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31847500000018

第18章 股民常备实战战法(3)

(2)投资多年没起色。投资多年的基金,一点起色也没有,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投资人也得卖基金。假如一只基金持有了3年之上,投资报酬率仍然是负的,此时,就要慎重考虑选择新目标,把亏损的部分补回来,千万不要苦守寒仓,因为有可能当初买进的是相对高点,要回到原来的价位已不太容易了,更何况还要有报酬。

第五种情况:基金会被清算。

主要是因为基金规模已经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基金继续存在已经不符合经济效益,基金公司就会将这样的基金清算掉。基金准备清算前,都会先通知投资者将会在什么时候清算基金,由于基金清算还需要一定的成本,投资人在清算之前先卖掉基金,也许可以少赔点。

第六种情况:市场行情走下坡路,景气难以支持时。

假设这个时候你还满手股票型基金,就应该调整策略,因为空头市场降临时,只会让自己拥有的股票型基金净值持续缩水。因此,这个时候应该转换成比较保守的基金,比如债券型基金。

8.卖掉基金的时点选择

(1)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由于主要投资于股票,所以你在股票上涨时卖掉基金是最合适的。如果为了节省到账的时间,可以先转换成货币基金再赎回。这样要比直接赎回到账的时间快,收入也要多一些。

(2)对于债券型基金来说,则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赎回即可,一般无须选择时间点。

(3)对于货币型基金来说,因为货币型基金属于固定收益类型的投资,所以,在买卖货币型基金的时候,选时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当你需要用钱或者其他需要周转资金的时候,就可以赎回,一般无须选择时间。

基金作为一种中长期投资的工具,其买卖的成本较高,时间较长,不适宜做短线操作,如果不是有资金需求,或者基金条件发生了变动,或者未来不具有投资价值,或者是整个市场行情走下坡路这些情况,就没有必要卖掉手上的基金。在目前市场环境好的前提下,如果前期基金收益已经很高,近期基金的基本条件发生了转变,可以卖掉基金,获取收益,然后再投资其他的基金。

另一方面,在有加息预期的情况下,应该减少对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而货币型基金也不宜投资过多。

3.1.3挑选基金应考虑的因素

挑选基金的时候,不能将业绩作为投资决策的惟一依据。除了基金的过往业绩外,应该考虑的因素还有: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的合理性、营运费用、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基金管理人利益与投资人利益的一致性等。

1.投资策略是否合理

基金的投资策略应符合长期投资的理念。投资人应避免持有那些注重短线投机以及投资范围狭窄的基金,如大量投资于互联网概念股的基金。另外,基金经理应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这关系到基金管理人的过往业绩的持续性,必须重点考察。

此外,基金应设有赎回费以减少投资者短期操作的意愿,并采取比较客观公正的估值方法以保证基金资产净值准确地反映其持有资产的当前价值。

2.费用是否适当

投资人应该把营运费用过高的基金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营运费用指基金年度运作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证券交易费、其他费用等。一般地,规模较小的基金可能产生较高的营运费率,而规模相近的基金营运费率应大致在同一水平上。对于有申购费的基金而言,前端收费比后端收费长期来看对投资人有利。在境外,几只基金进行合并时有发生,但合并不应导致营运费用的上升。

3.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基金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一方面体现了对投资人的尊重和坦诚,另一方面则关系到投资人能否充分了解其投资策略、投资管理和费用等关键信息。除了通常情况下披露投资策略、基金经理的名字及其背景之外,当投资策略有重大调整、基金经理的职权甚至人员发生变更时,基金应当及时地、完整地公告。投资人还应注意,基金经理是否坦诚地陈述与评价其投资定位和业绩表现,具体可关注年度报告中基金经理工作报告。

境外基金在合并时还应说明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和费用水平是否发生变化;并披露基金经理合并时签订的合同期限,包括其中的离职条款。

4.管理人是否与投资人利益一致

如果有可能,投资人还应当了解基金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机制,尤其是与业绩挂钩的奖金的发放制度。因为基金公司的激励机制应建立在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基金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关注基金公司是否有一定的淘汰机制更换业绩差的基金经理。

3.1.4如何选择申购基金的时机

投资股票最重要的是选股、择时,投资基金也不例外。大家都盼望自己能够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买进一只好的基金。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短期市场的震荡只不过是长期趋势线上的一个变动而已。只要你选择的是稳定增长、信誉优良的基金公司的基金,投资的时间较长,比如3~5年,你一定会是获利者。

因此,花精力去找市场高低点是次要的,长期投资才是重点。但单笔投资如果能选在一个好的时机入场,至少可以少受短期套牢的心理煎熬。这可能也是大家在投资基金时为什么如此关注时机的根本原因。把握投资基金时机的原则如下:

1.根据经济发展周期判断买入时点

(1)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涨跌大致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景气度。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一个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复苏、扩张、过热几个阶段。

(2)在经济周期衰退至谷底到逐渐复苏再到有所扩张的阶段,投资股票型基金最为合适。

(3)当明确经济处于谷底阶段时,应该提高对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低风险基金的投资比重。

(4)如果经济处于发展的复苏阶段,应加大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重。

(5)当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时候,要逐步获利了结,转换成稳健收益型的基金产品。

2.根据基金募集的热度

当买卖股票成为全民运动时,距离股市的高点就为时不远了。相反当散户们纷纷退出市场时,市场可能就在孕育反弹。经验表明,募集时被疯抢的基金业绩不佳的概率大于募集时冷清的基金。

3.注意基金营销的优惠活动,节省交易费用

基金公司在首发募集或者营销期间,为了吸引投资者,通常会举办一些优惠活动,这时是投资者进场的一个好时机。

4.要摆脱基金净值的误区

不要认为净值低的基金较容易上涨,净值高的基金不易获利。因为净值的高低与上涨或下跌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基金投资组合调整得当,净值总是可以上涨的。相反,如果组合选择有问题,净值再低仍然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所以选择基金不应看净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市场的趋势来判断。

3.2基金强势组合实战战法

3.2.1如何构建投资组合

目前,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已近300只,业绩优秀的基金足以让投资者挑花了眼。是集中投资于一两只基金还是分散投资于若干只基金,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精心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构建投资组合,以达到适度分散风险的目的。投资者理性的选择应是:

1.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中小投资者固然本金较小,但同样应当借鉴博弈游戏中庄家的思路――合理地分散风险,这有助于增加赢的概率。

如果只买一只基金,那么等于将宝完全押在它的身上,投资者的收益将完全被它的波动所左右,投资收益会很不稳定,对偶然因素造成的资产损失的防范能力也会大大下降。

所谓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讲的就是分散风险的必要性。而构建投资组合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2.给你一块调色板――根据自己的需求构建组合

根据自己的需求构建组合,一个基本方法是通过调整不同基金的配置比例,使自己的基金资产在风险收益上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简单地说,股票基金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适合那些愿意承受较高风险、追求高回报的积极型投资者;混合基金更适合稳健型投资者;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适合那些要求本金绝对安全、流动性高、回报略高于存款的保守型投资者。

但投资者的需求是多样的,简单地以积极、稳健、保守三种类型来概括,可能会抹杀同一类型投资者内部存在的差别。比如,一位保守型的投资者也可能希望在保持总体资产的低风险的同时,配置一部分风险收益较高的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由20%的股票或混合基金、40%的债券基金、40%的货币市场基金构成的投资组合,可能更符合他的实际情况。

因此,通过调整投资组合内不同基金的配置比例,可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投资组合就如同一块调色板。

根据自己的需求构建组合的另一个可行的方法,是根据自己手中几笔资金的不同用途,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投向不同类型的基金。一个家庭的财务目标可能是多样的,如旅行消费、支付债务、子女教育、子女结婚、退休养老、买房买车、防范意外。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财务目标,结合资金的投资期限和个人偏好,选择不同的品种。

比如,对青年夫妇来说,在子女教育费用上的投资多年后才会使用,选择一些具有长期增值潜力的股票或混合基金较为合适;如果投资目的是为了改善家庭的日常财务状况,不妨选择一些较为稳健的分红型产品;如果是一笔随时可能动用的钱,还是买成货币市场基金比较好。

3.分散投资不是开杂货铺――买多少只基金更合适

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个人投资者,或者是因为同事朋友推荐,或者因为基金管理公司或银行网点促销,不断买入新基金,导致持有的基金越来越多,像个杂货铺。

构造一个可以有效分散风险的组合,基金数量固然不能太少,但也不是基金数量越多越好。

有专家指出,基金的数量太少,容易造成投资组合的剧烈波动,影响收益的稳定性,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基金的数量太多,则无法提高分散风险的效率,基金组合的安全性并不会因基金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国外的研究表明,当投资组合中的基金数达到8~15只时,组合的表现就会和市场指数的表现相近;持有的基金数量超过这一数字,超过部分的基金并不能产生进一步的分散风险的效果。

就目前我国的市场情况而言,投资者持有的基金数量可以在3~10只之间。

但这并不是说,投资者拥有10只基金,就一定意味着基金组合的风险得到分散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组合中的各基金品种最好在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表明,投资组合中的各基金品种相关性越高,分散风险的效果越差。一组同类的股票基金构成的投资组合,是不可能达到有效分散风险的效果的。

3.2.2如何调整投资组合

构建一个自己的基金投资组合,绝非一劳永逸。必须管理它,适时对它作出调整,保证它按照正确的轨道运行。

1.何时进行调整

投资者在判断是否应该对一个基金投资组合作出调整时,一个要点是判断这个组合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如果和你的计划不符,比如说,它的波动程度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或者它的收益无法让你满足,或者是它的成长性还可以,但是没能向你提供足够的红利分配以满足你的某些经常性支出,在这些情况下,不妨作出适当的调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要点是,基金投资组合中不同类型基金配置比例通常在实际运作中逐渐偏离原先的设定,这也使得投资者不得不考虑是否要做一些调整。

专家指出,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显然要高于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这是造成基金投资组合中不同类型基金配置比例逐渐偏离原先的设定的重要原因。

【例】假设,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基金投资组合,其中包含一只股票基金和一只债券基金,配置比例为各50%,在其后的一年时间里,股票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是100%,而债券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是20%。由于两者的净值增长不同步,此时两只基金在整个投资组合中的占比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股票基金将达到62.50%,而债券基金缩减至37.50%。这样整个组合的风格正在由偏稳健型向偏积极型转变,风险收益水平明显提高了。此时,是否需要卖出一部分股票基金,买入一部分债券基金,以恢复初始的资产配置比例,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据介绍,多数专家建议在资产配置比例偏离原计划的5%~10%的情况下就应作出调整。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投资者本人的投资倾向和投资目标发生了变化,由此需要对投资组合作出相应调整。下面就两种不同的变化方向,分别作更详尽的分析。

2.更积极些可行吗

在下面的几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考虑采取更积极的策略:

(1)当“菜鸟”升级成“老枪”。

对于刚刚步入基金投资之路的新手,一开始可以先构建一个相对稳健的基金组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风险承受力,考虑是否要对最初的组合加以调整,从而加强组合的进攻性,提高风险收益水平。如果投资者确实感到对自己的基金知识有了足够的自信,对于市场变化已具备了一定的掌控能力,可以考虑采取更积极的策略。

(2)用已实现的赢利来垫底。

在前期投资有较大获利的情况下,投资者也可以考虑用已实现的赢利作为“安全垫”,放大整个组合的风险收益水平。

【例】一个资产10万元的投资组合,其中股票和债券投资各50%,一年后组合资产增值到15万元。此时,投资者如果打算采取更积极的策略,可保留5万元的债券资产,将其余10万元投向股市。若股票市场继续上涨,调整后的投资组合收益势必较原组合有较大增加;若股票市场转为下跌,5万元的赢利作为“安全垫”也能够承受较大的风险,此时只有在股市下跌50%的情况下,才会威胁到本金的安全。

这种策略,与保本型基金牛市中采用的策略有些类似。

(3)市场向好预期强烈。

如果投资者对市场长期向好趋势确有把握,也可以考虑增加股票基金的投资比例,提高组合的风险收益水平。不过,这对投资者的市场判断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更保守,更安全

有的时候采取更保守的策略也许更为明智。在下面的几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考虑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1)市场趋势变坏。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增加低风险品种的投资比例,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也考虑多配置一些波动性较小的较为稳健的品种。

(2)投资收益达到甚至大大超出了原定的目标。

【例】假如组合已经翻了一番,赚到500万元,而这个目标是投资者计划10年后达到的。有了这500万元,若以后每年有5%的收益,也足以满足家庭的小康生活,那么投资者就应该考虑是否应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水平,使其能够更稳健安全地达到5%的年增长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本身反映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也许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会见好就收,反而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得更高。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自己其实有另外一种选择,适可而止也是一种智慧。

(3)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考虑逐渐采取更稳健的策略。

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基金叫做生命周期基金,是根据投资者人生不同阶段风险收益偏好不同而设计的一种配置型基金。比如大成财富管理2020生命周期基金,前五年股票投资比例最高可达95%,重在获利;之后越接近目标期限(2020年),股票比例上限越低,债券比例下限越高,收益日趋稳健,重在保值。到2020年之后,这只基金逐步演变为一只低风险债券型基金。

投资者可以参照这种理念,根据自己的年龄增长和人生计划,对自己的基金投资组合进行调整。当然,如果有适合自己的生命周期基金,也可以考虑购买。

3.2.3低成本购买基金有招数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上涨,基金净值也是水涨船高,在不考虑基金赎回的情况下,还有没有机会(认)申购到低成本的绩优基金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基金作为一种中长期的投资产品,其投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怎样才能在基金成长过程中捕捉到好的投资机会,仍然不乏一些技巧。

1.利用牛市中的震荡机会,捕捉其中的投资机遇

证券市场目前正处于历史的高位,任何的基本面变动,都有可能引起市场的震荡,从而使基金的净值在大盘的调整中受到冲击和影响。但这种影响毕竟是短期的,对于选择基金进行中长期投资的投资者来讲,是难得的低成本购买的机会。俗话说,千金难买牛回头。对于基金投资来讲,同样如此。

连续追踪一只绩优基金进行持续性投资,往往会起到摊低购买基金成本的作用。

目前,各基金代销渠道都提供了定期定额买基金的办法,运用到牛市行情中买绩优成长性基金,是一种理想的投资办法。但面对基金回调的机会,而一次性地投入较多的资金购买,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并非按照既定的定额扣款的形式。加上证券市场变幻莫测,在看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时,局限于每月扣款一次也不是明智之举,而应当根据证券市场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因此,根据投资时机的不同而灵活运用定期定额买基金的方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低成本不应忽略(认)申购、赎回费

相对于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手续费来讲,基金的交易费率较高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投资者不适宜进行频买频卖基金的主要原因。但为了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交易上的便利,及对基金转换的需求,基金管理人根据不同的营销渠道及所提供的服务要求的不同,而制定了相应的费率优惠措施。由于网上服务成本低,基金费率打折优惠幅度较大,为投资者节省较多的手续费,网上购买基金是一种不错的摊低成本的渠道。

3.用基金分红进行再投资,也是降低基金申购成本的理想渠道

为了鼓励投资者进行中长期的基金投资,基金管理人都会推出一定的红利再投资的费率减免措施,这对于投资者降低购买基金成本是有帮助的。

3.2.4信用卡搭配货币基金巧赚钱

其具体操作的方式为:投资者可在同一家银行办理一张可用来申购货币基金的储蓄卡和一张可透支的信用卡,然后把每月的工资留下少量应急的现金后,全部存到储蓄卡中,并全部购买成货币基金。而日常所需消费则全部使用信用卡透支。当投资者每月接到信用卡账单后,在到期还款日的前两天赎回相应额度的基金还账即可。投资者的储蓄卡同时应设置“自动还款”之类服务功能,这是免费的。

3.2.5如何构建核心基金组合

确定投资目标之后,基金投资者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基金组合需要多少只基金才是最好呢?其实数量并不重要,构建基金组合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分散投资。在基金组合中,核心组合占据了主要位置,并对整个投资组合的最终风险回报起着决定性因素。

什么是核心组合?核心组合是投资者持有投资组合中,用以实现其投资目的的主要部分,它是整个投资组合的坚实基础。如果将构建基金组合比作盖房子,构建核心组合则是打地基。地基是否牢固决定了房子以后的稳固,因此构建核心组合也对投资者最终投资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1.如何选择核心组合

核心基金应该是业绩稳定、长期波动性不大的基金。这就要排除那些回报波动很大的基金,例如前一年回报为前几名,第二年却跌至倒数几名的基金。许多投资者,特别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投资者,往往在基金业绩差的时候就赎回了,因此不容易长期坚持持有。业绩稳定的基金虽然往往不是那些最抢眼的基金,但却起着组合稳定器的功能,在组合中其他基金回报大幅下降的时候,可以减少整个组合回报的下降幅度。

对于长期投资的组合,不妨选择大盘风格的基金作为核心基金组合。因为大盘基金投资的大多是大盘股票,而大盘股票通常比小盘股票的波动性小。在大盘基金中,哪种风格的基金更适合作为核心基金呢?平衡型基金兼有收入型和成长型的特征,波动也较小,不失为好的选择。此外,基金经理投资策略比较分散的基金,往往波动性也比较小,比较适合担任核心组合中的角色。

对于中短期投资的组合,可以选择债券型基金成为核心基金组合。投资者应选择那些持有高信用级别、期限较短的债券的基金,因为信用级别较高的债券风险较小,期限较短的债券波动也较小。也就是说,选择债券型基金作为核心组合的时候也是挑选那些业绩稳定、波动性小的基金。现时,国内有的债券型基金持有一定的股票或者可转债,从长期看股票和可转债的波动风险会比普通债券大,因此投资者应当避免选择股票和可转债持有比例较高的债券型基金作为核心组合成员,而尽量挑选纯债比例较高的基金。

2.核心组合比例应超半仓

核心组合的比例可以占整个组合的70%~80%,甚至100%,因人而异,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具体需结合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但是核心组合最好占投资组合的一半以上,因为它是投资者赖以实现投资目标的主要部分。如果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比较保守,可以仅投资在核心组合上,或者大部分投资在核心组合上。

投资组合中,核心组合之外的为非核心组合。非核心组合可以投资在中小盘基金、行业基金或是投资策略比较集中的基金。非核心组合通常波动较大,却可带来较高的回报。虽然非核心组合并不是投资组合中必需的部分,但可以帮助提升整个组合的回报以及增加投资的分散性。

3.3基金投资风险防范战法

3.3.1基金投资有哪些风险

1.市场风险

指基金所投资的证券价格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波动,导致基金收益水平变化的风险。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包括国家宏观政策、经济周期、利率水平变动、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通货膨胀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从而导致基金的收益水平发生变化。

2.管理风险

指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例如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决定基金的收益状况、注册登记机构的运作水平直接影响基金申购和赎回的效率等。

3.交易价格未知的风险

基金的申购和赎回价格按照申购或赎回当天的基金份额净值计算,该净值是在当天交易结束后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在申购、赎回时并不知道这一净值,无法准确预知会以什么价格成交,因此要承担申购或赎回当天基金份额净值不确定的风险。

规避基金投资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选择信誉良好、管理完善、经验丰富、内控机制健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进行投资,同时对所投资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市场给予适当的关注,必要时可以进行咨询,听取投资顾问的意见。

3.3.2投资开放式基金的风险

开放式基金是一种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工具,它不同于银行存款或国债,不能保证投资人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开放式基金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性风险

当基金面临巨额赎回或暂停赎回的极端情况下,基金投资人可能无法以当日单位基金净值全额赎回,如选择延迟赎回则要承担后续赎回日单位基金资产净值下跌的风险。

2.申购、赎回价格未知的风险

对于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在自上一交易日至交易当日所发生的变化,投资人通常无法预知,在申购或赎回时无法知道会以什么价格成交。

3.基金投资风险

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险包括股票投资风险和债券投资风险。股票投资风险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证券市场风险和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等;债券投资风险主要指利率变动影响债券投资收益的风险和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

基金的投资目标不同,其投资风险通常也不同:收益型基金投资风险最低,成长型基金投资风险最高,平衡型基金居中。投资人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财务状况和投资目标的基金品种。

4.机构运作风险

(1)系统运作风险。

指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注册登记机构或代销机构等当事人的运行系统出现问题时,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

(2)管理风险。

指基金运作各当事人的管理水平对投资人带来的风险。

(3)经营风险。

指基金运作各当事人因不能履行义务,发生经营不善、亏损或破产等给基金投资人带来的资产损失风险。

5.不可抗力风险

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发生时给基金投资人带来的风险。

3.3.3试探性投资

新入市的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常常把握不住最适当的买进时机。如果在没有太大的获利把握时就将全部资金都投入基市,就有可能遭受惨重损失。如果投资者先将少量资金作为购买基金的投资试探,以此作为是否大量购买的依据,可以减少基金买进中的盲目性和失误率,从而减少投资者买进基金后被套牢的风险。对于很多没有基金投资经历的投资者,建议不妨采取“试探性投资”方法,从小额单笔投资基金或每月几百元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开始。如您有2万元可投资,不妨第一次以1000元投资一只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约1~3个月后,待您对基金投资有一定了解后,再逐步增加投资额。单笔投资1000元,即便投资损失10%,至多不过损失100元,伤害不大。此外还可尝试每月定投300元,连续投6个月,由于分散时间投资,可能的损失将更低。总之,设定您可接受的风险度,这一步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在众多基金中进行选择呢?

(1)根据风险接受程度选择。

如风险承受力较高,以偏股型为佳,反之则以混合型为好。

(2)选择2~3家基金公司的3~5只基金,以分散投资风险。

(3)选出好公司中表现优秀的基金。

如果过去3~12个月的基金业绩表现比指数好,应该不会太差。但不论资金多寡,同时追踪的基金不应超过5个,否则就不易深入了解每只基金。何况基金本身持股就很分散,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4)买基金后还要坚持做功课,关注基金的涨跌,并与指数变动做比较,由此提高对基金业绩的研判能力,此外还可登录基金公司网站,收集基金持股资料及基金经理的观点,提升对基金业的认识,几个月后您也可以变成基金投资的专家了。

3.3.4巧妙应对基金的“套牢”

投资者购买基金后,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基金净值跌破“成本价”的情况时有发生。投资者如果不能正视基金“套牢”现象,就难以实现基金“解套”的目的,从而丧失投资中的机会。其实,基金“套牢”是常有之事,投资者只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就完全可以避免长期被套,或盲目割肉赎回,以下四种应对策略,投资者不妨在实际操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1.摊低申购成本法

如果投资者持有的基金品种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极强,而且适逢证券市场处于运行周期的低谷,或者处于阶段性的底部,投资者完全可以购买基金产品,起到摊低基金投资成本的作用。

2.转移投资风险,达到防止买基金后越套越深的目的

当投资者购买了相对高点的基金,正值证券市场的阶段性顶部,投资者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止损措施,将股票型基金转换成货币市场基金,并静观证券市场的变化,从而选择最佳的投资时机重新介入。既起到了回避股票型基金净值下跌的风险,也充分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3.利用优惠的申赎费率锁定收益

基金产品中的保本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投资安全屏障。即便在避险期内投资者购买的基金产品面临“套牢”,只要投资者看淡避险期内基金净值表现,而持保本基金到期,将会因优惠的申赎费率,而不必遭受较多的损失。因此,巧妙运用基金产品之间的转换,也是防基金“套牢”的主要方法。

4.基金经理更换而导致的基金“套牢”只是暂时的

由于基金的净值与基金的管理风格有密切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的影响,因此,基金经理的更换一般都会引起基金净值的波动,而基金经理策略的调整,同样会影响到基金净值,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可能使基金的投资者“套牢”。但这种基金“套牢”现象不会太久,投资者不必盲目进行基金的份额调整。

3.3.5用基金转换来规避投资风险

在股市行情的带动下,开放式基金出色的业绩,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投资目光,一些投资者将基金作为了家庭日常投资理财的工具。任何投资都有风险,面对潜在的投资风险,有聪明人率先想到了用基金转换来规避投资风险。

在基金投资中一买一卖的手续费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每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多数投资者都会在反复犹豫之后,选择赎回基金。然后等待市场出现向好行情时,再申购。这样做无疑会让投资者付出很大的投资成本。这个问题,也成为了当下对基金相当感兴趣的一些新老“基民”们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判断申购、赎回时机的一个焦点问题。

其实基金投资过程中频繁买卖是完全没必要的。现在很多基金公司都为投资者提供了基金转换的业务,即在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同基金之间进行转换,通常的做法是在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与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之间进行转换。投资者利用基金转换业务,可以用比较低的投资成本,规避股市波动带来的风险。一般而言,当股市行情不好时,将手中持有的股票型基金等风险高的投资品种,转换为货币市场基金等风险低的品种,避免因股市下跌造成的损失;当市场行情转暖时,再将手中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低收益基金品种转换成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以便充分享受市场上扬带来的收益。

基金公司的基金转换业务为投资者提供了费率优惠。以广发旗下的基金为例,由股票型基金广发聚丰转换为货币市场基金时,只需支付0.5%的赎回费即可,市场向好时,再由货币市场基金转向广发聚丰,此时只需为货币市场基金新增收益的那部分基金份额补交1.5%的申购费即可。这样,市场低迷时,通过货币市场基金赚取了稳定收益,而且,再转为股票型基金时,还省去了那部分资金的申购费。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最初选择基金时,应该考虑该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线是否全面,是否可以在市场波动时进行基金转换。

3.3.6管理基金风险的三大对策

1.识别和评估基金的风险

在所有的基金中,我们可以根据其配置风险资产的比例不同,而将基金的风险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从更细的角度分依次为: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债平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纯债型基金>中短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者在进行基金产品投资前,识别这些基金风险特征是很重要的。一般在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中都有明确的风险提示。

2.采取合理的投资方式控制风险

按投入资金的方式不同,基金投资分为一次性投资和定期定额投资,但也有见机行事的投资方式。一次性投资可在对基金未来表现判断准确的前提下进行;定期定额则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有利于摊低基金的购买成本,且能够实现“小钱积累大钱”的计划。比较起来,定期定额对控制基金的购买风险更有效。因为,在很难判断基金净值的高低点时,运用定期定额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也可以采取比例投资法,即将所购买的基金品种按“三分法”分摊,1/3配置在股票型基金上面,1/3配置在债券型基金方面,而另外1/3则配置在货币市场基金方面。当证券市场好转时,对股票型基金的净值上涨产生的收益及时按比例重新在三者之间调整,使原有组合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比例上。这就等于将股票基金上涨中潜在的风险,及时地调整和化解,从而锁定了基金的收益。当然,当股票型基金下跌,破坏了原有的组合时,可将货币市场基金及时调整补足股票型基金,而摊低股票型基金的购买成本。不过,调整组合不宜频繁采用,且要在实现了一定的收益目标后进行。这种方式只适合有中长期投资计划的投资者采用。

3.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而在基金投资中所遇到的风险,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提高能力逐步化解。如心理素质的培养,抗风险能力的压力测试等,都是提高个人风险控制能力的关键。

3.3.7降低基金投资风险的方法

1.定期定投

基金的定投――在固定时间(如每月4日)以固定的金额(如1000元)投资到固定的基金中。由于定投的投资时点是有规律的分散,同样的金额在基金净值较低时可以买到较多的份额,反之,在基金净值较高时买到的份额自动减少。这符合“逢低多买、逢高少买”的稳健投资原则,长期下来,成本和风险自然被摊薄。

股票市场涨跌变化很快,一般大众或投资新手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每日看盘,更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判断市场高点低点,因此无法正确掌握市场走势。而基金定投则可以让投资者无须担忧股市的涨跌。

基金定投,免去了对投资时点的选择,只要在银行约定好自动转账的划拨账户和扣款金额,一切都可自动进行。

2.组合投资

市场反复无常,即使最优秀的基金,在短期的市场波动中,也有陷入低点的时候。为规避基金投资风险,投资者应该做好自己的基金组合。只有组合不同风格、特点的基金,才能保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既博取最大收益,又能有效规避风险。

组合投资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小组合,即在同一类型(如股票型)的基金中选择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这样的组合能避免由于个别基金的投资失误带来的局部风险。另一种是大组合,即在股票型、债券型、配置型、货币型等各类型的基金中进行配置,主要为了避免某个基础市场带来的波动风险。

3.巧用“稀释减损法”

投资过开放式基金的人都可能遇到基金净值下跌的情况,有的基金甚至跌破面值,到了0.8元以下,这时为了止损,许多人便忍痛赎回。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你把赎回的钱存成了稳妥的储蓄,半年之后,你利息的年收益也就1.5%左右,可再看你赎回的那只开放式基金,其基金净值已经稳稳地站到了1元以上,算上你赎回基金的手续费,你整整损失了20%。所以,有的时候这种操作不叫“止损”,叫“增损”!

遇到基金净值下跌,你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不妨用一下“稀释减损法”。假设你手中持有某基金10000份,目前已经从买入时的1元跌到了0.85元,经过观察,你发现该基金有企稳迹象,并且认为该基金具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这时你可以用每份0.85元的价格,采用申购的方式买20000份,增加持仓量,从而“稀释”你持有该基金的成本。这样,该基金上涨到0.9元的时候你就不赔不赚了,此后每上涨0.1元,你就会有3000元的进账。

3.3.8基金投资应该遵循的风险评估法则

怎样才能认识和了解基金的投资风险呢?这是摆在每位投资者面前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因为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总是相伴而生的,投资者在基金投资过程中,除了需要了解系统性风险对基金投资产生的影响之外,还需要对基金固有的投资个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基金投资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推动基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提高。

1.任何基金产品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只是风险程度的大小不同而已

保本型基金被认为是一种在避险期内没有风险的投资,但这只是认识上的一种错觉。尽管保本型基金设计了一定的保本机制,但管理和运作基金还需发挥基金管理人的能力。

2.货币市场基金体现更多的是其流动性风险

对于货币市场基金来讲,其投资资产品种的独有个性决定了其收益的相对有限性,表现在收益上也不是很明显。而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其流动性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加以分析。

3.股票型基金风险具有不断转化性

不是说投资者购买了股票型基金,就一定会产生投资中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也是容易转化的风险。投资者只要坚定基金的投资信心,做好长期投资的打算,就可以通过持有时间的延长而熨平这种净值波动的风险。

4.选择不当的分红方式也会造成风险

牛市行情中选择红利再投资,将会有利于资产的增值,而在震荡市行情中选择现金分红,则可以有利回避基金净值下跌而产生的风险,同时,还能为投资者提供低成本购买基金的机会。因此,在基金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地调整分红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5.指数型基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形势方面

可以说,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证券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投资者投资指数型基金,即投资于证券市场上的一篮子股票。只要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证券市场的长期牛市格局不变,持有指数型基金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6.投资者自身投资策略运用中的风险

投资者在进行基金产品投资过程中,应当充分评估自身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如对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关注较多的投资者,可以采取一次性投资法。而不太关注或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证券市场变化的投资者,可以进行定期定额投资法,从而避免因选择时点不当而造成的风险。

3.3.9买基金回避风险有五大新招

尽管基金产品的运作特点优于个人投资,但因基金产品的资产配置品种受相关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较大,在购买基金的过程中,要想实现高收益,仅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人,而按理想预期享受高收益,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作为一只基金产品,有管理人的利益,也有持有人的利益,更有托管人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都伴随着基金产品的申购和赎回而发生。因此,巧妙运用基金产品的个性化投资特点,发挥其最佳的投资功能,对基金投资者回避风险,取得高收益是很有帮助的。

1.定期定额投资买基金也应因时而定

当面临一个不断下跌的市场时,定期定额投资买基金,就会出现越跌越买的不良现象,虽然在不断摊薄购买基金的成本,但就如买了一只套牢的股票,越套越买,越买亏损越大。因此,面临下跌市场,运用定期定额购买股票型基金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2.买首发基金也得讲市道

作为一只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产品,其投资类型和个性化设计往往吸引投资者较多的注意力,并对其预期收益充满遐想。购买首发基金与证券市场的购买新股如出一辙。证券市场牛市行情,对发新股明显是有利的,而适逢熊市行情,若没有一定的良好业绩做支撑,是无法保障中签投资者的高溢价收益的。而购买首发期的基金产品,面临证券市场的熊市行情,又没有一定的业绩标准可以参照,其建仓期的收益可想而知。因此,不考虑证券市场行情,不注重首发期的市场表现,不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盲目购买首发基金也是不足取的。因此,对于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一定要对证券市场未来三个月内的行情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和判断。然后决定是采取认购的方式还是申购的方式。

3.勿让基金费率束缚了手脚

基金投资中的风险,不单是基金净值变化而引起的收益波动的风险,更有费率等投资成本的影响。诸如投资者购买了保本型基金,如果不遵守和执行保本型基金关于避险周期的规定,不考虑成本进行基金的频买频卖,将导致意想不到的亏损。因此,对于购买保本型基金的投资者,一定要摒弃股票投资的风格特点,学会坚持长期投资,才不会遭受损失,毕竟近2%的申购赎回费率(申购费率1.5%,赎回费率0.5%)与股票买卖0.2%(来回0.4%)的佣金比率相比,是极不对称的。一个交易来回相差近10倍的成本,显然不是投资基金的初衷,也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接受的。

4.不考虑渠道商的服务而购买基金

把握了证券市场的波动规律,就能以较低的基金净值申购,而以较高的基金净值赎回。而这些对于没有条件观察证券市场变化的投资者来说,渠道商的优质服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为此,渠道商应通过短信、E-mail、邮寄基金净值表或电话通知、上门服务、大众媒体等多种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或由专职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指导。因此,当投资者购买的基金产品出现净值的大幅度波动时,提供服务的客户经理能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提醒服务,对投资者回避基金投资中的风险是十分重要的。

5.勿让过高的收益率迷了眼

无论哪种基金产品,都有其自身的资产配置规律和投资组合策略。特别是受资产配置品种收益率的限制,除股票型基金收益可放大外,其他固定收益类的基金品种,诸如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都有一定的收益局限性。因此,当这些基金产品的收益出现突增而远超过投资者的正常预期的时候,就应当警惕其存在的风险。按照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正常状态下应保持在2%上下,而达到3%以上,最高能出现10%明显是偏离了正常的收益轨道,必定会产生较大的风险。

总之,投资基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投资者学会省费,并学会在回避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