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
从好习惯逃脱,易于从坏习惯逃脱,这真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毛姆·[随笔]
恶习惯的最大坏处是贬抑了一个人的价值。
——纪德
我活着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了活着。
——培根
不良学习习惯的种种表现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如虎添翼,但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妨碍孩子解决问题,成为他们学习上的阻力。下面列举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的一些表现,以便家长及时发现问题。
一、直到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孩子才会对所要测验的内容进行突击复习;
二、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孩子会变得紧张不安,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难以为应试而学习;
三、孩子常常要反复阅读好几遍,才能理解一道题或一篇课文;
四、在阅读时,孩子往往抓不住重点;
五、在考试中,孩子会出现恐慌感,不能像平时那样从容答题;
六、孩子喜欢用随手找来的零星纸片做笔记,而不是采用笔记本;
七、孩子连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包括哪些成分都不十分清楚;
八、孩子总是要在父母或老师督促下才能静下心来学习;
九、孩子常常因为客人的到来或其他娱乐的吸引而中断学习;
十、孩子常常利用做作业的时间玩耍;
十一、时常发生这样的情形,当孩子坐下来要开始学习时才发现自己对家庭作业究竟是什么还不清楚;
十二、在写作文时,孩子常常不知道如何开头或如何结尾:
十三、孩子的课堂笔记本上只记录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
十四、孩子有时(或时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匆忙应付一下便交上去;
十五、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讨厌该门课程,甚至影响到该科学习成绩;
十六、孩子在阅读时常常跳过所遇到的表格或图解;
十七、看书时,孩子会自言自语读出声来;
十八、即使孩子知道正确答案,也总是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十九、孩子一拿起书本就想睡觉;
二十、孩子在学习时总是走神,眼睛虽然盯着书,思想却住开小差;
二十一、孩子在学习时常常坐不住,因而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二十二、孩子有时候一边学习一边做别的事;
二十三、孩子在某一门功课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因而在其他科目上欠账太多;
二十四、孩子在学习时常常离开座位,来回走动,看看报纸或吃点零食;
二十五、孩子总是在上课铃响了的时候才会发现忘了带课本、钢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二十六、期末复习时,孩子有时试图把课本上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在脑子里:
二十七、孩子常常在很暗的光线下看书:
二十八、孩子总是把学业上的失败归结于客观方面的原因;
二十九、在多数时候,孩子带有“把某些内容仅仅记到考试结束时”的想法。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强化原理,如前所述的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法均可用于对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但是,仍有几个原则需要强调一下。
第一、要有针对性。每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原因,父母在纠正时,要查明产生坏习惯的根源,对症下药。比如,同样是不按时交作业,有的孩子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孩子是出于对老师和家长的消极对抗;而有的孩子则可能由于基础薄弱,根本无法完成作业。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一味说教或惩罚,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更加严重。
第二、严格而有人情味。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往往会争取到他们的配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都有要求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权利,试图改变他们已有的习惯已经使他们感到冲击,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会让他们难以接受,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如果孩子脾气暴躁,吃软不吃硬,父母采取打骂的办法必定会导致不应有的冲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父母在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方法,严格而有人情味,那么整个矫正过程就会比较顺利。
第三、纠正要及时。作为家长,平时要善于规察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好是在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向他们指出来,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行为强化。对行为强化的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及时也要适时,比如,对于逆反心理特别强的孩子,当场指出问题可能会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抵触反应,不利于认识问题,不如暂且缓一缓,待有了适当的时机再提出批评。
第四、“堵”与“疏”相结合。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只靠强制性的措施肯定是不够的,这样做也许短期内有效,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可能出于惧怕严厉的惩罚而变得阳奉阴违,在表面上装得十分顺从,“严格”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但在背地里依然如故,甚至于把对父母的怨恨藏在心里。因此对他们的疏导也非常重要。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当把疏导和强制结合起来,抓住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进行教育,从心理上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才是科学的
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才是科学的?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它可能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的变化而不同。所以一种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好习惯,而对于另一个孩子来说又未必见得。念中学时,一位在年级上名列前茅的同学对我说,他习惯于凌晨四点钟起床背英语,到五点钟又再去睡一个小时,效果非常好。我抱着“取得真经”的心态如法炮制,并努力坚持了一个月,结果并未获得如他所说的那种效果,还被搞得来早上上课时老打瞌睡。
科学的学习习惯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符合规律性的行为倾向,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而有不同形式的表现。科学的学习习惯应该具备三个特征:一、应当符合人类的心理规律,特别是认知规律;二、应当符合学习者自身特点;三、应当适应学习内容的性质。换句话说,判断一种学习习惯是否科学,就是依据这三个特征。大多数不良学习习惯不符合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或不适合具体学科的知识特点。比如,有的孩子用学习文科的方法学习数学,以为只要把定理和例题背熟了就能学好,这种学习习惯显然不适应学习内容的特性。还比如说,我那位中学同学介绍的学习方法的确符合人的记忆规律,但为什么对我不管用,原因在于它并不适应我的具体情况。基于上述三个特征,科学的学习习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学习习惯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衡量学习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在研究中,我们通常用下列公式来表达个体的学习能力:
A=I×H O
公式中的A是学习能力(study ability),它由智力(intelllgence)与学习习惯(study habit)的乘积加上某些随机条件(occasionalcondition)决定。在这个公式中,智力(I)是常数,被认为是不变的;而随机条件(O)则更具偶然性,如临场发挥、灵感、别人的提示等等,往往是不可控的,在某些时候还有可能是负数;因而在决定学习能力的三个量中惟有学习习惯(H)可以加以人为的控制或改变。
科学点击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习惯。我们所说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孩子的智力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建议
1.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者的一般智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习者是怎样使用他的智力的。
2.对于中等以上智力的孩子来说,如果他运用智力的习惯是科学的,所体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常常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3.智力天赋并不很高的孩子也可能取得很好的学习业绩,只要他养成了科学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