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基金投资实战战法
4.1.1新手上路购买基金要讲究技巧
一些细心的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发现,购买基金的确有诀窍,关键就是要掌握好以下一些技巧:
1.认购把好“时间脉”
在基金募集期内,究竟是一开始就买,还是等到募集期快结束时再买?除了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认购期的利息收入。针对不同的基金,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应该选择不同的认购期。
有些基金在其招募说明书中规定:“资金在认购期内产生的利息将计入基金资产,即基金募集期内所产生的利息在所有投资者之间按照投资额大小分摊。”如此可见认购基金越晚越划算。
有些基金在其招募说明书中规定:“认购款项冻结期间内产生的利息折算成各基金份额归投资者所有。”如此一来,投资者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资金在募集期内所产生的利息被别人分享了。而且投资者此时享受的利率是银行间同业存款利率,甚至高过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对于这类基金,早早购买不失为明智之举。
2.申购也可避免损失
目前市场上的基金日益增多,投资者会为到底挑选哪只基金而犯愁。购买到称心的基金除了运气之外,更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理财专家指出,同一只基金,认购和申购的费率是不一样的。基金公司为了追求首发量,认购费率一般会低于申购费率。因此,从节省手续费的角度出发,如果看好某只基金,应该尽量选择在其发行时认购。
如果采用认购的方式,万一对基金把握不准的话,也可能会踩上“地雷”。李女士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李女士是个基金投资新手,她认为认购基金和买原始股有类似之处,觉得认购基金肯定比申购基金划算。然而李女士却遇到了自己的基金净值“跳水”的尴尬,此时,李女士才发现认购基金也有一定的风险。
采用申购的方式尽管要多花一些手续费,却有机会观察所选基金在封闭期后的表现,让自己的投资更加有的放矢。如果该基金的走势一直低迷,投资者就有了三思而后行的机会。如果基金的净值稳步上升,这时考虑申购,虽然手续费贵了一些,但尽量避免和化解了自己的投资风险。由于各基金的收益差距较大,经过综合选择、优中选优,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投资收益。
3.交易成本有节省空间
目前一些基金代销机构的认购费率都比较优惠,但这种优惠并非人人都能享受的。一般而言,基金公司会给购买大户以一定的优惠。比如在认购费率上,某基金就规定:凡是认购100万份以上的投资者,前端认购费率可从1.2%降到0.8%。如果投资者手头上有大量的资金,不妨可把握这个机会。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也并非没有机会。基金公司在发行新基金时,大部分的基金份额是通过委托各代销网点来销售的,基金公司会支付代销网点代理费用。因此有机会的话,可以尝试跟代销网点讨价还价,争取到一定的折扣。一般来说,证券公司在这方面的灵活性要高于银行,在券商代销网点买基金,投资者可能会享受到更大的折扣。
选择长期持有基金而不是波段操作的投资者,可考虑选择后端付费的方式来减少投资成本。一些基金在确定赎回费方面采取的是按照持有时间长短来决定费率的方式,持有的时间越长,申请赎回时所能获得的费率优惠就越多。因此,如果选择后端付费的方式,长期持有基金(一般持有1年以上)的投资者就可以凭着更为优惠的交易成本而获得相对更多的收益。
4.1.2选购基金产品莫入七大误区
1.误区一:喜新厌旧
不少投资者喜欢购买新发行的基金,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发基金在认购期的宣传力度很大,容易给投资者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加上银行、券商等基金代销网点的主动性推销,致使投资者在看待新基金和老基金的关系上有所偏颇。
其实,从理财的角度看,除了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基金之外,老基金比新基金更具有优势。
(1)新基金和老基金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异,完全是同质性的产品。每一只新基金都会取很吸引人的名字,但无论是“稳健增长”、“动力平衡”、“先锋”,还是“积极配置”、“经典配置”,都只是基金的名称而已,基金本身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2)老基金的可选择性更强,完全可以从中选择到优秀的基金产品。现阶段开放式基金的种类已基本定型,每一大类基金的数量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数量。截至2007年7月底,仅开放式基金就有210只,另有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143只。如此众多的基金产品完全可以满足我们优选、比较的需要。
(3)老基金更容易判断和优选。投资者之所以买某基金产品,就是希望基金净值能够上涨,而且涨得要比别的基金多一些,也就是说投资者希望买到一只“好基金”。那么,到底是已经存在的基金中的某只基金会成为“好基金”呢,还是正在发行的某只基金会成为“好基金”?答案当然是前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老基金有历史业绩和持仓情况可参考,能够对其未来的业绩进行相对科学的预测;而新基金却没有历史,只是一张白纸。
2.误区二:越便宜越好
不少投资者把基金当成股票,认为基金净值高的上涨空间不大,而去购买面值附近甚至是面值以下的基金。殊不知,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基金累计净值高说明其竞争能力强,基金团队管理水平高,发展后劲足,正所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因此,以净值论英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3.误区三:股票基金也定投
现在不少基金都推出了定投业务,其实,定投业务只适合于非股票类基金。股票市场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而且波动很大,风险较高。股票型基金主要的投向就是股票市场,其净值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总体上是同步的,很难有基金会反其道而行之。试想,如果在漫漫熊市中也进行股票型基金定投,“定期定额”岂不是变成“定期亏钱”了?因此,投资股票型基金,首先应该对股票市场有一个趋势上的判断,要顺势而为,在预期股市走高的情况下购买股票型基金更为妥当。
4.误区四:短期收益决定买卖
不少投资者在决定申购或者赎回基金时,都是根据基金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来判断的。上个月哪只基金涨得最多,就买哪只;手里的基金投资了1个月,如果其表现不尽如人意,就立即换基金。其实,基金的业绩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有的时期这只基金表现很好,但到了下一个时期,另一只基金的表现也许会更加优秀,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投资者应该根据一段较长时期内基金的相对业绩来判断基金的优劣,把对基金的观察期放得相对长一些。
5.误区五:过于分散或集中
不少投资者根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理,看中一只基金就买一只,买来买去买了十几只基金,整体收益不怎么样,管理基金的时间成本倒大大提高了。其实,理财投资应该是在相对分散的基础上适度集中。因此,在做好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对于风险较小的投资,选择一只基金就可以了;而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以两只左右的优选基金为宜。
6.误区六:复制基金=业绩复制
最近基金复制比较流行。宣传者往往将以前的基金作为榜样,给投资者以极大的幻想。其实,即便是同一家基金公司、同一个基金经理、同样的基金投向,这两只“孪生”基金还是两只不同的基金。双胞胎都会有不同的命运,何况复制的基金?复制基金其实就是一只普通的基金,和别的基金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7.误区七:经理去哪我去哪
有些投资者非常崇拜基金经理。某个基金经理以前管理的基金业绩不俗,现在跳槽去了另一家基金公司去管理另一只基金,这些投资者就紧跟基金经理的脚步,也更换门庭转换基金。基金业绩的好坏固然是与基金经理的观念和智慧分不开的,但与基金公司和基金团队的关系更大,没有了优秀基金公司和优秀基金团队的依托,任何基金经理都将举步维艰,再好的智慧也很难发挥出来。
4.1.3买基金需做到六个对比
对投资者来讲,掌握一定挑选基金产品的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对比”之法必不可少。
1.基金运作规模之间的对比
一家运作规模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比运作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拥有更大的客户群,更充足的资金,更强大的市场影响力,更完善的基金产品线,更具有品牌价值。
2.基金过往业绩的对比
投资者了解基金以往的业绩不仅是必要的,同时因投资者的预期而给基金管理人一定的运作基金压力,从而使基金经理也会采取更加积极的资产配置策略,从以往的基金运作中积累经验,以更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
3.基金产品投资组合中的对比
通过资产配置组合将会看到基金投资的风格是稳健型、中庸型还是激进型,是具有短期波段性的收益特征,还是具有长期周期性的收益特征。
4.基金经理之间的对比
作为基金的决策者和指挥家,基金经理在基金产品运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金配置资产的知识性、专业性和操作实战经验,都需要一位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优秀基金经理来完成。
5.基金费率之间的对比
投资基金,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分红。但在基金运作过程中或某些基金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兼顾了基金的短期收益(如指数型开放式基金)。因此,考虑基金的申赎成本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较低的申赎费率,对投资者进行基金的短期投资套利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6.基金营销服务中的对比
投资者购买了基金产品,不但不能放置不管,反而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跟踪和管理措施,并时刻关注基金的基本面变化、基金信息、基金净值的变动等。如果投资者选择了一家服务良好的渠道商,将会省去很多劳顿之苦。只要利用渠道商的定制信息提醒服务、发送E-MAIL、邮寄基金资讯等方式,轻松实现基金的动态跟踪,从而避免因信息缺失而遭受投资损失。
4.1.4如何应对基金的“波动”
投资者买基金的根本目的是长期持有基金并从中获利,而在基金的实际投资中却往往适得其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者不注意观察或未能掌握基金的“波动”情况。正如股票投资一样,市场是否会变盘,都有一定预兆,基金投资也不例外。当基金的基本面发生变化时,常常会引起基金净值的变动和业绩的增减,从而对基金投资者的收益产生影响。掌握基金的“波动”表现,还需要投资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判断:
1.基金经理更替
一只基金运作业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密不可分。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稳健型的基金经理、保守型的基金经理与激进型的基金经理在操作风格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基金经理的更替,势必会影响到基金的业绩表现。同样,当基金经理运作一只基金,其业绩到达一个阶段性峰值时,此时的基金经理更替,更应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该基金的业绩能不能继续增长,将是考察下一位基金经理运作能力的关键。另外,对于多次跳槽的基金经理,也应当重点关注。
2.基金的股票周转率
基金的股票周转率是指基金购买量和售出量的最小值与基金的净资产之比。当一只基金的股票周转率为100%时,说明其周期为1年;当一只基金的股票周转率为50%时,其周转周期为2年;同样,当股票周转率为200%时,其周转的周期为6个月。但为了增加股票的利差收入,基金管理人会进行多次交易,从而使基金的股票周转率达到300%,甚至于更高,从而加大交易成本,引起基金净值的“波动”。因此,合理的股票周转率,对基金产品的稳健操作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意义上来讲,60%的股票周转率可以作为基金股票周转率的正常标尺。
3.突发的基金分红
一只基金只要保持业绩稳定,其分红也是相对稳定的。当一只基金出现突发的分红潮时,应当认真分析该基金的业绩情况和所处的运行环境。基金频繁分红,既不利于基金的成长,也不利于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当出现巨额分红时,投资者应当观察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情况,并进行份额的观察,了解其分红的目的是否是为了应对基金的赎回。
4.基金的净值
一只基金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对基金净值是不是能保持持续的稳定增长非常重要。由于基金配置资产的不同,因此受基础市场影响也不尽相同。但判断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的能力和水平,只看基金是否跟踪基础市场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当基础市场上涨时,其资产配置品种的增长幅度是否能够强于基础市场的增长幅度;而当基础市场下跌时,其净值又是否低于基础市场的下跌幅度。唯有此,才能真正的分辨出基金的良好成长性。因此,对基金的净值增长做出合理的判断,基础市场的变化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4.1.5大盘基金和小盘基金的区别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盘基金和小盘基金不是指基金本身的规模,而是指基金投资的方向。如果基金投资大盘股,就是大盘基金;如果投资小盘股,就是小盘基金。这和基金规模没有关系,一个2亿规模的基金可能是大盘基金,一个100亿规模的基金也可能是小盘基金。
但是,到底哪些是大盘股,哪些是小盘股,不同机构的区分标准是不一样的。
1.不同机构的区分标准
(1)晨星标准。对于国内A股上市公司,晨星按照总市值的规模将其股票划分为大盘、中盘和小盘三类。具体划分标准如下:将股票按照其总市值进行降序排列,计算各股票对应的累计市值占全部股票累计总市值的百分比(Cum-Ratio)。
大盘股:累计市值百分比小于或等于70%的股票;中盘股:累计市值百分比在70%~90%之间的股票;小盘股:累计市值百分比大于90%的股票。
这个定义并不容易看懂,还是举例说明吧。晨星把所有的股票按市值从大到小排列,假如股票市值分别为5、4、3、2、1,然后累加起来就是5、9(=5+4)、12(=5+4+3)、14(=5+4+3+2)、15(=5+4+3+2+1)。这样各个股票对应累计市值的百分比(Cum-Ratio)就是33%、60%、80%、93%、100%。按照晨星分类,头两个(市值为5和4)是大盘,中间一个(市值为3)是中盘,最后两个(市值为2和1)是小盘。
(2)广发小盘。每半年将对中国A股市场中的股票按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并相加,累计流通市值达到总流通市值50%的股票归入小市值公司股票集合。按照上面的例子,从小到大的排序就是1、2、3、4、5,那么累计市值就是1、3、6、10、15,占总市值的比例就是6.6%、20%、40%、66%、100%。对于广发小盘来讲,市值是1、2、3的为小盘,市值为4、5的为大盘。
由于分类标准不一样,在一些情况下,按晨星分类的大盘股会被广发小盘分类到小盘里面。而且由于市场的变化,股票市值也会变化,原来的小盘股可能会升到大盘股去,这就是广发小盘基金大量抛出洪都航空股票的原因,也就是当时热闹一时的“洪都事件”。
2.关注中证指数系列
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中证指数公司最近开始发布系列“规模”指数来进行分类。
(1)中证100指数:这是在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中选择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的指数,也是沪深两市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这100只股票大概覆盖了A股流通市值的一半,实际上就是A股市场的大盘股票指数。
(2)中证200指数:在沪深300中扣除中证100剩下的200只股票组成的指数。这200只股票大概占据了中国A股市值从50%到70%中间的20%部分,可以认为是中盘股指数。
(3)中证500指数:这是A股中排在沪深300以后的500只股票组成的指数,大约构成了A股市值从70%到90%中间的20%部分,可以认为是小盘股指数。
(4)中证700指数:由中证200和中证500的成分股共700只组成的指数,占据A股市值的50%-90%部分,可以认为是中小盘股指数。
(5)中证800指数:由中证100、中证200、中证500共同组成的指数,覆盖了A股市场的90%部分,可以认为是大中小盘综合指数。
再加上著名的沪深300指数,包括中证100和中证200的指标股,可以认为是大中盘指数,这样就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大、中、小盘指数系列。那么通过基金的重仓股分析也基本上可以明确基金的投资风格。例如按照中证指数分类,广发小盘基金就是一个中小盘基金。
4.1.6基金资产配置多大比例合适
基金这个词汇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老百姓的口中,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基金的人也都跃跃欲试。对于在这样大环境下涌现的新“基民”而言,怎样了解基金,基金在个人理财投资中应占多大比例为好呢?
从2006年以来,市场上销售比较火爆的基金大多数都是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其实,每个基金品种在个人理财配置中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风险承担能力、不同回报需求的情况下,合理地配置这些产品将会让投资更加有效。简单地说,在风险和收益基本成正比的大前提下,产品风险应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配置,以求得到最合理的收益。下面以一个投资者的实例说明基金资产配置的简单模式,假设该投资者个人条件如下:
投资者A,男性,32岁,已婚,有一个3岁小孩,夫妇月收入9500元。家庭月支出2000元,小孩全托,每月托费600元,每月还房贷车贷2000元,老人暂时无需赡养,保险单位已买,基本无储蓄。此家庭为典型国内青年家庭,家庭月收入9500――支出2000――小孩600――房贷车贷2000=4900元,即每月有4900元可自由支配,扣除每月应急零用等杂费1000元,还有3900元可作投资。根据此家庭的特点,以后主要需使用资金的方面在子女教育、自身养老两项,因此可作以下建议:
2000元定期定额购买管理能力较强的基金公司的股票基金,以备做子女教育经费。过往业绩较好的有景顺长城内需、易方达积极成长、上投摩根阿尔法等供参考。1900元定期定额购买混合型基金或债券型基金做自身养老储备,这种基金风险较小,收益相对稳定,适合超长期投资。
以上是针对此案例家庭作出的简单的基金理财方案,相信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启发。虽然每个家庭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并取得投资最大收益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4.1.7高净值的基金值得买吗
2007年银行迎来了基金认购高潮。不少投资者问,该选什么样的基金呢,老基金还是新基金?高净值的基金值得买吗?
应该买新基金还是老基金?这么问主要是因为很多投资者认为新基金面值1元,很便宜;而老基金往往净值已经上涨很多,比较贵。但投资者买基金,看的应该是今后基金的上涨情况,也就是未来的涨幅。中国台湾的新基金发行价是10元,从10元涨到20元、从20元涨到30元的比比皆是。大陆的基金,净值从1元涨到2元是增长100%,从2元到4元也是100%,关键是看涨幅。
同样是一个标的,投资者买新基金还是老基金?专业人士认为,牛市中要买老基金。老基金在市场已经完成热身了,起跑线上打枪就可以跑。新基金需要热身,要有建仓期。同样的时间,新基金和老基金一起比不太公平,投资人要注意到这些。
净值高的基金好像是贵,但这个不是买菜,要看多少钱。同样买娃娃菜,也会有不同的等级,关键是本身的产品特性。高净值的基金,从2005、2006年到2007年,它的报酬率,年初净值前十名要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很多。2007年业绩排在前面、表现最好的前十名基金,净值都不低。年初基金净值涨到1.2、1.4元的时候,投资者就在问是不是净值太高了,今后还会不会上涨?事实证明只要是优质基金,涨得就很快。
4.2基金交易实战技法
4.2.1散户投资者如何投资。
近年来,ETFs在欧美基金市场掀起了一股被动式管理的浪潮,大有超越主动式管理基金的趋势。大体来说,被动式管理具有换手率低、费用少、风险分散等优点,而主动式管理则是着重基金经理的选股与择时能力,业绩表现相对并不稳定。实证研究表明,多数的被动式基金在长期绩效上占了上风。
由于ETFs交易方便、成本低廉、门槛低,是非常适合散户投资的工具。一般散户投资者投资ETFs的策略可有以下几种方式:
1.完善投资组合
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有人熟悉债券,有人熟悉股票,有人熟悉科技股,有人熟悉大盘股,但投资组合配置是一门全方位的学问,对于熟悉债券的人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个股组合或许会有困难,犹如大海捞针,而ETFs便可帮助这类投资人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完善的投资组合。
2.对冲市场风险
投资者经过深入的个体公司研究后,可能认为该公司所处的产业前景很好,同时透过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分析,认为该公司财务结构健全、经营绩效良好,而想长期持有这一股票。但由于短线上市场气氛不佳,投资时可能需要承受不确定的市场风险,此时可选择买进该个股,同时放空ETFs(需要融券的支持)以对冲短期的市场风险,进而获得该个股的表现。
3.取代传统股票
以股票来说,投资人面对市场中股票时往往面临如何选择的难题。ETFs为一揽子上市公司股票的组合,虽然股性可能不如个股活跃,但可提供比单一个股更佳的分散效果。
在交易方面,由于ETFs与个股一样皆为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产品,因此二级市场的交易方式完全相同,投资人只要在合格券商开户即可参与买卖。
4.取代传统共同基金
相对于共同基金来说,ETFs采取被动式管理,因此年管理费较低,交易成本也低;而由于其追踪的指数已写明在公开说明书上,因此投资组合透明度高,操作策略的一致性也高,基金经理对绩效的影响只在于追踪误差上。至于股票型基金则多采用主动式管理,绩效差异极大。
在交易方面,投资人买进ETFs仅需负担一般经纪费用,价格公开。与共同基金的手续费方式不同,ETFs同时可在二级市场任何交易时间段内依照当时市场价格买卖,相对于共同基金只能以当日收盘的净值申购赎回,ETFs不但价格透明,还缩短了投资者自作出决策至交易执行所需的时间。
5.取代定期存款
过去15年国际股市的年平均收益率为8.83%,远高于定期存款。
6.市场时机投资
对于使用市场时机策略的投资人来说,在过去只能使用大盘权重股作为指数替代工具,但大盘权重股与指数走势可能不完全一致。现在,投资者可以利用ETFs作为市场时机的操作标的,在市场做波段的多空操作。
7.利用ETF避险
随着融资融券的推出,ETFs将很有可能成为合格的担保品或标的证券。这样,投资者便可以通过ETFs实施避险策略,相比其它产品更为便利。
ETFs的上市填补了投资者资产管理工具的缺口,投资者在从事资产配置前宜彻底了解每一种金融商品的收益和风险特性,并针对自己的风险承受程度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虽然ETFs无法提供获利保证,但通过这项金融产品,投资者可以轻松完成在股票市场上的配置,以简单的金融工具达到投资组合分散的效果。
4.2.2LOF基金如何进行跨系统转托管
如何将通过银行网上系统申购的LOF基金进行跨系统转托管至深交所场内交易,或者由场内转托管至场外?具体程序、所需时间及相关收费标准如何?是由投资者通过网上自行操作,还是通过柜台向银行,或向基金公司,或向当地营业部提出书面申请?是否有官方的统一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通基金的转托管是否也同样处理?
1.深圳方面
如果投资人在银行申购的LOF基金要转到场内交易,投资人只有到券商处先开立深圳基金账户,然后到银行将购买的LOF基金份额转托管到券商处,T+2日后才能在券商处场内卖出该基金份额。这种转托管业务投资人必须到银行柜台办理,按各个基金公司的规定不同,基金转托管的费用也不同(大部分是不收取的)。从券商转到银行,反向办理即可。
2.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通转托规则
(1)基金份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场内不同会员营业部之间进行转托指定处理流程。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内进行基金份额转托管的,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面指定交易制度试行办法》中有关规定办理。
(2)跨市场转托管申报要素。
跨市场转托管的证券代码为522***,“转出”对应“卖出”,“转入”对应“买入”。
对于转出,价格栏填写转入方的销售人代码,范围1-999元。
转托管数量的下限为1份,最高不能超过9999999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