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32083200000059

第59章 佛教建筑与藏传佛教哲学——走近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之一,它的环境选择在拉萨城河谷盆地的红山。红山方圆三百多公里,周围银光闪闪的雪山群峰环绕,蓝天如洗,一派粗犷飘逸的高原景色。布达拉宫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由下而上作明显收分,并略向后仰成倾斜状,使建筑与山势融为一体,是宫殿和寺院结合化一的建筑群。当人们一踏入拉萨平原,首先看到的就是布达拉宫,雪峰映衬,在蓝天之上,白云缥缈之间,层楼高耸,朱壁白墙,幢幡琳琅,金碧辉煌,仿佛是超脱尘世而飘浮在空中的一座宫殿。西藏多山,藏传佛教建筑多依山而建,背岭临源,鳞次栉比。拾级登临颇有凌空之感。即使少数建于平原,也是院落重叠,主殿拔地凌空,巍然高耸,回廊曲栏,幽邃多姿,其建筑构思与所达到的象征意义是相同的。

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城包括四部分:红山之上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红宫为世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白宫合抱红宫,达赖的宫殿、大经堂以及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的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花园,方圆三公里,中央有湖,湖上有小岛,并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从“雪”通往白宫宫门有“之”字形石阶道相连,经过漫长的石阶道拾级而上,宛如攀登天梯,直至山腰,才可到达宫门入口。布达拉宫以建筑艺术体积的极致夸张和大力渲染,布局的强烈对比和互相陪衬,似乎在告诫那些匍匐在它脚下的苦难众生,唯有超脱尘世,皈依佛门,才能通向天国的境地。

从整体布局分析,藏传佛教由于受“三界”之说的影响,建筑大都以纵向自下而上的三个层次为布局结构,这种布局在西藏寺院建筑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佛教认为人如果能够行十善业,死后将往生天界享受快乐。天人寿命很长且有大能,一动念万般华衣美食随处涌出,享受许多的快乐。但是佛教认为众生六道十界轮回,不会永恒存在于一界并一成不变,天人寿命虽然很长但也有尽头,之后还要进入轮回,堕回人间乃至地狱。如果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即如递进的三个乐章。概括地说,这种纵向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下部则是第一层次,是“欲界”的象征,它的象征意义主要靠“借景”来体现。这些建筑均居高临下,在这些建筑的下方,或远或近,均有村寨民居与寺院建筑构成群体建筑的整体系统。在佛教看来,这就是“此岸”、“欲界”所在。第二层次是“色界”的象征。由于寺院大都建于山阜之上,山脚下的村落民居和山上阜上的寺院之间都有漫长曲折的石阶相连,拾级而上仿佛攀登天梯。第三个层次,即寺院的顶部。大都是佛殿建筑,存放佛骨、佛塔,是“无色界”的象征。由此可见,西藏佛教建筑的整体布局处理,十分重视序列的结构逻辑和时空关系。从时空关系看,西藏的寺院建筑是按线的运动,将时间的变化融合到空间的推移中去,又从空间的推移中显现出时间的节奏。从结构逻辑看,时空节奏感必然引出对序列的逻辑感。寺院必须高于民居,主殿必须高于侧殿,佛堂必须凌驾于其顶,当人们进入空间序列时,情绪也由低至高再由高至低,格局也由小到大再由大至小,纷扰复沓而又错落有致,曲折回环且极注重把握章法和尺度,这是在佛教哲学思想深入影响下的佛教建筑的典型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