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有厌学情绪的孩子,通常会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事,甚至当成一种惩罚。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就只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诱导出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何诱导呢?就是舍弃强制的做法,根据情况,顺着孩子的脾气慢慢疏导,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专家认为,父母引导孩子将学习游戏化,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9岁的本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可就是对学习毫无兴趣,旷课、逃学都是家常便饭,打不听,骂不灵,父母、老师拿他毫无办法。有一天,本独自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他从杂物箱中翻出了两小块磁铁,他将其中一块放在地上,一块握在手里,地上的那块磁铁一会儿被手中的磁铁推着走,一会儿又紧紧吸在一起。这时父亲走了过来:“本,你知道磁铁的奇妙之处吗?”“有什么不知道的,”本撇了撇嘴,“我用正面对着那块,那块磁铁就会被推着走,我把手中的磁铁转过来,它们就又会吸在一起!”爸爸笑了:“你呀,还没弄明白呢!磁铁分为正极和负极,而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利用这个道理还可以发电呢!”“真的吗?”本惊喜地问,“那我的这块是正极还是负极?为什么正极和负极就要吸在一起?”爸爸耐心地给本讲了一下午,并陪他做了很多试验。当本知道这都是物理学中的知识后,兴奋地告诉爸爸自己以后要做个物理学家。
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这是一种很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大有好处。那么,怎样才能把学习游戏化呢?
(1)玩一些开发智力的猜谜游戏
父母可以试着把孩子要掌握的知识编排到游戏中去,比如说游戏填空、成语接龙等等。或者把知识编进谜语,让孩子猜,猜对了给予奖励,等等。在考试之前,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猜一猜“明天考试会出什么题呢”?孩子为了能够猜中,很可能就会扩大复习范围,提高复习的效率。从孩子的心理来讲,如果这次体会到乐趣,以后就会主动去猜题。孩子们渐渐地就会萌发好胜心,取得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而且,讨论有没有猜中的过程,其实也起到了复习功课的作用。简单的猜谜游戏,却能够引导孩子走上爱学习的道路。
(2)老游戏有新用
有很多人对于汉字和诗词的记忆都是得益于小时候玩的汉字卡片,甚至于成年之后,仍然能够听到上句,脱口而出下句。
如果只是背诵汉字、诗歌,当然不会留下如此深刻持久的印象。因为得益于游戏,才会很自然地刻在头脑中。
对于那些不喜欢背汉字的孩子,就可以把读音和笔画写下来,做成汉字卡片。另外,用扑克牌玩“24点”等计算游戏,也是在学习算术。
(3)在找错游戏中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在家长会上经常有父母提到自己家的孩子不读书、不看报,令人担忧。然而,这些不读书、不看报的孩子也对报纸上的找错游戏很感兴趣。这种找错游戏不仅登载在成人杂志上,在那些面向儿童的报纸、杂志上也几乎毫无例外地登载着。这就证明,不仅大人们喜欢这种找错游戏,孩子们也很欢迎。而且,令人吃惊的是大人们需要一天才能解答的问题,孩子们时常当场就能找到答案。这大概是因为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所以特别热衷于这种找错游戏。
父母不应错过这个利用孩子好奇心的好机会。比如说,和孩子一起做习题集的时候,可以故意把答案说错几处。当发现这些错误的时候,孩子一定都很兴奋。如果孩子能够带着这种找错的热情把一本习题集从头到尾反复阅读的话,就会想做更多的习题集。
(4)拼图游戏寓教于乐
瑞士著名的教育学家蒙特索利先生把世界地图做成拼图游戏,把这种方法当做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孩子对拼图游戏天生有一种好奇,即使那些从来不看地图的孩子听说是拼图游戏,也都聚精会神地把打散的地图拼凑起来。那种情景无论是谁看到都会感到很惊讶。孩子们都喜欢游戏,特别是拼图游戏在世界范围内都大受欢迎,经久不衰。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嵌绘”就属于这类拼图游戏。可见这种拼图游戏从古至今都是受欢迎的。
比如说,让一个对地理毫无兴趣的孩子来做本国地图的拼图游戏。虽然他对本国地图本身是不感兴趣的,但是他却会被游戏吸引。而且,孩子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即使有一块拼图没有拼装上去也会不高兴。当他完成整个拼图的时候,本国地图的全貌一定已经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了。
(5)利用新颖的文具增加学习的乐趣
要想把游戏的因素引入到学习当中,当然要考虑到道具的问题。学习的道具是文具,游戏的道具是玩具。要想把学习变成游戏,就要选择玩具化的文具,或者文具化的玩具。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文具出售。比如,动物形状的带香味的橡皮、可以发声的图画书、结构复杂的文具盒、昆虫形状的订书机等各种各样的文具,数不胜数。这些生动有趣的文具,多少都会对孩子们的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
(6)让孩子跟自己玩个竞争游戏
孩子总是争强好胜的,在做题的时候,让孩子把自己当对手,父母为他记录一下半个小时做了多少道题,再让他不断挑战自己的纪录,如果挑战成功的话就给孩子一些奖励。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在学习中添加游戏的因素,可以改变学习在孩子心中的印象,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父母们一定要多点耐心才行。
2.帮助孩子走出“成绩怪圈。”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成绩差。成绩差给孩子带来了很多压力,孩子会怀疑自己的智商,担心父母责骂自己,这会使他们越来越讨厌学习,并且产生不安感。对于这种情况,家长来“硬”的是没有用的,越骂反而会越糟糕。宽慰和鼓励孩子,才能带孩子走出低谷,让他们忘记学习的烦恼。
有个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但是考试时,同桌很轻易地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才考了全班第十九名。
回家后,他困惑地问他的母亲:“妈妈,我是不是个笨孩子啊?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妈妈明白,儿子的同桌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六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觉得很苦恼,因为她不想说一些话来应付孩子,比如,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你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因为她知道,像儿子这样头脑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却一直在默默努力的孩子,平时活得已经够辛苦的了。然而这个孩子却一天天消沉起来,他在学习时总是心不在焉,老师甚至反映说,孩子曾几次逃课。眼看孩子的厌学倾向越来越明显,当妈妈的决心为儿子的问题找一个完美的答案。
周末,妈妈带着儿子一起去看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解决了儿子的烦恼。
母亲和儿子坐在沙滩上,海边落满了争食的水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水鸟总是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母亲告诉儿子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却是这些笨拙的海鸥。
同样,真正能够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而一直努力不断的孩子,即使天资不好,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现在这个孩子再也不为自己不如同桌而讨厌学习,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已经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生活中,很多成绩差的孩子并不是不努力的孩子,因此不要看到孩子成绩糟糕,就对孩子横加指责。这样做不但对提高孩子成绩毫无助益,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在家长的指责声中,孩子就会认为“我是个笨蛋,怎样也不会成为父母期望的样子的”。于是他们就会陷入成绩怪圈:越考越差,越差越讨厌学习。
在这里,我们总结出几个用“诱导计”帮助成绩差的孩子告别厌学情绪的方法,生活中家长们不妨试一下:
(1)用小小的成功帮孩子建立信心
明明读小学二年级,他不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反应速度不够快,数学就是他最差的科目。别的小朋友可以轻松回答的问题,明明总要想上半天,因此明明越来越讨厌数学,在家里一让他做题他就说头痛。这让明明的父母也很烦恼,后来,爸爸想出了个主意:他找了几道简单的四则运算,从单位回来后告诉明明,这是二年级数学竞赛的题目,想让明明做做看。明明皱着眉头拿起笔,意外的是,20分钟后自己竟成功地做出了六道题。爸爸高兴极了,他大声地告诉明明:“你太棒了!简直是个天才,你怎么说不喜欢数学呢!看这几道题解得多好啊!”“真的吗?”明明激动得小脸发红,他第一次觉得数学其实是很可爱的。
明明的爸爸灵活地运用“诱导计”,激发出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经常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让因成绩较差而厌学的孩子做,并及时给予褒奖、赞美,那么孩子的自信心自然容易建立,厌学的情绪必定也会得到改变。
(2)鼓励孩子重新振作精神
天天垂着头回到家里,这一次又考砸了,看来一顿责骂是免不了了。妈妈接过试卷一看正要发火,来做客的舅舅却劝住了妈妈。舅舅看了看试卷后,温和地帮天天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告诉他题目正确的解法,还鼓励天天说:“天天,考场是最公平的,只要你多用功,它就会给你回报!我家天天这么聪明,只要肯努力,进入你们班前三名肯定没问题呀!怎么样,努力给舅舅看看好不好?”天天开心极了,郑重地点了点头,那年期末考试,天天果然考了个第二名。
成绩差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安慰和鼓励。父母应适时地帮助孩子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教训,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样才能使孩子重建信心,振作精神。
(3)给孩子找个榜样
琳琳是个可爱的小女孩,爱唱歌、爱跳舞,可就是讨厌学习,老是这样怎么行呢?父母为此很发愁,后来她的父母通过与老师沟通,最终想了个办法:把她和班上的学习班长小西调到了同桌位置上。这下好了,琳琳这回可有时间向她请教学习技巧了。好在小西也是个热心肠,很乐于当这个小老师。慢慢地,琳琳对学习感觉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原来学习也这么有趣。终于,一次考试,琳琳考了个史无前例的第五名。琳琳在看到成绩时禁不住抱着小西欢呼起来:“我终于考进前五名了。”从此,琳琳和小西也由两个本无交往的同学变成了无话不谈、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多鼓励孩子和成绩优秀的同学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良好的方法和思路,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会受其影响,改变厌学的态度。如果这个同学碰巧是孩子喜欢的人,那就更好了,这样将对他的影响更大。
厌学的孩子最讨厌的就是父母强制自己学习,这样做只会使他们对学习厌烦,充满敌意,对提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有任何帮助。因此聪明的父母要掌握孩子的心理,运用恰当的手段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一点点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家长、老师都应该明白,诱导、鼓励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指责。在你要发火时不妨忍一忍,换一种方式看,也许你会给孩子和你自己一个惊喜。
3.故事中有最好的教育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他们让孩子多说话,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与孩子说话注意遣词造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他们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道理,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当然这些做法都没错,但是他们常常忽略了一种最简单且有效的教育方法:故事熏陶法。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认为,讲故事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在女儿维尼夫雷特还不会说话时,斯特娜夫人就给她讲希腊、罗马、北欧各国的神话。等女儿会说话以后,母女俩就表演这些神话。她还向女儿讲述圣经故事,有的还用戏剧的形式演出。这样女儿不但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理解了许多雕刻作品的内容。
为了使女儿牢记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斯特娜夫人常把有关的内容编在纸牌上。在教各国历史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斯特娜夫人通过这种方法,使女儿的记忆力得到了锻炼,想象力受到了启发,并且大大扩展了原有的知识面。
那么,为什么“故事熏陶计”会有如此奇妙的作用呢?
(1)讲故事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开启孩子的智慧,丰富孩子的语汇。孩子是这个世界的生客,为了让孩子知道世界,最好的媒介当然就是讲故事。讲故事不仅能使儿童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扩大了词汇量。如: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柏林哈雷大学教授、德国人卡尔·威特,他的父亲是一个牧师,当小威特稍能听懂说话时,他的父亲老威特就天天给他讲故事。这样教育的结果,使小威特到3岁时就轻松地记住了三千多个词汇。
(2)讲故事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利用原有的形象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能力。想象既可以依据别人的描述进行,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大胆地组合创造一个全新的形象。教育的实践证明:讲故事、看图画、参观、旅游、散步、收看必要的电视节目等都是丰富孩子知识经验的有效方式。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应从各方面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从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出发,多给孩子讲故事,以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讲故事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一直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些情感的激发的过程中,情感受到陶冶。故事中的人物,通(3)过家长讲述出来以后,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就在孩子的头脑中烙下深刻的印记。那些人物形象感染了孩子,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摹仿、效法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因此,要教育孩子,根本不必给他们讲一些干巴巴的道理,只要你能用故事感染孩子,那么你就成功了。
为了充分运用“故事熏陶计”教育孩子,家长在讲故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故事要有选择,内容要积极向上。故事的内容要积极、健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多给孩子讲古今中外名人立德、明理、勤俭、好学、力行、成才、自立、择友、有信、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故事,切忌讲那些恐怖、低俗、消沉堕落的故事。另外所讲的故事要有趣味性,还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选择。
(2)在讲述过程中要富有表情、富有变化。讲故事时要形象生动、绘声绘色,语调要抑扬顿挫。总之,要善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
(3)家长给孩子讲完故事后,尽量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讲故事时,要指导孩子编故事、续故事,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多给孩子讲故事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仿照故事的写法,把他周围所熟悉的东西编成故事,也可以让他们为某个故事续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这样做可以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就曾受益于这种方法。他曾回忆说,他小的时候,母亲每天晚上给他讲一个故事,但故事只讲一半,留下后半部分让歌德去想,如果第二天能把故事后半部分讲出来,妈妈就再给他讲一个故事。歌德为了第二天能够听到新故事,必须展开想象把故事接述下去。久而久之,歌德的想象力得到迅速发展,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他日后进行诗歌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故事具有趣味性的特点,为孩子喜闻乐道,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是一种既聪明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当然,只有家长长期坚持,这种方法才会发挥作用。
4.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人格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把这种观点应用到儿童教育中就是,要想塑造孩子的人格,父母就先要严谨自律,通过自己的良言善行熏陶孩子,这样父母根本不必向孩子说教,孩子自然就品行优良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年纪大了,身体极其虚弱,生活难以自理。于是,就搬去与儿子、儿媳及5岁的小孙子同住。由于中风留下的后遗症,老人的手经常不由自主地颤抖,步履蹒跚。
刚开始,全家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用餐。可是很快地,儿子儿媳就发现上了年纪的老父亲摇晃着的手与衰弱的目力使他无法顺利进餐。比方说,米饭会经常从父亲拿着的汤匙中抖落下来;当他握着杯子时,牛奶会泼到桌布上。儿子儿媳终于忍不住了,开始对老人白眼相加,有一天,儿子甚至因为老人弄翻饭碗而呵斥老人。
没过多久,夫妇俩就在墙角设置了一张小饭桌。在那个角落,父亲一人孤独地吃着饭,家中其他成员则在另一边享受着美食。再后来,当父亲打破了两个碟子后,他的食物就被盛在一个木碗里面——饭和菜被拌在一起。有时,当家人偶尔朝那边瞥一眼时,他们会发现,老人的眼里含着泪。他显得那么地孤独和无奈。然而,这对夫妇所能够给予老人的唯一话语仍旧是,警告他不要弄翻食物。
这一切,5岁的孩子都默默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天,晚饭前,孩子在地板上用小刀削小木块。父亲看见了,觉得好奇,就走过去,柔声问道:“你在做什么呀?”也许是被父亲特别的语调所感染,孩子回答道:“哦,我在做木碗,等我长大以后好拿来给你们用。”5岁的孩子说完后,仍旧微笑着削他的小木块。
父母一下子呆在了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大滴大滴地从面颊上滚落。虽然都没有说什么,他们却知道了该怎么做。那晚,丈夫小心地扶着老父亲的手,将他带到饭桌上,从此后,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没有再在意诸如菜掉到桌上,牛奶泼出来,或者桌布被玷污了之类的事了。
父母的所作所为在很多方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原则往往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根植于孩子的心中,成为孩子将来人生态度中的一部分。因此家长如果想塑造孩子的人格,就必须先以自己的人格感召孩子,让孩子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获得好的影响。
要熏陶孩子,家长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不看书,说一套做一套;如果父母教育孩子要爱学习,讲道德,守纪律,求上进,自己却不学无术,成日沉溺于“方城”之中,即使再苦口婆心,孩子也很难接受。
5.太多呵护不利于孩子成长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喜欢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把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下来,一一为他们做好。这些父母似乎不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孩子自主独立的性格,让孩子能够适应他们未来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教导他们学会独立地生活,而不要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
7岁的天天要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天天非常兴奋,在家里又跳又叫,然而妈妈却很担心,她觉得这对天天来说太难了!才7岁的孩子就要离开家,在外面和同学老师共同生活五天,孩子吃饭不习惯怎么办?孩子走不动怎么办?孩子生病了怎么办?妈妈给天天的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再一次请她路上多照顾天天,又给天天准备了几套衣服,连帽子、手套都带上了,生怕晚上气温低冻坏孩子。除此之外,她又在天天的包里塞了一些高级营养品,叮嘱天天不要饿着自己。在天天临出门时,妈妈又告诉天天要注意安全,要这样要那样,一副没完没了的样子,弄得天天都有些不耐烦了。天天走后,妈妈还坐在沙发上念叨着:“一个小孩子怎么照顾自己啊!”结果两天后,不放心的妈妈开着车追到夏令营去了……
天天的妈妈是个慈爱的好妈妈,但却不是一个成功的妈妈,她过多的保护、过分的呵护只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无法自立自理。孩子终究要独立生活的,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地适应他未来的生活,父母们有必要运用一下“放手计”,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去照顾自己,不要让他们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
训练孩子的独立性格,我们当父母的大可以教导孩子从一些简单的工作着手,例如早晨起床自己穿衣、刷牙,等等。这些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步骤,更能训练孩子自动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父母既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出去,又要保证我们的孩子能够“安全出行”。一方面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训练,另一方面却不是“三分钟热情”能够解决的。比如,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刚开始父母和孩子都会很热心地按计划实行,但是时间一久,一些父母就会又恢复原状了,这种对孩子缺乏长久性和一贯性的培养,反而会在孩子的性格中留下很多负面影响。
与父母过分的叮嘱和过分的呵护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是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发达国家中的父母们,在教孩子独立自强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尤其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与借鉴。
举例来说,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独立性格、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赚!”乡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修整草坪,冬天帮别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在富足的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譬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在中国的父母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瑞士的父母却认为大有好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寻求到独立的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种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种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等他们熟练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公司、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德国的父母对孩子从小就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包办代替。法律甚至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打扫房间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而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格。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而在中国却常常是父母帮孩子背书包。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得自己的学费。
比较一下天天妈妈“孩子太小,只能由我照顾”的教育方式,不知中国的父母做何感想呢?父母们都应该明白,你们是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的。
一个真正疼爱孩子的母亲应关注的是孩子将来是否能自己应付外面的世界。将一个在慈母庇护下毫无自我生存能力的青年推入未来的社会是最为残忍的事,也是爱孩子的母亲不忍看到的结局。想使孩子能成功地走入外面的世界,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他自立与自信。如果我们替孩子做所有的事,便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这样的抚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外表人高马大,内心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这样做使他丧失了自信和勇气,也使他感到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对付处理问题的基础上的。我们这种自以为无私的行为,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但这恰恰是孩子成长最珍贵的要素。
但凡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替他去做,就好像要让孩子学会走路,你得先放开手一样,当然,一旦决定“放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又去插手。
6.不妨让孩子经历一些风雨
教育学家认为:爱孩子就要培养他独自面对一切的能力,千万不要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因此,父母们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妨让孩子吃点苦,经经风雨,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有用的人。
瑞克是个活泼的男孩子,他非常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一个周末,瑞克的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郊游,当瑞克赶到学校时,他的老师不让他参加班级的这次活动,因为他忘了带父母签字的同意书。瑞克感到非常气愤,当他回到家时,就对妈妈说:“妈妈,你必须开车送我去41区参加活动,不然我会不开心的。”
“瑞克,我知道你很想去,我也希望能够帮你,但让我开车送你去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有工作要做,而且要去参加郊游是你的事。”妈妈回答说。
“那怎么办呢?”瑞克低着头小声说道。
妈妈看了看儿子,说:“你可以乘公共汽车去呀。”
瑞克摇了摇头:“不行,那样太麻烦了,因为我必须换乘好几趟车。”
“哦,你是说你已经决定不乘公共汽车了,对吗?”妈妈平静地问道。
瑞克接着又发了几分钟牢骚,诉说他的不幸,然后就走出了房间。当他再次回来的时候,他兴奋地对妈妈说:“我已经找到了一辆直达山区的公共汽车,根本就不需要转车。”
就这样,妈妈开车把他送到了公共汽车站。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瑞克在赶上郊游队伍之后该有多么高兴,因为他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而在这件事情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妈妈也是非常令人佩服的。在了解儿子的困难后,她本可以开车把儿子送到山区,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坚持让儿子自己坐车去山区,锻炼了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常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决。哪怕你完成得没有别人好,那也是你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次也许会做得不好,但下一次就会好一点,经过这样一次次的努力,最后才能做得完美。如果总是依赖别人,那么你的一生将始终与贫穷和低声下气为伴。孩子有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后,与家人和社会的沟通才会变得更容易,才更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现代家庭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泡在“蜜罐子”里的一代,许多事情都由大人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就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性,这无疑会对孩子以后参与社会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父母一定要从小就开始鼓励孩子独自去完成一些事情,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们应该成长为一棵独立支撑、独当一面的大树,而不是靠大树遮风挡雨、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脆弱小草。
戴维·布瑞纳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他中学毕业时,许多同学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一份厚重的毕业礼物,有的是新服装,有的是旱冰鞋,有的甚至得到了新轿车。当戴维兴奋地问父亲自己可以得到什么礼物时,父亲却郑重地递给他1美元,并语重心长地说:“用它去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在分类广告栏目,找一份工作。自己去闯一闯吧,它现在已经属于你了!”
“什么?这怎么可……”戴维的神情中有着明显的失望,还有对自己能力的担忧。
“儿子,你已经中学毕业了,爸爸相信你的能力,相信你能靠自己的双手赢得你该得到的。”戴维的父亲鼓励儿子。
父亲的信任与鼓励,让小戴维终于鼓起了勇气,在那个假期里他赚到了第一份工资。从那以后,他学着不再依赖父母,自己独立处理遇到的事情。也正是这份独立意识加上不断的努力,让戴维成为了美国最著名的喜剧演员之一。
成名之后,戴维对朋友感慨地说:“我一直以为这是父亲跟我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几年后,我去部队服役,当我坐在伞兵坑道里认真回忆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时,才意识到父亲给了我一种什么样的礼物。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只不过是轿车或者新衣服,但是父亲给予我的却是整个世界。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表面看来戴维的父母对孩子似乎有点残酷,然而这种“残酷”里却藏着父亲对儿子用心良苦的爱和深深的期望,因为他知道在孩子年少时培养他处理问题的自立能力,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这才能为孩子日后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的一生就像在攀登无数台阶的山峰,对于孩子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的台阶——学习、工作和生活,父母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牵着手,搀扶着上,有的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做法。但是结果很明显,被家长牵着、搀扶着的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被家长抱着上台阶、揽在襁褓里的孩子,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很难立足于社会,更别说大有作为了。只有那些在父母鼓励下,独立攀登的孩子,最终才能攀上光辉的顶点。
在美国,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报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向学校换取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很富裕,但在孩子八九岁时便鼓励他们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美国富豪洛克菲勒就是其中之一。洛克菲勒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平时清晨他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还帮着母亲挤牛奶。为此,他专门有一个用于记账的小本子,将自己的工作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本,然后再与父亲结算。他做这件事做得很认真,因为他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而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也都严格照此方法教育孩子,而且还要定期检查他们做事的效果,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零花钱。
洛克菲勒家族让孩子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吝于给孩子零花钱,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并培养孩子艰苦自立的品格和勤劳节俭的美德。那小账本上记载的不仅仅是孩子打工的流水账,更是孩子接受考验和磨炼的经历!
家长不能总是把孩子关在自家的大门之内,像老母鸡那样,时时刻刻都把孩子拢在自己的身边。那样,他们就永远学不会独立活动、独立生活和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应当打开家庭“城堡”的大门,把孩子放到社会生活中去,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生活为“教材”,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经受磨炼,增长才干,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不经一番严霜苦,哪有梅花扑鼻香”,真正爱孩子就要放手让孩子独立闯荡,这样孩子才能在风雨的磨炼中成为有用的人才。
7.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其实,孩子们有一种天生的主动性,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有干一些事情的欲望,可是生活中太多的父母却都放不开手,担心孩子做不好,会伤害自己,结果他们的“好心”压制了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变得性格懒散,处处依赖父母。
父母们应该知道,孩子们从一降生到这个世上起,就充满了强烈的参与欲望,希望能加入到这个社会中,同别人一样能够做许多事,这是孩子寻求自立的重要过程。这种欲望便是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我们应不断地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我们应当在他们一出生时就开始这样做,并持续到他们成人为止。生育一个孩子是十月怀胎的事,而培养一个孩子将会用一生的精力。我们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茁壮成长,我们应当用这种态度去解决和处理孩子成长时期的每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需要鼓励,需要我们尽全力帮助他们发展和保持这种勇气。
有一天,妈妈发现2岁的鲁尼正试着把自己掉在地板上的长裙塞到整理箱里,于是她开心地把鲁尼抱了起来,并决定让鲁尼做自己的助手。
“宝宝,地上有一张纸,帮妈妈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去。”
“宝宝,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学习把玩具整理好,好不好?”
鲁尼上完小学后,妈妈分配给鲁尼的任务就多了许多,也不再是简单的工作。“鲁尼,你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去超市买两桶油吧!”
鲁尼中学毕业后,到纽约上大学去了,妈妈在电话里问他:“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吗?妈妈可以帮你做什么呢?”
鲁尼在电话中回答:“除了想妈妈之外,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我会照顾好自己!”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内心真是幸福无比。
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说孩子独立能力太差。比如“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言外之意,孩子不仅不如当年的父母,长到这么大还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处处需要父母照顾的孩子!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一些孩子。有的孩子上了高中,甚至考入了大学,仍然缺乏应有的独立能力,报纸甚至报道过一个大学生因为无法独立生活而退学的事。
为什么有的孩子行为果敢,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而有的孩子则遇事犹豫不决呢?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
教育学家指出,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随着孩子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以及能力的增强,开始出现独立意识的萌芽,这时候孩子非常希望自己尝试和参与成人的活动,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日常小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自信心,这样在以后遇到更大的挑战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交给孩子一些易完成的任务,通过劳动使其懂得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逐渐形成义务感、责任心,并且在独立完成家长交给的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有一位妈妈,在带3岁女儿乘车的时候,一定要把买票的钱交给女儿,让女儿帮她买票。这位妈妈的做法相当不错,买票只是很简单的事,但却会提高孩子做事的信心,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当然,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既需要父母的慈爱之心,也缺少不了严格的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对孩子的培养要从小做起。当然一开始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但生活的自理能力却是非要独立不可的,这是为孩子制定成长目标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长打算、短安排。孩子被送到幼儿园,半托或全托,孩子可能会哭闹不休,备感委屈,无论怎样,父母都要忍下来,没别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接受锻炼。其次,父母要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训练。一两岁的孩子,就可以让他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图书;到三四岁时,就要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系鞋带等。孩子上学后,父母要教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教孩子怎样上闹钟,怎样准备早点,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另外,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从事一些为家庭和班集体服务的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训练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要多鼓励孩子,决不要因为出了点问题而中断训练。家长应积极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不要怕孩子干得慢、效果差,也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剥夺孩子从小动手的机会,为了达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目的,应该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挫折体验。总之,孩子的独立能力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和训练。
希望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父母应当“狠”下心来,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只有富于自立性格的孩子才能成长为幸福的人。
8.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一些父母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道理让孩子受委屈,怎么也不能比别的孩子差。在这种心态下,父母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于是一些孩子拼命追求物质享受,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同时对自己的东西又不珍惜。孩子一旦养成了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就很难改正,而一个生活习性骄奢的孩子也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
据调查统计,目前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不少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沾染上了花钱如流水的坏习惯,以至于到了经济拮据、无以为继时,从小偷小摸开始,逐步沦为罪犯。这些事例足以使我们深思!
教育学家告诫父母们:不要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每一个愿望和要求。只要是孩子看到的和喜爱的东西,当父母的无条件地给孩子去买,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父母们应当教育孩子不能只想到他自己,还应该想到别人,至少应当想到家庭中的成员。这一点看起来很简单,却常为许多父母所忽视。不少当父母的人,总是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生怕孩子不高兴,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不但自己主动地让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还要求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都让出应有的一份给孩子。这样的父母,往往没有想到孩子的要求是无尽的。你今天满足了他这个要求,他觉得有求必应,于是明天又提出新的要求。这样做无意中纵容了孩子,培养了孩子的利己主义思想。时间长了,不但养成了孩子不尊重别人和不尊敬长辈的坏习惯,而且,在达不到目的或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还可能由失望转变为消沉。
另外,当父母的以身作则,厉行勤俭,也是“训俭”的一个好办法。
在童年的撒切尔夫人眼里,父亲罗伯茨是个极其吝啬的人。有一次,11岁的撒切尔夫人求父亲给自己买辆自行车骑着玩,父亲却拒绝了,他的商店生意很好,家里也很富裕,但他认为女儿还没上中学,不需要自行车代步,不是非花不可的钱,一分也不花。
罗伯茨经常对女儿讲自己是如何勤俭节约的,他说起自己年轻时找到的第一个工作每周只能赚14个先令,其中12个先令交给房东,其余2个,他自己只用1个,存起1个。
罗伯茨在家里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但他对外人却很慷慨,他经常把食品与金钱送给穷人。他对女儿说:“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能否给人以实际帮助。不要像有些人那样,认为从床上爬起来到市府抗议一下,就是帮助了穷人。重要的是你用你微薄的收入干了些什么?”
这些教育,使撒切尔夫人形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节俭是一种美德,家长们都应当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节俭,让孩子懂得不是要买什么就能买什么,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不能奢侈,只有这样,才是在为孩子做长远打算。
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教导孩子不要盲目地跟别人攀比,因为不管怎样,都有人比他更好,或比他更坏。
9.溺爱孩子就是在害孩子
世界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然而爱孩子也要爱得理智,有原则,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滋长孩子的坏毛病,养成各种不良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因而在家中备受宠爱,然而事实证明,过分溺爱与娇惯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对子女的爱,就是因为过了头,才变成了“害”。水之所以能溺死人,是因为人被水淹过了头,吸不到氧气而窒息。“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这是千百万父母家教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值得每个父母吸取。
目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
有一位父亲,他与妻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独生儿子。但儿子却很自私,对父母那种无私的爱丝毫不懂得感恩,也没有想过要关心父母:好饭菜要独吃、先吃;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当父母生病时却不闻不问。而当父母问到自己老了孩子该怎么办时,孩子居然认真地回答:“对我有利就养你们!”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为了儿子,为了丈夫,放弃了自己不错的工作,整天在家相夫教子。她每天都不辞辛苦地骑车送儿子上学,打零工赚钱供丈夫攻读学位。丈夫毕业后,功成名就有了钱,抛弃了妻子,带走了儿子。儿子跟着有钱的爸爸,进了贵族学校读书,却很少想到曾经为他付出很多的母亲。
当这位妈妈想儿子时,特意买了一件新衣服到学校去看儿子,儿子却嫌弃母亲穿得太“土”给他丢脸,告诉同学这是他的“老乡”。后来,儿子竟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让母亲做他的“地下妈妈”,否则就不认她这个妈!这位可怜的母亲心都碎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天下会有这样无情无义的孩子?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怎么用十几年的爱换不到儿子的一丝感恩,却得到这种冷酷无情的回报?
从孩子的降生开始,到孩子成长的每一天,父母都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情为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爱。但过分溺爱并不能使孩子成才,望子成龙这句话应该改为育子成龙,因为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倾向是颇令人担忧的。曾有一位儿童教育家说过: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
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是家长、老师、学校及社会各界都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会害了孩子。有人说,孩子就如成长中的小树,需要及时修枝、打杈,这样才会使孩子长成有用之材。
由于家长的溺爱,现代社会的孩子也逐渐学会了如何攀比。现年15岁的苗嘉,从小在家备受宠爱,爸爸妈妈身上穿的都是名牌服装,脚上穿的是名牌鞋,妈妈的化妆品就更别说了。有一次星期天,苗嘉走到爸爸面前要求爸爸给他买双名牌鞋子,遭到拒绝后,他撂下了一句话:“不是名牌我不穿,买回来你自己穿吧!你整天打麻将,有了钱只知道给自己买名牌,我都15岁了,也要穿名牌!”
几位家长反映,如今孩子太难教育,说狠了,孩子就以离家出走或以死相威胁。一位靠打工维持生活的母亲含泪说道,前两天就因为没给儿子买阿迪达斯名牌运动鞋,儿子把家里的钟表给摔了,过去挺懂事的,不知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多数家长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美德的教育不够,学生间攀比的风气越来越严重,个别老师的言谈举止也在影响孩子。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时时有优越感,稍不顺心就拿生死当砝码,有因为父母不让玩游戏机而轻生的,也有因为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而轻生的。这都是由溺爱导致的。
溺爱并不是爱孩子,而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被溺爱的孩子很难遵守规矩和自我约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会想到自己,自私自利,会认为规矩都是为别人制定的,与他们无关。“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单向传递的爱,使得孩子只知享受别人的爱却不知爱别人,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自私、冷漠、任性、放纵等不良性格。
其实,爱孩子,可以智爱。放弃用过分控制或纵容的方法对待孩子,用慈爱而坚决的方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要讲明是非,纠正错误,再以适当的方式表示亲昵,使其感到父母仍然是爱他的。这样能激起孩子对父母由衷的爱戴与尊敬,也能使他感觉与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
罗马是靠一沙一石来建成的,爱的海洋也要靠一点滴之水来汇集而成。自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就是在他身上培养善良之心。培养善良仁爱之心,是教育首先要做的事情。孩子最初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影子,所以,父母同情别人的困难,他们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
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别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孩子会把自己痛苦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环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例如:看到小弟弟摔倒了,你可以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在公共汽车上,你可以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你可以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
随着孩子的长大,还要逐步扩大教育内容,教育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事业、热爱人生……
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就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说法:人如果长期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就会造成“健康心理过剩症”。这种心理疾病的特点之一是对幸福的感觉明显降低;二是特别害怕困难,不愿接触人世间的艰难困苦,甚至会将一些平常的事也误认为是痛苦而神经过敏。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艰难困苦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谁也没有本事消灭它或者回避它。今天,身为孩子家长的你,也许有能力帮孩子铺平眼前的道路,那么将来呢?能让羽翼未丰的孩子永远不离开自己的庇护吗?当父母不能常在孩子的身边时,那么孩子又能依靠谁呢?
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很强的优越感,常常眼高手低,不善于与人相处,而当他们看到别人的进步时,又很容易产生怨恨与沮丧的情绪。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关爱孩子是一种神圣而伟大的情感,全世界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成长付出自己的心血。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去独立思考和做决定,让他们学习自己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处处被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样做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爱孩子是连动物都会做的事情,要教育好孩子就不能一味溺爱。有节制地爱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健康的性格,更加独立地面对生活,更健康地成长。
10.让孩子从小学着吃点苦
现在的孩子大多由父母宠着、爱着,泡在糖罐里,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难以经受风吹雨打,而这样的孩子也很难适应未来“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吃点苦。
中国的一些父母们,因为自己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因而打定主意坚决不让孩子再吃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保护孩子。一些孩子甚至上了高中还不会洗衣服,不会照顾自己,所有跟“吃苦”有关的事全由家长代劳,然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只能培养出一些娇气、只会依赖父母,又吃不了苦的孩子。
在一次夏令营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按照计划,60名孩子要长途步行40公里,途中自己做饭,搭帐篷,行程是3天。可在第一天上午,就有6个孩子哭着给家里打电话,抱怨说太艰苦了,要背着很重的包走那么远的路,而一个女孩则哭着非要爸爸马上来接她。结果到终点时,60名孩子只剩下37个,其余的孩子都因为吃不了苦,中途放弃了。随团的一位医生感叹地说:“现在的孩子太娇了,现在连这么一点苦都吃不了,以后到社会上怎么办啊!”
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可一些家长仍在执迷不悟地“保护”孩子,生怕孩子受罪。然而,就在我们的家长们挖空心思地满足子女的各种要求时,美国人却千方百计地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为了让孩子了解过去困难的日子,美国一家学校给孩子们做了“忆苦饭”,结果,孩子面对当年大人吃过的黑面包号啕大哭,拒食3天。校方毫不动摇,第4天,孩子终于咽下了这顿忆苦饭。在美国的许多孤岛或森林里,人们常常可以看见美国小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着既无水源又无淡水的可怕的自然界,安营扎寨,寻觅野果充饥,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一位孩子参加野外训练归来后,感慨地对老师说:“我以前以为供我们享受的一切现代化设施都是本来就有的,荒岛的历险才使我明白,人生来两手空空,一切都是劳动创造的。过去老师讲劳动光荣,我们没什么感觉,如今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意。”
而日本的家长也说:“在送给孩子幸福之前,先要送给他们苦难。”在日本的幼儿园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冬天,孩子都要赤身裸体于风雪之中滚爬跌打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不少孩子嘴唇冻得发紫,但在一旁的家长们个个硬着心肠,没有一个上前搂住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这样不仅可以换来孩子真正的健康,而且还能锻炼孩子面对艰苦与挫折的意志。
能吃苦中苦,方得甜上甜。多给孩子吃些苦,让孩子体会生存的艰辛,逐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生存毅力。
吴总的儿子多多6岁了,有一天吴总带他去剧院看演出,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多多嚷着肚子饿,要回家吃晚饭,没想到车子偏偏坏在了半路上,怎么办呢?吴总想了一下,就对儿子说:“多多,现在离咱们家只有3公里左右了,爸爸打电话叫人来把车拖走,咱们走回家去吧!”多多不高兴地说:“爸爸,好饿啊!咱们打车回去吧!”“不行!”爸爸一下严肃起来:“这么点苦都吃不了吗?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曾饿着肚子走30里山路呢!”于是父子俩开始沿着马路往家里走,3公里的路整整走了一个小时。有人问吴总为什么要这样做,吴总回答说:“为了让孩子能够吃点苦。”
美国的芭贝拉·罗斯说:“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相伴而来的。”儿童教育学家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战胜生活中挫折和困难的勇气,是在童年时开始树立和发展的。因此为孩子着想,父母们必须尽早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让他们自小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炼,有了吃苦精神孩子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让孩子在将来少吃苦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妨适当让孩子吃些苦,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让他们将来能够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