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两次被迫延迟后,美国航空航天局终于在2005年1月12日,把举世瞩目的“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发射上太空。
“深度撞击号”与它的铜炮弹“深度撞击号”重650千克,大小像一部中型的面包车,它由母船“飞越舱”(即“深度撞击号”)与“撞击者”两部分组成,价值3.3亿美元。它将越过4.3亿千米的太空,奔向古老的“坦普尔1号”彗星。它在途中必将经受一场“枪林弹雨”般的考验——彗星物质将以每秒28千米的速度(这比手枪子弹还快27倍)袭击探测器。为此,科学家特地让“深度撞击号”披上了一件特殊的防弹神衣,它由8层“凯夫拉”防弹材料和12层“内克斯特尔”合成材料织成。
“深度撞击号”于当年的美国独立日(7月4日)与彗星相会,那时彗星正运行到距离地球最近约1.5亿千米处。13时52分,“深度撞击号”把所携带的那枚重372千克的“撞击者”,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向彗核发出了一炮。“撞击者”主要由铜(49%)与铝(24%)制成,它只有一张茶几那么大,但表面布满了铜钉。之所以选用铜,是因为彗星中基本不含铜,这样人们就很容易区别出彗星释放出来的东西。这旷古以来的第一炮,其威力相当于4.5吨TNT炸药,人们看到了一场罕见的“太空焰火”。“撞击者”还携带有刻满全球56万天文爱好者名字的光盘,其中有上万名中国天文爱好者的名字,这张不同寻常的光盘有可能会随着铜弹而穿入彗星的内部,永久地留在彗星上。
为确保这一炮弹不虚发,除了对探测器进行反复测试外,科学家还专门挑选了6颗替代彗星随时待命。
第一炮是显示出人类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这对于将来避免彗星、小行星撞击地球有重大的意义。对“坦普尔1号”彗星彗核进行的精细探测取得了重大发现。“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形状就像一个马铃薯,长约14千米,宽约4.8千米,与直径1万多千米的地球相比,像一个袖珍世界,但它上面同样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与地球不同的是,彗核表面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有的直径超过1千米,估计是以前大约30层楼高的小行星猛烈撞击后留下的撞击坑。
撞击后出现的“太空礼花”原来天文学家预测彗核表面颜色相当黑,但从实际拍摄到的照片看,彗核主要呈现深灰色和灰黑色。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彗核表面还发现有不少神秘的白色斑状物,其长度为20~500米,宽度为10~100米,表面光滑,反光能力强。最令人吃惊的是,彗核表面的尘埃十分厚。原来天文学家预测彗核表层主要是冰物质(水冰及二氧化碳冰、甲烷冰等),是一个冰封的世界,但在撞击后抛射的物质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水、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质,主要的抛射物质是比面粉还要细的尘埃物质。
在此次“深度撞击”中,大约有12名中国工程师正在不同的岗位努力工作着。
来自安徽合肥的中国工程师李荐扬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汇合光度学分析,而他的导师是整个工程的总负责人,也是“深度撞击”的发起人迈克·赫恩。
李荐扬1999年留学美国,2005年7月从马里兰大学天文系毕业,他于2005年年初进入工作组。
来自广东开平的吴国兴工程师,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移民到了美国。在整个“深度撞击”项目中,他负责地面电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