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国养生学(上、下卷)
32171800000003

第3章 养生学的有关基础理论养生学的有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天人相应论

一、易学与中医养生学的关系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是一部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它以太极思维为其“气一元论”宇宙观,以象数理论为其思维工具和方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关于万物统一性的一般系统理论形式,表达了对大千世界的独到认识。几千年来,《周易》的基本思想融化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之中,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和科技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调。

中国养生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中国养生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易学的哲理及象数思维模式,为其提供了立论的基础,使其形成独特的系统观和天人观,并上极天文,下穷地理,中悉人事,融多学科知识于人体生命科学之中,建立起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周易》气一元论宇宙观,对中医及其养生学的理论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宇宙观是关于宇宙和自然界一般认识的观念。《周易》学说和中国养生理论以气一元论哲学思想认识世界,形成有机、整体的自然观。

《周易》的气一元论思想,体现在“三才”和“太极”等论述中。《系辞》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成卦。”《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就是三才学说。

《易经》把天地人综合起来研究的方法,是气一元论思想为其哲学基础的。《易经》把气一元论通过太极思想表达出来。《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说的太极,就是宇宙世界混沌未分、氤氲缥渺的永恒运动状态,是世界本源统一性的基本形成,实际是气一元论的代名词。

中医的气一元论思想,是受到《周易》的影响。《素问》天元纪大论在描述中医学对宇宙的认识是:“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继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认为宇宙、万物、生命紧密相依,生化不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宇宙内充满了生化的大气,万物由此而滋生,生命力是属于整个宇宙。太虚总领天地,天气统领地气,天地又主宰着万物,星体影响着自然界的阴阳刚柔,从而,影响生命的进化繁衍。由太虚—气所代表的时间、空间以及恒星、行星、昼夜四季,万物与生命,构成一个有系统关系的整体,一个有生命力的宇宙。从这一自然观来看,宇宙似人,它有生命力,人似宇宙,它与宇宙同源,是宇宙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一个既包括宇宙,又包括一切生命现象在内的统一规律,就是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所阐述的规律。

易学的气一元论的宇宙观,是研究宇宙时空变化的自然哲学,中医及养生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的科学。“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张景岳《类经图翼》)。

自古就有“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之说。它揭示了易经与中医及养生学之间有共同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反映了易经与中医理论具有共同的历史科学背景和认识依据。中医及养生学在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运用易学的哲理和象数思维模式,来表达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了中医及其养生学上极天文,下穷地理,中悉人事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中医及养生学同易经一样,它们的理论依据,都是建立在古天文、历法等科学基础之上的。古天文学是世界各民族最古老的科学。中国古天文学研究较早而且广泛,它包括了历法、气象、物候、宇宙理论等内容,易学的象数模式也导源于此。易的源头,本为古历法所得到的自然规律,经古人提炼、抽象为太极、阴阳、八卦学说,又法自然的规律,用来推演万物的科学。也就是说,易卦是从古天文地理中发现的,它不仅表示了天象,也包括了历数,是象数兼赅的。由于易卦的符号是天体运行的具体反映,是年月日时周期的具体概括,因此,古人发现它是宇宙万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故能作为剖析一切事物的方法。人与万物皆生活在天地宇宙之内,天地间的一切变化,莫不由日月星辰的运行引起,易卦客观地反映了它的规律,这就是古人称之的天道。古人因而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医易同源,可以从古代资料中得到充分证明。《帝王世纪》曰:“伏义画八卦,所以六气、六腑、五行、五脏、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这说明八卦所包含的阴阳五行象数思维模式,是中医学及养生学的立论基础。《世本》曰:“黄帝使义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六律而著调历。”后世诸家多由此而推象数。《内经》所记载的天文、历法、运气、医理等,亦多出于此。而后发展起来的养生、健身方法,无不以此为依据。诸如中医把《周易》讲的太极元气视为人的生化之本;把易学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用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在健身方法上,如气功的发展也是受到易学的影响。我国气功的各种流派,如吐纳派、导引派、坐禅派、存想派、内丹派等,这些功法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易学的深刻影响。内丹气功,以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张伯端的《悟真篇》为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均以易象来阐述内丹修炼的原理。因为人体内部的真元之气,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存在。“丹田之中真气微”,“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它只能体察,而不能看见,可以口诀,难以书传。所以,采用易学取象比类的方法,以有形的东西来比喻无形的东西,以天上日月星辰,昼夜四季的运行循环,来比喻人体内真气运行的周期性和节律性,它们有着相应相合的变化关系,以易学的“天人相应”理论,以天验人的原则,运用易卦与古天文历法相结合的象数模式来表达人体真气的运行规律,使之成为可以度量和可以控制的东西,使之为养生健身服务。

二、天人相应论

整体观是中医学及养生学最根本的宇宙观。在“天人相应”的观念指导下,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着,只有运动,才发生变化,有变化才产生万物。《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呼?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正确地认识到地球是悬挂在太虚之中,是受大气的举托。其运动变化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由于一升一降之中,阴阳互交而万物因之以生。《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人是生物之一,也是生存在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交错的“气交”之中。也就是说,人也是由于在天地的不断运动变化中,才有生命的存在。

在2 000多年前的《周易》中,已经了解到大自然是有节律的变化,也认识到大自然与生物的相应关系,《易》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尺蠖之诎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宇宙万物的运动都存在着周期规律。太阳系由于星体的运动,而使地球出现年、月、日的节律,年节律为地球绕太阳一周,形成春、夏、秋、冬的四季周期;月节律为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而致朔、望、盈、亏的节律;地球自转一周形成昼夜节律。太阳黑子活动是十一年一个周期。这些都说明太阳系的星体运动存在着周期节律。如果再扩大些,宇宙存在着的周期既无限大,也无限小。无限大到几百亿年一个周期,如宇宙大爆炸到收缩,又从收缩到大爆炸;小到微观世界的层子运动周期。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生活在宇宙之中,宇宙大自然的各种周期,必然给地球生物带来影响,诸如四季、朔望、昼夜。还有宇宙星体的运动,其引力、磁力、辐射,甚至遥远太空传来的脉冲力等因素,无不影响着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人体上各种周期,都可能同宇宙“脉冲”相一致。生物周期越长,可能脉冲离地球越近;周期越短,则脉冲来源可能离地球越远。因此,地球上生物周期的动力有可能来源于太空星球运动的脉冲。

(一)自然节律、节气与生命运动的节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现创造的。最初,主要服务于农事活动,而后逐渐伸延到医学上,为诊治疾病和养生服务。

二十四节气的更迭,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周期,这正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反映。人类居住、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大地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在星空中运动,一年正好运转一周,通常将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把它所运行的道路,称为黄道。黄道是一个大圆圈,圆周360°,二十四节气,将黄道等分成24段,每段15°,太阳每移15°,就表示到了一个节气。太阳每走完一段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上的日期几乎不变。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是以年为周期而有规律地交替进行着,它反映了大范围内气象变化的总趋势,因而,可以预知,可以服务于养生。每个季节,均有自己的主气。风为春季的主气;暑为夏季的主气;湿为长夏的主气;燥为秋季的主气;寒为冬季的主气。它们都是正常的气候因素,这些在地球上自有人类以前,它们都早就存在。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所以说,人体生命打上它们的烙印,人类必须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才能生存。根据中医脉象学说,体内脏腑也对应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肝木旺于东,肝气通于春;心火旺于南,心气通于夏;脾土旺四时,脾气通于长夏;肺金旺于西,肺气通于秋;肾水旺于北,肾气通于冬。在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一定的脏腑就表现出与相应时令、气象相一致的特征,以维持体内脏腑与自然界的平衡。古人根据四时的变化规律,又把它归纳为6种主要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气候的规律变化,又是一个互为消长的过程。《内经》所说六气的演变是“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随之”。所以,机体的变化,也是对四时六气的反应。《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万物之外,六气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为之上下。”说明四时六气的变动与人体生理的改变息息相关。表现在脉象上有春弦、夏洪、秋毫、冬石的规律变化。《灵枢》也说到:“天暑厚衣,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胱膀,则为溺与气。”这也是机体对外界气候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的一种表现。再如疾病与气候的关系,某些宿疾,每逢节气或季节的变换而发作,一般重症痼疾,多发于“二冬”、“二至”,在一日之内,疾病也有规律的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指出一般疾病大都有早晨清醒些,白昼保持安宁状态;黄昏时加重,夜间更加厉害的规律。张仲景《伤寒论》中,将急性热病分为六经病症,并指出各类病症都各有一个缓解期,如太阳病的缓解期是巳至未时,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太阳经经气旺盛之时,以正胜邪,才使症状缓解。

风、雨、雷、电,都是指一时性的气候变化,反映到人体亦有某些与之相应的生理、心理的显著改变。天有一时之风,人有暂时之怒。怒为肝志,风通于肝,故人之怒气类同于风;雨乃水气,阳气蒸动地之水气而上为云,然后才能下雨。在人体则有阳气鼓动津液外泄肌肤而为汗,但人体津液由肾总管,故汗之源头出于肾,而肾又外通雨气,所以,人身之汗像天之雨水。雷电是为火气所发,在人则火气通于心,心火太盛,使人狂暴,故人之心火与雷电相通。

可见,由节令转换而带来的气象物候的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同时,也影响心理活动。换句话说,节令变化有周期性,人的生理、心理变化,也具周期性。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步的。因为人就是生活在同一星屋下的大自然。二十四节气是体现大自然节律的、最具代表性的“摆”,人体的节律也同步于这个“摆”。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环境的周期变化与人体内周期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人体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几十种周期节律,按中医学论点,认为“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有人做了经络穴位的电位值测定,在早晨、中午、夕阳西下、半夜的不同时间里,所测得的每条经络穴位的电位值是不同的。同时,在每条经络的盛衰时间里,其有关穴位的导电量与旁的经络相关穴位也不相同。又如尿的节律变化,白天肾小球滤过速度加快,尿量增加,尿中钾、钠、氯离子及17酮类固醇含量显著增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是清晨最高,而后逐渐下降,到半夜达最低值。但在南极过冬的人,就出现长时间的降低现象。从人体细胞分子水平来看,也存在着周期节律,在昼夜间,CAMP与CGMP呈现节律的变动。人体的许多周期,产生于月亮圆缺周期。月经周期为28天,情绪周期为28天,智力周期为23天,体力周期为33天。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月经净后阶段,雌性激素逐渐增加,这段时间,身体感到肢体沉重,人懒发困;到月经前的阶段,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孕酮水平增高,感觉肢体轻松、灵活、兴奋,这说明在一个周期内的阴阳消长存在着节律变化。从以上可以看出,自然界的大宇宙同人体的小宇宙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节奏合拍,呼吸与共的密切关系。这种生物周期是生物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逐渐形成与之同步的节律。这种适应节律,通过基因遗传下来,代代相传。

(二)地土方宜与人体健康关系

我国古代曾把天象与地上的分区联系起来,把天上的某一部分星宿和地上的某一地区对应起来,把天上的某一部分星象的变化,用来预测对应地区人间的凶吉。现在看来,这种分法显然太简单、生硬,不具什么科学性。这种观点,当然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不过,对“天”应该理解为人体以外的整个自然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也要产生影响。

我国地土辽阔,自然环境相差悬殊。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中认识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水土环境。人们长期生活在一定的水土环境中,对生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会产生不同体质和生活习性,具备特有的适应一定生活环境的能力。

根据中医的认识,水土环境的不同与天气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素问》五运行大论说:“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王冰说:“地体之中,凡有六入,一曰燥,二曰暑,三曰风,四曰湿,五曰寒,六曰火。”这些都说的是地气本乎天气之理。拿我国情况来说,虽然地居温带,而南北已接近热带和寒带。西北地区,气候寒冷,高寒多燥;东南地区,气候温和,地湿多痹,所以,人们的生理和病理亦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之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这些是古代关于地土方宜的经验总结,是中医养生学认识论的特色,在现在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鉴于近代医学的发展,由于水土引起的地方病及环境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的高发区,在认识上已大大提高。有些癌瘤,如消化道癌,从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存在着高发区,有资料认为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是由于环境所致。缺碘的地区,流行地方性甲状腺肿;高氟地区,流行地方性氟骨病;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都带有地区性。除上述外,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等,都密切关系着人们的健康。

(三)社会因素对生物节律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生物节律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枢》五十营记载:“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入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并提出人的呼吸次数,一昼夜为一万三千五百息,比现代人的呼吸次数慢得多。为什么天体的运转速度没有大的变化,而人的呼吸次数加快了约一倍?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的紧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等因素,人类为了适应环境使呼吸加快。

心理因素对生物节律有着重大的潜在影响。同一宿舍的女性,月经会渐趋同步。同一环境的人,起居周期也会在无形中趋向同步。以上说明了生物节律不仅由于宇宙天体的因素,而且社会、心理等人为因素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四)用控制生物节律和应用反向运动律以达到健身延年目的

中国养生学,在前述自然观的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到在了解自然的基础上,必须去适应自然,而后才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内经》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久长,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意思是了解掌握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和人体的体质、性情及生活等情况,这样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处理一切,这样去养生,寿命自然久长。相反,如果“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矣”。养生若不遵守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和地土方宜之理,那就不能健康地生活,就会给身体带来危害。要人们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去效法自然,支配自然,最后去改造、征服自然。就像《内经》所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气合,名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就是说,人的生命,由天地之气和合而成,人能应顺四时气候,则生命就可得到健全。天地就等于父母,生我育我,人能明了一切事物,则万物皆为我所用,就等于天之儿女,享受父母的庇荫。

前边说到,宇宙万物都有与大自然相适应的周期节律,这样的周期节律,关键是在于维持一定的消长周期,并不一定要与宇宙合拍,可以在维持消长周期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节律进行。事实证明,生物存在着自律。尤其是发现了人体存在着控制生物节律的装置以后,更证实了生物可以有自我节律。生物在经过长期进化,一方面存在着与宇宙相适应的周期节律,同时,也存在着自我节律。现在科学家从冬眠动物中提出叫β-内非肽及抗β-内非肽物质,前者有贮能作用,对冬眠动物冬眠有意义;后者相反,起去冬眠作用;证实了生物体内存在着调节周期节律的物质基础,提出生物周期是可以改变的。如地球自转所致的昼夜节律,大部分生物均呈现同步节律。白天兴奋、活动,夜晚抑制、睡眠。但有些人夜晚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晚间工作,不但社会干扰减少,而且,来自宇宙太阳的不利因素也减轻,会获得烦乱白昼所收不到的效果。人在背离了遗传下来的昼夜节律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节律也很快颠倒过来,生命同样可以照常进行,说明人有惊人的背离昼夜节律的适应能力。可见,在立足于一定的节律周期基础上,人们可以按照养生和工作需要,自己选择节律。人类的寿命,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漫长周期。如果,人们能在生长期阶段控制细胞分裂次数或延长细胞分裂周期,这样,人类就有可能延缓衰老的到来,寿命就可延长。

关于反向运动律,我国早在3 000多年前,在《易经》中就记载有“无往不复”,“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事物的运动规律,有正必有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指出了反向运动,也是事物的运动规律之一。反向运动,是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前进性的运动。对于生物来讲,个体发育史是种系发育史的简单而又迅速的重演。这里讲个体发育史,就是指从受精卵到个体发育成熟。系统发育史,是指生物种族的演进。后者,这种演进,包含着反向运动规律。人在受精卵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在短短的9个月里,迅速而短暂地重演了种系的进化,吸取了13亿年进化过程中的总信息,才进化为人。胚胎时期,这种反向运动,废退无用的器官,集中优势发展有用的部分。通过每一个个体的重演,使种系的进化不断延伸,再发展。所以说,胚胎重演这一反向运动,是对整个种系正向运动的推进,这就是胚胎期反向运动的意义。

意识也存在着反向运动。它对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意识的反向运动,可以激发起被长期抑制着的潜意识。生物进化过程,是一个剧烈的竞争过程。“自然选择”不仅存在于种系之间的竞争,而且,也存在于生物个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在人类出现语言以前,人类大脑发挥的是潜意识作用;当人类出现语言以后,大脑的显意识作用逐渐占统治地位,潜意识被抑制了。意识的反向运动,正是要重新刺激这些潜意识的功能,释放它们本来具有的能量,恢复大脑功能的完整性。

意识的反向运动,能使显意识态反向到潜意识态。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显意识主要由左脑控制,潜意识主要由右脑控制。反向到潜意识态,可以使人重新获得人类早期的潜意识功能。气功是一种潜意识状态,能加速意识反向运动,能回演人类早期或更早期的生物状态时的潜意识态,这也是气功训练后,一些特异功能逐渐显现出来的道理。所以,加强气功训练,尤其是脑功能的训练(脑气功),是促进大脑潜意识发挥,重新获得人类本来脑功能的重要途径。前边已经说过,胚胎期个体发育过程,不但有形体的种系进化过程的重演,意识同样也有种系发育的重演。在气功态下,显意识抑制,打开了潜意识的开关,智力返还现象则易出现。佛家修持多年的人,有的会突然开悟慧生,也是这个道理。以上这些均说明,通过气功训练,可以人为地、主动地打开潜智慧,对开发人类智慧将有着积极的意义。人的教育过程,从小学到大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重演过程。重演是为了获得前人的信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再发展。重演过去,做思维的反向运动,在获得前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再向前发展。

在我国几千年以前,在养生上最早有记载的《老子》,就谈到精神意识的返还,主张以无欲、无知、无为的清养,回复到婴儿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道德经》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指通过清静无为的训练,返回到婴儿时期的真朴精神状态,是老子真朴意识的高境界。胎息功是道家气功功法之一。它是仿效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脐部进行呼吸的一种锻炼方法,是气功修真息的要求。道家认为,通过练功,气从脐部出入,如此则能“重返婴儿,再立胎息”。能专气抱神,一团纯阳,可返老还童也。

综上可见,“天人相应”的自然观,它正确地认识到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经常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之中,人类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形成和发展。所以,每一机体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经常变化着的外界环境又不断作用于机体,机体不断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从而,维持着机体与环境以及机体内脏腑之间的阴阳动态平衡。“天地”是代表着自然界,“相应”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作用于人体,人体产生与之相应的反应,来适应自然的不断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自然观。在这种自然观的指导下,历代养生学家创立了许多养生、健身理论和方法。科学的发展,今后有可能在维持一定的消长周期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节律和控制节律,达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目的。

第二节形神合一论

运用形、神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阐述生命活动本质的理论,就是“形神合一论”。所谓形,是指形质、形体、身形而言;所谓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形为体,神为用;形为阴,神为阳。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形神合一论,是中国养生学整体生命观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健身、延年益寿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心主神明

中医学上所讲的“神”,实际应该包括人的意志、思维、理智、记忆、行为、语言等精神活动。《荀子》天论指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以谓天君。”《荀子》解蔽认为:“心者形之君,神明之主。”《内经》采取百家之说,提出“心主神明”之说。《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灵枢》邪客篇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以上所说的心,不仅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统帅,生命活动的核心,而且是人体一切心理活动的统帅。张介宾说:“魂、魄、意、志以及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而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唯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心的主宰作用,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灵枢》本神曰:“心藏脉,脉舍神。”脉是血脉,心主神明、神志,是通过它营运血液的作用来实现的。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旺盛;血脉亏损,心血不足,常会导致失眠,健忘,多梦,眩晕等精神不振的心理变异。《金匮玄钩》指出:“营血之所以能遍营于身内外、亦有赖于心为之主……故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得液,腑得之而得气。”这段话说明,心通过血液主宰心理、生理的活动。除血脉以外,气与神也有密切的关系。李东垣《脾胃论》说:“气为神之祖,精为气之子,气为精神之根蒂也。”气血循经脉流行于五脏,推动五脏之功能而产生神的活动,表现出不同的作用。

造成神志异常,纵观古今论述,大致可分为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在自身因素方面,有气血经络失调、某些病理产物及躯体病残等原因。气血经络失调,主要指气血经络的虚实和运行紊乱,引起“五神脏”气血变化,导致神志的异常。《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这说明血之虚实所致。《灵枢》本神所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这是说明气之虚实所致。《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血气上逆,令人善怒。”这是说明气血逆乱,运行紊乱所致。至于经脉,则多因郁滞不通,气血受阻,以致不能荣五脏神志引起。如《类经》所说“邪客手足少阳之络,令人无故喜怒者”即是。病理产物影响,主要多指痰淤为患。躯体病残,是指先天因素或后天病患所致。以上自身因素引起的神志异常,本身也说明了“形神合一”的论点。

自然环境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天气清和、平静,能令人神清气爽,思维清晰。相反,如闷热天气,会使人烦躁、沮丧、抑郁、不安等。雨天,令人神倦思睡。山间林地,使人恬静。一年四季,一日晨昏,均会给人带来心神的改变。所以,养神的养生方法,常与自然环境的清静联系起来考虑。

社会环境因素。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所以,人的神志无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类自出现社会以后,社会环境的影响则成为主要原因之一。《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说明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人的神志、发病及预后;社会动荡,使人恐惧、不安、紧张、忧虑,可以引起种种神志异常的疾病。《儒门事亲》称民多“战疾”。《儒门事亲》载:“息成司徒,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之;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堕床下,自此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社会伦理,主要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问题,许多精神上的疾病,都是起于道德的原因。家庭问题,生活境遇,个人得失,饮食起居等,都会给人的精神带来很大影响。如人生活在贫富不同的环境里,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类经》曾论及:“有富贵之情者,富多任性,贵多自尊,贫者内多惧,而过惧者之为害也。”长期形成的性格和气质,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无突如其来的变化,其神情变化不大。尤以贫困之人,对贫困及处境有精神的准备,其情绪就较为稳定。张璐《诊宗三味》脉象说:“贫贱之人,即有贫苦忧劳,不能使伤神志。”唯有先贵后贱,或突然致富,暴乐暴苦,始乐后苦,才会引起精神上的剧烈变化和伤害。他说:“唯尝贵后贱,尝富后贫之人,病则中气先郁、非但药之难应,反憎郁悒之患,在所必行。”这就是《素问》疏五过论所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的道理。由于个人的得失,引起精神上的损伤的情况就更多。

总之,导致神志损伤的原因很多,情况至为复杂,除自身及自然因素外,社会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今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竞争激烈,信息瞬变,各种振奋、紧张、焦虑、恐惧等交织起来,精神负担加重,往往导致神志的伤害。所以,人们要注意适应社会环境,注意精神卫生,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养生健身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二、头者精明之府

在中医学理论中,关于神志等心理活动与脑的关系方面,很早就有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灵枢》海论也指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盍,下为风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就是说,脑髓健全,身体强壮有力;脑髓不足,就要影响全身的功能,身体变得虚弱。

脑和髓的来源及相互作用。《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说明脑和髓都是来源于先天的精。“肾生骨髓”,是由于肾气旺盛,精液充满。精的来源,又是靠后天水谷所化。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所说:“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可见,脑和髓的生化之源,既和先天的肾气有关,又和后天的水谷精气有关。

基于上述认识,脑髓是肾精所化,因此脑髓的正常与病变,就不能不以肾脏精气的虚实为转移。所以,在历代养生健身的理论和方法上,本着“肾充则髓实”,充实肾的元气,这样脑髓也自然充实了。

三、形神合一整体观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首先,是自然界大宇宙与人体的小宇宙的相应。作为人体本身,要维持体内脏腑之间的阴阳动态平衡,所以说,形神合一论本身,也是“天人相应”论的一个侧面。

“形神合一”就是形体与精神的统一,也可以说是形态与机能的统一。形是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神是精神意识活动。形与神是密切结合着的,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它与人有生俱来,亦与死俱灭。范缜的《灭神论》说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懈则神灭也。”形为神之宅,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精神现象的产生。《荀子》天论说: “形具而神生。”这与《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形体不敝,精神不散”是一致的。但形与神在生命中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源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形是人体生命停留的房舍,气是充实生命的源泉,而神则是生命的主宰。虽然三者一体,相辅相成,但三者起主导作用的是神。故《内经》把人体生命的过程分为神气的发生、发展、衰亡的过程。《内经》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神气在,生命在;神气皆去,则“形骸独居”,生命也就完结了。

神气起到生命的主宰作用。而“形全”也不能说就不重要。形是生命停留的房舍。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很差,就像一所岌岌可危,年久失修的楼房,那生命能在这样的房舍中住得安稳吗?同样,作为生命主宰的神,因维养不当失位,空有一身强健的体魄,就像一座华丽的大厦失去了主人,而“人去楼空”,这座大厦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养生健身方法,根据《景岳全书》治形篇说:“善养生者,不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说明养形也即所以养神,因为形体为之所依附。也就是说,先修好生命的房舍,使它更适合生命的“居留”,然后,才谈得上如何充分发挥“神”对生命的主宰作用。这正是气功修持中,是先修“命”功,还是先修“性”功的依据。

第三节 精、气、神论

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是生命现象及其变化的根本。精、气、神被称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有人身“三宝”之称。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把“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作为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主要理论依据。如果没有精、气、神,那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正如《灵枢》本脏篇说:“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一、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脉经也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精的来源有二:一是,先天禀受于父母;二是,后天得之于饮食。先天之精,是先身而有的,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先天之精,实际是狭义的精,是指生殖之精,使人类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它源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先天之精,在生命诞生之后,精的来源便依赖于水谷的生化和补充。它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水谷精微的生化和输布,在《素问》经脉别论是这样描述的:“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又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精;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灵枢》五隆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可见,饮食水谷经胃的受纳腐熟,取其精微部分,经过脾的运化,一部分注于脉中,随经脉流行,经过五脏六腑并化为五脏所藏之精,肺输精于皮毛,脾行津液于肌肉,肾渗精于骨髓等,即所谓“各走其道”,“各注其海”。因之命名曰:精、血、津液、髓等。其营运于体表熏肤充身毛泽称为津;浊而稠者,其濡润于空窍称为液;流注于经脉者称为血;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称为髓;其藏于肾者称为精。水谷化生精血津液过程中,除依靠中焦脾胃的纳化布散外,还要依靠全身脏腑功能的发挥。肺之治节,肝之疏泄,心之主脉,肾之封藏,均有重要作用。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统一协调,精、血、津液才能生化运行不息。精之正常生化运行,又能滋养濡润全身脏腑。从阴精的生化和输布可以看出,五脏皆藏精,而肾是专司藏精的脏器。所以,《内经》说:“精藏于肾。”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成为全身能量储备的仓库。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的强弱,体力精力的虚实,代偿功能的大小等,均与肾的封藏储备功能有密切关系,故谓“肾者,作强之官”。所以,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意护肾守精,炼精化气,以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人体脏腑经脉的营养、皮肤腠理的滋润、关节孔窍的溉濡、肌肉筋骨的充养,均赖阴精的布施。人的生长壮老、形体精神、防御修复、生殖繁衍,也无不与阴精相关。阴精,可化气生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张景岳进一步解释说:“精化为气,谓元气由精而化生。”《珠玉集》也指出:“精为元气之根……精盈则气盛,精气充而形自强矣。”神,也是由精化生而来的。《内经》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故张景岳说:“神由精气而生。”所以,人体的生命现象、生理活动、精神意识等,都是由精气的相互协调而产生的。精还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人的生长、发育,与肾主水有关。而生殖与肾精、天癸有关。精尚能御邪,《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小针解说:“神者,正气也。”而神也正是精与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阴精受损,有不同的原因。五志(喜、怒、忧、思、恐)过度伤精。五志,分属五脏。五志,是五脏所藏精气所化。如五志过度,就会伤精而生病。《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劳倦可以伤精,中医认为,过劳而伤气,气耗而损精,精气不足,百病丛生。当然,劳伤也包括房事过度引起的疾病。除上述以外,饮食不节,逆于四时等,均可造成阴精的亏损。

二、气

气,是流动于体内,充养人体的精微物质。其作用是维持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难经》八难说,气为“人之根本”。气的存在与运行,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根据中医的观点,气也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气的运行。气是在不断地运动,运行于全身。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主要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各脏器都进行着升降出入的运动。这种运动,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气的运动一旦停止,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气的功能。气具有推动作用。人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血液循环、津液输布等,都依靠气的推动;气的温煦作用,使体温保持正常,四肢温暖,肌肤红活;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气既能调摄血液,不使溢出脉管之外,又能控制汗液、尿液,使之有节制排泄。气还能固摄精液,不使遗泄等。气的气化作用,一方面,精、气、血、津液,能相互化生,即所谓“精化为气”,“气化则精生”;另一方面,气化又是指脏腑的某些功能活动。

体内各种不同的气,有不同的功能。元气,又称真气。是体内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气。《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水谷并而充身者也。”体内各脏腑元气充足,功能正常,阴阳平衡,身体健康;宗气,存在于胸中,主要功能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动;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营运全身而发挥营养作用。《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气,由水谷之气化生,它慓悍滑疾,卫气运行脉外,可达皮肤肌表,以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开合,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故《灵枢》本脏说:“卫气者,可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气的受损。阴精受损的原因,都可导致气的耗损。情志的变化,最易损伤气机。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密切,重要原因之一,是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情志异常,主要影响内脏功能,使气的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气的来源参阅本章第六节)

三、神

神,是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思维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心身状态的外在综合表现。神生于先天之精气,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所以,精气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故《灵枢》本神篇说:“故生以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篇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就是这个道理。《素问》六节脏象篇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神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

神在体内与五脏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谓神、魄、魂、意、志,在名称上虽有所不同,实际上都是神的类属。同时,五脏中,心统率其他各脏,因此,心藏的神,也统领了其他四脏的魄、魂、意、志。《灵枢》本神篇说:“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段经文对魄、魂、意、志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精神与形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明了中枢神经对机体的主宰作用和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的理论。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精神上的损伤引起。“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所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谓精神因素,就是指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也是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各种反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在特殊情况下,由于“七情”太过或不及,长期的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生理的调节范围,影响到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失调,这时就会引起疾病。陈无择说:“七情,人之常情,动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则见于肢体。”说明情志不节,先影响到脏腑,而后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病情。

不同的精神刺激可以引起不同的脏腑功能的紊乱。《素问》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灵枢》又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平时我们可以见到盛怒时会气逆于胸,饮食不下,头昏目眩,肝气郁结,胸胁疼痛,甚至呕血,这就是“怒则气上”、“怒气伤肝”。喜是愉快的表现,对人体是有利的。但是,喜乐过度,也同样有害。《内经》有“喜乐者,神惮而不散”。一个人高兴过度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想吃饭,甚至引起失眠;受到惊恐的人,感到浑身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这叫“恐则气下”,“恐伤肾”。部分人,由于惊吓而引起精神失常,这就是“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之故。“忧伤肺”,“肺主气”。忧愁的人,全身气机失和,就会产生难以言状的不适。“思伤脾”,脾志为思。张景岳说:“但苦思难释则伤脾。”忧也是同样。陈无择在《三因方》中提到“忧思伤脾。”说明“忧”、“思”是同一范畴。可见“忧”、“思”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非常密切。《素问》举痛篇说:“思则气结。”所谓“气结”,就是脾胃功能的紊乱失调。一个人如果不顾劳逸地思考问题,“奋而忘食”就会使胃呆而不思饮食。

可见,七情的波动都可使人致病。中医学把“七情的发病,都用“气”来概括。气是周流和统摄全身,保持人体健康的,而“神欲求其全,气欲求其和”。由于“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结”,而造成百病丛生。从它的机制讲“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反食而气逆,故气上;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恐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结”。显然,情志的内伤,首先是“气”遭到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又是如此的广泛。所以,巢元方有“百病皆始于气”之说。现代医学认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通过神经和体液,尤其是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和支配人体的一切机能活动,精神活动受着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任何内外环境的刺激,包括精神的刺激,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当这种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体内神经对所支配器官的调节的障碍,最后,引起脏腑功能的紊乱,这就是精神状态对机体健康危害过程中的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精神因素引起机体变化和机能障碍是多种多样的。精神因素,除能引起精神病外,在不良情绪刺激下,在胃肠方面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有的甚至引起痉挛而感到剧烈腹痛,进而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以致造成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器质性损害。这一点,也为动物实验所证实。有人把两只小猴放在一个金属笼子里,一只被捆起来,一只则自由活动,除睡眠和进食时间外,每隔20秒钟要给通电一次,猴子要受到电击,笼中装有一个可按动的杆,通电前及时按动一下,可以免去一次电击。能自由活动的小猴,为避免受电击的痛苦,每隔20秒要按动一下杆,因此,它始终处于极度的焦虑和奔波劳碌之中。而被缚的小猴,只好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由于心理状态的不同,健康状况出现很大的差异。焦虑不安,疲于奔命的小猴得了溃疡病,而被捆的小猴却安然无恙。

精神因素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可以引起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颜面潮红、肢端厥冷等。关于高血压,实验发现,在痛苦和愤怒时,由于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心搏出量增加,而引致收缩压的升高。因而,有人认为,有忧虑、愤怒、抑郁情绪的人,最容易发展为高血压。通常认为,心理因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高血压症,大部分高血压症有遗传因素。这种遗传上有高血压素质的人,因生活过程中受各种紧张刺激,引起情绪波动,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为中介而引起血压反复升高,终于形成高血压症。有这样病症的人,有时在盛怒之下,血压急剧升高,就会当场“中风”。有冠心病的人会使冠状动脉紧缩,发生心绞痛,有时引起致命的冠状动脉闭塞。当情绪刺激引起脑血管痉挛时,就会引起头痛或偏头痛。

精神因素对呼吸方面的影响。在情绪上受到极度困扰时,呼吸加快、胸闷、气喘,由于换气过度,血液中二氧化碳成分降低,这时皮肤有蚁走感,指头和手发麻、颤抖、头晕,甚至昏厥。

不良的精神刺激,还能引起骨骼肌的紧张。如果这种紧张拖延很久,就会引起局部肌肉的疼痛。有人统计,在勉强的情况下,去干不愿干的事,这时颈和肩部肌肉紧张,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后头部直至颈部的疼痛。这种疼痛,有85%是因为情绪紧张引起的。

精神因素,还可引起皮肤毛发方面的改变。俗语说:“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相传东周伍子胥过昭关,一夜间愁白了头,这是典型的例子。此外,还可引起皮疹、脱发、斑秃、多汗等。神经性皮炎,也是由于皮肤表皮毛细血管常因情绪反应而收缩,久而久之,就形成神经性皮炎。

此外,泌尿系统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尿频、尿急,以至于尿失禁等。内分泌失调可以引起月经不调、乳汁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性欲减退等。

情绪对于癌症的发生,也已经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这个问题,实际上人类早有认识,祖国医学认为,癌症是“七情郁结”等原因致使气血停滞的结果。现实生活中,见到不少癌症病人,有长期不正常的精神状态,特别是有严重的精神创伤,或精神过度紧张,或情绪过度抑郁的历史。有人还发现,癌症患者具有惯于自我克制,情绪抑郁的特点,有时还与个性有关。为什么情绪紧张或压抑,会促使癌症的发生呢?主要是因为紧张的刺激引起心理矛盾,进一步造成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由于动员心力体力去应付紧张状态,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致使免疫功能降低,直至癌症的发生。当然,致癌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理化刺激、病毒、感染、药物、遗传、激素刺激和老年等因素。事实上,精神因素与上述诸因素是紧密联系的。

近代对精神因素的致病作用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新近丧亲属者,要比同样年龄的其他人死亡率高7倍;妻子死亡的男子,冠心病发病率高达40%以上。情绪抑郁、忧虑或急躁冲动的人,易得冠心病及癌症;怒气难以自制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较高。英国有人调查了250名癌症患者,其中有156人在发病前受到过强烈的精神刺激。可见精神因素对各种疾病的发生起到何等重大的作用。

精神因素还影响到疾病的转归。恶劣的精神刺激,可以加速病情的恶化。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位医生研究了白血病和何杰金氏病患者,发现情绪忧伤时病情加重。在10个病情发展的病人中,有9个与孤独、绝望的心境有关。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精神因素引起疾病的机理,以应激学说来解释。沮丧、紧张、恐惧、暴怒等强烈精神刺激,可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这些反应引起各种功能和代谢的改变,如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外周小血管收缩,会引起微循环缺血,重要器官的长时间缺血,又可导致功能不全和组织损伤。又如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胃酸分泌增加,胃液的酸度增强,如果加上外周小血管收缩,就会造成胃肠道微循环缺血、淤血,胃上皮细胞更新变慢,从而,使胃肠道黏膜出血、坏死和溃疡形成。

与此相反,轻松愉快的情绪,可以达到适度的神经—内分泌的平衡。

在人的一生中,在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的各个阶段中,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都有差异。更由于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的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所以,经常地发生大量的心理问题和矛盾。我们一旦知道健康的生活必须有良好的情绪,那我们就要学会适当处理和控制情绪。如何教育子女应有乐观性格,子女得到这个厚赐,他们也将一生受用不尽。

四、精、气、神三者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为人体之“三宝”。它们三者的关系密切,互为其根,互相转化。精,是先天肾气结合后天水谷之精气化生而成,是人体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精与水谷之精微以及吸入的大气所产生的功能;神,是指人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概括。

气产生精,精的化生也有赖于气,气的产生也就表现出了神。《金丹大要》说:“气聚则精盈,精盈则气盛。”《类经》说:“精气既足,神自旺也。”因此,精气充足的人,神一定也很旺。反过来,神不旺盛的人,也就说明是精气不足的关系。正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链锁性关系,所以,过度耗损了精,便减弱了气的产生;过度损耗了气,也会降低精的化生,同时,也会使神表现出不足的现象。然而,神虽然产生于精与气,而过度的精神活动,损伤了神,也会转过来影响精与气,从而使形体变弱。所以,《灵枢》本神篇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睏脱肉。”

五、精、气、神论与养生

精、气、神,是生命的源泉,要形具神合,主要是“保精”、“养气血”、“养神”。

关于“保精。”《素问》上古天真篇说:“积精全神。”《管子》内业篇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精气足,则人之生源充足;生源足,则体自康强。养精,即是养形,形全则神全。《不居集血证全书》说:“精气者,万物之本,全其形则生,养其精气则全神,形全则神全而无病。”

关于“养气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景岳全书》中兴论也说:“血为阴,阴主形也,血气若败,则形神俱败,此营卫之毫厘当惜也。”血旺则神安,血虚则神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所以,“养气血”是养生重要的一环。

先天之精,最初禀受于父母,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可见,要使身体健壮,首先要从优生开始;后天之精,为生后复得水谷之精微以及呼吸之气化合而成五脏之真精,以营养脏腑、四肢、五官、百骸,即所谓“后天生先天”。营养人体最重要的是水谷和空气。《素问》六节藏象篇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所以,养生的重要内容是饮食的调节。鉴于呼吸对于精气神有重要作用,在养生上重视呼吸养生的锻炼。

养生要十分注意“养神”。《素问》在论述调养精神,保养真气,以求长生的方法时,要求:“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医钞类编》进一步说明:“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所以,养生要把调神放在首位,这是养生大法。起居,对调神也有重要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劳逸有节,神气自然安顺。

第四节 经络说

经络,是人体内自然存在的功能。这种功能以十二脏腑为领导,将周身各部、表里、上下,连成各有所属的系统,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经过联络的通路,经有“径”的含义,像径路无所不通。络有“网”的含义,像网罗的错综联系。但经和络,在生理活动的范畴,病候反映的征象,有深浅、远近等不同。经络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别络以及若干的络和孙络的总称。其中以经脉在脏腑、头面、四肢之间逐经相传,构成了整体循环;经别,是十二经脉所别出,在阴阳经之间离合出入而形成表里配偶,着重于深部的联系;经筋,则起于肢末,行于体表,终于头身,而有三阴三阳的相合,着重于浅部的分布;奇经八脉,是调节十二正经的;十五络,为经脉传注的纽带;其他的络和孙络,则错综分布于诸经之间。如此构成了复杂的系统以及错综的循行通路。

一、经络的作用

经络的生理作用。人体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皮毛、筋肉、血脉等,这些各具不同生理功能的脏腑组织,依靠经络的密切联系,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以使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和平衡。《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五脏,外络于肢节。”说明经络是内脏与体表连接的通路。至于经络通路的作用,《灵枢》本脏篇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也说:“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凡此都说明血气都必须有经络来运行转注,才能循环不息,使筋骨皮肉等获得营养,抗御外邪,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和健康。这种“营养”和“卫护”作用,一般称之为“营气”与“卫气”,简称为“经气”。而经气的来源,又赖于血气的充养。所以,经络的生理功能,其系统的领导,为脏为腑;充养的来源,为血为气;作用的表现,为营为卫。从而,使脏腑组织之间,保持阴阳平衡,内外协调的状态。当人体各脏腑及其所属部分,进行有规律的活动时,由于受天时六气变化的影响,在各自适应的情况下,形成了有机的联系。《灵枢》经别篇说:“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由此可见,因为经络是通达表里、贯彻上下,不仅能使机体内在活动取得协调,而且也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经络在病理、诊断与治疗上的作用。如果经气失常,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抵御作用,病邪就可循经而入,由表及里,由下而上。不仅如此,体内脏腑的疾病,也可以从经络的通路,反映到体表肢节。由于病因的性质,脏腑的功能,经络的部位,气血的盛衰,时令的不同等变化因素,就会反映出种种类型的病理现象。在诊断方面,《灵枢》卫气篇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脉者,知病之所在,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说明掌握经络学说,对推求疾病之原因,明确疾病之性质,观察疾病之部位等,都有重要意义。在治疗方面,无论药饵内治,或针灸外治,经络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所谓决生死,是指诊断。处百病,调虚实,即是处方治疗。俞嘉言也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由此可见,经络是贯穿在整个理、法、方、药之中。

二、经络与健身

除上节所述,经络可使机体内各脏腑、表里、上下保持着协调,并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维持着经络的“行气血而营阴阳”的功能。所以,经络的健身作用,它既是调整系统,又是防御系统。

经络本身,具有调整虚实的功能。这也是以经络在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为基础的。当经气失常时,人就要生病。如《内经》所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是循行于经络之中,经气不足,气血不和,百病随之而生。中医运用气功、穴位按摩、针灸、保健体操等方法来“调气”、“治神”。通过一定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来调整气血,通达营卫,疏利经络,达到扶正祛邪,恢复机体的正常状态,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经络具有防御病邪的功能。在经络中的孙络,广泛分布于全身,而“卫气”也随孙络而散布全身。当病邪侵犯机体时,首先接触病邪的是孙络和卫气,穴位是孙络分布之所在,也是卫气停留之所,同时,也是病邪侵犯的部位。所以,穴位是正邪相争之所。一般说,外邪伤人,多从皮毛侵入,而后凭借经络而逐步深入脏腑。不仅如此,脏腑气血的疾病,同样可以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肢节的一定穴位上来。所以,保健按摩、穴位按摩、针灸等,可以理解为通过这些方法来激发经络本身的抗御病邪的能力,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关于按摩、针灸的健身作用,在我国自古有很多记载。在《针灸大成》里提到:“针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扁鹊全书》中说:“人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岁矣。”《医说》中又讲:“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可见针灸在健身上的作用,早已为前人所重视和应用。近代,也有许多用针灸、按摩来健身的报道。如经常按摩、针灸足三里后,有增进食欲、睡眠安适、体力增强作用。也有报道灸足三里、气海、关元穴可以旺盛血液循环,调节代谢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眼保健操”,“预防感冒操”等,也都是以自我按摩穴位来达到调整相关脏器功能的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作用,达到增强抵抗力。

(一)针刺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针刺与免疫反应有着一定的关系。针灸对细胞性免疫的影响方面,研究得比较多的是针刺对吞噬功能的作用。针刺可以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穴,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吞噬功能增强,这标志着机体免疫力的提高。针刺对机体白细胞的影响,可因穴位、强度、手法、时间及机体当时所处的机能状态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如针刺足三里穴,可使白细胞总数显著上升。针刺足三里、合谷穴,可使吞噬功能增强。但如针刺非经穴,以上均没有明显改变。

针刺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研究证明,针刺可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抗体,使血清中的甲种球蛋白、乙种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含量增高。还有报道,针刺可以使沉淀素、杀菌素、裂解素、备解素、调理素的生成量增加。研究还证明,不同的经穴,不同的刺激量,都影响抗体的生成量。

此外,针刺可以使硫氢基酶系含量增高。硫氢基酶为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对机体抗病防卫的生理机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针刺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二)穴位按摩、针刺的良性双向调整作用

穴位按摩及针刺,对全身各系统都有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当机体的功能状态增高时,按摩及针刺可使之降低;当机体的功能状态降低时,它可使之增高;不平衡时,可使之处于相对的平衡;当高级神经活动处于异常时,针刺可使之趋向正常。当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的情况下,针刺可促使其趋向抑制过程。反之,当大脑皮层处于抑制时,可使其趋向兴奋。有人做过试验,电针坐骨神经,可使小白鼠阳性条件反射减慢,说明电针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强;针刺狗的“医风”表明,具有调节皮层功能障碍,并使之恢复到正常的作用。很多实验证明,针刺可以建立条件反射,而且有沿经泛化的特点。还有研究表明,针刺、穴位按摩“足三里”、“合谷”等穴,可以使疲劳恢复加快,并认为这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

经络与内分泌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针刺、按摩通过调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以提高机体的防卫抗病能力。针刺可以直接、间接地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针灸可以加强动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和防御能力。针灸可以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功能,该系统也是防御系统中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调节机构。针刺对脑垂体—甲状腺系统,一般认为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甲状腺亦能影响机体的防御机能,并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都有显著影响。从以上可以看出,通过针刺或针灸、按摩等方法,可以提高或调整机体的内分泌功能状态,直接或间接地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机体防卫健身的功能。

针灸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在这方面,国内外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结果证明,针灸对整个消化系统有增强和调节作用。按摩、针刺“足三里”、“中脘”穴,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肠鸣音亢进。对有胃肠道疾患者,其调整作用更为明显。针刺对胆汁分泌有调整和增强作用。针刺对大肠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可使其运动增强,防止肠道内细菌腐败和发酵作用,使粪中吲哚、粪臭素、氨、硫化氢等恶臭成分减少。糖代谢的正常,糖酵解产物,如醋酸、乳酸等有机酸增加,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等细菌减少。可见,针刺可使粪中碱性有毒物质减少,使糖代谢正常化,因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良好的影响,并使肝功能得到改善。这些都是减轻疲劳的原因之一,而且,对预防肠道癌瘤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针刺、穴位按摩的良性双向调整作用的机理,一般人认为是通过神经—体液的途径实现的。其调整作用,首先是对大脑皮层功能的调整作用,然后,再通过皮层下中枢或内分泌系统,对各器官的功能进行调整。体液因素的调整作用,尤其在维持针刺的后继作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神经、体液二者的作用,又是相互关联的。一般地讲,比较迅速,后继效应短的,主要是通过神经反射完成的;再一种,是植物神经中枢直接或间接通过内分泌系统,对各器官的功能进行调整;第三种,是通过各种体液因素,尤其是通过多种激素进行调整,包括通过对激素分泌的影响,直接对相应器官发挥作用及通过反馈作用对靶器官发挥作用。

针刺、按摩,对于增强机体防卫和免疫功能的机制是比较复杂的,它可以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传入的末梢神经,作用于大脑皮层,经特异的或非特异的投射系统而影响大脑边缘系统和丘脑下部,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使激素分泌增加,然后,作用于靶腺与效应器,或者由植物神经传出而影响某些内分泌腺,起到调节各组织器官成分的增生能力及促进浆细胞的生成,亦有助于抗体的生成,起到增强机体抵抗方的作用。总之,针刺、按摩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刺激,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可以调整机体内部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经络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的很多实验表明,针刺与核酸代谢存在一定的关系。在针刺后,穴位局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针刺使组胺、激肽、5羟色胺、前列腺素发生变化,它们与CAMP、CGMP发生作用,进而引起全身反应,其中包括各种免疫反应,如抗体生成,溶菌酶的释放。上述反应过程,通过激素途径和自主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下丘脑,然后,再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作用于靶器官,引起CAMP、CGMP变化。同时,体内还通过肾上腺能和胆碱能神经的作用,使CAMP和CGMP变化,进而调节体内的各种反应。针刺这种良性双向调节作用,与环核苷酸对代谢的双向调节作用和核酸对蛋白合成的控制有着本质的联系。

经络本质学说之一的生物电磁作用认为,在经络系统中,处于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有不同的生物电效应,针刺能调节生物电磁作用,而针刺又能调节核酸和环核苷酸,核酸和环核苷酸又能调节生物电磁作用,说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实验证明,肾阳虚动物中DNA和RNA更新率下降,而针刺后,可以得到恢复,核酸代谢的恢复,使各种酶活性以及全身代谢获得调整。

可见,从分子水平研究经络系统的调整作用,对今后养生学及气功学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经络与气功

在养生理论与方法中,经络与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气功的古文献中,对经络路线有详尽的论述。如东汉时于吉传的《太平经》,此后,还有大量的内丹术文献,均有较多记述。

在经络理论中,六阳经均交会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总督”;六阴经均交会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故任、督脉,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认为“人能通此两脉,则百脉皆通,自然周身流转,无有停滞之感,而长生久视之道断在此矣”。认为贯通任、督两脉,能获最佳的养生健身效果。在存想法中,就是运用意念沿经络路线导引气血,以后人们进一步认为贯通“脊膂脉”是气功者必须遵循的核心。发展至“内丹术”,通过意守丹田,以诱发任、督循经感传,使乾坤交垢,龙虎交垢,此即为“周天功”。在经络学说中,尚有经络导引法,即采用意念方法,导引经气运行的方法,在气功锻炼中应用比较广泛。

经络的俞穴,在气功中也至关重要。在练功时注意力集中的部位,大多是体表的经络俞穴。通过练功,可以产生一定的养生健身效果。中老年高血压者,可以意守下丹田、大敦或涌泉穴,会使血压下降。《鸡峰普济方》说:“意者气之使,意有所到,则气到。”所以,气功学的应用和发展,与经络学说息息相关;经络学说的应用,促进气功长足的发展,而气功学的发展又不断充实、完善了经络学说。

第五节脏象论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学说。《类经》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象居于外,故曰脏象。”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脏的外在反映,脏象是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及其现象的统一概念。

脏象,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此外,还有心包络,它是心的外卫,在功能上与心一致。因此,它与五脏相提并论。

脏和腑,都是人体的内脏,但它们有一定的区别。《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也就是具有出纳转输,传化五谷功能的器官,归于腑;把没有直接传化水谷,而具有储藏精气功能的器官,归属于脏。

脏腑之间虽有划分,但它们之间在生理、病理变化方面,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脏和脏、腑和腑、脏和腑之间,同时也表现在脏腑与肢体、五官等各方面,也和自然界四时气候的转移变化存在联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既相互滋生,又互相制约,维持着互相间的平衡。腑与腑之间是传化关系。六腑是盛受水谷的,水谷的精微都由此生化输布,糟粕亦由此变化传出,它是出纳、消化、转输的组织,是供给全身营养的来源。脏与腑是表里关系,表里关系也就是阴阳配合的关系。

总之,脏象学说把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相互配合,构成人体脏腑的整体。通过经络系统和气血的联系,使脏与脏,脏与腑,脏腑与皮肉、五官九窍之间,构成了有机的整体。一方面,五脏对应于五行,各功能系统之间相互生克、相互制约、相互承化,维持体内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五脏又与外界自然环境相对应,以维持人体与自然界的平衡。人体脏腑功能系统的平衡协调,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根本保障。历代的养生健身理论,无不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

一、心

心,主血脉,主夏。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领导地位,一切精神、意识、思维,都是心的功能的表现,所以,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都在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分工,互相协调,形成整体的活动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神明通达,其他脏腑亦能各安其职,保持身体健康。相反,如果心脏功能不正常,神明无以自主,其他脏腑的活动也发生紊乱,就要产生疾病。

心主血脉。脉是六气之一(《内经》称:“精、气、津、液、血、脉为六气”),它的作用,是裹血液而使之周流全身,循环不息。因为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是心,所以,血脉所表现的正常或病变的现象,大都与心脏有关。

心主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为蕃莠,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这是说明人体在夏令如果没有适应气候转变的能力,便要发生心病。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通于夏气。”养生学据此提出夏季养生方法,以适应夏季的气候变化。

二、肺

肺主气,合皮毛,主秋。肺主气,这里所说的“气”,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呼吸之气;一是指人身的“真”气。所谓“真气”,就是人体的根本之气,有时也称“元气”、“正气”。可见真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的生命的维持,虽有赖于水谷精气的给养,如果没有肺的呼吸,也不能发挥精气维持生命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所以,后人认为“肺气的衰旺,关系寿命的短长”。

肺佐心而主治节。肺能辅助心脏,主宰血液循环,有治理调节作用,也就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的:“心者君主之官……肺者相辅之官,治节出焉。”说明心与肺有着密切关系。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亦至”。

肺合皮毛。主要指肌表皮肤。肌肤是人体外卫阳气敷布之处,能随着外界气温及体温的变化而起调节作用,皮肤的这种适应机能与肺脏有密切的关系。

肺主秋。《素问》四气调神论说:“秋三月……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秋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秋天为秋金司令,气候肃杀,内合肺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肺者……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说明肺藏要与秋天的气候相适应。秋季气候干燥,往往有鼻干、喉痛、咳嗽、胸痛,这就是肺主秋的具体表现。

三、肾

肾主藏精,主骨生髓,主冬。肾藏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藏五脏六腑之精;一是,肾本身的精气。

水谷精微经脾运化输布及肺的化生,最后贮藏于肾,不断供给五脏六腑的需要。所以,善补肾者,当从脾胃求之。

肾藏本身之精。《难经》说:“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张景岳说:“命门为精血之海,脾胃水谷之海,均为脏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明代医家赵养葵说:“命门为十二经之主,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使巧不出焉;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焉;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变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徐灵胎进一步追述其说,阐明命门的实质和功能,指出“命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呼吸出入系乎此,阴阳阖碎存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以上说明了肾为藏精之所,以及命门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肾是元阴元阳之所寄,人体只有维持足量的元气,抗病能力才能旺盛,脏腑生机才能活泼长久。肾阴肾阳是人体阴阳之根本,肾是人体阴阴调节的中心。所以,肾对于保持机体内各脏腑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之间的阴阳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养生学家无不注意保养元气。元气充盈,命门火足,脾土得温,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受肾水的滋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功能得以增强,从而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骨与髓的生长和发展,都和肾气有一定的关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五脏生成篇又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可见,髓的会合于脑,肾气的盛衰,关系到脑力的强弱。

肾主冬。《素问》四时调神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祛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说明了冬令气候与肾脏的关系,冬季保养好肾脏,春季可防止春温伏邪。正如《内经》所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四、肝

肝主藏血,性喜条达,主春。所谓肝藏血,是说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李的《医学入门》说:“人动则血运于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藏。”

肝主疏泄气机,性喜条达舒和,人的情绪与肝气有关,情绪长期抑郁,可以引起肝气郁结;发怒,头昏脑胀,则为肝阳上亢、肝气上逆之征。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升,可引起急性发作的眼疾;慢性眼花目眩,两目干燥,夜盲等,一般都属“血不养肝”之故。

肝主春。《素问》四时调神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这是正常时肝气与春气的关系。到了春天,凡肝阳素旺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晕、头痛。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气者病在头。”

五、脾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主长夏。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把食物的精华输布到全身。即脾为“仓禀之官”之义。气血、精、津液等精华物质,由脾脏供应。脾气健运,则气血津液等生化有源,肌肉丰满,四肢活动稳捷,口唇红润。脾的运化能力不足,失却运化水湿的能力,出现“脾病生湿”,肌肉消瘦,精神疲乏,面色萎黄等。所以,古人说“脾为后天之本”。

脾统血。脾脏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如果脾的功能发生病变,就要造成各种不同的出血疾患。

脾主长夏。长夏是指农历六月。脾主长夏是说脾的功能活动与六月气候有一定关系。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事实证明,到了六月的溽暑季节,骤雨较多,自然界的湿气较重;人体也由于暑天饮冷多,出汗多。如果这些不利影响超出脾的适应能力,使正常运化受阻,容易产生寒中洞泄一类脾病了。

后世养生学家很注重脾胃的保养,或通过气功锻炼,加强脾胃功能,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第六节气血津液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是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

一、气

在《灵枢》决气中说:“何谓气……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景岳全书》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说明气是营养全身的精微物质,是人生之根本。

人体气的来源。一是,天空之气,从呼吸而入肺;一是,水谷之气,从饮食而入口咽。《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就是说真气是水谷之气与天空之气合并而成,充养全身。

气,由于它生化过程和分布范围及作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灵枢》五味篇说:“谷始入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邪客篇又说:“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而行呼吸焉。”据此可知,所有各种不同的气,都出于饮食中的水谷,其精微物质经化生为气,先由胃中上二焦开发布散,同时分出“营气”和“卫气”,循行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别行两道。营在脉中,而卫在脉外。其散布于胸中之气,称宗气;亦即大气,循喉咙而呼出,再吸入天空之气与谷气合并,便称为真气。张景岳说:“真气即元气,气在天者受之于鼻而喉主之;气在水谷者,入于口而咽主之。然钟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成于已生之后者,曰后天之气;气在阳分者,即阳气(卫气在血脉外,在阳分);气在阴分者,即阴气(营气在血脉内,在阴分);气在表曰卫气;气在里曰营气;在脾曰充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由于来源分布、作用的不同,其名称各别。但其中的“真气”则为诸气之根本(气的功能参阅本章第三节)。

二、血

血的来源,是水谷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了其中的精微部分气化而成营气,营气所分泌的津液注入脉中,就成为血。它的生理作用,是通过血脉,周流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篇又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就是说明上述道理。

三、津液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水液的总称。它的生成,是水谷通过消化,水谷精微先传输到脾,由脾传输到肺,通过肺的气化,分别清浊,浊的从膀胱输出,清者注入五脏经脉,输布全身。津液的生成、分布、调节、转化、排出,都有一定的常度。这种常度,主要靠五脏的功能,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而维持平衡。肾是水脏,管理全身水液的职责。三焦是水府,也参与其事。所以,水液的生成、分布、调节、转化,与肺、肾、膀胱、三焦都有关系。如果这些脏腑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津液的生成和水分的排泄。

四、气、血、津液的作用

宇宙的形成、发展、运动、变化,都是气的作用。《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气作用于物质以后,物质因运动而发生转变,称之为“生化之道”。有了“生化之道”,才能化生万物。有了万物,就有生、长、收、藏,少、壮、老、死的生长发展。这种生生化化之道,归结是“气”的作用,也称之为“气化作用”。人之所以有生命活动,也同样是由于气的功能。

营气和血两者的作用关系密切,首先是周流循环,营养全身。血有营养全身作用。血脉调和,循环流利,全身肌肉、筋骨、关节等强壮有力,运动自如。古人说“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自行”。指出了气是推动血液周流不息的动力。所以,血和营气在功能上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次,营气和血同精神活动关系密切。营气和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营血旺盛,精神充沛,意识灵敏。精神活动的失常,能导致血亏,血亏可产生精神疾患,两者可以互为因果。所以,《素问》八正神明篇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要养神,必须养气血,就是这个道理。

津液的作用。津液皆发自上、中、下三焦,能弥散敷布于全身,温润肌肉,充养皮肤,滑利关节,补养脑髓。津液可化为血液及汗、涕、泪、涎、唾五液。人体五脏,肌肤七窍关节,无一不依靠津液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历代养生学家十分重视津液,将口中津液称之为“琼浆”、“金津玉液”、“华池圣水”,内丹术中称“玉液还丹”。十二段锦中的“漱津”、“吞津”等功法,都是利用津液养生,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五、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津液与营卫气血,都是来源于饮食,它们不但同源,而且,是相互滋生,相互作用。在津液损耗时,会使气血同时亏虚;气血的亏虚,同样引起津液的不足。

气与血的关系。血由气而生,随气而行,然气必有血的依附,才能发挥其生化运动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也含有阴生阳长之意。

津液与气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津液与气的产生、输布关系密切。

古人认为气旺生津,气随液脱,水停气阻。说明气与津液相互为用,相互影响。

津液与血的关系。二者均源于饮食水谷,在生理上相互影响。津液又是血的组成成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七节阴阳五行说

一、阴阳

阴阳,是用以说明每一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矛盾性,一切事物都在矛盾中发展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始本,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就是说,阻阳是自然界对立统一的根本法则,一切事物只能遵循这个法则,一切事物的生灭都由这个法则起始,这是自然界一切奥妙之所在,人是自然界生物之一,养生必须遵循这个根本法则。

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在中医概念中,人体是由阴阳所代表的两性物质产生和形成的。《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人分男女,男为阳,女为阴。就人体而言,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可见,人体是阴阳对立统一体,它必须经常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人体的阴阳一时出现不平衡,那就要生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所以,只有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祛病延年。

阴阳在养生健身上的意义。由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并且都是由阴阳所代表的两性物质产生的。因此,人体不仅要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而且,还要与自然界的阴阳相适应。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凡是能适应自然条件,保持机体内外平衡,就能达到健康的目的。《素问》四时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二、五行

中医认为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构成。根据五行的取象比类思维方法,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时、五气,内系五体、五官等功能活动系统,以此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及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

五行说的基本精神,包括一切事物“相生”、“相克”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又以制化、相乘、相侮来进一步说明事物的复杂变化。

五行的归类推演。五行的归类,从自然界联系到人以及其他一切方面,把它归纳成五大系统。

五行木火土金水方向东南中西北时序春夏长夏秋冬五气风暑湿燥寒生化过程生长化收藏脏肝心脾肺肾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窍目舌口鼻耳体筋脉肉皮毛骨志怒喜思忧恐色青赤黄白黑味酸苦甘辛咸音角徵宫商羽声呼笑歌哭呻从表2-1中可以看出,五行归类以木火土金水为中心。根据周围事物的不同属性、功能以及表现的形态等,视其与五行特性的哪一行相类,就把它归纳入某一行。这样,就组成了链锁联系。现以“木”为例,春季多风,一般以东风为多,气候温和,草木萌生,显出青绿色。木类经过变化能产生酸。把以上联系起来,木与时序中的“春”,气候中的“风”,方位中的“东”,生长中的“生”,五色中的“青”,五味中的“酸”都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结合人体,人在春季也和万物一样表现生气勃勃、好动,这与肝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为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故以春木象之;再从横的方面,行与行之间,又有生克制化的关系。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既复杂又系统的链锁性结构。中医就是根据这个规律,来判别人与周围的关系以及它的发展趋势,互相间的生克关系,来为临床和养生健身服务。

五行与人体的关系。中医把人体五脏、五体、七窍、五声、五音、五志、五色、五味等及脏器的功能,与五行作有机的配合,从而说明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说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行对人体性质的归类。人有形态、体质、禀性等的不同,中医运用阴阳归纳法则,归纳为“五态之人”,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根据五行归类法则,归纳为五型:即木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木形、火形之人,都能春夏,而不能秋冬;土形、金形、水形之人,都不能秋冬而能春夏。所谓不能,就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意思,不能适应,则易于感邪而生病。这就说明,由于人有先天禀赋的不同,对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再如五态人中,人的气血盛衰,由于禀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分型归类,对中医临床及养生均有实际的意义。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与五行是一致的。阴阳说明事物的矛盾统一性;五行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分离的。

医学领域极其广泛而复杂,单用阴阳或五行,均不能全面解释、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天有五气,人有五脏,配合五行后,就广泛地与五体、五志等组成链锁关系,没有五行说的内在联系。单靠阴阳说,就不能全面地解释问题。总之,阴阳五行说,五行说是阴阳说的发展。论阴阳必须推及五行,言五行而又不能脱离阴阳。因为它们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可缺一的重要法则。

四、阴阳五行说在养生上的应用

阴阳五行在养生问题上,有许多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得到体现。四季养生方面,一年四季,春温夏热,属阳,秋凉冬寒,属阴。所以,春夏应选用养阴的方法,以养体内之阴;秋冬应选养阳的方法,以养体内之阳,从而,顺应四季气候阴阳的变化。又如气功,在练功时间的选择方面,一昼夜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为阳;午、未、申、酉、戌、亥为阴。六阳时,阳气升发,凡服气,皆取阳时。阳虚者,宜选阳时练功。六阴时,阳消阴长,阴虚者,宜选阴时练功,以助阴气。不同体质的人,选择不同的练功方法,按人体阴阳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调和阴阳之法。

五行说,对指导养生练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可以平衡和调节脏腑经脉气血,使机体保持动态平衡。如在选择练功时间方面,根据五脏、季节、日期的配属,选择不同时间练功以养五脏。例如,唐代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养五脏五行气法中记载,肝属木,应于春季六丙之日(丙为火日,取木生火意),“食气百二十致于心,令心胜肺,无令肺伤肝,此养肝之气也。”以上方法的依据,即在于五行的制化规律。《修龄要旨》记载,四季却病歌说:“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定知金肺润,肾吹唯腰水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即治肝,应于春季,练嘘字诀以扶肝木。治心,应于夏季,练呵字诀以清心火。治脾,应于夏季或四季练呼字诀以助运化。治肺,应于秋季练字诀以润肺金。治肾应于冬季练吹字诀以补肾水。这些都是应用阴阳五行在养生健身上的实例。

从上述可见,阴阳五行是指导养生的总纲,不论精神调养,四季养生以及食养、药养等,无处不体现出阴阳五行的养生原则。

第八节体质论

体质问题,在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中就有记载,而且,论证精辟。《灵枢》通天论、阴阳二十五人中,对不同体质的人进行分类,而且系统地描述了各种不同类型人的特征,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体质学说。

一、体质说

体质,是人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它反映了人体的形态与功能,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往往决定其对某些疾病的易患性及其病机演变的倾向性。

养生学就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这也是中国养生学的特点之一。

体质与气质,有一定的差别。气质,主要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其中包括性格、精神、勇怯等。也就是说,气质是指先天比较稳定的自然性质。而体质,既包括先天的自然性质,又包括后天环境的影响。

二、体质分形

中医“五形之人”的分型。五形之人,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根据阴阳气的表现和五行属性特点,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形人;再根据五行各属之五音的多少、正偏,进一步分为五个亚形,故有二十五形。不过,在一般人中分为五形,它们之间仅有小的差别,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分五形之人就可以了。五形之人的排列:首先把阳气、阴气最盛的火、水形,分布在两极,中间为土形之人,然后,将金、木形放入相应的位置。于是,形成太阳—火、少阳—金、阴阳和平—土、少阴—木、太阴—水的五形之人。

根据人体阴阳气的多少,区分为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的“五态之人”,就是按阳气递减,阴气递增的顺序排列。

五形之人,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形态特征。

(一)情感

火形之人(太阳)与水形之人(太阴),为阴阳、水火的两极。所以,情绪的强弱,内外向表现等方面,都有两极典型的特征。土形之人(阴阳和平),则介于两者之间。火形之人,心境常波动,易激动,火性炎上,躁动不安(行摇肩),一般心境开朗明快,怡然自乐(支支颐颐然),喜悦乐观(慆慆然)。水形之人(太阴),感情阴涩曲折,内心体验,迂曲萦绕,不愿外露(纡纡然),表面上仍为“安安然”,为内向性的心态。介于两者之间的土形之人(阴阳和平),则感情不卑不亢(无为惧惧,无为欣欣),一般表现为和顺(婉婉然),内心有雍容自得之感而表现出安心的仪态。

(二)认识能力(认知)

一般来讲,火形、金形(太阳、少阳)之人,认识能力速度快而粗糙,水形、木形(太阴、少阴)之人,能思但潜藏、内向,有阴险之嫌。古有“水智火愚”之说。火形之人,容易从外部获得,感知的速度较快,反应敏捷,但往往比较肤浅(肌肌然)。金形之人的情况与火形之人有些类似,具有“谛好自贵”、“监监然”的特点,认识事物较精细,注意力较集中,认识要深入些。但仍有自以为了不起的外露倾向。相反,阴形人就不同,木形之人(少阴),有才劳心,认识事物的能力更高些,指他们善于用脑,善于从事脑力劳动,对某些事物有突出的才能,这种人有向前进取的精神(栝栝然)。水形之人(太阴),具有“不务于时,动而后人”的特点。对认识客观事物,不轻易改变观念和主张,要看准以后,才确定行动。他们反应虽然比较迟,但认识客观比较深刻,行动比较谨慎。这形人,如果是高深的涵养,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为善美者。相反,就是阴险毒辣,是至恶者。土形之人(阴阳和平),是具有“婉然从物”,“兀兀然”,“与时变化”的特点。就是指他们认识事物能顺从、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勤奋好学,思维有较高的灵活性。这是古人树立标准的认知模式,条理分明,有不乱的(豆豆然)风度。

(三)意志

火形、金形之人(太阳、少阳),有魄力,性情刚暴而粗犷,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差;水形、木形之人(太阴、少阴),则表现为退缩,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强。火形之人,这类人“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他们的特点是刚愎自用,自信心强,冒失从事,举措轻率,虽屡遭失败,但无反悔之意。显得有勇无谋,意志驾驭不足;金形之人(少阳),意志以金质刚坚喻之,有“廉廉然”,“敦敦然”的特点,有如“金之洁而不污”和坚强的意志,有鲜明的独立性,“急心静悍”,有舒能动,静则安,动则悍,刚强沉着,办事精明,利爽;木形之人(少阴),为“遗遗然”,“随随然”。这种人柔弱退让,顺从随和,随大流;水形之人(太阴),“纡纡然”,“动手足,发行动身”,意志动摇不定,行动往往跟着大伙之后,“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他们虽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但不流露,看形势而后行动。土形之人(阴阳和平),有意志集中,独立自主(兀兀然),专心一致,勤劳奋勉,不怕困难的态度。

(四)性格

火形之人、金形之人(太阳、少阳)。一般好动,明快、外露;木形之人、水形之人(少阴、太阴),一般好静、迟缓、内向。火形之人,做事有气魄,容易洋洋自得,妄自尊大,“志发于四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虽有大志,但不切实际,夸夸其谈,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到,做不到。走路大摇大摆(行摇肩),“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就是挺胸腆肚,眼睛向上,表现得意洋洋的高傲神态。“居处于于”,对居住环境无所谓样子,能到处为家,善于适应环境的变迁。金形之人(少阳),也有类似的神态,“好自贵,有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这类人自命不凡,自以为了不起,小小的官职就高傲自吹。善交际,但待人怠慢,故知心朋友少。这类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常出于背”。站立时昂首望天,行走时好背着双手,摇头晃脑,神色自得。性“脱脱然”,洒脱似无牵挂。外向程度,次于火形之人,表现“严严然”,“不敢肆”。木形之人(少阴),行动表现“行而似伏”,从容自得,举止大方。水形之人(太阴),表现更是“行动内伏”,他们意念不扬,目光向下。表现出谦卑内却,躬身低眼,微缩双肩,力求不引人注目。行为向内潜藏,“心抑而不发”,自我抑制能力较强。土形之人(阴阳和平),行为适中,不卑不亢,“行安地,举脚浮”(非大踏步),有端庄持重(坎坎然)之态。其行为为“敦敦然”,是忠厚诚朴的表现。待人“颙颙然”,待人接物态度温和。

(五)社会行为

火形之人(太阳),轻财,讲义气,诚恳。金形之人(少阳),有领导才能,身清廉,“廉廉然”,廉洁奉公。“监监然”,从知识能力讲,对是非辨别能力较强,有独立思考能力。“好外交”,社会活动能力强。木形之人(少阴),“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若有所得好伤好利;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就是看到别人遭受损失,幸灾乐祸,看到别人荣誉就嫉妒,对人没有同情心,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水形之人(太阴),此种人更甚于前,“贪而不仁”,“善欺绐人”,“有所得则喜,有所弗则怒”。贪心极重,为贪财,可以不顾社会道德;表面谦虚、整洁,内心却阴险狡猾。善于欺骗,为了钱财,甚至可置别人于死地。土形之人(阴阳和平),“不喜权势”,“好利人”,喜欢帮助别人,能以德感人,是仁人君子的楷模。

(六)体形特征

火形之人(太阳),脱面,小头广,小手足,髀腹,色赤,比于上徵。金形之人(少阳),方面,小头,小肩背,小手足,小腹,色白,比于上商。木形之人(少阴),长面,小头,大肩背直,手足好,色苍,比于上角。水形之人(太阴),面不平,头大,小肩,动手足,大腹,色黑,比于上羽。土形之人(阴阳和平),圆面,美肩背,小手足,美股肿,大腹,血脉调,多肉,上下相称,色黄,比于上宫。

(七)体质不同,易感疾病不同

火形之人,“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浮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就是说,太阳之人,阳气多而阴气少,应慎调治,注意不要耗脱其阴,只能微泻其阳。如果大泻其阳,阳气耗脱过多,不能养神,就容易造成狂症。如果阴阳俱脱,往往暴死或造成不知人事的恶果。金形之人,“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锐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意思是少阳之人,阳气多而阴气少,经脉小而络脉大,由于阴血在内,阳气居外,治疗时,应实其内在的阴经,而泻其在外的阳络,这样身体才能强壮。但是,这形人以气为主,如果单独泻其阳,络太过,便会导致气脱,一旦形成中气不足,疾病就难治了。少阴之人,“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是说少阴之人,阴气多而阳气少,胃小肠大,胃小藏纳水谷少,肠大传送水谷快,所以六腑功能不协调,胃小故见阳明脉小,而手太阳小肠脉偏大。这种人由于阳气少而不能摄血,容易造成阴血脱失,阳气伤败,必须精心调理;水形之人,“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这是说,太阴之人,阴气多而阳气少,阴多而血浓浊,卫气运行不畅,阴阳不调和,因此,筋脉弛缓而皮厚。这种人发生病变时,应泻其阴。否则,不能转移病情而使疾病痊愈。土形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论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就是说,阴阳和平之人,阴阳之气平衡调和,血脉和顺。治疗时,应该细心诊察其容貌、仪表,再审别的方面有余或不足。凡邪盛实证,用泻法;正气不足虚证,用补法;不虚不盛,从本经取治。

(八)不同的体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火形之人,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易感而生病。金形之人,能冬而不能春夏,春夏易感而生病。木形之人,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易感而生病。水形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易感而生病。土形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易感而生病。根据上述各形人的特点,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养生健身方法。如木形之人,能适应春夏升发温热的气候,而不适应秋冬闭藏寒冷的变化。在养生上要在春夏季节,宜采用壮阳气的方法。木形之人,多劳心,抑郁,在精神保养上,特别注意疏导情态,调理足厥阴肝气,以保持其疏泄有权。

三、体质和形态的关系

体质和形态的关系问题,《灵枢》曾说:“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清·闵颜咫说:“态者意也,内有是意,外即有是态。”一定的形态,往往具有一定的性格。如木形之人,性格偏向抑制;火形之人,性格偏向兴奋,等等。反之,一定类型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体形。如“心广而体胖”。所以,清·汪广庵也说:“故夫气质不齐,形色亦异。”

体质与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为某些疾病的易感因素。《灵枢》五变篇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元·朱丹溪说“肥人多湿”,“肥白人必多痰”。宋·陈博云:“人肥则气短,马肥则气喘,是以肉不欲多,骨不欲少,暴肥气喘,速死之期。”这些都是古代关于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经验总结。现在人们也了解到,长颈,肩胸狭窄,肌肉发育不良,易罹患神经官能症等功能低下性疾病、肺结核等。而强壮型体格,短颈、肥胖,阔胸,易罹患心血管系统疾病。

体质和形态,都存在着先天的遗传因素。中医提到“禀赋”、“胎禀”。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饮食。所以,人的体质,一方面有先天遗传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后天饮食、起居、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影响。《灵枢》根结论说:“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就是说明饮食对后天身体的影响。

更值得提到的是,中医认识到先天遗传因素,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而得到改变。我国古代“易筋经”的倡导者提出了“易筋的理论”,认为虽然“人身的筋骨由胎禀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但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方法而达到改变的目的。从而,达到使“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靡者易之以壮筋,即缠绵之身,可以立成铁石”。这是告诉人们通过改变后天的饮食、起居、调节精神,尤其是通过健身的锻炼,来增强人的体质。这种理论从现在来讲,也是非常合乎科学道理的。

四、不同体质人的养生

(一)火形之人

火形之人,《内经》称为“急心”,可能“不寿暴死”一类。摄生之道,首先是加强自我涵养,常读自我修养的书籍,自觉地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在生活和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根据思胜怒的法则,尽量把精力用于积极的思考与钻研,并常以喜乐调节之。常听轻松、幽雅、恬静的音乐,间或配以低沉、抑制的乐章。少参与争胜负的文娱活动。常种花消闲,赏花悦心,森林逸兴,书画静神。室内、衣着常使冷色。常用合欢枕、菊花枕、长寿枕睡觉。如条件许可,每天进行凉泉、温泉水浴,收镇静之效。风筝、钓鱼活动,也是陶冶情操的良方。坚持气功锻炼,每天做松静功,加强意识内守功法。饮食方面,远烟酒、辛辣厚味和肥腻助阳之物,多用清淡、滋阴之品,此形人能春夏,不能秋冬,在秋冬易感而病生。所以,在秋冬季节要做好养生,预防疾病。

(二)木形之人

木形之人,此即《内经》所谓“多忧劳于事”一类。摄生之道,首先,加强自我意识锻炼,多读积极的、鼓动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注意培养开朗、豁达的意识。在家庭中,常讲趣闻和乐事,笑声朗朗。根据喜胜忧的法则,主动地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听相声以及富有鼓动、激励的电影、电视,远悲剧、苦剧。常听轻快、开朗、高昂、激动的音乐,以提高情趣。屋里常置香花解郁,配暖色、喜色等色彩。常用丁公“仙枕”及香袋睡觉,衣香方,以爽神畅志。冷泉、冷浴有兴奋之功,亦可应用。旅游是开阔心胸的良方。气功方面,以强壮功、保健功、站桩功、动桩功为宜,着意锻炼呼吸吐纳功法,以开导郁滞。饮食方面,少量饮酒,活动血脉,提高情趣,除一般营养需要外,常食梅花粥、陈皮粥、山楂粥之类舒肝利气之品。《内经》谓此种人“能春夏不能秋冬”。一日之晨午,一年之春夏,阳气开发,其人之神情则较爽朗,而夜晚,秋冬,阳气潜伏,气氛压抑,易生郁闷。当此之时,尤需避免忧愁悲哀之事。

(三)金形之人

金形之人,此即《内经》所谓“安心”、“善附人也”。摄生之道,重在“静神”,除阅读、音乐、文娱、香花、色彩、泉疗等,依其喜好随用外,要多做具体工作和实干之事。书画凝神静志,钓鱼悠闲心思,作为常习之法,亦有裨益。切忌饮酒作乐,无事聊天,高谈阔论,深夜不眠,此皆大伤神气之举。气功锻炼,为静神良方,可常做松静功、内养功,多练内守功法。饮食以清淡为宜。此形人“能冬不能春夏”,春夏易感而病生。所以,在春夏要做好养生,预防疾病发生。

(四)土形之人

土形之人,此即《内经》所谓“身清廉”、“静悍”一类。此种人的神情状态最佳,不偏不倚,平静如水,一般刺激难以掀起心地起伏。若慎起居,适寒温,节房事,生活有常;再以音乐、文娱乐神明,香花、色彩悦心志,气功锻炼精、气、神,大有可能成为长寿之人。此形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所以,春夏要注意养生,预防疾病发生。

(五)水形之人

水形之人,根据《内经》所载,描述此种人“不敬畏”、“善欺绐人”、“纡纡然”。由于曲运神机,暗耗神气,所以生机不固。此即孙思邈《养性》所述:“常念善勿念恶,常念生勿念杀,常念信勿念欺……”的要求。加强自我意识锻炼,多读自我修养之类的书籍,如名人、英雄、模范传记,道德伦理修养之书等。同时,远恶朋,亲善友,尽量做有益之事。常听积极的、开朗的、明快的音乐,看正派的、积极的电影、电视、文娱节目。种花赏花宁志,森林高山闲情,书画凝神正心,以转移恶念。气功静养、坐神,亦有扬善除邪之妙用。此形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易感而病生。所以,在此时宜做好养生,预防疾病发生。

人的体质分型不是绝对的,既可交叉出现,又可通过调神摄生而互相转变。所以,不同体质的养生,要针对人的体质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摄,则更切合实际。

五、炼形

炼形,即形体锻炼之意。人之形体,《内经》分肥人型、瘦人型和众人型三类。近代医学家,从辨证出发,分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淤血质、痰食质、阳盛质等。不同的体质,其发病与病后转归大不一样。根据体质摄生炼形,显然更切实际。兹分别叙述如下,以供摄生者参考。

(一)正常质

正常质,是指形体壮实,气血活畅,脏腑协调,阴阳平和之体。此种人多是无病痛而生机旺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呈规律的、缓慢的、均匀的衰退,无偏盛偏衰表现,符合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此种人摄生炼形之道,只需生活方式合理化,即慎起居,适寒温,节房事,劳逸有度,饮食有节,不染恶习,坚持适度的体育活动,即可保持健壮之形体。其中节房事,并非绝房事,要顺其自然,有节制,不纵欲而已。饮食有节,是指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偏食之意。不染恶习,即不染烟瘾、酒瘾、赌博、手淫之类。体育锻炼的项目很多,选择能协调全身各个部位的活动项目,而贵在坚持。五禽戏、八段锦、工间操、跑步、游泳、球类等,切勿自恃体壮,种种任性,以免损伤形体。

(二)阳虚质

阳虚质,是指形体或瘦或胖,阳气偏虚,不耐活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冷,耐春夏不耐秋冬,较常人总是多着衣服,适应寒暑变化能力差,稍微转凉,即觉冷不可受。此种体质,摄生炼形之道,着重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取“动则生阳”之意。具体项目,视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总以多动壮阳为原则。常作日光浴、空气浴,强壮卫阳。气功方面,坚持做强壮功、动桩功、保健功、长寿功。着重炼精、裕气功法。饮食养生方面,着意多食壮阳之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以及附子粥、桂浆粥等。同时,辅以药物壮阳,可用《寿世保元》加减神仙既济丸,终年常服,自见功效。

加减神仙既济丸:

人参鹿茸肉苁蓉枸杞

枣皮山药五味子菖蒲

黄芪巴戟天黄柏知母

柏子仁熟地黄生地黄菟丝子

天门冬当归远志茴香

茯神杜仲牛膝

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服。

(三)阴虚质

阴虚质,形多瘦小,面苍或红,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常畏热喜凉。此种体质,摄生炼形之道,体育炼形,活动不宜过激,着重调养肝肾,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适合。气功宜固精功、保健功、长寿功等。着重咽津功法。泉水饮用,滋阴生津,大有裨益。饮食方面,宜清淡,远肥腻厚味、辛辣燥烈之品。宜进蔬菜、水果、牛乳、鸡蛋、豆腐、鱼类等清补食物。着意食用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桑椹粥、海蜇粥、山药粥。条件许可者,可食用燕窝、银耳、海参、淡菜、龟肉、鳖肉、冬虫夏草炖老雄鸭等。根据秋冬养阴的法则,这些珍贵食品,在秋冬食用效果更好。同时,还需长期药饵补养,以促进阴质生长。这里介绍《寿世保元》坎离丸、八仙长寿丸方,供参考选用。

坎离丸:

龙骨远志茯神菖蒲

龟甲枣仁当归人参

麦门冬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

枣皮黄柏五味子柏子仁

山药枸杞知母

为细末,炼蜜为丸,常服。

本方适于思虑劳心,房欲伤肾,肾水枯,心火炎,常有失眠、多梦、健忘等表现者。

八仙长寿丸:

生地黄枣皮茯苓丹皮

五味子麦门冬山药益智仁

为细末,炼蜜为丸,早晚服。

本方适于一般阴虚体质之调摄。

(四)痰湿质

痰湿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善睡,不爱动,动作迟缓,或嗜辛辣,或嗜肥甘,食量较大,多汗,既畏热,又怕冷,适应能力差。此种体质,多有痰湿停滞。摄生炼形之道,当运动、饮食、减肥等结合实施,持之以恒,才能收效和巩固。过分肥胖者,当进行减肥,因其肥胖之质,实乃水湿停滞所致,可参照肥胖症的治疗措施。饮食方面,远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饮,因此类饮食多能滞湿生痰。常吃蔬菜、水果、清淡之物。食勿过饱。常饮冷泉,行冷泉水浴。体育锻炼,尤需坚持进行,散步、慢跑、游泳、八段锦、五禽戏等,活动量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同时,常以药饵服用,促进痰食消退,改变体质状态,一般可用二陈汤治之。

二陈汤:

法夏陈皮茯苓甘草

此种体质,肥胖而兼气虚,上方加党参、白术亦可,即六君子汤,可改汤为丸常服。

(五)淤血质

淤血质,多是肤色晦滞,眼眶黯黑,口唇色暗,常有皮下淤斑或出血倾向。此种体质,摄生之道,着重畅通气血,勿使滞塞,内外兼施,缓慢调理,以改变体质状态。摄生炼形之道,着重形体活动,以免气机郁滞,如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等动功功法,以全身各部能活动为原则。常用凉泉、温泉洗浴。饮食方面,除一般需要外,常食用活血养血食品,如山楂粥、花生粥等。药物治疗,可用丹参泡酒常服。若有兼气虚者,可加用人参、三七。兼气滞者,加莪术、香附。

(六)阳盛质

阳盛质,是指无阳虚表现,单纯的阳热亢盛之体。多是形壮体热,喜凉畏热,手足心汗湿,大便熏臭。摄生炼形之道,着重体育锻炼,活动量略大,让阳气散发,游泳是首选项目;跑步、武术、球类等,根据爱好选择进行。常饮泉水,行冷泉擦浴。饮食方面,远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多食蔬菜、水果等。绿豆粥、荷叶粥、扁豆粥、藕粥、丝瓜粥等,均可常作主食。切勿饮酒。药物方面,常以菊花、苦丁茶,沸水泡服,或玄麦甘橘汤代茶饮。

第九节饮食养生说

中医学认为“饮食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难经》中也说到:“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充身泽毛,胃为水谷海,主禀四时,四时皆以胃气为本。”唐·孙思邈认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些都说明食物营养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体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增强健康、保证劳动和工作的必要条件。

《内经》中提出: “饮食有节。” 《金匮》亦提到如果饮食 “不闲调摄,则疾病竞起”。 这里提到的“有节”、 “调摄”, 一是, 指节制食量, 不可吃得太饱, 影响消化吸收, 免伤肠胃; 二是, 要调配饮食, 食用多样化, 不偏嗜, 使体内得到多种营养素, 以增强正气, 维持健康。 《千金要方》中说到: “精以食气, 气养精以荣色; 形以食味, 味养形以生力; 精顺五气以灵, 形受五气以成, 若食气相反则伤精, 食味不调则伤形……”可见, 食物要合乎人体营养素的需求, 才能有益于身体健康。

我国人民有自己民族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民族的遗传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食习惯相差尽殊,在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食养理论,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现代的营养学理论。这种理论是以整体理论作为指导,重视个体特异性,以杂粮为主的多样化饮食,注重烹调以及合理的饮食制度等。

一、饮食养生的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而且,人体的这种生理、病理变化,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的这种自身的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性,就是食养的整体观念。中医的饮食养生理论,认为饮食既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病理,还可以协调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因而,整体观成为饮食养生的基础理论。也是中国饮食养生的特点之一。

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是依靠阴阳变化的动态相对平衡来维持。如果人体的阴阳动态相对平衡被打破,阴阳的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都要导致机体发生病变。在阴阳偏盛的病变过程中,因邪气阴阳属性的不同,对人体的阴阳之气损伤亦有所不同。如《景景室医稿杂存》说:“寒气者为阴邪,伤人之阳气;火气者为阳邪,伤人之阴液。”多食生冷,引起腹痛、腹泻、肢冷、喜暖,就是因为寒湿之邪致病,并伤了脾胃之阳气,而出现一系列阴盛阳伤的现象。或过食温热的食物,引起的口渴、面红、喜冷饮、胃脘灼痛、小便黄、舌红等,就是热邪致病消耗阴液,而出现阳盛阴伤的现象。

饮食养生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调整阴阳的整体观念。通过饮食调整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使其变化趋于动态的平衡。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偏盛,表现为邪盛的实证。食养则“泻其有余”,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如为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虚的虚证,食养则“补其不足”的原则。最后,使阴阳趋于平衡。

饮食对人体保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饮食通过消化,其精微轻三焦化生为人体的气血津液,成为体内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食物还通过自身的性味功能,对人体各脏器产生影响。食物五味,对五脏及其所属组织器官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灵枢》五味篇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由于五脏与五体的联系,五味通过五脏进一步作用于相应的五体。《灵枢》九针论说:“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饮食五味适宜,有利于健康,这是正常的作用。若五味偏嗜,则易伤身体。当五味过食,要损伤五脏之气,从而损伤五体。《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当五体有病,可以通过五味来加以调节。《灵枢》九针论说:“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可见,饮食养生学的观点,就是通过食物的属性来调节人体的整体功能。

饮食养生学还认为,饮食还能调节人体与自然界的平衡。《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之所生,离不开饮食,因而,饮食是人与自然界接触最密切的因素之一。人为了适应饮食因素对自己的影响,总结了很多办法。首先,中医饮食养生学提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饮食观点,以调节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的饮食原则,来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也就是当气候温热的季节,则避免用温热的饮食;当气候寒冷的季节,则避免用寒凉的饮食。同时,根据不同季节,人体所需五味的不同,提出“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其次,地土方宜的不同,由于不同的饮食习惯,形成某些地域的多发病。《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其病生在内……北方者……其民乐处而乳食……藏寒而生满病;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中央者……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这从疾病上反映了饮食与人体统一的重要意义。

二、重视个体因素为特点的食养观

每个人是群体中的一分子,在出生以前,受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出生以后,在长期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天时、地理、社会等外界环境以及年龄、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个体的代谢功能等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从中医角度上看,就是先天的禀赋,加上后天形成的五脏功能的强弱、正气的盛衰,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个体特点。饮食养生的特点,就在于根据个人的特异性的基础上,确定与体质相适应的饮食养生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食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来选食配膳,《寿亲养老新书》说:“若少年之人,真气壮,或失于饱和,食于生冷,以根本强盛,未易为患。其年高之人……动成疾患。”指出老年人的体质多为“五脏衰弱”,不能同少年人相比。因而,饮食调节的方法也就不同。小儿食养,由于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脾胃功能亦如此。《幼科发挥》曰:“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否则,易患“疳积”。明确指出了小儿饮食的特点要“调乳母”、“节饮食”。老年人的食养,由于老年之人脾胃运化乏力,全身功能衰退,饮食调节至关重要。不同气质禀赋的人,体质强弱各异,各人的偏嗜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时期,其体质盛衰也不一样。体胖之人多痰湿,应多吃清淡的饮食,可以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体瘦的人,多有阴虚,血虚津少,往往有虚热内生,故宜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阳盛体质的人,往往内热炽盛,故饮食上以清热、养阴的清淡食品为好,忌食辛辣燥热食物。阳虚体质者,往往阴寒内盛,故饮食可适当多食些辛温发散助阳之品,忌食生冷寒凉食物。

每类食物均有不同的属性和营养特点,蔬菜中的葱、韭、大蒜、辣椒等,属辛辣辛热,对脾胃虚寒者,少食有通阳健胃作用;而对阴虚阳亢之体,多食能生痰动火。瓜果类,其性多寒,大多能清热解渴,对禀性虚寒,妇女行经等都要多加注意。动物类食品,如家畜类、家禽类等,均有较高的补养之功。虚弱之体,阳虚忌寒凉,宜温补;阴虚,忌温热,宜滋补。水产类,也有较高的补养功能,一般性咸寒而腥,多属腥发之物,认为容易诱生疾病。

三、清淡饮食为主的营养观

清淡饮食,指少吃荤食、盐食。历代医家都主张饮食宜清淡,反对膏粱厚脂,过食甘肥。《素问》通评虚实论说:“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高粱之变,足生大疔”。《吕氏春秋》指出:“肥肉厚酒,烂肠之疾。”元·朱丹溪在《饮食箴》中,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作如下的描述:“倦彼睐者,因纵口味,五味之故,疾病蜂起……山野贫贱,淡薄是谱,动作不衰,此身亦安”。可见,故纵口味之人,恰恰易患多种疾病;而“淡薄是谱”、“动作不衰”者,却是健康的源泉。过分讲究所谓营养,大鱼大肉不断,吃得过多,反能为害。《吕氏春秋》指出:“凡食无疆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谓之疾首。”经常过食酒肉、油腻、煎炸、辛辣之品,有助痰生湿,使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的发生,大都与过食甘肥有密切关系。目前,世界上美国膳食就是营养过剩的典型。其特点是动物性食品多,约占总热量的33%;油脂量多,占总热量的42%;谷类食物少,仅占总热量的19%。动物性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70%。这种营养过剩的膳食,使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我国人民向以杂食为主,谷类食物占膳食总热量的比例较大,动物性食品及油脂较少,并喜欢从豆类及其制品中吸取蛋白质,习惯于食用植物性油脂。从我国对百岁以上老人的调查看出,没有一个是肥胖者,他们的主食,都是五谷杂粮,副食以蔬菜为主,种类多样化,吃荤菜及动物性油脂的比例小。可见,清淡饮食对于健康和长寿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淡的饮食,俗话说“粗茶淡饭”。主食,为五谷杂粮;副食,则以植物性豆类、蔬菜、植物油为主的素菜。素食,不但可避免生痰动火,酿成病变,而且,可减轻脾胃运化的负担。《寿世保元》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怡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咨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呈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浊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据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大米、玉米,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一般较低,冠心病发病率也较低。现代医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蔬菜对人体的好处很大。首先,蔬菜可以帮助消化和吸收。本身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包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不等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它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促进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还有人证明,仅吃肉类蛋白,在肠内吸收率为70%。若加吃蔬菜,则可使吸收率提高到80%。这就说明蔬菜对于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意义。其次,蔬菜还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蔬菜对于肥胖者尤为重要,蔬菜的体积大,容易吃饱,而所含的热量则较少。蔬菜中含有酒黄石酸,它可以阻止糖类转化为脂肪;蔬菜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对肠子的蠕动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特别是中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活动量减少,肌体的能量消耗也相应地减少,消化力下降,也使肠道蠕动减少。蔬菜正好对这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它含能量正好符合老年人对营养素的要求;对肠道的刺激蠕动作用,也弥补了老年人活动量减少的不足。

第三,蔬菜对心血管患者是大有好处。因为在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钾,它是心肌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又由于蔬菜中含钠很少,这样不会因为食用蔬菜,而使体内保留多余的水分,也就减轻了心脏的负担。特别是动脉硬化的患者,蔬菜中所含有的果胶,可以帮助机体排除多余的胆固醇。蔬菜中所含大量维生素丙,可以帮助恢复破坏了的胆固醇代谢平衡。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吃蔬菜还具有抗癌作用。在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以刺激胃肠,加快蠕动,保持大便的通畅,能及时地排泄存在于胃肠道内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难怪目前有些西方国家,专门在食物中加一定量的纤维素,这样可以减轻或防止由于食物过精,油脂过多,使一些肠道毒素及致癌物质粘连肠壁而再吸收。有些蔬菜,如南瓜、豆芽、莴苣等,能抑制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增强细胞基质,稳定上皮细胞,抑制玻璃酸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繁殖。可以说是阻碍癌细胞生长的第一道屏障。有的根茎类蔬菜,如红薯、萝卜、马铃薯等,含有木质素。它能增强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的活性。我国的烹调技术精湛,素菜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说,它可以就地取材。据史料记载,仅以面筋、豆腐等为原料,就能做出200多种风味独特的素菜。由于素菜以豆制品、蔬菜、菇类、植物油等为主要原料烹制而成,符合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清淡饮食,还谈到“淡”字。少吃盐,也是饮食养生所提倡的。《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素问》五脏生成论也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这种主张与现代医学观点完全一致。近年,医学家们通过调查研究证实,食盐摄取过量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吃盐少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低;吃盐多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美国人每天吃盐约10克,高血压发病率为10%;日本广岛居民,一天吃盐约15克,高血压发病率为20%。吃低盐饮食的南美印第安人,很难找到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每天食盐的摄取量最好限制在2克左右,最多不要超过5克。一般人也应限制在6克以下。总之,低食盐对人体是无害的。

四、杂食为主,注重搭配、烹调的多样化饮食

民谚有“食不厌杂”。《保生要录》说:“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百岁中医罗明山的经验是:“饮食宜杂不宜偏,偏食阴阳偏,杂食保平安。”食物有不同的性味,各种性味又各归于不同的脏腑。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是多方面的,偏嗜或单一的食品,不能满足人体对所有营养素的需要。而且,各种营养素又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所以,要满足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就要尽可能做到食物的多样化。

食养重视饮食的合理搭配。《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粮食、肉类、蔬菜、果品等,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谷类粮食等为主食品,肉、蔬菜为副食品,辅以水果,根据需要,兼而取之。粮食含淀粉最多,是糖类的主要来源,在我国也是蛋白质、硫胺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动物性食品和豆类是蛋白质、脂肪、甲种维生素、核黄素的主要来源。蔬菜是丙种维生素、无机盐、粗纤维的主要来源,再加上调味品及油脂,一般就可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我国劳动人民在膳食的合理搭配上,创造了好多有效的办法。主食方面,有粗细粮混食,粗粮细作,干稀搭配,豆煮稀饭。副食方面,荤素搭配,蔬菜加豆制品,什锦菜等,都是很合理并符合营养卫生要求的。在我国北方地区,习惯食用杂合面,能大大提高主食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谷类蛋白质中的赖氨酸短缺,而在豆类蛋白质中含量较多;小米蛋白质中蛋氨酸含量较黄豆蛋白质为高,混合后,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利用价值。有些地方,用白面和玉米面混合做馒头;有的用大米掺小米熬粥,这样,混合食用或轮流吃,起互相补偿作用。小米和稻米加一起,稻米中缺的氨基酸可靠小米供给,共同满足身体需要。

合理的烹调加工。我国人民很注意食物的烹调加工,达到色、香、味俱全。历史上很多饮食专著,如孟诜《食疗本草》、忽思慧的《饮膳正要》等,都介绍了食物的烹调方法。在烹调加工过程中,如果方法合理,就可以减少或防止营养素的损失。

五、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就是饮食要定时、适量。《管子》形势篇讲过:“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饮食以时”。其次,饮食必须适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张仲景也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素问》生气通天篇说:“果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可见,饮食定时、有规律、适量,是饮食制度的基本原则。饮食的定时、规律性,是按照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而安排相应的制度,这样,可使摄入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适应人体消耗,提高工作和劳动效率。

(一)一日三餐的规律

我国人民一般习惯于一日三餐,每餐间隔5~6小时。我国习惯的混合性食品,在胃中停留时间约为4~5小时,消化器官也需要一定的休息时间,才能恢复功能。所以,每日三餐的间隔是合乎生理要求的。

全日各餐食物的分配比例,俗话说:“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早餐热量,应占全日总热量的30%~35%;午餐热量,应占全日总热量的40%;晚餐热量,应占全日总热量的25%~30%。这样的分配,既适应生理状态,又满足工作、劳动的需要。早晨早起,食欲较差,但为了适应上半天的工作,需要摄入足够的热量,可以选用体积小而富于热量的食物;午餐前后,都是工作时间,既要补足上午能量消耗的不足,又要为下午工作准备能量,所以,应占热量最多,选用富有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晚餐的食物热量应稍少,多吃含糖、蔬菜和易于消化的食物。自古以来,食养强调晚餐要少吃。《饮膳正要》中说“晚餐不可多食”,民谚有“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因为晚上睡觉,活动量降至最低值,如摄入过多营养物质,就会过剩,进而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日长天久,人就发胖。同时,晚餐过饱,增加胃肠道负担,容易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影响睡眠。中医认为,饱食即卧、乃生百病、不消成积疾。所以,民谚也有“晚餐不过酉”之说。

用膳时间,一般早餐在早晨7时前后;午餐在中午12时前后;晚餐可在下午6时前后。这样比较符合卫生要求。

(二)食宜常少,食无过饱

饮食之量,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总的原则是“适量”,“宁少毋多”。《老老恒言》说:“凡食总宜少而有益,脾胃磨运,易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致受伤。”说明适当少食,可调理脾胃,有助于脾胃对饮食和精微的正常消化和转输。过量的饮食,不但脾胃的负担加重,而且,多余的营养物质要在体内贮存,不利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预防。所以,历代养生家推崇的是“食无求饱”。《长生秘诀》主张:“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琐碎录》也说:“食取补气,不饥而已,饱生众疾。”

少吃长寿的记载也是不少。年逾百岁的青牛道士主张:“食欲常少。”唐·孙思邈认为:“少吃益寿。”他在《枕上记》中说:“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有人研究提出,把食物发热量减少到维持正常体重所要求的1/3,但保留全部必需的营养素,就可以延长人的寿命。联合国科学考察队在乍得北部撒哈拉大沙漠研究考察,发现这里一个古老的图布族,他们能忍饥挨饿,而且身体强壮,不乏寿星,他们一日三餐异常菲薄,新陈代谢相当缓慢,但体魄康健,精力旺盛。这是少吃增寿的典型例子。

六、饮食养生的基本法则

掌握饮食养生的基本法则,因人制定饮食养生的具体措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扶正气

根据正邪相争学说,人体健康和疾病,都同正气与邪气相关。正气旺盛,能抵御邪气侵犯;正气不足,邪气侵犯,就导致疾病的发生。扶助正气,同饮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正常情况下,对体质虚弱者,扶助正气,可增强体质;对一般人来说,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食养对扶助正气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食养来扶助正气的主要方法是食补。根据人体气血津液的需要,可以用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的方法。如补气,包括补元气、补益脾气、补益肺气;补血,有补精血、补肝血、补心血;补阴,有滋补肾阴、滋补肺阴、滋补心阴;补阳,有补肾壮阳,温补脾阳等。

(二)调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能使阴阳保持相对平衡,人体就能健康。食养是调整阴阳的重要方法。

在调整阴阳方法上,主要是补其偏衰。根据阴衰、阳衰、阴阳俱衰的不同,可以通过滋补养阴、温补助阳及阴阳双补等方法。对阴偏衰的人,可用滋补养阴的食物,以补其阴衰;对阳偏衰者,宜用温补助阳的食物,以补其阳衰;对于阴阳俱衰者,则用补阴和补阳的食物,以补其阴阳俱衰。

其次,是对于阴偏盛或阳偏盛者,可以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对于阳偏盛的热性体质者,宜用寒性食物,帮助清泻阳热;对阴寒偏盛的寒性体质,宜用温热食物以温散阴寒。

(三)调脾胃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仓禀之官,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可见,脾胃是消化、输布水谷精微的主要器官,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使食物消化、化生,以养五脏。

调养脾胃。首先,在饮食制度上,做到饮食有节,食宜清淡,饮食要多样化,食勿过饱等。其次,对脾胃虚弱者,要采取健脾和胃,以健全胃的消化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

(四)食养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由于外界环境、地理区域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的不同,在食养上,必须考虑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食养措施,才能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就是指根据四时不同季节的特点,制定四季不同的食养方法,如春季饮食养生、夏季饮食养生……

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亦异。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食养方法。

因人制宜。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体质的人,其生理功能亦异。因人制宜,就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而制定不同的食养方法,以提高食养效果。如老年食养、妇女食养、小儿食养等。

第十节运动健身论

运动健身,是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我们祖先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

我国民族形成的健身运动,种类繁多,如气功、保健按摩等。从保健观点看,它集中了古代健身术的精华。几百年来,非但历久不衰,而且,在今天还引起中外医学界的重视,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成为我国人民健身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下边以气功、太极拳为代表,阐述健身运动的原理。

一、气功健身的原理

在气功理论中,首先体现着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天人相应”的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意即善养生者,要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适应顺从天地之和,并进行守神调息锻炼,这样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保持旺盛的“元气”

“气”学理论,是气功等保健延年的基础理论。“气”学中的气,包括先天和后天两种。元气是属于先天之气,生于先天之精,藏于命门,它具有生命活动原始动力的重要作用。

气的涵义,一谓物质,一谓功能。就自然而论,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变化,都赖气的运动。就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

人体的健康,取决于元气的盛衰。元气充沛,则后天诸气得以资助,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当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因素损及元气,则后天诸气失助而衰败,最后,导致疾病的发生。元气是依赖三焦而通达全身,借助气化而发挥其生理作用。中医认为气化的部位在三焦。由水谷纳入脾胃,经气化生成精微之气,转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这就是在元气的鼓动下,诸气参与的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气功健身运动,主要是通过培补元气而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气功培补元气的机理。《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对培补元气机理的概括。养生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精”包括先天肾精和后天水谷之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出生以后,先天之精藏于肾,它又赖后天水谷之精的濡养,二者通过肺、脾、心而敷布全身,以保证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活动。所以,有“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气功对“精”有着明显的影响和作用。通过气功锻炼,对先天精和后天精都有加强充实作用。对脾胃虚弱者,通过气功心肾相交之法,肾阳固秘,脾阳得资而健运,胃阴也得肾水济而滋润,从而,胃腑和降善于纳腐,脾运有度,精微充脉;对先天之精,气功意守丹田命门之法,就是充实肾水之法。先天精仰赖于后天精的荣养,通过吸抵撮闭锻炼,则阴精充实而固涩,肾中元精得阴精的濡养,则愈加壮益,元精益固,元气自充,这就是“练精化气”的必然趋势。气功满精固水的作用,就是培补元气的机转。元气充益以后,则能更好地激发和推动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培补元气,还能进一步发挥练气化神的作用。神,包括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识神。元神,生化于先天元气;识神,生化于后天精、气。精、气既足,神自旺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旺矣。虽神自精气而生,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练气功要以气为体,以神为用,要体用结合,体用并重。《胎息论》说:“气入身体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二)调节阴阳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保持体内外阴阳的相对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就要生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气功保健的机理,也同样在于调整阴阳的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这里“形”、“精”,属阴的范畴;“气”、“化”,属阳的范畴。中医认为,形、精可以转为功能,此乃阳源于阴的正常生理现象。当机体阳盛时,则可使阴精损耗,气功可以通过入静,达到抑阳扶阴的作用。气功的补阳作用也同样明显,肾阳虚者,通过练功后,出现四肢变暖,就是气功补阳作用的表现。道教气功,对阴阳气化理论有深刻的认识。如视阴阳为“作丹”的根基,指出神为阳,精气为阴,体内阳神、阴精相互作用而为“内丹”的解释等,都是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

(三)调整脏腑功能作用

脏象学说认为,脏腑功能状态,决定人的健康和疾病。脏腑功能失调,人就要患病。气功的健身防病作用,可以通过调整脏腑功能而实现。

对肾脏的调整。肾脏是元阴、元阳之所在,对全身脏腑起着濡养滋润作用及温煦生化作用。元阴元阳禀受于父母,肾为命门之所在。命门者,储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张介宾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所以,气功锻炼,着意于命门这一重要部位,通过意守命门,元阳相火得补,五脏有了活动功能的动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生理功能。《石室秘录》说:“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谋虑;胆得命门而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治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渎;膀胱得命门而收藏。”命门元阳之火充足,脾阳得资,则脾气充而健运,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物质的输布都得以加强,从而,为人体其他脏腑,四肢百骸等,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气功锻炼中,很多都要意守“丹田”,肾脏属于下丹田的范围。《类经》说:“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医学源流论》说:“所谓元气者,何所寄耶?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丹田也即命门也,练功意守丹田,可以加强肾之元阴元阳的功能,并可上济于心,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使肾更好地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对心脏的调节。心主神。五脏的功能,均以神为主导。心神主导着五脏六腑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对形体也具有调养作用。《古今医统大全》说:“心者形之主也……心和而形全……心荡则形伤。……神怡心清,则形无累矣。”练功通过调神、调息、调身,达到颐养心神的功效。根据传统道教气功的理论,练功时要心神寂照丹田命门,下交于肾,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在八卦中的否泰卦,为言天地升降之卦象,否泰卦(),坤(地)下,乾(天)上;泰卦(),乾(天)下,坤(地)上。否卦,天在地下,为闭塞不通之象;泰卦,为地在天上,为天地交通之象,水火既济之法,使心神下交于肾,肾阳得资,肾阴得济。肾精充溢,又上济上火,心阴得资,则心肾二阴共制于心阳,心阳愈益交于肾,心肾二阳又可共煦肾水,肾水不寒,则气化生生不已。气功此法,对健身延年颇有助益。

对肺脏的调节。肺主气。在气功锻炼中,调息是一项重要内容。古代有称吐纳、练气、食气等。调息,可使体内真气积蓄、发动和运行。调息也有助于意守入静,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按摩内脏的功能。

对脾脏的调节。气功锻炼,可以对脾胃进行有节律的按摩,使脾胃功能改善,从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足的营养。脾气健运,则营卫气血津液生化有源,肌肉丰肥,四肢活动健捷,口唇红润。练功后,常见到食欲增加,唾液增多,体重增加等体质增强的现象。

对肝脏的调节。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人的情绪抑郁与肝气郁结有关。发怒,头昏胀痛,则为肝阳上亢,肝气上逆之证。气功修炼,要求入静,全身放松,情绪安宁,肝气舒和条达,引上亢之肝阳升降,上炎之肝火自清,故练功后,感到心情舒畅。同时,由于入静,血液归藏于肝,故有助于肝脏机能的恢复健全。

(四)气功的通经络作用

经络学说的起源与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然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在经络系统中,奇经八脉的形成、发展与气功的关系尤为密切。气功意守的部位,大多位于任、督两脉,如上、中、下丹田。丹田,是元气所集之处,是生命活动的枢纽,调控十二经脉的中心。意守于此,可以发动内气、有贯通十二经之效。在经络理论中,六阳经均交会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总督”;六阴经均交会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故任、督两脉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说:“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自然周身流转,无有停滞之患,而长生久视之道断在此矣。”认为贯通任、督二脉,能获得良好的养生功效,意守丹田,能有效地诱发出贯通任、督二脉的循经感传。以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贯通“脊膂脉”,是练功者必须遵循的核心,为修寿之大纲。内丹术就是通过意守丹田,以诱发任、督循经感传,使乾坤交垢,龙虎交垢,此即为周天功。此外,经络导引法,即采用意念引导经气的方法。

经络的俞穴,在气功中也是至关重要。练功时,注意力集中的部位,大多是身体表面的经络俞穴,练功时把意念集中在俞穴上能产生一定的健身、防病、治病等效果。

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气功的通经络作用,使经络发挥正常的运行气血,营内卫外,联络脏腑等的功能。气血不调的人,通过练功,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气至的部位,其血流量也相应增加,这就是气功通经络,调和气血作用的证明,为气功健身养生提供依据。

二、气功的现代科学研究

几十年来,气功的现代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各系统的生理效应、练功时人体整体机能效应以及内气外放现象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气功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呼吸运动,是气功锻炼中生理变化最明显的系统。练静功过程中,呼吸运动变化的生理特点主要有:呼吸周期变长,节律变慢,幅度加深,呼吸运动均匀柔和。呼吸运动受神经中枢的支配和调节,呼吸运动的变化是神经中枢调节功能的反映,同时,肺及呼吸肌的活动又反馈作用于神经中枢。气功调息是在意念的引导下进行的,调息既能锻炼意念,又能调节器官和躯体功能。在练功情况下,由于意识参与调息,这时意念对呼吸的调节作用较常态为大。呼吸中枢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可通过练功人为地加以控制。当加强吸气时,则出现瞳孔扩大,肠鸣音减弱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生理效应;当加强呼气时,则出现瞳孔缩小,肠鸣音增强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生理效应。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呼吸的锻炼,按人的主观意志加强或抑制植物神经的功能,为健身提供自我调节的手段。

在练功入静后,呼吸由原来的18~20次/分,减慢至4~5次/分,练功娴熟者,甚至减至2次/分或更少。其膈肌上下活动幅度比常态下增加2~4倍。呼吸潮气量明显增加,每分通气量则大为减少,肺泡二氧化碳排出量降低,导致肺泡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经血乳酸含量测定,表明上述变化不是无氧代谢加强的结果。练功入静后,物质代谢水平下降,特别是松静功的气体代谢下降明显。机体耗氧量低于熟睡状态。训练有素的气功家,耗氧量可降低34%,而平常人熟睡时的耗氧量只下降10%。这种低代谢生理状态,有助于减少身体消耗,重新积聚精力,可以恢复工作和劳动后的疲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二)气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气功是通过锻炼元气来达到增强体质的功夫。气功的原理,是通过“自我锻炼”的方法,达到生理功能的“自我控制”。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证明,机体的精神状态和意识,能显著地影响自身的生理功能。这样,通过气功这一特殊的方法,用调整精神情绪活动,以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发挥防病健身的作用。根据生理实验资料,在气功入静时,大脑皮层处于内抑制状态。脑电图表明,抑制性的α波周期延长,波幅增强,频率减低,在有α波存在的同时,并有θ波的出现和扩散,甚至出现δ波,肌肉运动从属时值显著延长,前庭时值延长,眨眼反射强度减慢,皮肤电位稳定下降。气功的入静状态,既不同于睡眠,又异于醒觉。因此,入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状态。新近有人发现,正常人在清醒状态下,脑电图是大量高频低幅波,且同步性差。而练功中出现的是低频波,波幅比正常人高3倍,且同步性好。这些变化,在大脑的额叶和 顶叶部位最明显,而这两个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主管意识活动部位之所在。这也说明了气功锻炼能提高大脑功能的原因。所以,入静状态是一种特殊的功能状态。

气功对植物神经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练功时,皮肤电位稳定下降,说明交感神经趋于稳定,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相应加强,二者的协调关系得到改善。练功时,前庭时值延长,并随着入静加深而增长。说明练功起到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作用。总之,气功对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植物神经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调整和恢复作用。这就是气功健身的原理之一。(三)气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气功对心血管有广泛而明显的影响。练功入静后,心率减慢,心脏负担减轻,心肌耗氧减少,心输出量减少。一般认为这同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以及全身的松弛反应有关。气功对血压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血压可随呼吸方法、诱导内容以及意守部位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变化。意守丹田可以使血压下降;而意守鼻尖,则使血压上升。气功的降压效果,同练功素养,功时长短以及功法等有关。功法纯熟者,降压效果明显,站式较卧式降压明显,每日练功时间长者降压明显。血压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练功时,血压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管的舒张有关。还有人报道,气功锻炼能增强心脏功能。长期练功后,可使心脏容积扩大,负荷增加,充分调动心脏储备能力,激发心脏功能潜力的作用。实验表明,练功尚有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这为气功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了依据。

气功对血液成分也有明显的影响。练功后,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有生理性增加,提示气功可影响造血机能。此外,练功后,白细胞吞噬功能和某些菌种调理素的吞噬指数也趋向增加。表明气功对网状内皮系统具有影响, 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起到加强作用。

(四)气功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人体消化系统受植物神经和大脑皮层的调节影响。练功时,可以通过特定的呼吸形式,直接加大膈肌的活动幅度,从而,对胃肠起到按摩作用。这种按摩作用,可以调整胃肠蠕动及腺体的分泌功能。同时,这种呼吸形式,还可以人为地改变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当练功入静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活动得到协调,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的调节得以改善以及膈肌有节奏的按摩作用,这样形成了气功对消化系统的综合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向效应。当人体功能低下、蠕动迟缓时,气功可使蠕动节律加快,肌张力提高,胃排空加速;当胃肠功能亢进时,气功可表现为抑制性调节。

气功对消化腺的分泌有明显的影响,练功时,可使唾液腺分泌增加,唾液淀粉酶含量及活性也有增加。这种变化与气功的舌运动和呼吸运动的呼长吸短,兴奋副交感神经而促使唾液分泌增加有关。练功还使胃液分泌增加,胃蛋白酶含量也明显增加。所以,通过气功锻炼后,食欲增加,营养改善,这些是练功后消化机能增强的结果。还有报道,气功可以改变肝脏分泌胆汁的量和改变肝脏分泌胆汁的生化成分。

(五)气功对人体其他方面的效应

气功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练功状态下,机体的能量代谢降低,甚至低于基础代谢,肝糖原合成加速,分解减少,机体从耗能性转为储能性。一般认为,能量代谢的下降与入静程度呈正相关,同时,也与肌肉放松度有关。不同功种间也有一定的差异。

气功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对气功免疫的效应,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机理探索,结果表明:气功能够健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有人对练功者的白细胞吞噬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均有显著的提高。白细胞总数也有增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明显升高。测定练功者四项细胞免疫结果(EtRFC、EaRFC、LTT、ANAE),都有明显的提高。气功外气,对各种细菌的直接影响,从试验结果看出,气功外气作用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等, 均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三、太极拳及其他动功的健身原理

“太极拳”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特殊的,具有民族形式的锻炼身体和预防疾病的保健运动。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同样在于它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对全身来说,有很好的保健意义。

“太极拳”运动,最重要的也是要做到“心静”、“体松”。“心静”就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体松”是指身体各个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舒展,排除不必要的紧张。太极拳也讲究“用意”,所有动作都要以意识作引导,安详兼带全神贯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能更好地得到调整,这对大脑皮层有良好的作用。实践证明,练拳能提高人的积极情绪,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精神焕发。练“推手”的时候,周身感觉活泼,反应灵敏。所以,练拳的情绪提高和兴趣浓厚,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许多试验都证明,在做一种运动时,在用体力之前,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化学、血液动力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改变。太极拳,能创造积极情绪,使人感到精神舒畅,消除消极情绪,使一些慢性病患者脱离病态心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的作用。

太极拳的动作要“完整一气”,是轻松柔和,不僵不拘,缓慢圆滑,左右衔接,上下相通,手足互应的连贯性、整体性运动。由眼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关照毫不松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这些对大脑是一种良好训练,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活跃了其他系统和器官的机能,加强了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是在中枢神经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太极拳的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活动,可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加多,氧的供给充分,心肌营养加强,收缩功能提高。同时,全身皮肤、肌肉,内脏中储备的毛细血管网扩张,导致血压下降,给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预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人对一部分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经常练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在152/80毫米汞柱,而普通老人则为154/80毫米汞柱。在动脉硬化方面,经常练拳的老人发生率较低,为37.5%,而普通老人为46.4%;心功能试验也表明,经常练拳老人全部反应正常,而普通老人则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乏力。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的调查也证实,经常打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他们对两组老人进行运动试验,结果证明太极拳组老人心血管功能较好,32名老人中,除1名不能完成定量负荷,其余都能完成,而血压、脉搏反应正常。相反,对照组老人,年龄越大,完成定量负荷的人越少,出现机能试验不良反应的人越多。心电图检查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太极拳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改善体内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使迷走神经紧张度提高,各组织器官的供血、供氧充分,物质代谢从而得到改善,这对中老年是有一定好处。到了老年由于代谢降低而产生许多疾病,如动脉硬化,就可能与氧化过程和胆固醇代谢障碍有关。经常练太极拳的人发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比较少。可见,太极拳对于保持心血管功能健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是匀、细、深、长的呼吸,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又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循环,消除消化道淤血,促进消化道吸收功能,防止便秘。经常练拳的人,从体格检查证明,对于保持肺组织弹性、肺通气量,增进肺泡的换气功能都有一定的意义。有人对练太极拳老人进行心肺功能影响的测定,结果是:37名坚持太极拳锻炼的老人的肺功能,比不练拳的89名为好,而且,肺功能减退的年岁亦较高,说明坚持练太极拳对维护心肺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50~59岁组老人,肺活量和残气正常,最大通气量为正常值的126%,说明了呼吸肌张力较好,胸廓活动度大,肺弹性较好,练拳老人保持正常的弥散功能,不但反映了良好的通气,更说明肺小血管在换气方面的良好功能,到70岁才出现弥散功能减低,远较不练拳为迟。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健身运动,如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等,也都有松静自然,意守丹田等要求。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健身运动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要求做到“松静结合”。松,就是要做到精神和身体都要放松,全神贯注;静,是要求思想意识全部集中,减少思潮起伏,完全进入安静状态,“意气合一”把控制意念和调整呼吸结合起来,以意领气达到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其次,是“动静结合”,太极拳等运动要求“外动内静”、“动中求静”,“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气功可视为“外静内动”。内动,是指体内气息的运动,不能很好地“静”,就不能达到“动”的作用。

在动静的练法上,也是要“动静相兼”。把动功和静功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锻炼,才能相得益彰。这可以说是中国健身运动的另一特点。

我国健身运动的第三个特点,是以祖国医学经络理论为基础,按照经络学说,腰背的正中是督脉经过的地方,而“督脉贯脊属肾”,督脉流畅,则肾气旺盛。腰旁的肾俞穴,与肾气有密切关系,经常锻炼腰部,能使督脉流通,并作用于肾俞穴,使肾气充盈,“肾藏精”,肾为元阴元阳之所寄。元气是人体诸气之根本,元阴元阳起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元气旺盛,人体才能保持健康无病。所以,我国民族形式的健身法,很重视腰部锻炼。太极拳强调“主宰于腰”、“命气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腰如车轴”等说法,说明太极拳与腰部活动有密切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行走、站立、坐卧,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腰脊起着主要的作用,经常练习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均有良好的作用。据观察,太极拳组老人发生脊柱畸形的只有25.8%,而一般老人则为47.2%;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驼背的发生率远比一般老人为少;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的脊柱活动幅度也较好。太极拳组老人弯腰时手能触地的占77.4%,而对照组老人只占16.6%。从X光照像检查,太极拳组比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较低,前者为36.6%,后者为63.8%。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退行性变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组织中成骨细胞不活跃,不能产生骨的蛋白基质,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质变松,骨质松就容易产生畸形、骨突、关节活动不灵活,太极拳有预防骨质变性和关节僵硬作用。所以,太极拳具有一定的防老作用。太极拳有预防“肾虚”的作用,肾虚是全身功能衰退或虚弱的反映,有人对部分老人进行调查的资料表明,经常练太极拳的老人,大多数没有肾虚表现,而普通老人,则约有半数有肾虚表现。

除太极拳外,其他一些健身活动,也有很多腰部运动,如“易筋经”中的“躬身”、“掉尾”,“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等动作,都是锻炼腰部的。上海地区常见的“健身转腰法”,有的说是失传的“达摩易筋经”。

自我保健按摩,也是一种健身法。它同样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我们祖先对按摩在预防上的作用早有认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引《养生方导引法》说:“清旦初起……摩手令热,令热从体上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病皆愈。”说明当时人们认识到按摩可以预防一些外感性疾病。同时,古人也认识到按摩可以强壮身体。《登真秘诀》说:“但食毕,必免强行步,以手摩两胁上下良久,又转摩肾堂,令热……自然饮食消化,百脉流通,五脏安和。”《寿亲养老新书》说:“旦夕之间,常以两足赤肉,更须用一手握趾,一手摩擦,数目多时,觉足心热,即将脚趾略略动转,倦则少歇,或令人擦之亦得,终不若自擦为更,脚力强健,无痿弱酸痛之疾矣。”

我国的保健按摩,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重视腰部和头部以穴位为主的按摩,如按肾俞,擦风池等。其次,与保健功一样,也要求做到“松”、“静”,再次是习惯使用捶击法。

按摩强身保健的原理,一般是调节神经功能,促进神经活动和血液循环,疏经活血,利通关节。使机体内外、脏腑间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人做过按摩对胃运动影响的实验观察,如按摩胃俞、脾俞、足三里,可使胃蠕动增强,而当胃运动处于增强的机能的状态时,应用相同的手法,反而引起胃蠕动的抑制,说明了按摩在胃的不同功能状态时,起着不同效应的调节作用,临床的实践也同样说明这一事实,如对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应用按摩可促进肠蠕动恢复,而对肠痉挛引起的腹痛,用同样的方法,却可使蠕动减慢。

有人对按摩增强机体抵抗力做过一些观察,通过一定穴位的按摩后,血液中红血球数、白血球数、白血球吞噬功能和血清中补体效价,都比按摩前增加。说明按摩提高了“营”、“卫”的活动,增强了身体的卫外能力。

这种自我保健按摩,特别适合体弱或老年人作为预防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