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生手册
32067300000050

第50章 心包络

和六腑中的三焦互为表里,和心更有密切的关系,因它是心的外卫,有保护心脏的功能,所以称为心包络。因有其重要性,所以与五脏并论。古人认为心脏的功能,一般是由心包络代行的,当温邪热侵犯心脏的时候,心包络便能起到一种掩护的作用,而代心受邪。

(1)胃为水谷之海。吃的食物先到胃,而胃即起到容纳食物的作用,4小时左右排空,同时还有吸收的作用。因吃的五谷杂粮都储备在胃里面,所以有水谷之海之称。

(2)胃主腐熟水谷为后天给养的泉源。腐熟水谷是胃的功能,水谷皆入胃,五脏六腑才能得到水谷之精气来维持其不断的活动,所以说胃是五脏六腑供给营养的食库,说明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脏器。

(3)胃和脾脏的关系: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输布津液,二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后天给养的任务。

(4)五味出于脾胃以生五脏。《素问》中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成生肾。”这里所说的五味生五脏,是指饮食入胃以后,通过脾胃的消化作用,就能够把五味的精微输散出去,分别归于五脏,以营养五脏。

小肠

小肠是一个吸收营养的器官。中医学中有“小肠主化物而分别渣浊”之说,这说明小肠的功能是接受胃所下移的已腐熟的水谷,进行一次分别清浊的工作,使精华归于五脏去贮藏,糟粕归于六腑去排泄,并使糟粕中的水液归于膀胱,残渣归于大肠,以完成其他物的使命。

大肠

“大肠主传泻糟粕”,即大肠是传导的器官,起着传递转输的作用,遮小肠不被吸收的残渣物质,进入大肠形成粪便,以大肠排泄至体外。

膀胱

(1)膀胱主小便。膀胱是贮存小便的府库,也是管理小便的场所,膀胱贮小便,满而排出体外。膀胱本府之病,多为尿失禁或为小便不通。

(2)膀胱主藏津液。当大汗淋漓或剧烈吐泻时,则小便减少;在天冷无汗或大量饮水时,体内津液增多,小便也多,可见津液与小便有一定的关系。

(3)膀胱与肾的关系:膀胱与肾在脏腑关系上互为表里,而津液之所以能变成小便,主要是依靠肾的气化作用。由此可见,肾气足则能化,肾气不足,则不能化,故在治疗小便失禁或小便不通时,有时应从治肾着手,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三焦

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而言。上焦的范围,从胃之上口,上至舌下,这一胸腔部分,都属上焦的范围,包括了心和肺两个脏器。中焦是指上自胃上口,下至胃下口的部分,它所包括的范围主要是腐熟水谷和运化水谷精微的脾胃。下焦的范围是从胃之下口,以下至二阴的部分,它包括肾、大小肠和膀胱等。

三焦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流通气血。能使来自饮食的精华部分如气血、津液等,得以周流于肌肤和脏腑之间。二疏通水道。三焦能流通水液,将多余的水分向下输送到膀胱,好像行水的沟渠一样。

胆在人体的功能主要是贮存胆汁,帮助消化。按中医学的观点看,胆能决定人的思维活动和个性。一般人也有这样的概念,对于做事缩手缩脚的、优柔寡断的人,就说他是胆小;对于做事有魄力,富有决断力而勇敢的人,就认为这人胆大,可见,胆和人的思维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五脏六腑之相互配合关系

五脏六腑都是相互配合,各成配偶关系,即肝配胆,脾配胃,心配小肠,肺配大肠,肾配膀胱,心包络配三焦。也就是说它们配合属表里的,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脏有病,必然会影响到它配合的腑,所以在脏与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很多病在辨证施治方面运用了表里关系,例如肺与大肠相表里,当肺有病时,中医药采用泻大肠的方法治疗,可获得好疗效。

奇恒之腑

除五脏六腑之外,人体中还有一些脏器称为“奇恒之腑”。这是因为它们的形状像六腑而功能像五脏。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六个,其中胆和六腑的胆是重复的;骨、脑、髓已在肾一节中提过;脉的功能主要是容纳血液而使之周流全身,循环不息,为心所主管。现重点将女子胞作如下介绍。

女子胞即子宫,其功能为主月经及怀胎。女子在14岁左右开始来月经,以后平均每月来一次,到49岁左右月经停止。对于这一过程总的认识是:女子在幼年时,其肾气一直都是充足的,因而不断地生长发育,到了14岁左右,已经充盛了,它使冲脉和任脉(都属奇经八脉)与子宫的通道相通,并使其充满血液,排出体外,就是月经。当经血排出后,冲任二脉就变得空虚,需要体内的血液逐渐补充,约一个月后,任冲二脉再度充满血液,就可再来月经,这就是一个周期。如此一直延续到49岁左右,由于肾气逐渐衰退,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于是冲任二脉也都衰退闭塞,月经也就停止。

包虫病

营、卫、气、血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之一,是叙述人体的营养作用和卫外机能及气血循环的。属于中医学的生理范畴。精、神、津液亦是人体的主要物质,它和营、卫、气、血的生成、变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营的来源是由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了其中精微的部分生化而成。所以营的本身是水谷之中的精气,具有营养的作用。其分布是由胃传肺,从肺行于血脉之中,而运行于全身,循环不息。

卫具有捍卫和保护的意义及作用,卫的来源同营一样,不过它们运行的道路有所不同,营在脉中,而卫在脉外。卫,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在功能上有保护肌表的作用。能温暖肌肉,润泽皮肤,滋养腠理,司汗孔的启闭。同时具有抵抗外来邪气侵袭的作用。

气的含意有二:一指流动而看不见且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人体气的来源有先天和后天之分,生来就有的肾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生后得到肺吸入的空气和脾胃运化而成的水谷精气(又称元气或正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真气是其他各种气的根本,它随经脉不断的运行至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此外,它还有变化产生血液、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外邪的侵袭、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

气在人体内是运行不息的,具有一定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规律,例如,肺气和胃气是以下行为顺向,如向上行就成为逆向;而脾气是以向上行为顺向,如向下行就为逆。所谓“顺”就是气运行方向和规律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也正常;所谓“逆”,就是气的运行方向和规律失常,就会发生病理现象。例如:肺气上逆就会引起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就会引起恶心,呕吐,脾气下陷就会引起脱肛、里急后重等症状。气如果运行不畅,就会引起“气滞”。气滞的部位会发生胀闷或疼痛,疼痛的性质是多为游走性,流窜不定。

血是水谷之精气,即中焦吸收了饮食物的精微,通过气化作用成为营气,营养所泌的津液注入脉中,就成为血。而且又与营气一起循于血脉之中,内注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全身无不受其营养。

营、卫、气、血是相互化生、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血和气是沿着经脉一起流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气,称为“气为血之师”。血的流行,主要靠气的推动,气的流动发生障碍,就要引起血液流动的淤滞,称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气不但能推动血液的流动,同时又通过“脾气”控制血液循环在经脉之中,称为“气能摄血”。气又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称之为“气能生血”。大量出血必然使气也有大量损耗,导致气血两虚,称为“气随血脱”。

精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当有余的时候,均藏于五脏。肾脏所藏的精,是先天的基础。《灵枢》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无鬓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说明了人孕育在母体的阶段,最先生成的就是精(先天之精)。在这个基础上,脑、髓、骨、胳、筋、脉、皮肉、毛鬓形成组织才逐渐生长具备,这是生命的基础。待之出生之后,又依靠着饮食水谷之精给养(后天之精),来维持独立的生活。

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记载,凡男子到8岁左右,肾气就旺盛起来……到16岁左右肾气更加旺盛。发育成熟,开始有精液产生,如男女阴阳调和,便能生育子女……到56岁左右,肾气衰退,呈现衰老现象。到64岁的时候,精源竭尽,便没有生育功能了。因而可见五脏精气盛衰,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育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神是思想意识以及一切生命活动的总的体现。它的来源是和生命一样随着父精母血的媾和而来。古人认为神和人的形体是不可一刻分离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一日存在,神即一日存在。“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以反映出“形与神俱”,是生命的主要征象。因此我们说,目之所以能视、耳之所以能听、口之所以能言、肢体之所以能运动,举凡一切思维意识及形体活动,无一不是神在人体发挥作用所表现的各种形式。

健康的人,神气必定表现得充沛活泼。疾病的时候,神气因遭受到侵害也就表现出异常现象。例如目无光彩,精神疲劳,甚至言语失常,虚空见鬼,或沉迷烦躁,昏不知人等等,病情至此,已很危险。所以临症察看病人的神气,可以判断病势的轻重和安危。

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水液的总称。主要是指体液而言,但也包括汗液、唾液、胃液、肠液、尿液等分泌液和排泄液。其中清而稀薄的叫“津”,浊而稠厚的叫“液”。

津液的形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过程,与肺、脾、肾、胃、小肠、大肠、膀胱等脏腑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体内的津液,来源于饮食中进入胃的水液,通过脾的运化和转输,将胃中的津液上输于肺并布散到全身其他各个脏腑。在肺的津液通过肺气的宣散和肃降功能,使水道得以通调,下输膀胱。肾脏则对全身水气进行气化,把多余的水液和废物化为尿液,通过膀胱而排出体外。饮食物在通过小肠和大肠时,也能吸收一部分水液,以调节人体水液的平衡,因此有“小肠主液,大肠主津”之说。

津液的作用有:布散全身,滋润内脏、皮肤、粘膜、肌肉等;滑利关节,分泌唾液和涕液、泪水等,以滋润孔窍;变化为汗液和尿液同废物一起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津液的生成、吸收和转输,离不开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功能。津液的布散全身,化成汗液和尿液,都离不开肺的宣散和肃降功能,故称“为水之上源”,而能调节水道。在津液的生成、代谢过程中,肾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因为胃的受纳、脾的运化、肺的宣肃,都需要肾气的温煦、推动,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体内的水液代谢,更离不开肾的“气化”功能,故称“肾为水脏”,“主一身之水液”。

祖国医学把一切致病因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也就是外因与内因)。这种归类方法主要是根据发病因素的性质来分类的。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经常要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如果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不正常,加上人的正气不足,不能抵抗和适应这种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因而发生疾病,这就是外感六淫。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如刀枪创伤、跌扑损伤、虫兽咬伤等也属于外因。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不免有些情绪上的变化。中医认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过度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致人于病,这就是内伤七情。此外,还有饮食不节、饥饱失时、房事不节、过分劳累等也都属于内因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