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时,跳伞几乎成了航空表演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节目,放飞气球时,气球下常常带有一个吊架,降落伞松弛地系在吊架上,跳伞者坐着被绑在吊架上。等到气球升到高空以后,跳伞者便解开降落伞,跳下吊架。此时的降落伞已经有了很大改进,顶部开了导流孔,能够控制方向,着陆比较准确。
飞机发明以后,很快又出现了飞机跳伞。大约因为飞机是美国人发明的缘故,降落伞发展史上的那些大事大都发生在美国。1912年3月1日,贝里上尉首次使用固定开伞索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从一架双翼飞机上跳下来。1912年秋天,美国的F·R·劳第一次使用自由开伞索,从飞机上跳下来,他使用的是史蒂文斯发明的“救生降落伞包”。这时的跳伞不再仅仅是一种表演,而是成了飞行中的一种人身保护装置。1919年4月19日,欧文首次使用带有开伞索的降落伞在美国跳伞。至此,降落伞基本定型,欧文的降落伞就是现代降落伞的雏形。
罗伯特兄弟的“飞鱼”
2007年7月29日,第10届法国洛林国际热气球开幕。热气球表演各比赛在法国一直受到普遍欢迎。1784年7月6日中午,在法国巴黎的近郊,人们三三两两神情紧张地聚在一起,时而仰望天上,时而又蒙起眼睛。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正在观看天上出现的一个奇异景象:一条大“飞鱼”正在空中浮沉。
这是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正在进行飞行试验,那条“飞鱼”就是一个大气球。在此之前,蒙哥费尔兄弟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载人气球飞行,但是他们的气球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控制飞行方向,作为游戏或表演还是挺精彩的。要想利用它进行空中的交通运输就不行了。于是,罗伯特兄弟就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在气球上配备推进器材,使它能够定向飞行。他们认为,气球在大气中沉浮和鱼儿在水中游弋的原理是一样的,便把自己的气球做成水滴形的,长有16米,直径10米,气囊容积940立方米,充满氢气后可以带着数百千克的重物升上天去。
第一次试飞开始了,气囊里充进氢气后,鱼形的大气球便顺利上升了。吊篮里的七个人用力划着木框上蒙着绸布做成的大桨,控制着气球的航行,这条巨型“飞鱼”居然能够笨拙地在空中转向。然而,还未等他们发出欢呼,罗伯特兄弟就发现事情有点不太妙了——气球一直在缓缓上升,气囊逐渐胀大起来,马上就要爆炸了!原来,气球越向上升,大气压强越低,外边大气压变小,氢气球体积不断膨胀。一旦气球胀破了,这些试飞者的命运不堪设想。情急之下。大罗伯特抓起一把匕首,冒着极大的危险,攀上吊绳、用力刺破气囊。随着长长的“刺刺”声,氢气泄了出来,气球终于安全地降落了下来。
两个月后,罗伯特兄弟驾驶着装有放气阀门的气球升上天空。这次,他们连续飞行了7个小时,按照原计划着陆。罗伯特兄弟制造的这种可以操纵方向的气球,便是飞艇。他们设计的飞艇外形很合理,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则,以后人们制造的飞艇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