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32071000000026

第26章 夹心之苦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曾向友人诉苦说,自己在家里简直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对老妈好一点,媳妇就有意见;对媳妇好一点吧,老妈又说他怕媳妇。有时候,老妈和媳妇为一点小事就争就吵,弄得他左也不是右也不得的。其实在企业里两头受气的大有人在,中层管理者就经常遭遇到说不完的夹心之苦。

某公司刚买一辆广州本田,总裁要求将车座换成真皮的,董事长则嘱咐一定要在五一前将牌照等事宜处理完毕,五一期间就可使用。行政主管胡小姐自是不敢怠慢,先是联系汽车厂家邮寄皮样,厂家邮来黑色及米色两种颜色,拿去问总裁和董事长,两位大手一挥:"这点事情你们做主好了。"胡小姐立即请教车队队长的意见,两人一商量,采用两种颜色拼接的方法,信息反馈给厂家,不久,车内真皮座椅换好,只等两位领导的"检阅"了。

董事长看了摇摇头,没说话就走开了;总裁一看,眉头皱起来:"谁做主换的颜色啊?"行政部一班人大气不敢出,总裁眼睛望向胡小姐:"难道你们女孩子穿衣,一块块地拼接着?"第二天,胡小姐拿着账单到总裁那里签字,总裁自是不允。又到董事长那里,董事长说忙着开会,要总裁看就可以了。

账单一搁就是一周,厂家又一直催款,胡小姐在中间苦不堪言。

当中层管理者受不受气?"夹在领导和群众之间"肯定"两头受气"。领导虽然不是"婆婆",但也有管得过严、过宽的时候;"下面群众"虽不"像不懂事的孩子",但也有不理解、不配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懒散的时候。

一年前,江小辉因朋友的推荐来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公司担任销售总监。一年中,没日没夜地努力,总算把队伍搭了起来,渠道建了起来,虽然眼前销售额并不理想,但觉得责任未必完全在自己:市场部做过几次有限的推广活动,但效果并不显著;产品质量不过关,返修率很高,而技术部门的改进措施一直拿不出来。江小辉几次想找老总谈一谈工作的具体设想,但每次面对老总一脸的严肃与沉默,似乎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唯一能打动老总的就是数字,"没有业绩,夸夸其谈有什么用?"江小辉知道这个广州老总最讨厌员工光凭一张嘴。

得不到来自上面的肯定倒也罢了,江小辉气不过的是公司内其他部门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上次要预支一笔业务费用,财务经理拖了好几天,硬说是没有提前打招呼,手里没钱等等。但是,最令江小辉伤心的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后院起火"了。销售部的几个人虽然不是自己亲手招过来的,但江小辉自认对他们并不差,几乎每周都要找时间和他们一起吃饭,当然每次都是江小辉请客。江小辉不敢说自己是最好的老总,但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过一丝恶意。当然,江小辉知道销售部的姑娘小伙们都各怀心事,也都对他有意见:小芳因为几次例会迟到被他骂过;庄蒙蒙因为年底涨薪级别最低而对他意见大极了,尽管江小辉解释过那次调薪的最后分数并不是他单独决定的;刘玉活泼机灵,江小辉比较喜欢,甚至带他访过几个重要客户,但她也因为报销的事被江小辉严厉批评过,其实数目并不大,稍稍一松手就能过去,但江小辉认为自己是为了他好。

最近,销售部几个人总是背着他嘀嘀咕咕,甚至还去过老总办公室!终于,一天上午老总把他叫去了,告他她,部门里的人一致投诉他,认为他"不适合销售总监"的工作。

江小辉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要离职,但没想到是这一天,而且以这种出乎他意料的方式。原因居然是手下"谋反",最不可思议的是,老总居然宁可听信普通员工的,也没想过听听他本人的解释。江小辉觉得自己的状况真是糟透了,上不被老总信任,下不被员工拥戴,其他部门同事他也没摆平。

要说一个企业中什么岗位最不好做?其实,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最不好当!

当上级给你下达任务,你在将任务分解至每位下属,无论你如何分配,完成的和完不成的下属总会认为你分配不公!

本期销售任务完成了,新的任务又下达了,老总才不管你市场到底有没有这个容量!之后你又开始新的任务分解!继续听到来自各方的不满!

上头的批评,你不能完整地转到下面,因为这容易让下属产生对领导的怨恨。也容易让下属觉得你是不是想谋权篡位或另立山头?!下属的怨气你更不能完整上报,否则老总一急开除了下属,小心下属在后边给你使坏。团体中比较讨厌的就是打小报告!

杜其然离开公司的时候和谁也没打招呼,但是他走的消息在公司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应。他是公司开国元老,为公司服务8年多,对公司可谓忠心耿耿,没想到落得一个凄凉离职的结局。大家在议论之间对杜其然新任上司的手段和肚量颇有微词,不少人还对公司的实用主义产生了"自危"的感觉。

杜其然走时确实有些愤愤不平,尽管关系不错的老总要请他吃顿饭,但他谢绝了。杜其然刚到公司时,公司在上海还未正式开张。他是来应聘财务主管职位的,但那时他几乎什么都做,只要有需要,因为杜其然觉得跟到一个好老总,公司和个人的发展都不可限量。他经常加班,为公司省钱,出差时能节约就节约,吃住都低于公司规定的标准,津贴和加班费一概不领。还凭着私人关系为公司解决了好几个棘手问题,感动得老总私下经常和他吃饭谈心。

但是公司开业并渐成气候后,他不复再是老总的亲信了。先是来了一个财务经理,杜其然日常工作向经理汇报,公司管理层会议自然轮不到参加,工资也增长十分有限,好在他还算平衡,老总也打过招呼表示"好好干"会给他更好的职位和薪酬。杜其然与同事关系也很不错,他依旧经常加班,不要加班费,有出差省着花钱,不领出差津贴。大家都开玩笑说,杜其然以公司为家,要在公司干到退休。

可是,公司换了几任大项目主管却都没有他的份,最后又来了一位原先在500强公司任职、又有MBA学位的财务总监,杜其然彻底失望了,尽管老总这时升他做了经理,但是杜其然清楚,和他这个苦干许久的经理不同,现在新来的人动不动就是经理。而且他这个经理也是有名无实,因为他手下无兵。特别当他知道他是公司里工资最低的经理时,他不干了。

在一个企业里,经理、主任等中间管理者的压力最大。令人吃惊的是,普通职员的压力最小,而高级管理人员的压力只比普通职员稍大一些。这是因为高管人员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坐在了最高位置上,这种心理上的安定感比其他任何级别的员工都高。

中层权力小,又受上下两方面压力。一般认为,事情多压力就会增加,其实并不是这样。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卡拉赛教授说,工作压力是由体现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业务要求水平"和工作中的决策权力大小所决定的。即使工作量很大、工作强度很高,但如果赋予他的决策权也随之加大的话,其受到的压力会相对变小。所以,高层管理者由于拥有较高的权力,工作压力反而比权力不大的中层人员小得多。在韩国某外企公司工作的李先生说:"我知道很多时候员工们都讨厌我。所以在他们向我虚报加班费申请的时候,为了得到他们的好感,我只好假装不知道在上面盖了章。可是如果被发现,就得追究我的责任。"李先生的这种感受在中层职员中非常普遍。他们常常要承担来自上、下两方面的压力,感到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有些压力取决于个人不仅承受的压力最大,最难以消除压力的也正是中间阶层。这是因为普通职员还年轻,可以靠兴趣爱好和业余生活等排解压力,高层领导则在心理上和经济方面拥有相当的优越感。中间层介于二者之间,处境尴尬。

大部分人都觉得中层糟糕,从老总看,如果事情没执行好,是中层不行。执行好了,是老总英明;从员工看,进入公司是看老总和企业的品牌,离开公司是看直接主管的老总,也就是中层有问题;从中层自己看,觉得别的中层不怎么样,两个部门经理之间互相看不上。中层把两边的压力都担着,老总可以指责中层,员工可以向中层发泄。对于员工的发泄,中层不能告诉老总。对于老总的压力,中层也不能全泄给员工。中层的角色就应该是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吃苦耐劳、把一切搞定。业绩下滑,老总要给员工打气:不能散伙,心气不能散。但可以批评中层:你看这是怎么回事啊?中层的角色定位是:搞定一切,但永远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