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哲学是相互融合的,电影通过艺术的假定性和人类的第三只眼睛——镜头去捕捉人生的哲理世界,有了哲理内蕴,电影才能去展现生活,真实又深刻地把握人生。观众欣赏电影时候,电影有没有一定的哲学内涵是很关键的,因为观众总是有自己的期待视野,人们借助电影的叙事元素来咀嚼其中的哲理内蕴,优秀的电影总要符合一定的哲学思维。
我是谁?是一个哲学领域永恒的问题,古今中外不管是不是哲学家都会有许多人对这个问题念念不忘、孜孜研究,甚至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思索这个问题。弗洛伊德关于“我”的研究一直被颂为经典,影片《无间道》中关于“我是谁”的身份迷惑也堪称经典。
我的名称、身份、拥有的物质生活,并不是我,那只是我的某些属性,去掉它们后,我还是我,是存在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我的母亲、父亲、家人、朋友、同学若全部消失(只是假设),我依旧是我,如果我苟活于世界,而所有与我有关系的人都不在,我依旧作为独一无二的我存在……所以,我并不是我的属性,如何区别我和非我?那个标准应当就是我。我有某种情感,喜怒哀乐恶惧悲,每个人也都拥有,但是我们可以把情感看作是这七种基本情绪的多项式,每个人的情感都由这七个变量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个混合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混合,而是化学生物性质的混合,会同时发生量变和质变。我有某段生活体验,经历过与我生命等长的人生经验,世界上无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无相同的人生经历,那么人生经历可以作为区别的标准吗?检验是否可以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如果把它去掉,我还是不是我。
影片《无间道》内容梗概是:刘健明(刘德华饰),香港黑帮三合会的会员,10多年前,他听从老大韩琛(曾志伟饰)的吩咐,加入了香港警察,做黑社会卧底。在韩琛的帮助下,刘健明在七年后有望晋升为见习督察。陈永仁(梁朝伟饰)本来想当个好警察,但被警察训练学校强行退学,秘密执行渗透进三合会的卧底工作,现在已经是帮会里的红人了,而他的老大恰恰就是韩琛。一宗毒品交易,黑白两道的行动均告失败,暴露了双方都有卧底潜伏的事实,陈永仁和刘健明的无间道旅程将接受严峻的考验。
佛经里说,无间是八大地狱之中最痛苦的一个。这个世界里,角色的茫然成了探讨的根源: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无间地狱没有轮回,只有永远受苦,但片中两位主角却不甘于此。本片尝试以曲折离奇的心理交锋为着手点,在大量的娱乐元素之外,更有一些发人深思的东西。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他们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现在他们决心要离开这个不辨是非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
我到底是谁?单独分析陈永仁这个人物,确实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分析他的对立面——刘健明来问答这个问题。影片序幕中年轻的刘健明说自己想跟被开除的陈永仁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伏笔。到影片最后,他请求陈永仁给他一个机会,他现在想选择做好人。这样贯穿整个影片的线索就是他从无可选择到最后艰难地做出选择的过程。那么是什么促使他必须做出决定呢?从情节来看,是韩琛的背叛造成的。从个人感情来说,则是他不愿失去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感情依赖,尤其是Mary的爱。从个人深层原因分析,刘健明这个人就个人品行而言并不是坏人,他之所以成为黑社会的卧底,不是他个人品格的缺陷所致,而是命运安排的结果,是这个社会给他的身份导致了“我”之所以是“我”,但这个“我”,并不是我真正想成为的“我”。不管是陈永仁也好,刘健明也好,他们能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我”呢?他们似乎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的无间命运。陈永仁一直在默默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一种精神和思想的境界。但是,他却在纠出了内鬼的胜利时刻,牺牲在黎明之前最后一丝阴暗里。刘健明的善恶转变和忏悔,影片同样给了他这样一个结局。到他决心做出选择,真心忏悔的时候,他却已经因自己的罪行不得不受到法律的追究了。陈永仁的回归和刘健明的忏悔最终在命运的安排下成为泡影,而“我”到底还是不是“我”,就又在观众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