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武林掌故
32033600000004

第4章 大儒颜习斋、李恕谷与武术

颜习斋(1635—1704),河北博野人,名元,号习斋,虽为大儒,却武功高超,因倡导习武而在武林颇有影响。李恕谷(1659—1733)是颜习斋的徒弟,于康熙庚午中举,随即归隐练武,独创两趟剑术,对习武者影响很大。

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文人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扼杀了多少武术人才,断送了多少武术精华,但仅就残留下来的关于武术发展历程的文字资料,没有一篇不是文人撰写的。如果没有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关于“内家拳”的记载,人们可能很难了解“内家拳”的真相。“太极拳”呢,由于有武禹襄、李亦畬这样的文人的练习、研究与推广,才使“太极拳”的理论和影响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戳脚翻子门”,不能不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颜习斋和李恕谷二人,由于他们提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点产生的巨大影响,终使河北蠡县成为“戳脚翻子门”的故乡。

(一)文武兼修的大儒颜习斋

颜习斋,名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北钢村人(北钢村曾一度划归蠡县)。生于1635年,故于1704年。颜习斋幼时读的是明时王守仁阳明学派的书,又笃信“程朱”理学,及长,对原来所学采取了批判态度,终于自成一家,创立了主张“实学”的学派。其学主于“忍嗜欲,苦筋力,以勤家而养亲,而以其余习六艺讲世务,以备天下之用”。晚年他主持肥乡漳南书院,建立规制,设立文事、武备、经史、艺能诸科。他把书院正厅设为“习讲堂”;东面第一斋名为“文事”,讲授礼、乐、书、术、天文、地理;西面第一斋名为“武备”,讲授黄帝、太公、孙吴兵法及攻守营阵、水陆战法、射御技击等科目;东面第二斋名为“经史”,讲授十三经、诰制、章奏、诗文;西面第二斋名为“艺能”,讲授水学、火学、工学、象学。颜习斋主实践不主虚文,强调“习行”“习动”,反对读死书。他曾说:“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他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的号召,鼓励世人“动起来”。

他的学生李恕谷,名李塨,字刚主,号恕谷。生于1659年,故于1733年。是河北蠡县齐庄人。与颜习斋居住的北钢村相距不远。据说北钢村和齐庄相距不过十来里地,仅隔一条河(本人没有实际调查过)。

李恕谷是颜习斋的忠实门徒,发挥了颜氏学说,世称他二人的学派为“颜李学派”。他曾于康熙庚午(1690)年中举,后入都任通州学正,一时显达多过从论学。数月后挂官归隐。晚年他修缮了颜习斋的学舍,在其中讲学,从学弟子甚多。他曾说:“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对宋儒理论的批判一如乃师。

这师徒二人又怎么会和武术挂了钩呢?客观讲,“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本来民风淳朴彪悍,好勇尚武。河间、蠡县、饶阳、博野、深州、雄县、霸州、定兴等地就出过许多武术家。当地民风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颜习斋的父亲颜昶,臂力过人,尤善摔跤。曾随军去辽东,死于关外。当时颜家贫穷,颜习斋千方百计筹划盘缠,到辽东寻找父亲的骨骸归葬,时人夸他为孝子。在父亲颜昶的熏陶下,颜习斋8岁向吴洞云学习武术,精于骑射剑戟,而且坚持演练拳械等法,“手著做式,尝终夜不辍”,从小就是文武兼修。他明确指出:“养功莫善于动”,“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并大声疾呼“文武缺一岂道呼!”

在一般人看来,文人习武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不会有真功夫。颜习斋则不然,他不仅坚持习练,而且功夫高超。康熙三十年(1691),颜习斋到开封附近的商水去访李木天。李木天,字子清,是清初学者,也是武术家,同时具有“侠名”。二人谈学问又谈武艺,李木天主张拳法是武艺之本,并为颜习斋演练诸派拳法。随后二人折竹为刀,对舞起来,不数合,颜习斋击中李木天的手腕。李木天惊呼“技至此乎!”李木天是深通技击术的,惊叹而折服。遂命李珖、李顺两个儿子拜颜习斋为师。时人夸赞颜习斋精通拳术,尤深于刀法,除单刀外还精通骑刀和双刀。

正由于颜习斋的功夫高超,所以与他交游的人除了鸿儒高士还有许多武艺高超的技击家,其中最著名的是魏秀升、冉怀璞、彭子谅。

魏秀升字帝臣,也是博野人,与颜习斋是同乡。是当时一位极有名的技击家。他身手矫健,力能格虎。冉怀璞是个拳师,精通双刀,有人认为颜习斋的双刀技法得之于冉怀璞。彭子谅字中博,也是博野(蠡县)人,彭子谅不仅善双刀,还精通单刀。《李恕谷谱》有记载称,康熙二十一年(1682),颜习斋的弟子李恕谷家设谷日之筵,魏、冉、彭三人应邀赴席。席间三人与颜、李师徒切磋技击武艺。筵至深夜,复在月下戏舞。魏秀升显露轻功,平地一跃,遂蹬东室之巅,宾朋惊叹不已。冉怀璞则舞起双刀,如“飞蛟绕蜺,声色极壮”。彭子谅则练完双刀又练单刀,其“赫面黄鬂,昂昂英武,旭武吐豪,张目如炬,睹者赞誉不已”。李恕谷也善双刀法,为颜习斋、冉怀璞传授。李恕谷还精通单刀及枪术,传为五公山人王余佑所传。

王余佑,字介祺,河北新城人,是明末清初的学者、武术家。他少有才气,读孙吴兵法,习诸般武艺,志在维护明朝统治。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他曾在家乡组织武装自卫,曾攻下雄县、新城、容城等县。清军入关,他与族人又起兵抗清,乃至父兄多人遇害。于是隐居五公山,自号“五公山人”,以讲学著书终老乡里。他既有《廿一史兵略》、《通鉴独观》等史学著作,也有《拳术》、《十三刀法》等武学著作。颜习斋、李恕谷佩服他的气节学问,侍之如父。颜李学派文武并重的主张,受王余佑学术观点的影响很深。

(二)独创两趟剑术的李恕谷

前边提到,李恕谷曾于康熙庚午中举,数月后就辞官归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先师吴斌楼曾讲过这样一段故事,说李恕谷中举之后,回家到北钢村给老师颜习斋叩头。老先生正吃午饭,视李恕谷如无物,照旧低头吃饭,一言不发。李恕谷不敢起来。老师娘见之不忍,问老先生,弟子回来给你叩头,你为什么不搭理?老先生这才说:我嫌他没出息。这才命李恕谷起来,遂教训道:朝廷不请你去做官我还不知道,你为什么背着老师去参加乡试?你是自愿出名吗!清朝初立,尘土浑起,应当处事安稳,静观天下。李恕谷听师训后,回家闭门不出。朝廷派官员来请,他用槐树花煮水洗澡,遍体发黄,言说得了黄病。从此归隐乡间。李恕谷侍师如父,言听计从。因为颜习斋夫妇无子女,有地百亩,每年所收的粮食除了自食之外,余粮全分给贫苦之人。一生仅一个得意弟子,就是李恕谷。

我师父缘何知道李恕谷的故事呢?原来他们是蠡县齐庄的同乡。在齐庄流传吴李不分家的说法。传说早年间李家的寡妇嫁给了吴家,她给李吴两家都留下了儿子,因此吴李两姓均有这位老妇人的血脉。齐庄出了个李恕谷这么个大学问家,自然是全村人的骄傲,何况吴李两姓的人呢!

依照先师的说法,李恕谷初归隐时,雇长工一人,驾着一辆老牛破车,遍游各处深山美景,到处讲学,教授弟子无数,有时到京城住上一段,教个小馆,六部官员多有前来求教者。

据记载,李恕谷曾南游江浙,与山阴毛奇龄论乐律。毛奇龄(1623—1713)曾做过康熙年间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后因病乞归。他博览群书,工诗词古文,善雄辩,而且通音律。晚年性乐《易》,好奖借后进,与李恕谷为忘年交。

李恕谷对武术的贡献很大。先师说他多次到深山古洞探访隐士,只带“避寒青锋”一柄。他对剑的钻研极深,曾创两趟剑术,一趟为青刚剑,一趟为七星剑(又叫七星点斗剑)。这两趟剑都是“戳脚翻子门”传习的剑法。李恕谷还创作了《手足修养术》和《剑的修养术》两篇著作,为习武者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恕谷仅留下一副画像,像中李恕谷面带怒容。传说这位画家为了画出李恕谷的“神”,跟了他三年,始终把握不住“神”的真谛。李恕谷一怒,质问道:您跟了我三年之久,难道说我就没有“本像”吗?在这一怒之时,画家言道这就是本像。于是提笔作画:李恕谷腰间悬挂青锋宝剑,坐在山石之上,满脸怒容。此后,这幅画像在齐庄李家,每逢阴历年除夕晚上悬挂,至灯节十六日晚上收起。

齐庄有李姓、吴姓,还有魏姓等。魏姓的魏昌义、魏赞魁是“戳脚门”大师,吴家则有吴振堂、吴斌楼等武术大家。而与颜、李过从甚密的魏秀升、冉怀璞、彭子谅也都是当地人。现在,“戳脚门”传有许多拳经、拳谱。从文字上看,绝非出自文盲之手。当然,并没有证据证明出自颜、李之手。但齐庄武人均粗通文化、重视文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师傅便是一例。当地武人均认为颜习斋和李恕谷对当地习武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传说是他们传下了“青刚剑”、“七星剑”、“金背砍山刀”、“梅花双刀”,至今仍为很多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