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
人类时刻都和自然界密切接触,自然界无论什么变化,都和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经常要受到各种自然变化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一般是按照四季的规律,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往复循环。但实际上却并不这样简单,有时也可以变化多端。在气候的正常递变中,出现风雨晦明、雾露霜雪、阴晴旱涝等不同现象,而影响气候的寒热。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认为这些变化的产生是由于“六气”不断运动的结果。这六种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正常功能是:风以动之(风能吹动飘荡万物),寒以坚之(寒能使一切物体变坚硬),暑以蒸之(暑能蒸发水分),湿以润之(湿能润泽万物),燥以干之(燥能使万物干燥),火以温之(火能使万物温暖)。这些变化,在一定限度以内,对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是无害的。
这六种气变化反常时,就会使四季的正常转变发生混乱,如春应温而仍寒,秋应凉而仍热,或者夏未到而气候已热,冬未到而气候已寒,这些反常现象对一切生物都是不利的,对人可以成为致病因素。在六气成为致病因素时,就称它为“六淫”了,这是对人致病的外来主要因素。
风为外因六淫中的第一位,这是因风的特性,摇荡不定,多动善变,来急去骤,所以风最能使人生病,而且发病范围最广。在中医最早的古书《内经》中说:“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可见古人在很早就认识到风对人类致病的重要性。
风不但本身可作为一种致病因子,它还可以和其他五淫结合,共同侵犯人体。如风与寒合为风寒、风与暑合为暑风、风与湿合为风湿、风与燥合为风燥、风与火合为风火。由于风之善行,无孔不入,能引导其他五淫侵害人体,因此可使临床现象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单纯感受风邪时,可表现恶风、发热、汗出、头痛等症,如果和其他外因相合为患时,还会兼见其他症状:如与寒相合而侵犯人体时,可兼见恶塞、身疼、骨楚等;与热相合为患时,可表现多种热象,如口干、心烦、尿赤、便结等;与火相合时,可兼见目赤、咽痛等症。临床必须仔细辨证,才不致被复杂多变的现象所迷惑。
寒是一种寒冷的气。四时之中,寒凉之气随时都可侵犯人体,但尤以冬季为多见。这种气致病后产生的症状,主要是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腰背强直和骨节疼痛,脉浮紧,舌苔薄白。如果寒气深入而侵犯脾胃的时候,就会出现肠鸣、腹泻、腹部冷痛而喜热敷,脉沉迟,舌苔白腻等症。
暑暑邪为病主要发生在夏天,如果这一年夏天特别炎热,就容易发生暑病。一般暑病的主要表现是头痛、身发高热、口渴、多饮、心烦、自汗、脉息洪大而虚(阳暑)。另外一种暑病是由于暑天贪凉,如夜间露天睡觉、过分多吃冷饮,这种暑病叫阴暑。因为它所出现的症状属于阴寒症状,如恶寒、头痛、头重或腹痛、吐泻、胸闷不思食等。
湿自然界的气候太潮湿也能侵犯人体成为一种致病因素,这就是湿邪。古人认为夏天的末一个月(即6月)是潮湿最盛的季节,中医称它为长夏。这时雨水最多,最容易发生湿病,平时如果多接触雾露之气,或时常汗出粘衣、不能及时脱换,或者经常坐卧湿地、在水中作业等,都可发生湿病。湿病引起的症状有身体沉重、倦怠、肢体浮肿、关节疼痛、胸闷作恶、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或甚至出现黄疸、腹泻等。
燥一般在秋天气候是比较干燥的,干燥如果太过,就可影响人体,发生疾病。因为外界气候的干燥,使人体的津液也要受到影响而缺少,以致发生燥病。燥病的主要症状是咽部干燥疼痛、咳嗽少痰,且不易咳出,病人口唇干燥、常要喝水、大便干结等。
火火的概念是热的更进一步,由热极而产生。它和暑有一定区别,因暑只指夏天炎热的气候,侵犯人体而致病;火的意义却比较广泛,除了指外界酷热引起病变外,另外还有一个含义,意思就是一切外感的病,包括风、寒、暑、湿、燥所引起的病,到了疾病最严重的阶段,都可能出现热极化火的现象,出现抽搐、神志昏迷、说糊话、口唇干燥发焦、面赤大汗、发高热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五气化火的表现。化火后把人体的津液水分都消耗掉,所以是比较危急的症候。
疠气
除六淫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不正常的邪气,称为“疠气”,是由于特殊的气候变化以及污秽湿浊等肮脏东西腐败熏蒸而产生,尤其在兵荒马乱时,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疠病。疠病的特征是发病很急,而且能相互传染,蔓延得极快,彼此的症状相似,类似今日的各种急性传染病,古人认为这是由于人们自口鼻中吸入了这种病气的缘故。
外伤
还有一些因素如刀枪创伤、跌扑损伤、虫兽咬伤等也属于外因。由刀割枪伤及跌伤,可使局部发生破损、肿痛、出血或伤筋折骨,也能成为一种病痛,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另外,若被毒虫、猛兽所咬,则不仅是体表受到直接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能引起深浅不同的中毒,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也属于外因。
寄生虫
中医对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等致病因素在很早就有所认识。如血吸虫中医称为“水毒”、“蛊毒”;对山区流行的疟疾,称之为“瘴气”;对肠道寄生虫如蛔虫(古书称之为蛀虫)、蛲虫、绦虫(古书称之为寸白虫)等也早有认识,并创用槟榔驱除绦虫,使君子治蛔虫,在临床具有较好疗效,沿用至今,仍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