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武林掌故
32033600000003

第3章 说说武状元

练武的人都崇拜武状元,其实唐朝开始的武科考并没有武状元之称。中国历史上首名武状元出自明末,他叫王来聘,是崇祯皇帝亲选的。此后出的武状元,多有故事。

(一)武则天首创武科考

“武状元”是对武科举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皇帝钦定的一甲第一名的称谓。

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为元。按清朝制度,科考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省考,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是全国会考,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是皇帝亲自考核,第一名称状元。

唐朝武则天执政时,虽然创立了武科考,但考试制度并不完善,只是每年由地方州、县公开考试选拔,然后送武举们赴兵部应试,只要合格,就由兵部凭考试成绩,授予不同武职。武举没有殿试,称“状元”者就是武举人的第一名。据史学家考证,唐朝真正明确为武状元的只有黄仁沨一人。连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卓越功勋的郭子仪也只以“武举高等”记入史册。

宋朝武举开始有了殿试。整个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由皇帝亲试,先考弓马,再考策论。中者分为三甲,一甲一名为武状元。武状元为皇帝钦定。从北宋仁宗以后,武科考的建制逐步完备起来。

明朝武考开科较晚,直到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才颁布“武举法”,而且没有殿试。明朝的殿试是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才开始的。所以明朝的武状元这一年才产生。

清朝是武科举鼎盛时期。武科同文科,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中者分别称为武生(或秀才)、武举人、武进士之名。参加殿试的武举依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二甲若干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士出身。

(二)中国首名武状元竟是明朝亡国皇帝崇祯亲选

虽然武举制度正式建立于唐朝武则天时代,但在此后的漫长历史时期中,整个社会状况是重文轻武。武科举考试的不定期举行,就反映了这种不平等。武科考的正规化是在明朝中期之后才逐渐形成的。这比文科考的制度化、正规化晚了近一千年。

宋以前称为武状元的往往是没有经过殿试的武举第一名。宋朝虽有殿试但只是一个形式,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恩典,虽也进行弓马和策论的考核,但只要面君时不出洋相,不出纰漏,应试者都能通过。武状元的产生则是根据考生的历次成绩及皇帝的好恶所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末王来聘似乎可称作首名武状元。

王来聘,生活于明朝崇祯年间,是北京人,幼年习武,颇有勇力。崇祯登基做皇帝后,面临外患内乱的威胁。国内连年遭荒,迫使多处农民起义,北方女真部落又不断扩张势力,觊觎中原。为此,崇祯帝于崇祯四年(1631)开辛未武科取士。依文榜之例,将武榜分为三甲,为国选将。乡试在省城举行。会试考场设在京师。会试应试者是各地乡试中榜的武举人。会试考中者为武进士。考试内容是策略和弓马。在测试弓马时,应试武举能舞动百斤大刀者仅两人,一为王来聘,一为徐彦琦。可徐彦琦却未被录取。应试武举哗然,闹事,京城沸腾。事情传到崇祯那里,崇祯大怒,严惩考官,又将兵部22名官员贬职,重派官员方逢年、倪元璐复查,重新录取,并将武进士分三甲定榜。方倪二人将重考后的前30人的情况呈报皇帝。崇祯认真审阅,殿试传胪,亲选一甲三名,王来聘居榜首。这个状元真是殿试考出来的。

(三)武状元中不乏有文才者

一般人认为武状元大概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其实不然。文武全才的佼佼者大有人在。

唐朝有个郑冠,他参加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癸卯科考试,得中文状元。过了五年,他又参加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武科考,得中武举人。在当时没有殿试的情况下,也可称作状元了。实是文成武就。

宋朝有个江伯虎,是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武举第一名。入仕三年后,他又参加专为现任官员举办的科举考试——锁厅试。他又得中文进士。朝廷授以大理评事之职,品阶等同于当年文状元所授之品阶。他是武状元、文进士集于一身。

还有个林,是宋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武举第一名。可他没有效力军队,而是担任了地方官,做过知州。这位武状元未以武传世,而以文扬名。《宋史·艺文志》记载他著有《永阳志》三十五卷。他还是位诗人。广东潮州一里湖有一座“观稼亭”,留有林的诗作《题西湖山岩二首》,是他任潮州知州时所作。《宋诗纪事补遗》也收录了他两首诗作。林虽没有双状元的身份,但其文才得到公认。

宋朝武科考增加策论——文化考试,使宋朝武举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宋朝文武全才的儒将也就多。

(四)师徒三人都成为武状元的故事

常言道,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明末清初的王玉师徒却是三人皆状元及第。

在武科举考试正规化以后,一人能连中三元者极其少见。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有两位,王玉和顾麟。

确切地说,王玉是连中四元。因为他是明末清初人,曾得中崇祯九年浙江乡试解元。入清以后,他连续三科拒不参加科考,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参加了顺治八年辛卯科武乡试获解元,次年参加会试,获会元,又参加殿试,得中一甲一名状元。这不是连中四元吗?

它的成功与他的师父分不开。王玉是浙江仁和人(杭州人)。他13岁随外祖父习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人后,他拜龙湾人(今安徽休宁)黄赓为师。黄赓是明末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武状元。有膂力,能运24斤重铁鞭。王玉的另一位师傅是浙江山阳人刘穆。刘穆是崇祯十年(1637)武状元。刘穆在明末名气极大,他擅长刀法,与众不同,世称“刘将军刀法”。王玉还有一位师傅,是浙江温州总兵马龙。马龙长于“避箭法”。

王玉的三位师傅,两位是武状元出身。马龙虽非武状元,能做到总兵高位,且武艺如此出众,必也有功名在身。

王玉参加殿试表现出众,能运120斤铁刀舞动88个胸背花,能抱300斤巨石“负石以走、举重若轻”,能手持双锏拨开四方射来之箭,能三弓九箭,箭箭射中靶心。

正是师傅高明弟子强。

(五)一人两次考武状元的故事

武举考试,一人只能中一科。然而有一位胆大包天,胆敢违规,改变名字,参加两科考试,此人名叫马全。

马全,原叫马瑔,山西阳曲人。膂力过人,武艺绝伦。唯性情急躁,易于冲动。他参加了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科武科考,中武举。参与殿试,得中一甲第三名进士,也就是武探花。随后授官福建抚标右营游击。

任上,它与同僚处不好关系,时常大吹大擂。一日与一同僚冲突起来,继而角斗,大打出手。那人不敌,向城外逃去。马瑔不饶,骑马追至护城河吊桥上,又厮打在一起,结果双双坠入城壕,大失官体。为此遭到福建总督追责,参劾罢官。马瑔丢官以后流落到北京,靠朋友接济和撂地卖艺维持生计。后来设场授徒,才算安定下来。

乾隆二十四年(1759)己卯科乡试开考,马瑔改名马全再次报名参加,结果又凭高超武艺得中武举。次年庚辰科会试,再次得中武进士。参与殿试时,被乾隆帝认出,诘问他为何二次参考。马全惶恐,据实以告。乾隆见他武艺超群,遂格外开恩,不咎既往,钦点为武状元,再授官职,后逐级升至甘肃提督。在整个武科考历史中,一人名列两榜鼎甲,仅此一例。

(六)“哈其大族,每出将种”

在清代,中武状元的,除汉族人外,以回族人为最多。目前能知道的有:康熙庚辰科宁夏的马会伯,乾隆丁巳科河北肃宁的哈攀龙,乾隆壬申科河北献县的哈廷梁,乾隆丙戌科河北河间的白成龙,乾隆丁未科山东临清的马兆瑞,嘉庆辛未科河南邓县的马殿甲,咸丰庚申科河北抚宁的马鸿图。

其中河北肃宁的哈攀龙一家数代皆以武成名,为回族人增色不少。

哈攀龙出生在河北献县,幼年随父迁至肃宁。他父亲望子成龙,家教甚严,聘请名师教他读书习文,教他练习武艺,学习兵书战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之后,哈攀龙已是武艺高强,韬略精通。雍正十年中了武举,乾隆元年在乡试中选拔为贡生。乾隆二年,哈攀龙进京参加会试,得到“双好”评价。当年十月,乾隆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在马射中,哈攀龙六发六中。在步射中,他又夺冠。第二天考核技勇,即开弓、舞刀、掇石。哈攀龙具有非凡神力,平时练功就用百十斤重的大刀,能举数百斤重的巨石。在这轮考核中他又名列榜首。第三天的策论考试,他依然成绩斐然。乾隆帝大悦,钦点他为武状元,授头等侍卫。以后外放,凭战功卓著,累累升迁,由副将至总兵,最后升至提督。

哈攀龙的儿子都是武举出身。其子哈国兴,乾隆十七年中武进士,授三等侍卫。曾任云南督标右营游击,升川营参将,在平定金川叛乱中战死,追赠太子太保。其子哈国泰,武举出身,官至总兵。其长孙哈文虎,曾任陕西提标右营守备,在木果木战役中阵亡,被准入祀昭忠祠。其次孙哈文彪凭武艺任职千总。哈攀龙的父亲哈世荣(一说哈元生),也是武举出身。时有“三世拥旄,时人荣之”的美誉。其太祖哈先闻、祖父哈云,均因哈攀龙的功勋而获得乾隆皇帝封赠一等侍卫衔。

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科武举殿试一甲一名进士及第武状元为哈廷梁。直隶献县人,应是哈攀龙的老乡。未闻是否与哈攀龙有血缘关系。其生卒年月不详。得中武状元后,授头等侍卫。

乾隆皇帝曾感慨说道:“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