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在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影片《蝴蝶效应》用一种心理电影的拍摄手法阐述了对于事物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的探讨,因此本片也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有心理分析价值的优秀影片。
假设人的一生发展的过程是一条连贯的直线的话,此因则彼果,环环相扣,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生。可是如果我们去改变之前的某个点上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么因为这个点而改变了的人生会因为连锁反应而改变后面的许多点,更多的被改变的点,点点相扣,被改写的将是一整段的人生,因此,整个人生将变得彻底不同。
埃文从小就有失忆症,经常莫名其妙地忘了自己做过的事,也一直不停地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让他不停地写日记,把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他的童年非常糟糕,也犯了很多错误。上大学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只要读自己的日记就会回到过去,回到自己所记录的事情里面,于是,他尝试回到过去,寻找自己所失去的记忆,也想纠正自己和他人所犯的错误。在这些他童年命运的转折点上,他一次一次去改变过去、修改错误,然而,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对过去的小小改变直接对他的未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他阻止了女友的父亲拍摄变态相片,换来了舒适的生活,也和女友走到了一起,却失手打死了女友的弟弟而入狱;他为了阻止女友的弟弟烧死自己的狗,女友的弟弟却被一向懦弱的胖子杀死,而女友也从此沉沦下去,变得丑陋不堪;他救了那对母子,自己却失去了双臂,而且只能在轮椅上生活,母亲也为此受伤,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他原来是想炸掉女友父亲的摄像机,却炸死了自己的女友……蝴蝶效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自己的命运,在对过去的一次次改变中,对他的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完美地改变,每一次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坏结果……
社会历史领域里的“蝴蝶效应”,是一种全新观念和范式,是对历史偶然性事件的新诠释。无论是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还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抑或是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理论,在强调个体的作用、偶然事件的作用时,都忽视了社会历史的系统作用或没有看到个别偶然事件发生作用的系统前提,虽然罗素和尼文斯看到了当社会力量处于对峙状态时微小力量的作用,但他们也和费希尔一样认为历史进程纯属偶然,认为历史没有模式,只是一片混乱的偶然事件堆积,得出的是非决定论的结论。“蝴蝶效应”,把系统表现出的随机性与系统的决定论机制巧妙地结合起来,把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以实用的方式统一起来,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统一起来,它所获得的哲学意义是显著的。马克思说过:“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偶然性事件作用不容忽视,正是由于历史进程中不断有偶然性为其开辟道路,人类主体才有选择道路的主体能动性,才会努力使历史朝着合符人类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的目标前进,历史才不再是神秘的。那种认为在历史过程中是必然性支配着一切,把偶然性也归结为必然性实际上是一种粗浅的片面观点,内在地蕴含着宿命论,它的逻辑归属是“天命”、“定数”。
是的,我们的努力可以是一场危害巨大的风暴,也可以是一场真正改变人生的革命。难道因为这种未可知,我们便不敢改变人生吗?人们不是常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握有一手好牌,而是把坏牌打好。为了改变现状的不完美,埃文不停地来回穿梭于过去和现在,通过改变“已知的结局”,而改变“最终的结局”,可是,每一次认真、热忱的努力,换来的总是令人无法满意的结果,都是与愿望背道而驰的结果。改变,变成了一切的开始。这,就是人生的无奈,这,就是蝴蝶效应,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