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虎之书
32093200000010

第10章 虎年赏虎(2)

但若细看,此碑的落款却为"劭道人",劭道人何许人也?有人说劭道人是朱元璋的化名,有人说是朱元璋当年令一位道士写的,有人说是清代的一个道人,还有一说劭道人就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文人江亢虎。江亢虎原名绍铨,文采斐然,思想曾一度激进。可惜被汪精卫收买当了汉奸,1940年任汪伪国府委员、考试院院长。1943年10月,江亢虎又被日本高层贿赂,撰文《"南京惨案"之我见》,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开脱罪责,为"大东亚共荣圈"的所谓合理性进行辩解,可谓丧尽天良。之后其一系列昧尽天良、遗臭青史的奇文横空出世,使国人恨之入骨。江亢虎在抗战胜利后潜逃南京,企图遁入僧道以逃惩戒,却难逃追捕,被判无期徒刑,于1954年死于狱中。

据考证,"劭道人"即江亢虎一说最合理,因为从"绍铨"和"亢虎"的名字中,便可依稀辨出"一笔虎"真正作者便是此人。虽然江亢虎误入歧途,但其才情却不容否定,从虎字碑中便可略见一二。

慈禧太后的"一笔虎"

慈禧太后不仅擅长玩权术,也喜好书画。作为票友,她也就写写能够遮丑且有表现力的大字。如"龙""虎""寿"等。1900年慈禧来西安避难,亲写"一笔虎"真迹与罔极寺内主持。罔极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关炮坊街,始建于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是镇国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建的皇家寺院。另外,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的大座殿里也镶嵌着慈禧所书的"龙""虎"二字碑。碑宽0.24米,高0.80米,上圆下方。碑的上方刻一方形篆体御印章,为"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中刻草书"龙""虎"二字,刚劲有力,右上留款"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左下署"同治二年十二月初二日"。山陕会馆的大座殿建于清同治年间,落成于光绪十八年,当时正是慈禧皇太后权威鼎盛之时。作为民间商会建筑而得到其御笔之宝,在全国的会馆建筑中绝无仅有。

翁同龢的"一笔虎"

翁同龢是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他工诗词,擅书画,尤以书法名世。其书法自成一家,乾嘉之后,问鼎满清,史称"同治、光绪书家第一"。2008年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展出了翁氏所藏的50件书画珍品,其中不乏沈周、唐寅、文徵明、八大山人、"四王"等明清大家的真迹,另有4件为翁同龢自书的精品,其中就有他书写的"一笔虎"。

翁同龢生于清宣宗道光十年庚寅(1830年),因属虎,故常大书"虎"字以自励。这幅书法写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正月,其时年60岁,正是其辅佐光绪帝改革图强力振纲纪之际,故笔下虎字虎虎生威,引天长啸,依稀可见翁氏当年信笔泼墨、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翁同龢的五世孙翁万戈称这幅"一笔虎"便是在翁同龢日记上庚寅正月初所记载的"寅初起,磨墨写虎字数十幅"之一。翁同龢生于庚寅年,为满足当年求字的人,故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写下虎字,而这幅写在虎皮宣纸上的"一笔虎"尤为珍贵。

马德昭的"一笔虎"

在西安碑林,有清人马德昭的"一笔虎",其书像字又像画,笔墨的干湿浓淡、粗细轻重恰到好处。马德昭,四川阆中人,生卒年不详,号自明。咸丰初年调处江南军务,在湖南、湖北及江南一带立功,荐升直隶大名总镇。马德昭还是一位独具匠心的书家,他的《魁星点斗刻石》,陈列在西安碑林第四室西侧第三排南数第二的位置。他以儒家修养为准则,"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巧妙的构建成魁星的形象,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图让人叫绝,这也是西安碑林中令人瞩目的名碑刻之一。

二、文物中的虎

虎纹饰

商周时期,政权、神权集中,虎成为统治集团的象征符号,虎面纹融化成饕餮纹并被标志化,在青铜玉器、陶器上大量使用。虎艺术在权力至上的社会里,其威慑力与感染力已到了极致。

权力分化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开放,神灵淡化,只作为祭祀、佩饰、装饰器物的虎纹图案渐失威严、恐怖、神秘的形态,造型比例舒适,纹饰简练,神性平和。此时的虎艺术更接近人性化。

汉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全称"四神",能驱邪避灾、保佑吉祥。"西方金也,其兽为白虎",虎成为方位之神。因此,"取虎形镇邪,以其威风异常也"。由于崇虎之风日盛,虎形象出现在更大范围:佩玉饰虎、砖瓦刻虎、墙壁画虎、墓道立虎、布帛织虎,虎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虎艺术俗化成为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画虎在民间比较盛行,当时也有砖雕石刻。

虎印

古代肖形印的一种,多汉代铜印。虎的纹饰不一,有立、有奔、有卧、有昂首等,都具有汉画风格。虎为四灵之一。《说文》:"虎,山兽之君。"黄易释碑,引《两汉博闻》旁注云:"取虎形镇邪,以其威风异常也。"古代谓勇武之臣为"虎臣"。《诗经·泮水》有"矫矫虎臣"。称勇士为"虎贲",以其"若虎之贲走逐兽,言其猛也"。相传古人多用虎印辟邪驱魔。

虎符(各年代的虎符、玉虎符、金玉虎符)

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而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虎符是秦惠君的杜虎符,汉以后的虎符在设计上又有变化。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宽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因畏惧秦国的强大,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郭沫若先生曾经选取这一题材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由关羽乘机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队下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据此可知,当时用兵时,50人以上,必须出示会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此符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阳陵虎符,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汉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变化。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虎符则不同,铭文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1989年在陕西咸阳秦都区沣西乡李家村出土了一合完整的汉代铜质虎符,虎符长5.8厘米,错银,篆书,脊文8字:"与齐郡太守为虎符"。魏晋南北朝时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将虎符改为鱼符,宋代以后皆用牌。

三、戏剧及影视作品中的虎

虎的形象和称谓常出现在歌舞、戏剧及影视作品中,传统剧目如元朝杂剧《虎头牌》,清朝传奇《虎囊弹》,昆曲《虎囊弹》,京剧《胭脂虎》《虎牢关》《卧虎沟》等,革命现代京剧如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

元杂剧《虎头牌》

写金元帅山寿马掌有虎符金牌,后叔父因违犯军令,他依法予以惩处。全剧共四折。剧情是:山寿马因把守关口有功,被朝廷赏赐虎符金牌。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婶抚养成人,此时叔婶前来探望。叔父向他索去了原先所佩素金牌子,接替他把守关口。中秋节,叔父纵情饮酒,丢了关口。山寿马依照法令判他死罪,后因他追回了关口所丢牛羊马匹,便判他杖一百。之后山寿马又牵羊担酒探望叔父,向叔父说明军令必须严明,得到谅解。《虎头牌》全名《便宜行事虎头牌》,现存版本有《元曲选》丙集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传统京剧《胭脂虎》

又名《妓女擒寇》《元帅带马》,早年为四喜班所排。戏演庞勋犯会稽,浙西节度使李景让谋划抵御。因李性格放逸,军纪松弛,点将时察知牙将王衍玉游冶未归,李立捕王衍玉与妓女石中玉,欲斩之,激起全营哗变。李母闻变,责子处置不当,后赦回二人,始平众怒。适庞勋进犯,李遣将出战,均不敌,石中玉自请出战,但要求李景让为其牵马,李不得已而为之。不料石竟诱擒庞勋,李母誉之为胭脂虎,使与王衍玉成婚。

传统京剧《虎牢关》

一名《三战吕布》,表现的是三国时期曹操会诸侯讨董卓,吕布出关御之,连败诸侯人马,刘、关、张三人合战吕布获胜的故事。川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也有此剧目,汉剧、同州梆子有《三战吕布》。

秦腔《打虎记》《黑虎坐台》

秦腔《打虎记》演的是梁山好汉解珍、解宝起义之事,全剧分十八场,依次为:第一场"捕鱼"、第二场"庙会"、第三场"抗租"、第四场"诡计"、第五场"赴任"、第六场"打虎"、第七场"赖虎"、第八场"闹堂"、第九场"抢女"、第十场"刺贼"、第十一场"探监"、第十二场"聚义"、第十三场"劫狱"、第十四场"贺寿"、第十五场"烧牢"、第十六场"斩将"、第十七场"杀仲"、第十八场"破庄"。秦腔剧本《打虎记》初版于1982年,编剧周军,封面题字、封面绘画是宫葆诚、张义潜两位先生。

秦腔传统折子戏《黑虎坐台》取材于《封神演义》故事,述赵公明阴魂会三霄妹、托付道妹与其复仇情节。

赵公明应闻仲邀请助纣伐周,被助周伐纣之陆亚以九头七箭书祭死岐山。子牙命清福神引其阴魂归附封神台,公明恳求再与三霄妹见得一面,子牙见允。公明阴魂乃会三霄道妹,托付道妹助纣伐周,替兄复仇。

《黑虎坐台》由花脸行当领衔主演,对净行唱腔、功架皆有要求,是极为显现秦腔花脸行当风格的传统剧目。

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

"文化大革命"中,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居八部革命样板戏之列。样板戏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发展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产生了一批和样板戏风格接近的样板作品。当时其他文艺作品被限制传播,所以样板戏和样板作品是当时中国人的主要精神食粮。

《智取威虎山》

1958年,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创作出了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讲的是1946年冬季,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牡丹江一带,我军某部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三十六人的追剿队,在击破奶头山之后,乘胜进军,准备消灭"座山雕"匪帮。侦察排长杨子荣得知"座山雕"逃回威虎山,向少剑波汇报。少剑波下令继续向前方侦察,到黑龙沟会合。

"座山雕"匪帮在回威虎山途中,一路洗劫,来到夹皮沟烧杀抢掠,强掳青壮男女上山修筑工事。李勇奇深受迫害,儿子被匪徒摔死,妻子被座山雕枪杀。李勇奇极力反抗,但寡不敌众,被匪徒掳走。

杨子荣等四人沿途侦察,访问了躲藏在深山的常猎户父女。常猎户的女儿常宝闻知杨子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进山剿匪,为民除害,她控诉了"座山雕"的滔天罪行。杨子荣在常猎户父女的帮助下得悉威虎山的山路和土匪"野狼嗥"的行踪,并从"一撮毛"身上获得了载有土匪秘密联络地点的"联络图",胜利归来。杨子荣又审讯了栾平,核实了"联络图"的情况。

由于威虎山工事复杂,不宜进攻,大家都认为只能智取。杨子荣获知"座山雕"垂涎"联络图"已久,自请改扮土匪胡标,假借献图,打入威虎山。杨子荣来到匪窟威虎厅,通过了"座山雕"的种种试探,并把"联络图"献给了"座山雕",取得了"座山雕"的初步信任。"座山雕""封"杨子荣为威虎山的"老九"和"上校团副"。

夹皮沟群众饥寒交迫。李勇奇冒死逃出匪窟,回家来,母子相逢,悲喜交集。少剑波率追剿队进驻夹皮沟,当地人民因长久遇匪患,不明真相,加以敌视。少剑波对李勇奇母子耐心宣传党的政策,解除其疑虑。李勇奇表示全力支援解放大军,消灭"座山雕"匪帮。

"座山雕"对杨子荣还是深存戒心,又设下毒计,再一次进行试探。杨子荣深入敌人的心脏,又一次战胜了"座山雕"的试探,并将搜集到的情报送下山冈。申德华及时取回杨子荣的情报。这时押运犯人的小米车二道河被土匪炸毁,"野狼嗥"被炸死,栾平逃走。少剑波考虑到栾平若逃往威虎山,将破坏整个歼敌大计,便下令急速出兵。追剿队由杨能奇带路,迎着风雪,翻山越岭,滑雪疾进。

栾平突然逃到威虎山,在"座山雕"面前指控杨子荣。杨子荣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发挥了革命军人的大智大勇,战胜了栾平,并把这个顽匪置于死地。在"百鸡宴"上,杨子荣把匪徒灌醉,追剿队及时赶到,全歼匪众,无一漏网。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段由童祥苓演绎的经典唱段至今传唱,尽管《智取威虎山》是一部"文革"中诞生的样板戏,但它还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革命文艺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奇袭白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