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率的人往往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管时间、场合,不分对象,更不理会讲话的后果,心里有啥就说啥,咋想就咋说。这样说出的话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是采取最直露的表达方式,甚至不乏尖锐刻薄。这样的人最易得罪他人,往往使对方下不了台,结果自己也最易招人嫉恨,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
当你逞一时之快,而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一吐为快时,应该想想你锋利的语言之箭是否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某甲是一公司的中级职员,大家公认他的心地好,可是一直升不了职。和他同年龄、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调独当一面,就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另外,别人虽然都称赞他好,但他的朋友并不多,不但下了班没有应酬,在公司里也常独来独往,好像不太受欢迎的样子……
其实某甲能力并不差,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问题是,他说话太直了,总是直言直语,不加修饰,于是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在古时候,就有人因为说话太过直率而丢掉了性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少时是个放牛娃,交了很多穷朋友。公元1368年他称帝建立明朝后,不忘旧情,总喜欢找昔日的朋友叙叙童年趣事。
一天,朱元璋在皇宫偏殿内接见一位从乡下来的穷朋友。叩拜完毕,这位穷朋友见朱元璋的容貌与小时没有多大变化,加之皇上对自己似乎挺热情,激动之余,便有些忘乎所以。当朱元璋问起“我们有何交情”时,该人直通通地回答:“皇上,你不记得我们吃豆的事了?从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清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罐子也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汤也都泼在泥地上。你只顾满地抓豆子吃,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里,噎得你直流眼泪。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吞青菜叶子,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去……”还没等他说完,朱元璋早就不耐烦了,大怒道:“什么放牛、吃豆,全是一派胡言,分明是想攀结官家。来人,将此人推出去斩了!”
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跳,一句话说得人笑。”为什么有的人讲一句话能让人“跳”?就是因为他说话直白生硬给别人带来不良刺激,给自己也带来或大或小的麻烦,就像这个故事里的“穷朋友”,原本有望谋得一官半职,却稀里糊涂地送了命。其实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与其说是朱元璋薄情寡义、翻脸不认人,还不如说不会说话的人必定不受欢迎。由此可见,话说得太直率,不顾及他人的脸面,让别人感到非常难堪,必然引火烧身。
“穷朋友揭皇上短被杀”这件事,让朱元璋的另外一个穷朋友知道了,他想,“这个老兄也太莽撞了,我去拜见他,定能大富大贵。”于是,他也来到京城看望他小时候的朋友——当今的皇上。
见过皇帝后,这个人便说:“皇上还记得吗?当年微臣随着您的大驾,骑着青牛扫荡芦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汤元帅在逃,你却捉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在了咽喉之地,多亏菜将军击退了他。那次出兵我们大获全胜啊!”朱元璋认出了眼前之人是孩提时的朋友,听他把自己当年的丑事说得含蓄而又动听,顿觉脸上有光,不禁大笑。又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难同当的情景,心情一激动,就把来人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加封他御林军总管之职。
很明显,后来的“穷朋友”懂得避讳直言,更懂得“借题发挥”。你看,他将一件无趣甚至低俗的事说得多么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芦花荡变成了“卢州府”,瓦罐成了“罐州城”,煮豆的汤汁成了“汤元帅”,豆子成了“豆将军”,红草叶子成了“红孩儿”,青菜叶子成了“菜将军”。立刻使当年饥寒交迫、乞丐般的苦难岁月,竟变成了“金戈铁马、攻城掠地”的“光辉记忆”。脸上被贴足了“金”的朱元璋,怎能不“龙颜大悦”而对来人大加封赏呢?
现在,人们虽然不必为说话直白而担心人头不保——谁也不会再为说话冒犯某位达官贵人而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直言易惹祸”的箴言还是适用的。人们总要面对头脑、秉性各异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率性直言的人往往自取其辱、自取其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