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就好比埋在地下的种子,最终能不能发芽出土、茁壮成长,家长的开发作用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呢?激发其求知的欲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有欲望就有动力,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身心的能量。只要家长在这一点上做足文章,孩子就没有不成才的道理。
1.兴趣是挖掘孩子潜能的敲门砖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也教导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诞生了一位很有名望的昆虫学家,他就是闻名世界的法布尔。那里山清水秀、宁静和谐,给小时候的法布尔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法布尔的祖母养了好多鸡鸭,常常抓些昆虫给鸡吃。每当祖母手里拿着装昆虫的瓶子喂鸡时,法布尔就趴在栅栏外边出神地看着小鸡抢虫子吃的情景。懂事的法布尔为了让祖母休息,每天抓小虫子喂鸡。抓着,抓着,法布尔对各种各样的小昆虫感兴趣了。他通过接触、观察,渐渐地掌握了很多昆虫的习性,也因此为他后来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法布尔考上师范学校,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昆虫特别偏爱。他常常把美丽的蝴蝶分成类,做成蝴蝶标本,夹在标本夹里。在毕业的讲演会上,他讲演了如何区分害虫和益虫的方法。
毕业后,他在一所中学任教,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仍致力于昆虫学的研究。就在这一时期,他提出了“人工养殖益虫”、“利用益虫去治害虫”等方法,对昆虫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之后他又完成了《昆虫记》等多部流传于世的不朽之作。
法布尔正是由于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为之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去进行研究,以至于成为一名昆虫学家,为昆虫学界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兴趣在我们的学习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使我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无穷的动力。特别是在科学家成长的道路上,兴趣对一个人的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达尔文的经历证明了兴趣可以造就伟人,兴趣可以使人为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奋斗终生。兴趣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曾进行过五年的环球旅行,对大自然有着深刻的了解,写下了对生物科学研究起着重大作用的《物种起源》一书。
达尔文小时候就对周围环境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钻研问题。一天,小达尔文跟着父亲到花园里散步,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美丽极了。他见其他花有好多种颜色,而报春花只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就对父亲说:“爸爸,要是报春花也有很多种颜色,那该多好呀!”
父亲笑着说:“你这个小幻想家,好好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过了几天,小达尔文对父亲说:“我已经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要变一朵红色的报春花送给你。”
父亲随口应道:“好好好,我的小宝贝,你去变吧,变出来的话,它将是我们英国第一朵红色的报春花。”
又过了几天,小达尔文大声喊着跑到爸爸面前,把手伸到爸爸眼前说:“爸爸,你快看啊!”
父亲一看,捧在儿子手里的果然是一朵火红色的报春花,美丽极了。
“小宝贝,你是怎么变出来的?”爸爸惊奇地问。
“研究出来的呗。”小达尔文骄傲地说,“你曾经说过,花每时每刻都在用根吸水,并且把水传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去,于是我就想让报春花喝些红色的水,传到白色的花朵上,那么花不就会透出红颜色来了吗?昨天,我折了一朵白色的报春花,把它插到红墨水里,今天它就变成红色的了!”父亲把儿子抱了起来,亲了又亲。
由于达尔文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他后来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自觉、愉快地进行学习,兴趣能够集中注意力,注意力越集中,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往往就能取得较好成绩。如果丧失了学习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无奈,一种苦差使,那么思维力、记忆力就会受到阻遏,成绩便上不去。
爱迪生从小就显示出探讨事物秘密的兴趣,他几乎从会讲话的那时候起,就提问个不停。他爸爸经常被他烦得直摇头。母亲就很有耐性,总是回答他的问题。
“妈,鹅为什么坐在蛋的上面?”
“给蛋温暖呀。”
“为什么要温暖?”
“孵蛋呀。”
“孵蛋干吗?”
“使小鹅破壳而出,那样小鹅才生得下来呀……”
他们母子之间曾这样一问一答过。
这个孩子,一想到什么便得付诸实行,因此他马上就收集了一堆蛋,然后蹲在上面孵蛋。
爱迪生只受过3个月的学校教育,没有学到教科书上所教的自然地理课程,也没有学到要靠死记硬背才能学会的字母和算术。离开学校后,教育他的责任自然而然地落在当过小学教师的母亲身上。
首先,他母亲读一些自己所喜爱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给他听,接着他接触了一本名叫《自然科学学校》的初级物理学的书。这时他才9岁,对理化已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而他的发明实验,也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爱迪生曾经说过:“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这是自不待言的。他母亲以真正伟大教育家的宽大胸怀,发掘他的天才,启发他的智慧。
之后,他与生俱来的实验精神,不断鼓舞教育着他自己。其中,最吸引他的莫过于电气了。11岁的时候,他刚学会摩尔斯电码,便跑到森林中到处装设自制的电话。不久,他又用一些金属碎片,装置了一架简陋的电报机。他完全没想到这时候的自己,已经接近了富兰克林时代以来的电气实验的主流了。
古人云:“寓教于乐。”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者,心之动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的欲望;有了兴趣,我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正是由于有了兴趣,我们才能保持恒久的注意力。
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或许你该试着和孩子在一起,也许你该先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在一般的条件下,孩子会对大人的事情比自己该做的事情产生兴趣,如果你去做孩子做的事情,我想他会和你抢着做的。在更多的时候你该学着去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自己去选择他喜欢的东西。或许你该故意地在某些问题上出错,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很有助于他的学习。
2.让孩子认识到:最优秀的正是自己
如果有人问道:你是优秀的人吗?也许在那些表现突出的人群中会有少数人作出肯定的回答。但是,如果进一步再问:你是最优秀的人吗?这时能够作出肯定回答,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人”的恐怕已是人数寥寥了。实际上,在作出否定回答的人群当中,许多人其实在某个范围来说确实还是最优秀的,他们之所以没有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人,除了在一些人的心中还保持有谦逊的传统美德外,不敢相信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美国博士罗伯-舒乐在1989年大胆发表宣言,他要为美国建造第一座水晶教堂。他的同僚都认为他一定是疯了,但他却自信地说:“无论需要多长时间、多少金钱,只要我去做,没有做不成的。中国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不也是这么回事吗?”经过几年的努力,罗伯-舒乐终于在1993年在墨西哥城建造了一座水晶教堂。他高兴地笑了,那笑里透出自信与艰辛。
中国国画大师黄永玉刚来北京时,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那儿的房子不仅潮湿,而且四壁无窗。他很烦躁,于是便在墙壁上画了一个窗子,顿时觉得有阳光般的感觉。接着,他轻松地开始了他的国画旅途。每当人们看到他的画时,总可以欣赏出那画中显现出的一种自信与艰辛的光芒。
艰辛加自信,成就如此之风景!更可见一个人拥有自信是多么地重要。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很优秀的助手,他对助手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赶忙说:“明白!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苏格拉底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能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吗?”
助手很温顺很庄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苦地通过各种渠道把一位又一位的传承者领到苏格拉底的面前,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的床前时,苏格拉底对他的那位助手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诚恳地说,“无论如何,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找出来,举荐给您。”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找到。助手非常惭愧,语气沉重地对苏格拉底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过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而苏格拉底也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其实最优秀的是自己。在我们同学当中,真正能够认识自己、发掘和重用自己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比如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室里先是一阵难得的安静,接着是一些支支吾吾的话语,仔细一听,依稀听得出那就是正确的答案,而这些知道答案但又不敢站起来回答的同学就如同那位助手,他们不敢相信自己,对自己没有自信,失去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了一次次的遗憾。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在于如何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落后的同学,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3.真正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你在为学习而烦恼吗?如果是的话,说明你完全把学习当成了一项任务去完成。其实,学习是快乐的,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应有的快乐,而非烦恼。
寓教于乐,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将教育过程贯穿于日常生活,将灌输式教育转变为轻松快乐的主动学习。从形式上讲,它不需要课堂教学的一桌一椅,而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也不需要严肃认真的课堂气氛的支持,而可以在轻轻松松的谈话中、散步中、远足中灵活开展。寓教于乐的观察力培养最能于细微中见功夫,在轻松自觉中见成效。
有个美国人叫维尼夫雷特,他在其母亲斯特娜夫人的教育下,1岁就会说很多话,还能背一些文学作品,2岁写日记,3岁写诗歌散文,4岁写出世界语剧本,5岁会8种语言并开始发表作品。斯特娜夫人很重视对孩子的观察力培养,她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在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时,快乐而自然地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她每年夏天要带孩子去山野中过几天野营生活,让孩子仔细看野花和小虫,并饱览自然风光。或在海边采拾贝壳、海藻、水母等,在沙滩上堆山、筑岛、开湖、垒坝、修湾,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亲眼看、亲手摸、亲耳听,揣摩事物的性质。再将孩子视野扩大,面对浩瀚的海洋,讲述海的知识,甚至把地球仪带到海边,指出“地球上的大西洋就在这里”,让孩子想象大西洋以外的世界。在教给孩子地理知识的同时,把观察事物的顺序、方法、目标准确而生动地做了诠释,开阔了孩子的视野。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幼年时的家庭不是很富裕,但是父亲希望他能够学习好,多看书,盼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但是小富兰克林一开始对学习不是很有兴趣,他有时候拿起书来想看,但是只要外面有伙伴叫他去玩或者街道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就会把书一扔,第一个飞快地跑出去看。
他家里虽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父母还是为孩子买了许多有意思的书籍,并把这些书籍放在很显眼的地方。
有一天,小富兰克林跑了进来,对他母亲说:“妈妈,你能告诉我埃及金字塔是怎么一回事吗?我一个伙伴在考我。”
他母亲就给他讲解起来:“这个埃及金字塔其实就是埃及法老的坟墓,但是它的样子很是奇特。”他母亲把关于金字塔的各种知识都仔仔细细地告诉了她的孩子。
小富兰克林听得很入神,心里想:“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东西啊,我怎么以前不知道呢?”
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真是太厉害了,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我希望以后变得像你这么聪明,有着这么多渊博的知识。”
“孩子,妈妈不是什么都知道,妈妈这些知识也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其实书上的知识很丰富,而且很多都是很有意思的。只要你去看,你自己去发掘,就能变得和妈妈一样懂得这么多,甚至比妈妈懂得还要多。”
“是吗?妈妈。”小富兰克林更加不解了。
“当然是了,妈妈没有去过埃及,本来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书籍给了我知识。孩子,刚才你说你希望成为像我这样的人,那么你就要从现在开始多多地看书,汲取里面的精华,把它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样你就一定会比妈妈厉害。”母亲继续引导她的孩子。
“好的,妈妈,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地看书,把这些知识都学到我的脑子里去。”小富兰克林开心地回答。
从此,小富兰克林就对书籍有了兴趣,经常拿来翻阅,津津有味地学习里面的内容。
他母亲看到孩子的进步,心里很是安慰,但是小富兰克林还是有点缺乏自制力,有时会被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所以他母亲经常在他看书的时候对他说:“孩子,你现在看书,不要去管别的事情,你看完了才能和小伙伴们玩,好吗?”
“好的,妈妈。我喜欢看书。”小富兰克林大声地回应着。
然后他母亲就会把孩子的玩具放到别的屋子里去,同时把房间的窗户关好,尽量不让别的事情来影响孩子的学习。
就这样,慢慢地,小富兰克林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了,经常在小伙伴叫他去玩的时候,坚持自己看书,不受他们的影响和诱惑。
就这样,富兰克林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实许多有成就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并非都爱学习,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改掉了厌烦学习的坏习惯,一步步地把学习当成生活中的乐趣来享受。
歌德是德国最著名的诗人。但是,在歌德小时候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仅不爱学习,而且还非常厌恶学习。那时他把学习当做自己最大的敌人。当时小歌德成天只知道玩,他挨了很多骂,也挨了不少打,但是无论他父亲怎么做,都不能让他安心地学习。
一个偶然的机会,歌德的父亲见到了著名人类学家福斯贝先生,他是一个热衷于儿童教育的人,他讲了许多名人受教育的故事给歌德的父亲听,歌德的父亲从他的谈话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回到家中,他对歌德运用新的教育方式,并改变了态度。他给小歌德讲了许多历史上伟人的故事,并告诉他,那些伟人从小都是爱读书的孩子。
他的父亲一开始也不要求小歌德什么都听从他的,他只是让小歌德在潜意识里慢慢地把读书、学习和伟人联系在一起,对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天,他父亲与一个朋友正在谈一个流浪汉的故事。当他发现歌德在旁边时,便故意提高了声音说道:“听说他小的时候也不爱读书,只知道玩,他认为不读书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是长大之后,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想找个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变成一个要饭的人了。”
父亲的话给了小歌德巨大的震撼,他想,我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还是要做一个要饭的人呢?第二天,小歌德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主动要求学习,并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起来。他的行为告诉人们,他选择了去做一个高尚的人。最后,小歌德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其实任何人都可能像小歌德一样做到这样的转变的。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培养热爱学习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越来越重要。要坚持终身学习,就必须热爱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各种知识,才能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什么都不会白学”,是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的话。看上去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它所蕴涵的道理却是深远的——热爱学习、不断学习、广泛学习。积累的知识多了,会给我们以后的成功之路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成就。所以,对任何人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学习不只是在书桌边死记硬背,如果为了学习而把孩子累得弯腰驼背,不仅是残酷的,而且也是低效的。一年四季,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如田边村头,海边林带,吹柳笛、编柳帽、打菖蒲、逮蚂蚱、捉蜻蜓、追野兔、摸鸟蛋……在大自然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也学习着丰富的知识。这样的学习,不需要你去强迫,知识本身就是令人愉悦的,学习本身就是快乐。
4.责任心是催人奋进的战鼓
什么是责任心呢?曾经有教育学家把它比做是进入21世纪的护照和青少年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所谓责任心,是指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不同领域的人在其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我们才能生活在安全美好的大家庭。
要想让孩子在将来很好地立足于复杂的社会,担当起重任,那么就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富有责任心的习惯。
有一个10岁的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0.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0.5美元可以买120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只好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0.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这是里根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要有责任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责任:农民种好庄稼,学生学好知识……都是负责任的表现。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社会生活才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责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的催化剂。
美国另一位总统林肯,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很喜欢看书。父母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给小林肯买书看,尽管他的母亲总设法满足他看书的愿望,但对于林肯来说这是不够的,因此他经常去向别的小朋友或是邻居家里借书。
他经常去邻村的鲍里斯医生家,帮忙干农活,既可以为贫困的家里分担一些责任,又可以减轻一下家里的经济负担。有一天,小林肯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华盛顿传》,这使他兴奋异常,于是大胆地向医生借这本书,刚好医生也是刚刚得到这本书,也非常喜欢。他问小林肯:“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吗?”“是的,医生,我非常想看这本书。因为我很崇拜华盛顿总统,长大了也希望做一个像他那样伟大的人物。医生,求求你了,我就借一天,明天就能还给你了,我保证马上就能送还给你。请相信我吧。”
“这是一本新书,而且我是非常爱护书本的人,你能保证不会损坏它吗?”小林肯做出了保证,鲍里斯医生于是将书借给了他。
小林肯真是喜出望外,一回到家里就废寝忘食地看了起来,直到深夜两点钟。他的母亲不断催促林肯早点睡觉,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屋睡觉了。半夜的时候他被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惊醒,他马上意识到屋里开始漏水了。糟糕,放在外屋的书!小林肯赶忙跳下床,去营救他的书,可一切都已经晚了,新书早已被水打湿了。面对此情景,小林肯有些不知所措,但他的母亲这样对他说:“孩子,书已经湿了。不过你不是答应鲍里斯医生要好好保管这本书的吗?那么你就要对此负起责任来,不要怪天气不好,只能怪你自己没有保管好书。明天你就去鲍里斯医生那里,请求他的原谅。”“可是如果医生要我赔偿,我该怎么办呢?”“关于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就应由你自己承担了,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
第二天,小林肯只好硬着头皮去医生家里,非常歉疚地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医生,并且希望得到医生的原谅。可是当医生看到皱巴巴的书时,大声地训斥林肯:“你不是答应要好好保管这本书的吗?怎么让它变成了这副模样?”“医生,怪我没有将书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只是随手扔在了桌子上,真是对不起,你能原谅我吗?我会为此负责任的,我会赔偿你的损失的。我可以为你工作,这样我可以用工资偿还,可以吗?”小林肯真的是非常希望得到医生的原谅,他说得很恳切。
“那就这样吧。”医生同意了。这样林肯为医生干了三天的活,又抽时间看完了那本书。医生为他的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最后还将这本书送给了林肯。林肯就是凭着这种品质,不断努力,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
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大,证明他的价值就越大。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感到骄傲,因为你已经向别人证明,你比别人更突出,你值得信赖。
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在遇到没有人能为他负责的时候,就喜欢哀叹自己的不幸,抱怨生活的不公。其实,所有的抱怨都是在做无用的减法。
有一次,班级进行班干部选举,李强被同学们选为班长。他信心十足地以为自己一定会是个负责任的班长,一定不会让老师和同学们失望的。
可要维护好班级的秩序却没有李强想象得那么顺利。有一次,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平常关系要好的同学在聊天。这时,李强想起了自己的责任,便站起来说:“你们怎么能在上课的时候说话?快安静下来!”下课时,从背后传来几句冷嘲热讽:“爱出风头!好管闲事!”李强扭过头来,对他们说:“这是我的责任!作为班长,有责任维护课堂秩序,这也是我应承担的责任!”他们都不理解地笑了。李强的心里,又酸又苦,不是个味儿。
从这以后,李强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声,他们像存心跟他过不去似的。一个人独处的日子,漫长而又难熬,没有同学和他来往,好朋友也都不再理他,那一个个莫名其妙的眼神,一声声漫不经心的议论,都给他带来一次次莫大的震撼!“这是我的责任,尽好自己的责任,哪怕全世界都批评你,你也该有做人的标准!”李强经常这样对自己说。
凭借着对自己的鼓励,李强更坚定自己负责任的信心。他一如既往地为班级服务。运动会上,到处都有他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送水送茶的影子;大扫除的时候,他依旧要等到教室被清理得一尘不染时才宣布“解散”;遇到难题时,同学们最爱问他,因为他总能不厌其烦地帮他们解答;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亲热地喊他一声:“嘿,班长,来一下!”
渐渐地,李强和同学们的关系日益融洽了,往日的隔阂也渐渐消除了。有个学期末,他们班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他们捧着奖状,别提多高兴了。
“班长,你这么任劳任怨就不求回报吗?”
李强微笑着说:“这是我的责任,作为班长应尽的责任。”他们高兴地叫道:“这个班长,我们选对了!”
“这是我的责任!”它伴着李强走过苦闷与欢乐,走过哭泣与微笑,它目睹了李强的全部悲与喜,是李强走向成功的见证、有力的见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还会记得这句话,坚守着它,就像坚守着他做人的原则。
如果一个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那么他就缺乏基本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应该能做到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的,怎么做才是对的。责任心强,做任何事情都会认真,这就能磨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做事自然就容易取得成功。
现在有些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为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因为有责任心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否则他也不可能对事情负责任。责任心也是做事情的标准之一,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去做事。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5.把培养坚定意志当做挖掘潜能的必要步骤
生活中,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可贵的。学习中的优劣进退,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往往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树立起坚强的自信心。记得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与前苏联队的一次比赛中,在0:9的劣势情况下,她们没有丧失信心,一分一分地往上追,最后反败为胜,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她们靠的是什么呢?据袁伟民教练的分析,靠的就是“任何时候都没有丧失信心”。实现“三连冠”后,袁伟民站在领奖台上,深有体会地说:“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才可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自信心属于意志的范畴。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同时也一定会是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相反,对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来说,就不可能具有坚定的自信心。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成长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朋友们可能都读过拜伦的作品,当你被诗歌中那充满激情的诗句所感动的时候,你可曾知道这字里行间的一字一句,都饱含着拜伦辛勤的汗水和苦涩的泪。拜伦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英国的伦敦。他的母亲由于得不到他父亲的爱而痛苦,拜伦出生以后,这位精神不太正常的母亲常常把对丈夫的愤恨发泄到儿子身上。再加上拜伦从小是先天性跛足,在家中不仅经常受到母亲的折磨,而且还受到乳母的虐待。人们都说:“拜伦是在血和泪中长大的。”拜伦成人后,在爱情方面则更加不幸。1815年1月7日,拜伦同一位女数学家安娜贝拉举行了婚礼,不料仅过了15个月的夫妻生活,安娜贝拉就提出同拜伦分居。从此,痛苦侵袭着他的心灵。在这期间,他写出了《别了,祝你如意》的15节诗。很快,拜伦分居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伦敦,他的对手们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摇唇鼓舌,四处中伤,攻击拜伦乱伦无道。因而,平时交往的一些朋友们也开始疏远他了。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拜伦痛苦极了,他经常交抱双臂在苦苦地思索着。有一天,他忽然觉醒了,忍不住吼叫道:“无耻的家伙!你们就想这样把我打倒吗?告诉你们,我一个人的力量足以战胜你们这些毫无骨气的无耻之徒。谁胜谁负,咱们等着瞧吧!”拜伦决定离开这个“可诅咒的祖国”,到国外去漂流。他以坚强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心,在流落他乡短短的几年中,用自己的血和泪,写出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该隐》、《唐璜》、《青铜世纪》等杰出的、不朽的诗章。他挥动那激情如火的诗笔,震撼了19世纪的欧洲。
从拜伦这位诗人的苦难经历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信心对他的事业成功是多么地重要啊!任何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在挫折面前丧失了信心,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在我们的周围,常有一些人因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或折磨,自暴自弃、精神不振或轻生自毙。这些现象都是缺乏自信心、意志懦弱的表现。因此,一个人要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由此看来,在培养自己坚强意志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自信心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人的成功经验可以效仿和借鉴。要善于学习人家的长处,自觉锻炼自己,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增强信心和勇气。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之后再选择与能力相当的任务。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着很大关系。一个屡屡失败的人,多半会导致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甚至完全否定自己现有的能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穷人家孩子懂事早。放学回家后,他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
他长得黑瘦,衣服比较破旧,那些衣着讲究、嘴里不停地吹着口哨的富家孩子们经常嘲笑他。为此,他非常自卑,常常郁郁寡欢。
虽然卡耐基不喜欢学校,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到本领,才能在社会上谋到一个好的职业,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道路。
卡耐基在学习上的精力十分充沛。他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业外,还经常找一些课外读物来读。他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他觉得从名人成长的经历中能够得到很多的启发。
他原以为,名人一定都有很优越的生活条件。看过一些名人传记后,他才知道,原来他们中也有许多人出身贫贱,从小也吃了很多苦。如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祖母曾在一个庄园里做了很长时间的奴隶;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有时穷得连买木炭取暖的钱都没有,冬天冻得没办法,只好将双手插在脚上的毛袜里取暖。从此以后,卡耐基不再自卑,他相信自己一定也可以成功的,只要有足够的自信。
为了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他从书籍上摘录了许多名言警句。他最喜欢卢梭的一句话:“爱你自己现在的生活。即使在穷人家里,你也可能拥有一段愉快的、令人激动的、光辉的时光。映照在贫民院窗户上的落日,与映照在富人房屋上的是一样地灿烂。”后来,卡耐基成为了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
所以,我们决定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对自己都要准确估计,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千万不要怀疑和否定自己。另外,在坚信自己能力的基础上,不要过于计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更不要把他人的讽刺和讥笑当做精神负担。我们知道,每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都是有限的,对于别人提出的建议可以参考,需要时也可以采纳,但决不能失去个人主见,把别人的冷嘲热讽当做束缚自己的精神枷锁。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生活中也没有完美的人。这就是说,人的一生中谁没有失误呢?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失误,如何从失误中爬起来,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奋斗。
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是自信心的自然结果,又是重要成因。完成某项任务,学会某项技能,取得某种成绩,都属此例。这里要注意的是,父母在激励孩子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不要只是诱之以物质,最好把他们作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以自尊心、荣誉心来激发他们,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久和深入。
6.只要留心,处处都是课堂
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游戏和娱乐中往往有很多知识,只要留心,处处都是课堂,时时都是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可以使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我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不仅如此,当我们不喜欢学习的时候,通过游戏也同样可以使我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戴德·格里恩是高中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她是一个有知名度的学生,有着富有感染力的笑声。她能在许多事情中找到欢乐,但是她对她的功课没有特别的兴趣。这使她烦恼不已,因为学业能力倾向测试正在临近,她所选择的大学几乎不接受分数低于700分的学生。
一天,她把她的担忧跟她最喜欢的姨妈说了:“如果我能够在功课中找到我喜欢的东西,我想我能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但是我似乎不能找到。”
“听我说,”她的姨妈说,“告诉我你最喜欢的东西,然后我告诉你如何把它与你的功课联系在一起。”
“你知道我非常喜欢表演,”戴德回答说,“我喜欢扮演别人的角色。”
“那么你应该做些表演工作来帮助你学习,”她的姨妈建议道,“你可以扮演一个对她正在学习的课程真正用功的学生,她对课堂上的一切事情都感到有兴趣。”
“但是我觉得这是自欺欺人。”戴德反驳说。
“胡说!”她的姨妈说,“你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并没有抱怨你是在骗人。你记得吗?我去年看过你在《在我们的镇上》中的表演。你要努力准备去演好一个喜欢学习的角色。”
经过一番辩驳之后,戴德终于同意去实施姨妈的主意,并不是她真的想这样做,而是她十分相信她姨妈的智慧。另外,她对想出更好的高招来帮助她的学习也感到沮丧了。
但是,她对那些她没有热情的课程,特别是法语和生物,能做些什么呢?她和她的姨妈决定,她应该变成一个举手提问的学生,她安安静静地坐着,让其他同学说说笑笑。这个角色她从来没有扮演过。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还不得不做另外三件事:她不得不把自己想象成班上一个愿意提问题的学生,以便进入角色;就像在舞台上表演时,她必须想象角色的性格一样。其次,她必须练习提问题,她在一面镜子前做这个练习(她感到有点傻)。第三,她必须努力把功课学得相当好,以便就此提出有智慧的问题,就像在表演中她必须记住台词一样。
在试验的第一天,她提了一个问题,得到了一个她没有想到的或者说没有想要的答案。这是一节动物学课,当她举手前,她有一种舞台上的恐惧感。戴德的老师简单回答了她的问题,然后说:“那是一个艰深的问题。课后你来找我,我们可以深入地讨论一下。”也许我该换个角色,她暗想。
但是,与她的恐惧相反,她和老师聊得很愉快,甚至趣味盎然,几乎就像有共同兴趣的老朋友一样。这是她第一次和老师聊天。戴德离开时,带走了一本有关动物学的书,她的老师认为她也许能够在里面发现有趣的东西。当然,她不得不读这本书,以便当她送还书时,能够对它做些有思想性的评点。但是,甚至可以说,读这本书并没有像做家务事那样使她感到恐惧。实际上她喜欢上了这本书。
学习法语与此非常相似。她在法语课上提了一些问题之后,她的老师劝她接受一个帮助组织班上同学去蒙特利尔旅游的工作。这是她第一次受到老师的注意,戴德发现她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提高她的法语水平,以使她能够读懂她必须阅读的帮助计划这次旅游的法语材料。
在她扮演这个角色有三个星期的时候,她有了一种全新的变化,戴德发现她已经为功课忙得不可开交。学习对她来说更加有趣,她开始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一些真正的快乐。她发现她喜欢与老师更直接的交流,她必须更加深入地加强学习,这使她更有兴趣地学习她以前不喜欢的一些课程,在这些课程上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专家。
她的姨妈,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结果。
许多学者都研究过游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心理学家约翰·马里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他发现未成年的猴子在笼内相互嬉戏、追逐,于是他把一部分小猴子分开到别的笼中,不让它们玩耍,这些失去游戏机会的猴子,长大后变得十分痴呆,有些甚至失去求偶及生殖的本能。可见,幼猴的玩耍是成长为健康大猴的基础。
其实人类也是如此,游戏同样也是发展成大人的必要基础。实践证明,游戏不仅不会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而且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孩子的学习,大部分是从游戏中产生的,游戏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他小时候就经常在游戏时学到很多知识。他的父亲是一位农场主。他从小就不喜欢从事农事,反而对鼓捣机械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而闯过不少祸。幸运的是,父母对他的“胡闹”没有任何指责。
福特在四五岁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件礼物,一块非常漂亮的手表。而他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拆装手表。他似乎有一种天赋,他能熟练地将手表的每一个零件都拆下来,然后再一个一个照原样装配好,并且不会出现任何错误。他对机械安装具有一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兴趣与痴迷,同学们都叫他“狂热的钟表匠”。
小福特还经常跑到自家的农场去,把几件机械农具拆得乱七八糟,然后再奇迹般地把它们恢复成原状。
为了方便拆装机械,小福特自制了一个小工具箱。里面全是他心爱的宝贝:螺丝刀、小铁锤、锯子、锉刀、钻孔机等。
福特家的农场里雇有一位名叫阿道夫的长工。这位长工文化水平较高,他很喜欢小福特,常常拿出自己的小金表让小福特拆装,并给他讲一些机械知识。
小福特的妹妹玛格丽特有一只悦耳动听的八音盒,小福特觊觎已久,想拿来拆装。
有一天,小福特终于找到了机会。他趁妹妹不注意的时候,把八音盒拿到了手。片刻间,他已把这美丽的八音盒肢解得七零八落。
妹妹发现后急得直哭。然而小福特又像变魔术似的,没过几分钟又让八音盒恢复了原状,重新奏响叮叮咚咚的音乐声,小妹妹这才破涕为笑。
福特善于在游戏中学习。从小拆装小机械,既培养了福特对机械知识的兴趣,又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他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他为工业生产开辟了新时代,被称为“现代汽车大王”。在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通过各种游戏,孩子不仅能获取各种知识,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由于身体的活动,孩子的动作会变得更灵活,反应也更敏捷,肌肉会逐渐发达,骨骼也会变得结实起来。应该鼓励孩子玩耍,鼓励他们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对孩子来说,玩就是学习,不会玩耍的孩子也就不会学习。
连动物都知道在游戏中锻炼自己,训练技能,家长为什么非要孩子在枯燥无趣的状态下学习呢?不要认为游戏只是孩子的一种娱乐方式,如果认真地指导孩子,他一定会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知识。游戏是孩子成长的基本需要,既可以健体,又可以益智,促进孩子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
7.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介绍考试状元的书,学生对考试状元都很崇拜,学习他们的做法的人也越来越多。成绩优秀的学生确实有很多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但他们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生,这些优秀的学生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更别说对普通的学生了。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应学习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尖子生在学习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苦学 巧学”,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但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不能照搬。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有一个同学叫夏雪,每次考试,她的数学成绩从未及格过,因此她爸爸专门给她找了一名家庭教师辅导她。她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一有时间就在家补课,家庭教师只是每周让她讲一次课,让她把课堂上学的东西讲给老师听,而且还要讲到老师满意为止。几个月下来,她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初三毕业那年,她的中考数学成绩是全校第一。后来她又考取了英国的一所大学,去英国念书去了。去年她给老师发E-mail说,她的英国同学说她是数学天才,可是她的英国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她以前的数学是多么地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便是如此,一定要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合理地安排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
在两座山上的寺庙里各住有一个和尚,我们可以把他们叫做甲和尚和乙和尚。他们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到山下的小溪去挑水。一晃好几年过去了。有一天,甲和尚发现乙和尚没有下山挑水,感到很纳闷。没想到一个星期过去了,乙和尚还没有下山挑水,甲和尚有点不放心。他决定到对面山上去看一看。进了寺庙,甲和尚看见乙和尚正在悠闲地打着罗汉拳,气色也很好,完全没有生病的迹象。甲和尚问及何以未去打水,乙和尚便把他领到后院,指着一口水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一些时间挖这口水井。一个星期前,井口冒出了清水,我也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
学习也是一样,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制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的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并坚持认真实施;养成提前预习课文,学会预习功课,以便带着问题听讲,更好地吸收知识的好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养成遇到问题自己查字典寻找答案的好习惯;博览群书,以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能使自己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我们要善于营造一个能够让学生都愿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信任每一位同学,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高素质。
8.要适应而不是挑剔周围的学习环境
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只要是他教过的学生,很少有能顺利拿到学分的。其原因就是教授平时不苟言笑,教学方式特别古板,而且布置的作业既多又难,教育学生更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所以学生们不是选择逃课,就是浑水摸鱼,总之,谁也不愿多听老夫子讲一句。可这位教授是国内目前首屈一指的经济学专家,他的论著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叫得出名字的几位财经人才,全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一天,一名学生紧跟在教授身边,二人交谈得非常开心,有说有笑,把同学们都给惊住了。后来,就有人问那名学生:“为什么要和那种八股教授套近乎呀?”那名学生回答:“你们听过穆罕默德唤山的故事吗?穆罕默德向人们宣称,他可以叫山移到他的面前来,可他一连呼唤了三次,山却仍然屹立不动;穆罕默德又说,山既然不过来,那我自己走过去好了!教授就好比是那座山,而我就是穆罕默德,既然教授不能给予我想要的学习方式,我只有去适应教授的教学方式了。反正,我的目的是学好经济学,是要入宝山取宝,宝山不过来,我当然是自己过去喽!”
后来,这名学生毕业后没几年,就成为金融界的权威人物,而他的同学们,都还停留在原地“唤山”呢!
其实,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能力,要比等着山靠近自己来得有智慧多了。
当任何尝试都无法再改变周围环境的时候,就要开始学着适应环境。当你具备一定的条件与能力时,适应你的,自然就会向你臣服了。
“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吧!”这句名言能让我们解决许多困难。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要学会去适应环境;改变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得改变自己。
一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现在来看看俄国伟大的彼得大帝是如何融入集体生活的。
彼得大帝小时候十分喜欢玩游戏,他特别喜欢玩军事游戏。可是,他是个皇帝,在和伙伴们做游戏的时候,他总是做首领,傲慢无礼地随意指挥小伙伴们,有时还随意地打骂他们,所以小伙伴们总是躲着他。小彼得似乎也感觉到了伙伴们对他的疏远,他不明白为什么,就去请教他的一位叔叔。
叔叔听他说了他的困惑后,引导他说:“你是不是希望你可以和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啊?”“是呀。”小彼得高兴地回答?“可他们好像不喜欢和我一起做游戏,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叔叔却仅问小彼得为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才来问您的。”彼得不高兴地回答。叔叔这才告诉他:“虽然你是皇帝,但他们还是很乐意和你一起玩,可你总是以皇帝自居,高高在上,在游戏中没有礼貌地支使他们。你喜欢争强好胜是对的,但你总是利用你的地位来达到这一切就不好了。”“他们原来是因为这个啊。”听了叔叔的话,彼得高兴地跳了起来。随后,他又为难地问叔叔:“那我以后应该怎么做呢?”
叔叔也希望小彼得成为一位人人尊敬的好皇帝,就进一步引导他:“首先,在游戏中你应当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样,要平等地对待他们。然后,在游戏中对你的伙伴要讲道理,有时听听他们的想法,不可无理取闹。总之,你要融入到他们当中去,去体会和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和他们合作,共同完成游戏,这样你就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第二天,小彼得对小伙伴们说:“从今天开始,我在游戏中不当司令了,我就当一个士兵吧。”大家感到很奇怪。小彼得接着说:“你们以后就叫我彼得好了,我希望大家在游戏中互相合作,打好我们的仗。”
慢慢地,在军事演习中,小彼得身先士卒,和小伙伴们一起冲锋陷阵,摸爬滚打,经常是一场游戏结束,衣服磨破了,手脚也擦伤了,但他毫不介意,还对小伙伴们说:“不要紧的,你们不是也和我一样吗,在这里我只是一个小兵而已。”
所以,我们在学校里要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只有在集体中才能真切体会到与人和睦相处、共同合作的好处。这可以使我们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学习到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进入新环境后,如果出现不适应、不习惯的现象,不应该溺爱、舍不得,更不应在一旁陪伴。这时,爸爸妈妈应该信赖教师会亲切地关心孩子,尽量避免自己同孩子多接触。孩子回家后,爸爸妈妈应该从多方面夸赞新环境,促使孩子心理上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