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执著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什么?
2011年,一本富有激情的励志著作《人生不设限》风靡全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本书在中国到底销了多少万册我不太清楚,但它的作者,尼克·胡哲的成长,我都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来自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位护士,父亲是一位牧师,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澳洲家庭,尼克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在生之前毫无任何不祥征兆的婴儿,生下来却没有四肢,只在臀部左侧下面,有一个看上去像两个脚趾的小脚,当时,满怀激动的在迎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的尼克的父亲,忍不住冲出了房,在走廊里吐了起来。
没有人知道上帝在这个孩子身上做了什么,他有一张漂亮的脸,可是也仅此而已,没有四肢,无法行动,他是个生下来就注定没有未来的婴儿。
可是,对于尼克的父母来说,他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他,尽管尼克后来又有了健全的弟弟妹妹,但他的父母一直小心翼翼地照顾他,尽量让他不会为了跟弟弟妹妹不同而烦恼。
尼克的父亲一直鼓励儿子尝试任何可能的东西,包括运动、读大学以及投资股票。在尼克11岁时,他终于发觉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已让他成为别人眼中的怪物,他想过要放弃,甚至尝试想在浴缸里自杀,但是,在没有成功后他选择了坚持活下去,并且,要活得精彩。
坚持和执著的品格让尼克完成了大学学业,并且,拿到了电脑和金融两个学位,17岁时他发现自己的口才突出,他立志要成为一个演讲家,19岁时他开始打电话推销自己的演说。
在第52次被拒绝后,他终于获得了一次5分钟的演讲机会,那一次的演讲不仅大获成功,他还赚进了50美元的报酬。
从此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演讲家的梦想鼓舞着他,如今,没有四肢,只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和一双执著的眼睛的他,已走过25个国家,在全球演讲1500场以上,拥有上千万的听众。
前不久,他还娶了自己心爱的姑娘,美丽的女孩莉沙,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尼克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激励了无数人的奋斗,也让无数人想要找到他成功的秘诀,而尼克谈起自己的成功时,总是说,“当我们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时,就等于限制了上帝在我们身上的作为,放弃梦想,就把上帝拒绝了,身体的障碍也可以成为祝福,赋予自己独一无二的机会去帮助别人,当你坚持下去,执著不懈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从一个被人视作怪物的“悲惨角色”,到今天在台上颇具号召力的励志演讲家,尼克的人生可谓充满了奇迹。可是,在对他的成长经历有过一番关注后,我发现聪明和勤奋固然是尼克身上闪光的品质,但更关键的则是他坚持与执著的品格,这种品格的养成虽然和他的命运有关,但的确是他身上更加珍贵的特质。
那么这种特质是从何而来的呢?我坚信首先来源于尼克的父母对他的永不言弃。像尼克这样的重度残疾,没有父母和家人的照顾他基本上是不太有可能活下来。
尼克的父母不仅给了他足够的不让他感到孤独的爱,还总是鼓励他去尝试任何的可能,突破身体的障碍,并且,在尼克沮丧,灰心想要放弃的时候,一再激励他坚持下去,告诉他再坚持一会儿,也许就会有奇迹发生。
尼克坚持的品格也许就是在这种激励中一点一点形成,当他在坚持中不断见证了一个个的奇迹发生时,这些小小的成功又成为他能够不断前行的动力。
也许尼克的父母并没有想到,尼克的人生会有如此的成功,他们同所有的父母一样,都渴望这个如此不幸的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将来能自食其力就可以了。
可是人的潜能就是这样的神奇,给他一缕阳光,它就会爆发出不可估计的能量。尼克的父母用爱和坚持给了尼克人生最早的光亮,从此引燃了他生命中蕴含的无限的生命能量。
尼克成功了,可是,他身边却有那么多的比他更健康的人却与成功无缘,很多人把这归罪为命运的安排,并为此而一度消沉。实际上成功绝非仅仅取决于命运,你是否在命运的打击下仍然选择了坚持?你是否屡遭挫折却仍不放弃梦想,选择了执著面对?这样的品格在你是否能够成功的努力中往往分量更重。
现在的父母常常会为孩子的教育倾其所有,其最大的愿望便是渴望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渴望孩子活得比自己成功。可是,由于只片面强调了技能教育的重要,忽视甚至放弃了品格教育,很多孩子拥有了不俗的技能,却因为缺乏良好品格与素质,而难以面对社会的挑战。
高强曾是上海某大学的生物系硕博连读生,来自湖南的他一直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做老师的父母也一直把他当做家庭的骄傲。可就在他博士即将毕业的前夕,在他的父母来到上海探望他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从23层的教学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只有25岁的生命。
这场悲剧来得是那么的突然,让任何人都猝不及防,他的导师、同学都想不通他为什么会如此绝决地放弃生命?而他的父母就更加的无法理解儿子的做法,并因此而双双病倒。
在高强留给父母的遗书中,他这样写到:“我太累了,我想要休息,让我走吧……”
刚刚能够从病床上支撑起来,高强的父亲就来到学校,找高强的老师与同学了解儿子自杀前的一些情况。高强的导师不无歉意地说,“这次他的毕业论文做得不理想,我批评了他,给他时间让他回去重新做,也许,他为这件事不愉快,走了这条路。”
高强的同学否认了导师的说法,他告诉高强的父亲,高强在博士毕业前夕的确有些烦恼。他曾经说过,很烦毕业以后走向社会,要面临找工作,跟陌生人打交道这些事。由于过于焦虑,高强自杀前已经有一些抑郁症的征兆,也许他正是在这种情绪抑郁的情况下,才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方式结束生命。
高强的父亲事后在网上曝光了儿子的遗书,他说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警醒更多的父母,不能只为孩子的成绩好而高兴,一个内心脆弱,缺乏生活信念的孩子,是经不起风雨的。
他说,他知道儿子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生物学家,他也一直很支持儿子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可是,他没想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让儿子放弃梦想,甚至放弃生命。他承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和孩子的母亲都被孩子的成绩优异所满足,认为他的孩子很完美,由于工作繁忙,他也很少和孩子有知心的交流,一直到他的儿子离去,儿子喜欢什么,恐惧什么,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从不知道,他认为做为这样一个父亲他很失败。
这位父亲的肺腑之言曾经引起了无数网友的跟帖与评论,许多网友坦言,高强的成长经历并不特别,他同许多中国家庭的孩子一样,自从进了学校便一直在为高分名校拼搏,过着除了知道要考试便什么都不需要知道的日子。
他的父母也像许多中国的父母一样,只要孩子成绩好,考试名列前茅便一切完事大吉,疏于沟通,难得跟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的相处习惯,使孩子即使有了心事也无处倾诉。
所以,在高强发生了这样的事以后,他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即使博士毕业,前途一片光明的儿子会选择告别人生。
在我看来,高强的成长过程布满了学习好、成绩好的光环,最缺少的却是信念与品格的塑造。一直在光环下,与父母却缺少内心交流的高强,一定是一个内心极其脆弱与孤独的孩子,他的学业在不断长进,而他的心智并没有一起成长。
与父母很少互动,使他的生命缺少了支持者,为了让父母满意,他一直在父母面前展现自己最光辉顺利的那一面,却把内心的困惑与不安深埋在心底。
他有勇敢选择死亡,却缺乏勇气面对生活,这是一个典型的孤立无援的人的选择,是他内心对未来的恐惧让他放弃了未来,而这种恐惧则来自于他对生命的缺乏信心,对命运的顽强执著。
论文没有通过对他来说,只是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是这个小小的挫折,引发了他内心对生命早已失望,对生活愈来愈深的恐惧,这个从没有人告诉过他,挫折只是生命的常态,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只能更加坚持与执著的大男孩,在发现放弃远比坚持更容易和简单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这样一个悲剧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无穷尽的伤痛,而对于社会来说也更是一种震撼。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懂得只有坚持与执著,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人生,也只有坚持与执著,才能让生活更加接纳我们,这已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品格教育之一。
(二)鼓励、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坚持与执著的品格习惯
我一直在建议父母,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因为越是低龄的孩子,其品格的可塑性就越强,品格教育的效果就越明显。
想让孩子养成坚持与执著的品格习惯,可以先从孩子的生活细节入手,譬如给孩子养一盆绿植,这盆绿植可以以孩子的名字命名,每天浇水、施肥,让它晒太阳的工作交给孩子负责。
这个活动尤其适合五六岁的孩子,让孩子每天都问候绿植、陪伴绿植,看着它慢慢长大,在赋予孩子一种责任感的同时,也会让孩子慢慢养成坚持的习惯。
孩子大一点儿以后,可以帮助孩子寻找一些爱好,譬如运动、音乐、绘画、书法、戏曲等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让孩子坚持做下去,一方面熏陶孩子的艺术气质,一方面也让孩子学会坚持。
很多孩子可能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这里面有他的天赋的问题,但也有父母可以引导的空间。父母可以尽量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安排,但也不能完全凭孩子的兴趣,要养成学什么就坚持下去的习惯,孩子学的有成绩了,自然会有成功的小喜悦,那么,这种喜悦会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过于功利,好像学钢琴就为了考级,学绘画就为了评奖,孩子的心地很纯净,如果父母在孩子的爱好上过于看重结果,就常常会给孩子很大压力,这会成为孩子坚持不下去的理由。
很多孩子可能在一开始不能坚持很长时间去做一件事,毕竟孩子喜欢新鲜,不断变幻的感觉,这需要父母告诉孩子坚持的好处。可以给孩子一粒种子,让他埋在花盆里,经常给它浇水、松土,直到种子发芽,等到收获果实的时候,孩子就开始懂得坚持的好处,开始会为一件事情学会耐心的等待,执著的守候。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机会,用来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坚持与执著,这需要父母的用心与刻意为之。
在与现在的孩子交流中,我发现许多孩子缺乏坚持与执著的品质,做事情经不起挫折,一点儿小打击就一蹶不振,尤其是在学习上缺乏执著的态度,一次考试没考好,便提不起精神,处处想要逃避。
这跟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从小缺少坚持与执著的品格培养有直接的关系。
父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多跟孩子交流有关坚持与执著的话题,让孩子认同这种品格能够给他的人生带来的改变。
在孩子总是无法把一件事坚持做到有结果时,父母不可孰视无睹,你应该主动帮孩子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对孩子总是放弃的做法提出善意的批评,告诫孩子,他不能总是一次次放弃,真正的成长一定是从坚持做起的。
当孩子真的能够在他的生活中实践他的坚持时,无论是多么微小的一件事,都值得父母为此庆贺,对孩子多一些欣赏和鼓励,告诉他你们为他的坚持而感动,这会大大地鼓励孩子的自信,让他从此把“坚持”作为他的优良品质而坚持下去。
有选择地跟孩子多分享一些有关于坚持的故事,因为执著而成功的故事,寻找一些这方面的偶像推荐给孩子,鼓励孩子写出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告诉他只要坚持,这些就可以实现。
如果有年长的家人或朋友,不妨让他们多跟孩子有一些交流的机会,每一位年长的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坚持与执著的故事,让他们把这些生活经验与孩子分享,是一个特别好的让孩子对坚持与执著有认同感的过程。
像所有的品格养成一样,坚持与执著的品格由于弥足珍贵,它更需要父母在孩子的品格培养上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年轻的国际钢琴家朗朗,被大家誉为“钢琴天才”,他的演奏飘逸、洒脱,充满了艺术感染力,许多人为他年少成名,才华横溢的成功人生感到不可思议。
但熟悉朗朗的人却都知道,朗朗今天的成功与他背后有一位坚持、执著的父亲有关,为了让儿子在音乐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朗朗的父亲很早就辞去了工作,专门在北京陪伴儿子学习钢琴演奏。
少年朗朗活泼好动,很多次都对不断枯燥的练琴产生了抵触,可就在儿子想要放弃的时候,每一次都是父亲在他身边用坚持的口吻对他说,“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你会弹得更棒。”
是父亲的坚持让年少的朗朗坚持了下去,是父亲的执著最终成就了朗朗人生的成功。如今,长大成人的朗朗除了能够在舞台上弹出让人如醉如痴的旋律以外,他还成长为一个目光坚定,性格刚毅的男子汉。坚持与执著的品格让他从容面对每年高达300场之多的世界巡演,每到一个国家就会掀起一场“朗朗热”。过去每到国外演出,他总喜欢父亲与他同行,现在,父亲已经很少陪伴在他身边了。因为父亲知道,儿子长大了,他长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父亲相信,有了坚持与执著的品格相伴,朗朗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他的人生都会像他的音乐一样精彩。
也许你并没有期待你的孩子像朗朗那样成功,可是,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蕴含着不可知的能量,因此,你又怎么知道你的孩子不会创造奇迹?
只要你赋予他坚持与执著的品格,让他学会了永不放弃,未来的路也许并不平坦,但相信他仍可以走出自己的精彩,收获与众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