一种“怀才不遇”的人或许本来就是自我膨胀的庸才,他们之所以没有受到重用,是因为他们的平庸、无能,而不是别人的嫉妒。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反而认为自己不被欣赏、不被重用,因而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不管有才或无才,凡是有“怀才不遇”的“感觉”的人都是人见人怕,因为你只要一听他谈话,他就会骂人,批评同事、主管、老板,然后吹嘘他多有本事、多有能耐,遇到这种情况,你也只好点头称是,绝不要跟这种人唱反调。
结果呢?“怀才不遇”的感觉越强烈,越把自己孤立在小圈子里,无法参与到其他人群中去。每个人都怕惹麻烦而不敢跟这种人打交道,人人视之为“怪物”,敬而远之。不好的评价一旦传播开来,除非遇到爱惜人才、明白事理的上司竭尽所能,大力提拔,否则将永远无法出头。
不管你才能如何,都有可能碰上无法施展的时候,这时候千万要记住:就算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也不能表现出来,你越沉不住气,别人越把你看得很轻。那么难道就这样一辈子“怀才不遇”下去?那倒不必如此,你可以尝试按照以下的几点去做,相信事情定会有所改变。
第一,先做自我能力评估,看是不是自己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了。如果觉得自己评估自己不是很客观,可以找朋友和较熟的同事替你分析一下,如果别人的评估比你自我评估还要低,那么你要虚心接受。
第二,分析自己的能力无法施展的原因何在,是一时间没有恰当的机会还是受大环境的限制?有没有人为的阻碍?如果是机会问题,那只好继续等待。如果是大环境的缘故,那就要考虑改变一下现有的环境,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如果是人为因素,那么可诚恳沟通,并想想是否有得罪人之处,如果是,就要想办法疏通、化解;如果你骨头硬,不肯服软,那当然就另当别论了。
第三,展示你的专长。让你的专长说话,而不是靠你的情绪说话。
第四,营造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要成为别人厌恶的对象,而要以你的才干积极地去协助其他同事出色地做好工作。但要记住,帮助别人切不可居功,否则会吓跑了你的同事。此外,谦虚、客气、广结善缘,这些都将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总之。一定要摒弃“怀才不遇”的心理,因为这会成为你思想上的负担。谨慎地做你该做的事,就算是大材小用,也是快乐的。
得势时夹起尾巴做人
佛教上讲,人的一生就是受苦受难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来信奉这个观点。但是,你要谋求发展,就要处处小心谨慎,稳步前进,夹起尾巴做人。话虽然是粗俗了一些,但里面包含的大道理还需要我们慢慢去领悟。
三国时期曹操的着名谋士荀攸智慧超群,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他能甘于淡泊缄默。曹操有一段话形象而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对曹操、对同僚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他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他为曹操“前后凡划奇策十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着功勋却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对他人说起。他与曹操相处二十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以谗言加害于他,也没有一处得罪过曹操,使曹操不悦。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并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避招风雨,精于应变的结果。
避招风雨的应变策略,初看起来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对于一些谋士来说,运用避招风雨的策略,不仅可以保命安身,还可以求得一个好的终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千古良辅张良,在功成名就时,汉高祖让其择齐地3万户为封邑。
那时,连年战争,人口锐减,粮食奇缺。齐地素以富饶着称,对于立国不久、困难重重的汉朝来说,齐地的3万户是个极为丰厚的食禄。然而,张良却婉然谢绝了刘邦的厚赐,只选了个万户左右的留县,受封为“留侯”。张良置荣利而淡之,行“避招风雨”术,其明哲保身的用心可谓良苦。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美国着名的五星上将之一。
麦克阿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岁入西点军校,23岁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走出军校大门;50岁的时候,是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二战结束后任美国远东部队司令官;美国侵朝战争时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52年的军旅生涯在鼎盛期戛然而止。
这一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我深表遗憾地宣布,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已不能在涉及他所担任职责的问题上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政策。根据美国宪法赋予我的特殊责任和联合国赋予我的责任,我决定变更远东战区的指挥。因此,我解除了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权,并任命马修·李奇微中将为他的继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