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31891500000038

第38章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

天才是什么?经过心理学研究,常人的判断大部分由意志组成,认识较少;而天才的判断大部分是由认识组成,意志极少。

天才有能力摆脱自己的利益、希冀和个人目的,并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摈弃自己的个性,以成为纯粹的知体和反映世界的明镜。

天才为我们竖起了一面魔镜,清晰、集中地照出了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一切偶然及无关的因素都被剔除。犹如阳光穿透云层一般,思想能穿透激情、披露事物的内在性;在具体、单个的事物中,它寻求“柏拉图式的表象”,亦即普遍性质——这好比一个画家,在他所描绘的人物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气质和特征,而且还有某些普遍性以及永久的实在。要表现这些,个人只是一种象征和媒介。天才的秘密在于清楚、公正地去感知客观性、基本性和普遍性。正因为超脱了主观偏见,天才在这个充满固执、实惠和自私活动的世界中才感到如此不适。他高瞻远瞩,却未注意眼前;他粗心“怪僻”;他眼睛盯着星星,脚下却跌入水坑。因此,这就是天才不善交际的部分原因:他考虑的是基本的、普遍的、永恒的东西,常人所顾及的是眼前的、具体的和直观的东西。二者在精神上毫无共同之处,永远不可能沟通。通常,善交际者往往才智平平、沦于粗俗。而天才有自己的补偿,无需那些永远依赖外界而存活的人为伴。“他从一切美感中得到喜悦。艺术提供的慰藉和艺术家的热情……足以使他忘却生活中的琐事”,并且“弥补他由于清醒的意识而增添的痛苦,以及在另一类人中所受的冷遇”。

然而,结果却是:天才被迫离群索居,有时甚至被逼疯;带给他痛苦、幻象和直觉的极度敏感性,加上孤独和不适感,崩断了精神与现实之间的纽带。有些心理疾病的患者甚至精神病患者也表现出天才的某些特征。而很多天才也患有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爱因斯坦有自闭倾向,凡·高患有严重的精神病,而电影《雨人》的原型——金·皮克——一个公认的超级智者,虽然不像电影中演绎的那样有自闭症,但确实存在生理缺陷。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哲学、政治、诗歌或艺术上的杰出人物似乎都性情忧郁。”

不过天才在人类社会中毕竟是极少见的个例。比如: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中的主力战将,不仅在美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在解剖、文学甚至在数学、物理学上都有一定造诣,他甚至自己设计出飞机的雏形、自己设计新的武器。据研究,达·芬奇的部分笔记右边是普通的拉丁文,而左边则是镜像的拉丁文。这说明他很有可能是左右手同时进行笔记,而且达·芬奇的笔记上甚至有他自创的文字。

所以,天才是珍贵的,天才也有自己的痛苦。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坦然接受自己的普通,但是普通并不意味着没有能力或者是愚蠢,恰恰相反,作为普通人我们更应该努力,并且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

【故事佐证】

高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

在数学史上,很少有人像高斯一样很幸运地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孩子能被许可的范围。当丈夫为此训斥孩子时,她总是支持高斯,坚决反对顽固的丈夫想把儿子变得跟他一样无知。

7岁那年,高斯上学了。头两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1787年高斯10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数学教师是布特纳,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很难的加法题:81297+81495+81693+……+100899。这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198,项数为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时,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不凡。

高斯的计算能力,更主要的是高斯独到的数学方法、非同一般的创造力,使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说:“你已经超过了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接着,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直到巴特尔斯逝世。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高斯由此开始了直正的数学研究。

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或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或加上欧拉)。数学天才高斯,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天才获得了成功,这一切还得力于家庭的支持、朋友的协助、社会的重视和他个人的努力奋斗。可见每个天才背后都有不平凡的故事。

伽罗华是19世纪法国天才数学家,群论的开拓者。因为个性叛逆,他从进学校起就不受欢迎。考大学数次不利:第一次因为院士柯西的疏忽忘记发表他的论文;第二次在面试时因有一位面试官一味固执地持错误概念,伽罗华据理力争,忍无可忍,拿起黑板擦掷出,命中面试官的脸,从而被淘汰。后来他把独立研究的论文寄给傅立叶,可遗憾的是后者不久去世,那篇论文也石沉大海。他最后一次想敲开学术界大门的尝试是一篇题为《论方程可用根式解的条件》的论文,他把这篇论文交给泊松,却遭后者以无法理解为由还给他。21岁那年,他为了一个喜欢的女子参加了一次无意义的决斗,饮弹身亡。决斗前一晚他奋笔疾书,把自己的数学发现写下来交给朋友,这些手稿直到14年后才得以发表,40年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它的价值。

比尔·盖茨进入湖滨中学之后迷上了电脑,从此就无心上其他课,每天都泡在计算中心。从8年级开始,他就和同学一起帮人设计简单的电脑程序,以此赚取零用钱。盖茨的好朋友保罗·艾伦(后来和盖茨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回忆说:“我们当时经常一直干到三更半夜,我们爱死了电脑软件的工作,那时候我们玩得真开心。“盖茨说:“那时侯,保罗常常把我从垃圾桶上拉起来,而我却继续趴在那里不肯起来,因为在那里我找到一些上面还沾着咖啡渣的程序设计师的笔记或字条,然后我们一起对着这些宝贵的资料研究操作系统。”

盖茨上9年级的时候,TRW公司的工程师在架设西北输电网络时遇到了问题,一筹莫展。这时候,他们发现了湖滨中学计算中心的一份《问题报告书》,当场打电话给制作这份报告的两位“侦测错误大师”(盖茨和艾伦),希望他们两人能来帮助排除问题。但他们压根儿没有想到,这两位大师居然只是9年级和10年级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