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31963400000051

第51章 两位帝王解密职场生存之道

亚历山大大帝生于公元前356年,是古代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在他仅33年的岁月中,保持着不败的记录,这与他的用人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有一则关于他用人的小故事,写出来与读者分享。

一天,亚历山大的一位手下对他说:“大帝,我有件事情不明白想请教一下?”“什么事?”大帝道,“为什么我跟了你十二年还只是个小队长?当初跟我一起进军营的年轻人,现在都成将军了,能不能给我换个位置?”大帝说:“你的意思是要辞职?回家种地?”“不是,我的意思是能不能稍微提升一下我的官职。”手下慌忙解释。“你能领导几个人?以你的才能只能领导一个小队的人,再多了你就无法把握。为什么我不提拔你?因为你在这十二年中没有一点进步,你看到了门口拉磨的驴子没有?它已经在那拉磨拉了十五年了,走的路不知道有多少,但它还是在原地,难道你要让我提拔一头驴子做将军吗?”这位手下听后灰溜溜的走了。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历史中,同样有一位伟大的帝王,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但故事的韵味却截然不同。这位伟大的帝王就是汉武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汉武帝的手下有一位臣子叫汲黯,汲黯很有才能,为人正直,汉武帝曾称赞他就像是古代能安邦定国的社稷之臣。汲黯曾担任东海太守,任职期间,他身体多病,“卧衙内不出”,一年之后,东海被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就是“卧榻而治”典故的由来,汉武帝听说后,知道了他的本领,封他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这也是他一生所任的最高官职,汲黯也是武帝朝“第一直臣而不相”的人。

但汲黯性情傲慢,缺少礼数,常当面指责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对于和自己合得来的人,就善待人家,对于和自己合不来的人,就不肯耐心接见,士人们也因此都不去依附他,汲黯还经常当着群臣顶撞汉武帝。有一次,汉武帝要实行仁政,他就说:“陛下内心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的实行仁政,这又何苦呢?”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回宫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未免也太憨直了。”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过。他当初的手下都升迁到了和他同等的级别,有的还超过了他。汲黯因此心里产生了一些怨恨,在朝见汉武帝时,他上前说道:“陛下您任用群臣就好像是堆柴草一般,后来的反摆在上头。”这次汉武帝又被汲黯噎的默不作声,汲黯退下后,汉武帝说:“人确实不可以不学无术,你们看看汲黯说的话,他是一天比一天过分了。”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两位大帝的用人观,这种用人观在当今的企业中仍然实行。亚历山大的故事体现了企业管理中“任人唯才”的思想,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中实行“岗位竞争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打破了“铁饭碗”以及企业中“能上不能下”的局面,激发了员工的动力,这样的企业自然就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同时这样的企业也要求员工在进步,只有不断进步的员工才能得到在企业中生存的机会。

而在第二则故事中,更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用人观”。老板喜欢讲真话、干实事的员工,但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当面顶撞的员工,即使这位老板真的有错误,员工也应该找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来,而不是当着众员工的面指出,这无疑是对领导权威的一种挑战。而且汲黯缺乏当今企业非常重视的一种素质:团队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相比,现在的企业更注重的是团队的精神,即便个人能力很高,但如果“祸起萧墙”,没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做后盾,个人能力会大打折扣,而在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队伍里,个人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亚历山大大帝的用人观可以用“智商”来概括,它要求员工能学到新的东西,除了员工努力外,跟个人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汉武帝的用人观则可以用“情商”来概括,即要求员工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智商”而缺乏“情商”,容易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具有“情商”而缺乏“智商”则容易在工作中充当一个“好好先生”的角色,只有两者兼备,才是员工在职场上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