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踏进一个公司担任中层管理职务后,你最苦恼的是什么?即你最怕上司的什么行为?观点冲突?撒手不管?。也许都不是。最可怕的恰恰是上司管得太多,尤其是直接查收自己部门的具体事务。
上司越级插手你的主管事项,还不是苦恼的全部。在业务交叉比较强的企业,你的下属也可能需要同时听命于另一个主管,要想协调好简直比打仗还难。
没错,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多头管理,不少基层员工深受其害。不过,作为中层管理者,多头管理的可怕性还更进一层,那就是除了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下属被你的上司或其他主管直接管理,你本人又可能被上司的上司以及其他上司直接管理。谁让你身居其"中",同时有着两种身份界定呢?
1977年,网易的老总丁磊和华南理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陈磊华相识于网易BBS,高手"过招",一句话就能知道对方的"功底",丁磊立即邀请陈磊华到网易兼职,陈磊华欣然前往。
丁磊与陈磊华最重要的合作是开发免费邮件系统。丁磊称,免费邮件系统整个事情都是他想出来的,"我虽然没有具体写程序,但系统的整个结构全都是我设计的。"陈磊华称,丁磊懂的东西很多,是个系统专家,但"他是学无线电的,不善于写程序"。从程序员的角度看,没有什么比程序更重要。
1999年4月,丁磊和陈磊华为技术上的一件事最后吵翻了。在陈磊华看来,吵不吵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想再在网易干了。
在丁磊看来,吵翻原因是:网易要从Internet软件公司转"门户",而陈磊华是个技术型的人,对"门户"商业模型不是很看好。
陈磊华不是不看好"门户"商业模式,而是做门户注册用户的重要程度高于公司实际收入,商业人才的重要程度高于技术人才。转型后,陈磊华在网易的位置就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而丁磊却很适合,从做网易开始,他就不是工程师了。
丁磊很理解陈磊华此时的"技术情结":网易原来做Internet软件,软件工程师会很有成就感,他们可以用市场占有率评估自己的成就感。网易转门户后,软件变成为网易一家公司做,程序员的成就感要通过网易的成就感来体现,而在很多时候,这种成就感不一定能立刻感受到。
陈磊华离开网易还有一个原因,1998年,网易赚了500万,丁磊给了陈磊华近100万元报酬。陈磊华当时大学没毕业,十分年轻,从来没在一家公司做过,从来没吃过苦头,他可能会觉得太好做了。中国哪个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就可以赚到100万元。
陈磊华最终也没拿到100万元。直到他走,也只拿到了40万到50万元。和丁磊一起干的时候,就说好了他得20%,但是,500万元收入中有些应付款一时不能到位,而陈磊华又不想再被拽着往前走。
办公司人来人往,丁磊心里并不是太在意,但陈磊华的走着实让丁磊"不好受",网易至今只流失过一个开发人员,但确实很重要的人才。
有些企业越来越关注效率而非层级,高层不会顾虑自己是不是越权,而受到直接影响的中层,却是有苦难言--不被信任的感觉是在所难免的,甚至被"驾空"也不是没可能。严重一些的,主管的管理风格、思维方式、行动方案等等都被打乱,威信也难免被高层所动摇。其实,陈磊华离开网易的另一个原因是丁磊管的太多。明明你已经吩咐员工往东,上司直接指示他往西;明明你火烧眉毛似的要员工赶紧完成这项工作,上司却偏偏凑热闹般地要派他先完成另一项工作。员工手忙脚乱听谁的也不是,晕头涨脑不说,作为部门主管的你,相信也难免感叹:"这活儿还到底让不让人干了!"
可以说,丁磊和黄志敏关系是好的不能再好了,两人在北京同住一套2000元租来的两居室;丁磊对黄志敏不可谓不器重,在广州,黄志敏是市场总监,到北京,丁磊让他做网站总监,统辖编辑部、设计部等核心部门,负责整个网站的内容;黄志敏对丁磊不可谓不忠心,网易"迁都"北京,打前站的只有黄志敏一人。然而,就在丁磊为招不到得力中层苦恼着急的时候,丁磊来北京时唯一的助手黄志敏于1999年10月离开了丁磊。
黄志敏和丁磊的矛盾是丁磊经常越过黄志敏管理黄志敏的部下。黄志敏对丁磊说:"你应该先和我说,然后,我再和他们说。"丁磊打断黄志敏:" 不对!应该是我和你手下说的时候,你在旁边听着。你没有像我这样有经验。"
丁磊不顾黄志敏反对,继续亲自看每个编辑的工作方法,发现问题立即指出。黄志敏觉得,丁磊这样做他没办法开展工作;丁磊觉得,他在不停地推动黄志敏的工作,在不停地教黄志敏怎样管理。
丁磊觉得黄志敏不必太在意面子问题。"在公司里面,可以有人当着所有同事的面骂我,向我拍桌子,这种情况出现了好几次,Nothing,我不介意。"丁磊可以不在意,但他没法要求黄志敏不在意。丁磊是丁磊,黄志敏是黄志敏,位置不同,面子不同。
丁磊说服不了黄志敏,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因为,"黄志敏手下所犯的错误,黄志敏看不到,我发现员工在做错事,我当然要说NO。我需要速度,需要快速地解决问题。"
黄志敏承认丁磊比他聪明,比他能干,承认丁磊专注任何一件事情都"肯定会比我强",但"他不能事无巨细将任何事情都管到底。在广州时,网易只有12个人,作坊式的管理效率最高,在北京130多人,必须分层次管理。"
处在和丁磊不停争执中的黄志敏觉得很累,"累在管理流程上"。"我心里很烦,烦在时间没花在工作上,而是内耗掉了。"
终于,黄志敏对丁磊讲:"我在网易不开心。"他走了。
丁磊说:"我挽留过他。""但我不介意会有很多人问,我这种管理方法到底对不对,我只知道,速度对我来说最重要。"
黄志敏离开网易的原因还有觉得网易来北京之后,方向就模糊了,创新和突破少了。"很多创意停留在浅尝辄止,没有最后落到了实处。"黄志敏称,丁磊很聪明,很能干,但他同时认为,丁磊是一个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的人。黄志敏是1999年10月离开网易,而网易员工配股也是从1999年10月开始的,黄志敏对此一点都不后悔,就是等到配股他也不知道丁磊会给他多少股份。
黄志敏走了,陈剑峰也没呆住。丁磊请了陈剑峰3个月,陈剑峰在网易干了3个月。陈剑峰是丁磊从搜狐挖来,用以加强丁磊自认为很弱的网易市场推广部分。最后,丁磊认为陈剑峰和网易不匹配。"我们的工作习惯是一周七天,每天从9点干到12点。他没有这样做。"
陈剑峰离开网易时未作公开表态,现在同样如此。如果一定要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工作方式,检验工作的标准是工作成绩,陈剑峰在网易工作期间的媒体发布跟踪报告和访问量增长是最好的说明。
还有一个情况,作为公司的一个中层管理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和上司沟通。如果你不及时沟通,高层就会采取另外的方式来代替沟通,那就是:他自己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而当你不了解上司的心思,上司也不了解你的行动时,就难免发生观念和行动上的分歧,此时如果主管还没有适当的补救措施或合理的解释,这个矛盾就会愈演愈烈。甚至,可能致使高层直接插手管理。请看一个部门主管的苦恼:
快到年底了,销售压力与日俱增,而且张凡又是分管西北地区的业务,本来购买力就不旺盛,又赶上该死的金融危机。前几天,张凡就通报大家,目前的重点是要抓住老客户,坚决不能流失。此时,"保稳定"肯定是最紧迫的。本来已经吩咐好,让小王负责今天拿出初步的方案,大家再一起讨论。谁知道,大家都坐到会议桌前了,才知道小王的方案虽然是开始做了,但居然是开发新客户的方案。搞得张凡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合着他之前的通报根本白说!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总部的销售总监要求各地都积极开发新客户,并且直接吩咐小王提交方案。小王还以为既然销售总监直接跟他下命令了,肯定是早和张凡打过招呼了,所以也没再问张凡。
张凡这个郁闷啊!都什么时候了,销售总监待在北京,哪里知道这边的情况?再说,就算要开发新客户,也得先保证完成今年的业绩再说啊!到时候鸡飞蛋打怎么办?一点不体谅张凡的压力,还直接插手管他的人,真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