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肾结石的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淡渗之排石汤或八正散治之,药如蓄、冬葵子、石韦、海金砂、白茅根、芒硝并重用金钱草等。施于湿热蕴结者,收效固多,而施之年老体弱、脾肾阳虚者,则效果较差,有的不仅难以排出,甚或变证丛生。针对这种情况,路氏临床认为用温补法治之则可获显效。
病例:王某,男,75岁。1978年9月19日就诊,半月前突然腰部左上缘疼痛,汗出恶心阵作(约10分钟发作1次),因到医院门诊,经用止痛剂及针灸未能缓解,至下午腰痛加剧,伴有尿频,尿少,少腹坠胀,恶心,水谷不入,而到某医院急诊,内科检查无异常,遂转外科。经X光拍片,左侧肾盂有块状阴影,因而确诊为肾结石,给予排石汤,药后腹泻数次,腰痛未得缓解,反见胃脘痞满,恶心不欲饮食,头晕,肢倦乏力。
患者除具有上述见证外,并伴有大便溏薄,形寒怕冷;眼睑有沉重感,舌质淡,苔白水滑,脉来弦滑,四诊合参,显系脾虚气陷,肾阳虚衰所致。治以益气温阳,利水排石,仿仲景黄芪建中汤、真武汤意,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炒术、茴香、乌药、官桂、川断、桑寄生、丹参、土茯苓、金钱草。
药后3日,患者来复诊,言进药3剂,胃痛止,腹泻除,纳谷有加,但腰痛延及背部如故,脉沉滑,舌质淡,苔白,为脾阳见复。予以温中回阳、益肾祛湿法,方用附子汤加减治之。第三诊,腰痛已缓解而尿量仍少,下肢浮肿,少腹仍有下坠感,总系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壅遏之候,但迭进温阳利水,宜防伤阴,故师《金匮要略》肾气丸意,加入丹参、桃仁等以消瘀排石。到1978年10月,先后共五诊,腰痛止,腹胀平,体征消失,继予肾气丸增减,以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