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红斑又称新生儿过敏性红斑,发生率为30%~70%,一般足月新生儿多见,早产儿则比较少见。新生儿在出生时或2~3日后在臀、背、肩等受压部位的皮肤处出现散发的红斑样皮疹,或多或少,直径约1厘米或更小些,或融合成大片。红斑中央有一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风团,高出表面,有时散布一些疱疹,疱液无菌,但有嗜酸性粒细胞。皮疹可在数小时后消退,而一批新的皮疹又出现,7~10日后消退自愈。
目前对新生儿红斑的发生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新生儿经乳汁并通过胃肠道吸收了某些致敏源,或是来自母体的内分泌激素而致新生儿过敏反应;二是新生儿皮肤娇嫩,皮下血管丰富,角质层薄,当胎儿从母体娩出时,从羊水浸泡中来到干燥的环境,同时受到空气、衣服和洗澡用品的刺激,皮肤就有可能出现红斑。临床观察证实,大多数新生儿红斑具有自限性,无须特殊治疗。
总之,新生儿红斑是一种良性的生理现象,父母和家人无须过分为此担忧,通过加强观察,重视护理,数日后红斑大多可自行消退。如果需要用药,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用药,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2.新生儿眉宇间发红
新生儿眉宇间发红,在医学上称为橙红斑或项部红斑。
这是由于新生儿皮肤血管先天性发育不全,表现为淡红色或粉红色斑疹,在眉间、上眼睑、前额正中线处,口唇及枕项部也可见,在新生儿哭闹、用力、发热时斑疹的颜色会加深。
大多数会在1周岁内自行消退,所以一般不急于治疗。如果在5岁后仍不消退,同时伴有增生、病变时应送医院治疗。
3.青灰色“胎记”
我们常常在新生儿的骶部和臀部看到表面平展、呈青灰色或灰蓝色的色素斑,医学上称为“痣”,俗称为“记”、“胎记”。这种胎记的形状多为椭圆形,还有些不规则的形状;大小不一,小的为绿豆状,大的为圆盘状,一般男孩的胎记大于女孩。
那么,胎记是如何形成的呢?人类皮肤的真皮层中,一般是没有黑色素的,但当局部真皮层里堆积了较多的纺锤状或星状色素细胞时,黑色素透过皮肤而呈现青灰色,从而使这一小块皮肤表面显示出这种青灰色的斑。
据有关研究显示,胚胎4~5个月时,这种斑的色素细胞就开始出现,新生儿出生后1~2年内逐渐消失,但也有极少数人到成年时仍然存有色素斑。所以,胎记并不是什么疾病,而是人体一种残遗的特征。它与人的眼色、发色及肤色的深浅程度有着相当关系。一般地,黄种人的婴儿出现这种斑的概率比较高;白种人出现这种斑的婴儿亲属及他们本身的眼色、发色及肤色常常也较暗;而金发碧眼的婴儿却很少见到这种青灰色斑。
4.新生儿粟粒疹
粟粒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疹之一,多发生在新生儿的鼻尖、鼻翼及面颊部等处。粟粒疹直径1~2毫米,为针尖大小,呈黄白色颗粒状。它是由于皮脂腺堆积阻塞而引起的,并非脓疱,一般在出生后几周内可自行消失,不需要治疗。
5.斑状血管瘤
斑状血管瘤又称橙红色斑,多发生在新生儿的前额、上眼睑、鼻周、后颈部,颜色鲜红或淡红色,直径约几毫米,轻压即退,出生时即有,1岁左右自然消失,一般女孩多于男孩。
斑状血管瘤是由胚胎时期残留的血管细胞生长而来的,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多属良性。在婴儿期增长迅速,以后可逐渐停止生长,有时可自行消退。尽管血管瘤是良性的,但它能破坏周围组织,有些血管瘤呈浸润性生长,从而造成婴儿的美容缺陷,另外也可导致功能障碍。在很少情况下,血管瘤有恶性进程的特点,可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如溃烂、出血、感染等,甚至危及婴儿的生命。
血管瘤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及时的发现并开始治疗对预后有决定性的意义。约2/3的血管瘤出生后就可发现,所以正确的诊治时间应该从新生儿期开始。
6.新生儿皮肤青紫
正常新生儿刚出生时,他们的口周、手掌、足趾及甲床等处易见青紫,这是由于动脉导管与卵圆孔尚未关闭,仍保持着右至左分流,肺尚未完全扩张,肺换气功能不完善,以及周围皮肤血流灌注不良所致。几分钟后,循环系统的改变完成,动静脉血流完全分开,口唇和甲床变成粉红色。但有时新生儿的皮肤仍呈轻度青紫,尤其出生时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肢体远端局部血流变慢,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虽氧分压(PaO2)不低,肢端仍呈明显青紫,称为周围性青紫,经保温后青紫可减轻或消失。另外,正常新生儿在用力啼哭时也可出现青紫,是因为啼哭时胸腔内压增加,使右房压力升高,超过了左房压力,形成经卵圆孔的右至左分流,这种暂时性青紫在啼哭停止后立即消失。这些皮肤青紫都是一过性的生理现象。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病理性的皮肤青紫。一般地,病理性皮肤青紫既可由肺部疾病换气不足引起,也可因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并且还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某些血液病。在检查新生儿有无皮肤青紫时,应在日光下进行,仔细观察口腔黏膜、甲床和眼结合膜。通常肉眼看到青紫时,动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已达5克/分升以上,口腔黏膜青紫出现最早,当还原血红蛋白达3克/分升时,便已呈青紫色。
新生儿病理性皮肤青紫可分周围性青紫和中心性青紫两种。周围性青紫是由于血液通过周围循环毛细血管时,血流速度缓慢组织耗氧量增加,而致局部还原血红蛋白量增多,但动脉二氧化硫(SO2)和PaO2正常。而中心性青紫是由于心肺疾病使动脉SO2和PaO2降低所致。还有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所致呼吸中枢衰竭、低血糖、低血钙引起的继发性呼吸暂停,异常血红蛋白增多,均可引起青紫。
7.新生儿脱皮
父母在给新生儿洗澡或换衣服时,常会发现有白色小片皮屑脱落,这种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
新生儿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叫表皮角化层,由于发育不完善,角化层很薄,容易脱落。皮肤内面的一层叫真皮,表皮和真皮之间有基底膜相联系。新生儿的基底膜也不够发达,细嫩松软,使表皮和真皮联结不够紧密,表皮脱落机会就更多。并且,新生儿出生前是处在温暖的羊水中,出生后受寒冷和干燥空气的刺激,皮肤收缩,也更容易脱皮。父母只要注意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不必为此而感到惊慌。
但是,如果新生儿脱皮合并红肿或水疱等其他症状,则可能为病症,需要就诊。
8.新生儿头皮水肿
一些新生儿出生时很顺利,但是可发现头顶部有局限性水肿,有时可慢慢地蔓延至全头,少数亦可以出现头皮红肿,比较柔软,无弹性,用手指压水肿部位可见有凹陷,可以移动,形状多为棱形和椭圆形,水肿边界不清楚。其原因是由于新生儿出生时头部在产道受到了压迫,使头皮软组织内的淋巴及静脉循环受到障碍,液体渗到头皮组织中去形成局部水肿。因为是在分娩时引起的,故称为产瘤,又因为发生在头顶部先露部位,又称为先锋头。出现这种情况时,不用特殊治疗,局部热敷,抬高新生儿的头部,经常转换头位,一般2~7日水肿可自行消退。父母切勿按摩、穿刺抽吸,以免发生感染。
9.新生儿产瘤
新生儿出生时,头顶左侧或右侧,或后方有瘤样隆起,这称为产瘤。由于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抵达母体骨盆底时,头部受压,颅骨互相重叠逐渐变形,其中胎头最前面的部分受压最大,局部的血液循环受影响,发生水肿,形成产瘤。在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的情况下,产瘤更为明显,一般在出生后1~2日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10.新生儿胎垢
新生儿出生后,在头顶前囟门部位会渐渐出现一层厚薄不均、油腻、棕黄或灰黄色的痂,融合在一起,不易去掉,称为“胎垢”。它是由皮脂腺的分泌物和头皮脱屑、灰尘等污垢堆积而成。由于母亲看到新生儿头顶的波动,不敢清洗该处,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胎垢长期不去除既不卫生又影响新生儿头发的生长。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安全地清除这些头垢呢?在新生儿晚上睡着后,用婴儿润肤油或植物油轻轻地擦在有头垢的皮肤上,或用0.5%的金霉素软膏涂敷于痂上,经过一夜的滋润,可使头垢软化,第二天可用洗发精或肥皂和温水将头垢洗掉一部分,或用纱布轻轻擦掉即可,这样反复几次就可逐渐将全部头垢清洗干净。注意千万不可将头垢硬撕或挖下来,以免损伤头皮引起感染。
11.新生儿奶秃
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于正常现象,俗称“奶秃”。因为刚出生的新生儿的头发是胎毛,是在母体内生长的,出生后完全靠他们自己摄取营养促进头发生长。因此,新生儿会有自然脱发的过程。随着他们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新生儿的头发只要不是特别枯黄、毛刺的,一般3个月以后就会长好。但如果有明显的枕秃、斑块状脱发,应去医院检查。
12.新生儿暂时性斜颈
有些新生儿在出生时好端端的,但在出生后10~20日常常出现脖子歪向一侧,有时病侧颈部还会发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直径2~3厘米,质地较硬,可以移动,触之不痛,表面皮肤正常,抚之不热。新生儿的头向有肿块的一侧倾斜,病侧的耳朵接近锁骨,脸面不正,下颌及面部转向无肿块的一侧,这就是斜颈。
引起新生儿斜颈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如先天遗传因素、接生手法不当等,大多数是肌肉病变的结果。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的位置不正常,如一侧颈肌特别是胸锁乳突肌在出生时可因胎儿的位置不正常,导致肌组织呈结缔组织化,缩短而不能伸展,或由于胸锁乳突肌在分娩时受强烈牵引损伤而发生血肿,多见于臀位分娩或分娩时肩娩出困难者。斜颈的病理变化为病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
治疗上最主要的还是物理治疗,如发现较早,可用温热治疗和手法按摩;若发现较晚,肿块已经消失,就应采取被动式牵拉了。治疗的时机是越早越好,因为新生儿本身的颈部控制和力量会随着成长逐渐变强,对于牵拉治疗的抗拒会越来越厉害,同时脸部的变形也会因治疗延误而加重。
13.新生儿螳螂嘴
新生儿口腔两侧颊黏膜会隆起,形成两个较厚的脂肪垫,人们常称为“螳螂嘴”,因个体差异,有的新生儿更为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会影响新生儿的食欲吗?不要担心,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在新生儿吮吸奶水时,口腔黏膜下脂肪组织的隆起会使口腔内的负压增大,帮助他们有力地吮吸。随着吮吸期的结束,“螳螂嘴”也会慢慢地消退,无须特殊处理。
如果父母采用一些无知的手段,如用针挑、用刀割或用粗布擦拭,因为新生儿的口腔黏膜极为柔嫩,比较干燥,易受破损,加之口腔黏膜血管丰富,所以细菌极易由损伤的黏膜处侵入,发生感染。轻者局部出血或发生口腔炎,影响正常喂养;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14.新生儿马牙
在新生儿的齿龈边缘或上腭中线附近,常会有一些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大小不一,数量不等。这是由于在胚胎发育6周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开始增厚形成牙板,是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在牙板上细胞继续增生,每隔一段距离形成一个牙蕾并发育成牙胚,以便将来能够形成牙齿。当牙胚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破碎断裂并被推到牙床的表面,即我们俗称的“马牙”或“板牙”。所以说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几周后就会自行消失。
15.新生儿乳房肿大
新生儿在出生后3~5日会出现双侧或单侧乳房一时性肿胀,无论是男孩或女孩,有的女孩还会从乳头渗出黄白色的乳汁,奶量数滴或数毫升不等,医学上称为“新生儿乳腺肿胀”。这主要是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受到母亲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等持续影响,而这些激素能促进乳腺的发育和乳汁的分泌。胎儿出生后,残留的激素要经过1~2周的时间才能全部代谢排出体外,乳房肿胀自然会消失的。
乳房肿大是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治疗。父母要注意观察,不要用手去按摩或挤压乳房,以免发生细菌感染。如果乳房在出生后逐渐肿大,如蚕豆大小,10日后逐渐减小,3~4周恢复正常,即为生理现象。如果发现新生儿的乳房肿大不是对称的,即一大一小,抚摸时有波动感,甚至伴有发红或局部发热等其他感染征象,应及时诊治。
16.新生儿泌乳
新生儿乳房胀大为常见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新生儿乳腺肿胀”。如果挤压,有的还可挤出黄白色奶水,奶量数滴甚至数毫升不等。这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从胎盘接受母体的雌激素、孕激素的原因。而卵巢内分泌激素可使乳房胀大,垂体内分泌激素可促使分泌奶水。新生儿出生后,泌乳现象会随着体内激素的排出而自行消失,一般大约需要2周,因此不需给予任何处理。
17.新生儿乳房莫乱挤
新生儿在出生后3~5日会出现双侧或单侧乳房一时性肿胀,无论是男孩或女孩。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千万不要乱摸乱挤。还有人认为,初生女婴一定要挤出奶水,这样,将来做妈妈时,才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子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新生儿皮肤柔嫩,免疫力低,抗菌力弱,挤压时一旦皮肤受损,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从破损处进入乳腺管,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会造成新生儿急性乳腺炎,严重的还可导致败血症。还有的用力过度而引起乳房结构破坏,造成以后乳房发育异常。所以,父母千百不要用手去挤压新生儿的乳房。
18.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
脐带是胎儿与母亲相互“沟通”的要道,母亲通过脐静脉将营养物质传递给胎儿,胎儿又通过脐动脉将废物带给母亲,由母亲代替排泄出去。
在胎儿出生后,脐带就失去了意义,医护人员会将这条脐带结扎。但是,残留在新生儿身体上的脐带残端,在脱落前,对新生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伤口,有丰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长的好地方,如处理不当,病菌就会趁机而入,引起全身感染,导致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因此,护理好脐带非常重要,要注意检查包扎脐带的纱布是否有血渗出。如果有血,应及时请医生重新包扎止血;如果无血,则应保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残留脐带逐渐干枯、僵化,在1周左右就会脱落,伤口在10~14日完全愈合。有的可能略迟些,这时父母不要用手去剥离脐带,更要注意卫生和护理。如果时间太长脐带不脱落,应请医护人员诊治。
19.新生儿包茎
包茎指包皮口狭小,包皮不能翻转,不能暴露阴茎头,包皮与阴茎头之间有生理性粘连,这在新生儿期属正常现象,医学上称为“先天性包茎”。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在3~4岁时,由于阴茎及龟头生长,阴茎勃起,大部分儿童的包皮可自行向上退缩,外翻包皮可显露龟头。但也有少部分儿童的包皮口非常细小,使包皮不能退缩,妨碍龟头甚至整个阴茎发育。其包皮口如针孔大小,以致发生排尿困难。有包茎的儿童,由于尿液积留于包皮与龟头之间,产生分泌物及表皮脱落,形成过多的包皮垢,经常刺激包皮内板及龟头,可造成包皮炎及尿道口炎,严重者可引起包皮和龟头溃疡或形成结石,有的患儿排尿时可见豆渣样物排出或排尿困。所以,患有先天性包茎的儿童3~4岁无明显改变,尤其经常红肿发炎者,必须行包皮环切术,以免由于包皮反复感染、红肿,造成逆行感染,引起尿道炎或膀胱炎。另外,包皮长期的发炎,是诱发包皮癌的重要因素。
治疗:婴幼儿期的先天性包茎,可将包皮反复上翻,以便扩大包皮口。此过程手法应轻柔,且每次应适可而止,以免引起患儿疼痛。当阴茎头露出后先清洁包皮垢,再将包皮复原,否则会造成嵌顿包茎。
20.新生儿阴囊积水
当体液聚集在睾丸周围的空间时,会造成无痛的阴囊肿胀。新生儿经常会发生鞘膜积液,然而这种症状通常会在6个月后就自然痊愈。而年龄较大的宝宝突然出现水囊肿,则可能是因为外伤造成的。
鞘膜积液可能与腹股沟疝气有关,而且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年龄较大的宝宝突然出现鞘膜积液也应由该医生进行诊断。它可能是因为外伤所致,或许可以在不用治疗的情况下就自然好转。不过,还是要接受包括超声波扫描在内的检查,以排除睾丸受伤的可能性。
21.新生儿“月经”
一些刚出生的女婴阴道会流出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或是像白带一样的白色分泌物,很多缺乏育儿经验的父母就会惊慌失措:新生儿是不是病了呀?其实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新生女婴在出生5~7日后,阴道会有乳白色浆液性分泌物或出血,一般会持续1~2日,最长可持续6~7日,之后会自然消失。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妊娠的最后2个月,因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胎儿子宫的重量会增加,子宫内膜发生充血性增生,阴道上皮也增生肥大,其细胞与成年人相似,能产生阴道分泌物。而宫颈腺体也可分泌黏液,所以女婴出生后前几天会有白色分泌物从阴道流出,这便是新生儿“假白带”。新生儿出生后,雌激素影响中断,子宫内膜脱落,血性分泌物从阴道流出,被称为“假月经”。无论是“假月经”还是“假白带”,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父母不必惊慌失措,也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注意保持新生儿外阴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