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婚姻这“围城”,何尝又不是幸福的港湾呢?怕就怕我们不愿意去尝试。
经典实验:交叉的圆圈
一位动物学家以澳大利亚巴克利高原的狼群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狼群之间都有各自的领地,它们的活动半径大约是15公里。当这位动物学家将这三个狼群的活动范围以圆圈的形式画在纸上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这是三个相互交叉的圆圈。换而言之,这些狼群虽然各有各的领地,但是有一部分是交叉的。
某年,这位动物学家应邀去希腊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与会期间他发现,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希腊人用圆圈代替城邦,用几个相交的圆来表示城邦间的融合和独立。在希腊人的理念中,城与城之间是不能绝对融合与独立的。只有处于这两者状态中的城邦才是最具有生机的,希腊也因此才是最安定团结的,因此他们在参加神庙祭拜时,会把圆圈当成图腾一样来敬奉。
动物学家发现,群体动物的领地范围一旦处于交叉状态,那么说明此时这个种群的繁殖能力强,相互之间的厮杀最少。如果领地一旦重合或处于相离状态,则结果相反。
这位动物学家后来将这一理论向世人宣布,随即在生物学和社会学界产生了轰动效应,有人认为这一理论有助于很好地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代表了夫妻相处的艺术。
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个不重合但交叉着的圆圈。夫妻之间的公共部分就是那交叉的部分,这里就是属于两人的温馨世界。不交叉的部分代表了各自的生活和隐私,任何恩爱夫妻都不能只有公共生活,没有自己的私生活。
相关实验
A.婚姻算术
实验原理:计算婚姻的人,最终也会被婚姻计算。
实验主持人:英国伦敦大学数学家林德利。
实验对象:普通适婚人群。
实验过程及结果:
英国伦敦大学着名数学家林德利编写的“婚姻方程式”文章被《星期日泰晤士报》刊载,林德利认为男女双方最理想的结婚年龄是32(男)、27(女),如果男女双方的年龄已经到了适婚阶段,但还未作出结婚的选择,那么以后找到合适对象的概率会越来越小。林德利称,其理论依据是男性心理上存在一个找到伴侣的“期限”。比如,在16~60岁之间,男性可能会与多名女性谈恋爱,并从中找到最佳人选。
假设你开始寻找对象的岁数为Y,停止找对象的岁数你为X,然后将数字代入公式,就能算出你的“适婚”年龄M。公式如下:M=Y+1/2.718×(X-Y)。比如,你18岁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找寻“伴侣”之路,而你希望在40岁之前能找到陪伴你终身的对象,那么算出结果是26,也就是说26岁是你最为适合结婚的年龄。这个方程式其实是对回报递减定律的认同而已:随着年纪增长,机会会越来越少。根据这个公式,M是男男女女应由“寻找”模式转换到“实行”模式的岁数。
实验联想:
婚姻演变成可以计算的,任谁也无法轻易接受这种毫无温情的论调,可是事实有可能更残酷:爱情只不过是一连串生理反应中的一环……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第一次见到对方的时候,如果双方都有好感,那么荷尔蒙就会分泌出睾酮和雌激素。如果这种好感持续下去,到了陷入爱情的阶段,就会分泌出辛巴胺和血清胺。血清胺能起到让人在爱中疯狂的作用。下一个状态的表现就会变成,男女双方的关系逐渐稳定,最后结婚。其实血清胺是爱情中最有趣的东西。血清胺的存在会让彼此之间将各自的缺点忽略。这些激素能维持较高的浓度,但大概也只能维持两年的时间。当然,我们也要相信,即便血清胺消失了,爱情仍然可以永恒!
B.初始婚姻状态
实验原理:婚姻也需要物质作基础。
实验主持人:网民“阿可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
实验对象:网友。
实验过程及结果:
“你能接受一个没房没车的男人,并和他结婚吗?”这是2005年10月初某网站一个疯狂转载的帖子。短短几天内,就有18945人次点击观看这条帖子,并有500多条的跟帖回复。10月中旬,天涯社区里又出现和该帖类似的论点,网民们闻风而来,一时间这条帖子占据了天涯社区的“头把交椅”。紧接着,《中国青年报》联合腾讯新闻中心进行了一项相关内容的调查--婚姻有“起步价”吗?调查针对男女分开进行,参加本次调查的约有10050名女性和8962名男性。根据数据显示,超过半数调查者坚持“相信爱情”,同时,51.6%的女性和58.8%的男性认为,婚姻是有“起步价”的。
参与此次调查的47.4%的女性和39.3%的男性认为,“没车可以,没房是绝对结不了婚的”。除此之外,7.3%的女性不会选择没车没房的男人,11.6%男性表示“没车没房,是绝对不会结婚的”。这两个比例均不算小。
实验联想:
在婚姻的天平上,物质和精神哪个更为重要?婚姻的关键是否就是物质?生活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很多人在结婚前,总是会考虑对方的各种因素,对方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情感、生理、长相、人品、经济、能力等都是考量是否结婚的因素,每个人对这些因素的侧重点不同。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在爱情的基础上,有了物质作保障,婚姻无疑会更加稳固。除了物质和感情基础外,两个人的价值观、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的相同与否,决定了他们是否“门当户对”。从家庭背景这个角度出发,这甚至比感情基础和物质条件还要重要,毕竟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如果一对恋人无法对上述问题达成一致,那么他们是无法进入婚姻状态的。
测测你自己:婚姻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
不管你已婚、离婚或是单身,假如你想了解自己对婚姻的认识,不妨参加以下测试(只需回答“同意”或“不同意”):
1.有美好的爱情,就能有美好的婚姻。
2.幸福的婚姻一定要有百分百的信任。
3.婚姻是完全对等的伙伴关系。
4.结婚可以实现所有的梦。
5.借着婚姻,可以改造另一半。
6.夫妻应该是最知心的朋友。
7.“男主外,女主内”是对的。
8.丈夫的事业比妻子的事业重要。
9.婚姻就是找一个好助手。
10.夫妻间多竞争,能使婚姻更有活力。
11.好配偶就应该让对方随时快乐。
12.既是好配偶,就可在对方面前尽情地发泄情绪。
13.夫妻彼此应了如指掌。
14.如果一方不快乐,另一方一定有错。
15.生孩子往往能改善婚姻关系。
16.再不快乐的婚姻,也胜过破碎的家庭。
17.配偶若要求离婚,一定要设法强留。
18.清官难断家务事,婚姻若出现问题,要多问问朋友。
19.夫妻若有问题,不该对专业辅导人员说。
20.婚姻只要能维持现状就好,能拖就拖,无所谓。
21.如果婚姻失败,我这个人等于是完了。
22.如果对方有外遇,我之前所做的等于白费了。
23.我为配偶做任何牺牲都无所谓,只要他(她)爱我。
24.婚姻若不好,我在别人面前会抬不起头。
25.夫妻应经常同进同出。
测试结果:
1~5题,“同意”越多,就越说明你对婚姻的期待越高,但想象中的婚姻和现实中难免会有落差。
6~10题,如果这5条中你“同意”的较多,则说明你对对方的要求过多,你对配偶的期待程度很高,可婚姻的经营需要两个人共同维系的,所以双方要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11~15题,“同意”的越多,表明你是个对婚姻要求高品质的人,你很期待婚姻生活,因此,双方也会付出更多。
16~20题,“同意”的越多,说明你是一个理性对待婚姻的人。
20~25题,这5道题中你“同意”的越多,说明你对自己婚姻的愧疚之情,这种内疚的情绪让你久久不能自拔。
每5道题组成一个段位,如果你有3道题都回答“是”,那么你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对待婚姻的看法。还有一点要提的是,做这个测试,只是起一个提醒作用,你哪方面做得不妥,就提醒你在哪方面多注意一些,并不是一个绝对量化的指标。
小贴士:不相称的婚姻
在《不相称的婚姻》这幅画中,普基寥夫把所有人物都画得很大,有的甚至大小和真人一样。画中也包括作者自己的画像。1863年,普基寥夫在美术学院展出此画时,他当时的身份还是莫斯科绘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正如评论家斯塔索夫说的那样,此画得到官方的认可真是费尽了一番周折,画中没有火灾,没有杀戮……画的只是在教堂里的神父“毕恭毕敬地给洒满香水的将军--活的行尸走肉,与为了名利而出卖青春的哭泣的姑娘举行的结婚仪式”。画家用画笔勾勒出自己的亲身经历,画中人物有的确实存在,比如老头身旁的新娘,原型就是作者未婚妻的画像(难怪周围亲友团的画像那么丑陋),作者临终前都死不瞑目。
这幅画体现了妇女命运的主题。特写式的构图,展示了婚礼背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和一老头儿成亲,神父替他们向神祈福,低着头的新娘表达出默认命运的心理,而满脸傲慢之情的老头儿新郎表现出操纵女孩命运的心理。画家牢牢掌握了这一社会病态现象,用绘画艺术描绘出恶毒社会对少女的摧残。
小结
用围城比喻婚姻一点也不为过,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想冲进来,城里人渴望城外生活的多样性,城外人则希望过上像城里那样平淡、安稳的生活。我们理想中的爱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是找个喜欢自己的,还是找个自己喜欢的?或许只有两个人互相吸引,互相喜欢,互相了解后,才能促成最好的婚姻。有时候幸福的婚姻就是平淡中带着真情,彼此相互适应,相互体谅和宽容。
有这么一句话:男人从不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心,直到他结婚后;女孩常常为她的未来感到担忧,直到她结婚后这就是城外人想进来的原因,他们渴望有个依靠,有个避风港,但却担心进了围城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所以他们一直举棋不定,左右徘徊。但谁都会经历这一段历程,自己不迈出第一步,怎么就知道自己会后悔呢?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幸福的婚姻更要靠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围城并没有想象中可怕,进入围城后的人才会变得成熟,才真正明白家庭和责任的意义,什么事情都要彼此分担。
社会学家认为,组成社会肌体细胞的就是婚姻和家庭,假如缺少了健康的肌体、善良的人性和真挚的情感,那么我们也别谈什么幸福了,也别谈什么构建和谐社会了。一句话,幸福婚姻的含义:自由、平等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