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智慧
31864900000019

第19章 无为而治

第一节 无为而治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崇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功名利禄。“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会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会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会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

古代大思想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人类如果回复本性,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各种良好的社会秩序也就可以实现,万物之间就可以达到最和谐的状态。

针对治理国家,老子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让国家尽可能在自我调节下自然发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这就是著名的“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无为”才是最大的作为。所谓“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的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参与者,都是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

其实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单纯的无所事事,放任自流,这样达不到无为而治的目的。真正的无为而治,是要寓有形与无形之中,有为与无为之中,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就是无为而治的辩证法。

无为而治是一种棋高一着的超越,它是一种领导下属,却不使下属意识到被领导的方法。

西汉文帝时期实行的正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从而出现了后来的“文景之治”。

老子无为并非真正消极或完全消极,而是有其积极的一面,或者以消极的间接方式达到积极方式达不到的效果。

黄师忠天在《老子无为思想研究》中说:“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固然在一个‘道’字,然而表现在现象界的,毋宁说乃是以无为思想为基础,由无为的观念开展出各种相应于无为的功夫,如守柔、不争、无知、无欲、绝圣、弃智等等主张来。也由‘无为’向上寻求一套理论的根据,建立了老子的本体论、宇宙论。或许我们也可以这么说:老子思想的形成,是由于政治上的过度有为,触发其无的思想,由无为的思想,再向上推展其政治论、人生论,并向上建立其宇宙论,完成其整个哲学的体系。”

老子的无为哲学是对该时代社会现象的一种反动。在“过度有为”的情况下,人的思考活动变得僵化,唯有解除不必要的枷锁,拋开所有桎梏,以无为来矫正世俗之弊,人们才能回到心灵的乌托邦,使一切行为合于道的境界与真理。

如今这个时代太浮躁,分心的事情太多,金钱、功名、利禄、竞争、生存,让人变得急功近利。尤其对于男人,社会压力更大,小时候被父母“望子成龙”,长大后被老婆“望夫成龙”,被岳父母“望婿成龙”,让他们疲惫不堪,这在各种亚健康状态的调查数据中便有明确的显示。可以说,重提老子的“无为而治”,对于现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提起《卧虎藏龙》,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这部戏让导演李安大红大紫。他出名后,许多人都赞扬他太太是贤内助,他太太却说:我不是贤内助,我从来都是leave him alone(不去管他)。李安毕业以后失业,在家里一呆就是六年,他太太无为而治,养着他,却不管他,听凭他在那里胡思乱想、自由发展。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年轻的社会细胞——家庭少了许多温情和亲密,多了程式化与机械化的分工。从谈恋爱开始,男人们就被冠以时髦的“绩优股”、“潜力股”,成家后,无师自通的女人们便开始了漫长的“相夫”之路,为男人的职业生涯,为家庭的小康、大康生活,列满了“三年计划”、“五年计划”,甚至细化成“年度计划”。女人们善“比夫”,在往年比漂亮比气质的基础上,更多了比老公这一项,“夫贵妻荣”的心态如疯狂的癌细胞,无法扼制。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多有慢工细火不焦不躁的坦然,且无不是兴趣使然。宋词大家苏轼,自幼贪玩,在27岁方开始涂鸦,却以不羁的个性开创了豪放词派。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能得奖时说:“我就是觉得好玩,我每天走进实验室,我的感觉每天都是新的,不知道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这让我非常好奇。”带着一种顽童的心态去做研究,这样成果才能作出来。

老子说:“善行无伡迹”。就是说做是要注意方法,不露痕迹的推行自己的意志,这大概就是“无为而治”的根本所在。

无为而治,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关系的润滑剂、是健康的保鲜膜。无为而治,真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奉为格言的人生经典。

第二节 领导者的“无为而治”

西汉开国功臣曹参是江苏沛县人,秦朝时曾任沛县狱吏。公元前209年,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封为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因曹参德高望重,刘邦请他去任齐王(刘邦的长子)的相国,由他来辅佐齐王治理齐国。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且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来治理国家。“萧规曹随”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曹参来到齐国以后,马上把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们与一些有才识的知识分子召来,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如何来安抚和管理好百姓?如何才能把破败的国家治理好?因为召集来的有好几百人,每个人只是按照自己的认识来谈,所提出的办法也五花八门,有的竟不着边际。这么大的事,又众说纷纭,曹参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很难决断该听谁的。

正当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住在胶西的盖公擅长于研究道家黄老“无为而治”的学说,有治国的才能。曹参听说后,思贤若渴,立即派人带着厚礼恭敬地把胶西盖公请来。盖公来了以后,曹参礼贤下士,亲自拜见,向盖公请教治世安民之道。盖公看曹参一片真心,就向他建议当前治理齐国应当采取清静无为的办法。

盖公对曹参说:“只要上面的官府清静,不扰民不生事,那么,下面的老百姓的生活自然就安定了。百姓安定后,社会经济随之就能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也就能治理好了。”曹参听了他的话以后非常高兴,决定把盖公留在齐国,并把自己住的正房让出来,请盖公住,以便随时为他治国出谋划策。

曹参在齐国担任相国的九年中,按照黄老“无为而治”的办法制定各项政策,不准官员去打扰百姓,严惩做坏事祸害百姓的官员,起用一批老成持重又爱护民力的官员,使齐国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原来动荡不安的社会日趋稳定,百姓过上了比较安稳的日子,因此,齐国的人都称赞曹参是个贤明的丞相。

无独有偶,东汉时期,贵人邓绥受到和帝宠爱,皇后阴氏十分嫉妒。但邓绥为人谦恭,性格柔顺,对阴氏十分尊重。与阴氏同时进见和帝,邓绥从不正坐;和帝每次提问,邓绥总是让阴氏先说,从不与阴氏抢话头;每当发现自己的服饰与阴氏相同或相近时,邓绥便立即换掉,绝不与阴氏抢风头。尽管如此,阴氏仍然与人一起施行巫蛊之术,企图置邓绥于死地。鉴于阴氏的专横、阴险与邓绥的谦逊、忍让形成鲜明对照,和帝幽禁了阴氏,并在邓绥称病辞让的情况下坚持将她立为皇后。这个故事,被后代史家公认为“不争之争”的典型范例。这里的“不争之争”,与作为领导方法的“无为而治”在道理上是相通的。这里的“不争”并非真正的“不争”,而是以“不争”为“争”的手段;“无为而治”中的“无为”也并非真正的“无为”,而是以“无为”为“为”的手段。所谓“无为而治”,实质上就是把“有所不为”当做治政的方法和艺术。兵法的开山祖师姜太公说,最高明的政治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学说的核心,道家同样把无为而治视为治政的最高境界。至于历代帝王将相,大概没有谁不希望能用最少的心血来建树最大的政绩。只不过实现无为而治,实在需要领导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下面再来看一个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贱,姓宓,名不齐。有一次,他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问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他的前任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理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很多企业中的领导人,喜欢把一切事物都揽在身上,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手下人去做。这样,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说,还会被公司的大小事务搞得焦头烂额。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是“子贱二世”,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作为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无为而治是管理上的至高境界。一个领导者,如果能够积极发挥出各个岗位上管理者的力量,善于激发他们的智慧,使自己从日常细小的事务中摆脱出来,自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握大局,这样貌似无为,其实更加有为。

领导者怎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呢?从历史经验来看,至少应把握以下五点:

第一条:与民休息,宽容大度。姜太公说,天有经常运行的轨道,老百姓有自己的生活常规。君主如果能够遵守休养生息的规律,天下自然就平安无事了。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遵从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表面上不算勤政,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让人民休养生息,使农业、工商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朝的冯梦龙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宋初的宰相赵普每当收到士大夫之间相互揭发告短的文书,不看一眼便付之一炬,表面上像是不负责任,但实际上正是通过遏制勾心斗角之歪风,维护了当时的“安定团结”。

第二条:顺乎自然,恪守天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当初只是刘邦的一个不起眼的嫔妃。尽管只被刘邦“宠幸”一次便怀上了“龙种”,但她生下儿子后仍然很少与刘邦见面。后来,薄姬不仅因未被刘邦宠爱而使母子免遭吕后囚禁,而且因儿子幸运登基而成了皇太后。这就表明,削尖脑袋钻营即使一时得利也未必是好事,而顺乎自然即使一时失利也未必是坏事。

第三条: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南北朝时期,傅昭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任过州郡属官、地方长官、朝廷命官。当时,朝代走马灯似的更换,官场上混乱无序,危机四伏。傅昭之所以未遭受什么挫折并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声,靠的就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据史书记载,他居朝廷,无所请谒;居家室,不蓄门生,不结党徒,不交私利。这些无疑是他得以善终并名垂后世的重要原因。

第四条:以正避邪,谨言慎行。西汉后期,政治非常腐败,朝廷日薄西山。是时哀帝宠信高安侯董贤并纳其妹为妃。傅皇后之父傅晏惧怕有一天会出现废立之变,飞来横祸。他的朋友桓谭说:刑罚再严,不能加于无罪之人;邪恶再盛,不能无故加于忠正之身。桓谭告诉他,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要叮嘱皇后,千万不能以巫医方技等手段与董妃争宠;其次是他自己应遣散门徒,务执谦谨,防止别人借他之势在外胡作非为。否则皇帝抓到把柄,后果将不堪设想。傅晏遵嘱而行。后来,董贤在皇帝的指使下想尽办法要整倒傅晏,包括逮捕傅后之弟审讯,都始终未能找到陷害傅家的借口。

第五条:释疑自保,急流勇退。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如何祛除皇帝的疑心,一直是宦海沉浮的关键所在。楚汉相争期间,率军东征的汉王刘邦,反常地几番派人慰问留守关中的丞相萧何。萧何为了祛除汉王的疑心,便在自己的亲族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人,让其押运粮草,前往荥阳从军。如此,萧何才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在历史上,功成身退也是官场的一条定则。道家始祖老子认为,功成身退,乃天地之道。有许多曾经战功赫赫的英豪,如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唐朝代国公李靖等,都是因为不服老贪恋功名而不得善终。

综上所述,“无为而治”作为现代领导者提高领导艺术的指南,究其实质而言,是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即所谓“最小—最大原则”。在实际的领导行为中,它表现出内在的超载性和象征性,表现为领导者“抽身谋大计”,着眼全局,进行宏观控制,整体把握,勇于放权,善于任人,用人不疑,使下属“有为”而己“无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