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明清史
32185100000020

第20章 努尔哈赤定八旗

女真族是我国东北一个古老的民族,商周时代叫肃慎,唐代叫靺鞨,五代和宋、辽叫女真,曾建立统治北方半个中国的金朝。元朝末年以后,女真族散居在东北地区,分为好多部落。在吉林绥芬河流域,有一支比较大的女真部落,明朝在这里建立了三个卫所(军事、行政合一的军事单位),分别叫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实行统治。这片地区的女真族,叫做建州女真,另外还有野人女真、海西女真等较大的部落。

明朝政府对建州卫采取一种自治的统治形式,封当地女真部落的酋长为卫所的官员,管理地方事务,但是他们又受明朝政府的管辖。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以及他本人,都做过建州左卫的官员。

努尔哈赤生在公元1559年,少年时就死了母亲,独立生活能力很强。他胆大心细,能骑马,会射箭,敢跟大人们到深山里挖人参,打猎,采山货,再到抚顺城里与汉族商人做交易,换回布匹、粮食等生活用品。他后来投在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下当兵,作战勇敢,常立战功。他学会说汉语,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从中学会了许多作战的谋略。他对明朝官员、商人和一般老百姓的想法和生活习惯,都比较熟悉。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远方”的意思,这一姓氏的含义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努尔哈赤远祖姓夹古,是爱新部族的远支,遂称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其子皇太极建国清朝,效仿汉制,取消远支大宗之分,使爱新觉罗成为一个姓氏。当时女真各部落,相互间常有争斗,也不时跑到汉人地区抢掠财物和奴隶,对明朝边疆的安定,始终是个潜在的威胁。为了防止其中任何一个部落过分强大,明朝将领利用他们的相互争斗,又不断参加调停,以此来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公元1583年,明军由建州左卫酋长、土伦城城主尼堪外兰引导,镇压古勒城城主阿台的反抗。阿台是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的孙女婿。当时,觉昌安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都去阿台那里看孙女,但在战斗中,他们都被杀死了。也不知他们到底死在谁的手里,但努尔哈赤将一腔仇恨和怒火都洒在明军和尼堪外兰身上。

为了平息努尔哈赤的愤怒,明朝政府让努尔哈赤从李成梁部队回到建州,接替他父亲塔克世,任建州左卫指挥。

努尔哈赤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小,不能找明军算账,他只好去找尼堪外兰。他的父亲给他留下十三副铠甲,他挑选了一些勇士,用这些铠甲武装起来,率领他们攻打尼堪外兰的土伦城。经过激战,尼堪外兰被打败,丧失家园,到处逃亡,后来逃到鄂勒浑(今黑龙江齐齐哈尔附近),躲到明军营里。明军仍然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平息努尔哈赤的怒火,避免战争,竟然将尼堪外兰杀了。这让努尔哈赤看到了明军的软弱,而报仇雪恨的想法则受到了鼓励。

其实,努尔哈赤雄心勃勃,他想要以报祖父和父亲的血海深仇为借口,统一女真部落,将来与强大的明朝对抗。

占领尼堪外兰的土伦城后,努尔哈赤又打败了建州女真内部其他有实力的部落,实力越来越强大。海西、野人等女真部落,还有附近的蒙古部落,害怕努尔哈赤的扩张威胁到自己的生存,就联合起来向努尔哈赤进攻。这个部落联军,号称九部,共有三万人,领头的是海西部的叶赫部落,声势赫赫。

为了避免两头打仗,努尔哈赤一面准备迎敌,一面对明朝政府表示恭顺,使得明军没有干涉他们之间的战争。

部落里的人都感到害怕,努尔哈赤却十分镇定。他运用从《三国演义》等书里学到的智谋,在敌军进攻的路上,险要的山谷里,埋伏一支精兵,并在山崖上准备好滚木礌石,专等敌军进入,自己便安心地睡起大觉来。

女真、蒙古联军来到努尔哈赤伏兵的地方,突然遭到一百多剽悍骑兵袭击,连损两员大将,顿时惊慌失措,全军大乱。努尔哈赤的军队打了一阵滚木礌石之后,勇敢的士兵跟着冲下来,联军大败,四散奔逃。

叶赫部是当时除努尔哈赤外,最有实力的部落。打败了叶赫部落,努尔哈赤在各部女真中再没有真正的敌手了。他趁势招抚珠舍里部,攻灭讷殷部。二十三年,被明晋封为龙虎将军。此后他又陆续吞并其他各部女真: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吞并哈达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吞并辉发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吞并乌拉部。努尔哈赤在消灭乌拉之后,一面厚结蒙古的喀尔喀部和科尔沁部,同时派兵到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去收服黑龙江虎尔哈各部和东海各部,包括沿日本海岛屿散居的小部女真人。很快,除与叶赫部暂时对峙外,努尔哈赤统一了所有的女真各部,并将其所属国人统统编入八旗,确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一种军民合一、政军合一的制度。努尔哈赤将部落属下所有人员,包括家庭,编入八个旗,每旗下分为若干“牛录”(队),一个牛录三百人,出外就打仗,回家就种田打猎。一个牛录中的人,因为天天生活在一起,联系紧密,感情浓厚,所以团结互助,作战勇敢,易于管理指挥,在当时,是一种战斗力很强的组织。后来,后金的势力发展,人数增多,又扩建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等。

统一战争过程中,努尔哈赤在部落内制订了法律和制度,创制了女真族自己的文字——“老满文”,并加强与明朝、朝鲜之间的贸易,对明朝继续保持臣属和恭顺的态度,同时又拉拢蒙古和朝鲜,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

在努尔哈赤的治理下,女真族国家的雏形具备了。因此,努尔哈赤决定建立后金国,形成与明朝分庭抗礼的局面。

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率步骑二万征明,以“七大恨”作为伐明的檄文,分兵两路向明军发动进攻。努尔哈赤亲率右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攻打抚顺,明军守将李永芳举城投降,同时还命左翼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攻占东州、马根单等地。明朝辽东巡抚李维翰急遣总兵张承荫率明兵一万去镇压,遭后金兵伏击,全军败没。七月,努尔哈赤又率八旗兵进入雅鹘关,围攻清河城,明将邹储贤固守抵抗,结果城破被杀,接着后金又占领一堵墙、碱场二城。努尔哈赤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不但使“全辽震动”,而且北京也“举朝震骇”,就连饱食终日、万事不理的神宗皇帝也深感“辽左覆军陨将,虏势益张,边事十分危急”。

明朝为了安定辽东,早日把后金势力镇压下去,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后金的战争。

刘綎,(1560~1619年,一说生于1553年),本名龚綎,字子绶,号省吾,江西南昌人,嘉靖年间大将军都督龚(刘)显之子。《明史》称赞其为“诸将中最骁勇”,能使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一生经历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最后战死于萨尔浒之战。

鸦鹘关,为明成化四年(1468年)辽阳副总兵韩斌为限制建州女真的出入,防止朝鲜使臣窥视辽东虚实所建,关门设障三道,故又称“三道关”。万历爷命杨镐为辽东经略,以杜松、李如柏、刘綎等为副,调兵筹饷,经过九个多月的准备,到了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的4月,赴辽的明军都先后到达,再加上胁迫征调的23000名朝鲜兵,总共有27万余人,号称47万大军。杨镐与诸将议定,分四路进攻后金,总兵刘綎率军出宽甸由东;总兵马林率军出三岔口由北;杜松率军出抚顺关由西;李如柏率军出鸦鹘关由南,其中以西路杜松为主力,皆直指赫图阿拉。此外,王绍勋总管各路粮草,杨镐坐镇沈阳。

努尔哈赤掌握了明军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明军是采用分兵合击,声东击西的战术。因此,只派500人抵御和阻滞南路的刘綎军,而把全部兵力集中起来,打击从西而来的杜松的明军主力,所谓“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一部署是正确的,因为从兵力上看明军有20万多人,而后金只有6万人,处于劣势。但明军分成四路,兵力分散,再加上刘綎、马林和李如柏三路山高水险,行军困难,一时不易到达,只有杜松一路出抚顺,渡浑河,沿苏子河而上,道路平坦易行,两日就可到达赫图阿拉。于是他亲自统率八旗大军迅速开赴西线,阻击明军。两军在萨尔浒一带相遇,揭开了著名的萨尔浒战斗的序幕。

这次战役,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萨尔浒、吉林崖战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四月十三日,杜松率领八万明军,出抚顺关,十四日到达萨尔浒,得知后金正派兵构筑界凡城阻挡明军东进。于是杜松留下两万人驻守萨尔浒,自领一万人攻打界凡城,把已经分散的兵力再行分散。此时,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已到界凡以东,迅速地抓住了各个击破的战机。他说:“先破萨尔浒山所驻兵,此兵破,则界凡之众,自丧胆矣”,便派代善、皇太极带领两旗截击杜松,自己亲率六旗猛打萨尔浒的明军,明军遭到突然攻击,纷纷逃往萨尔浒河西岸,结果在得力阿哈一带全部被歼。而杜松在吉林崖下,陷入重围,杜松丧生,全军覆没。

第二阶段是尚间崖、斐芬山战斗。同年四月十四日,马林率明军与叶赫兵出三岔口,扎营于富勒哈山的尚间崖,派潘宗颜领一军驻守斐芬山,又遣龚念遂率一军守卫斡辉鄂模,互为犄角,彼此声援。

努尔哈赤在西线消灭明兵主力以后,乘胜挥戈北上,十五日,后金兵首先击溃了驻守斡辉鄂模的明军,随后又攻打尚间崖,明兵大败,马林仅以身免,逃往开原,斐芬山的明军也被攻灭。

第三阶段是阿布达里冈、富察战斗。同年四月十日,刘綎一路出宽甸,此路明军虽然出师最早,由于山道陡峭,大雪封山,进军迟缓,迟至十五日才到达深河。后金的少数守军沿途拦截,且战且退,竭力阻滞明军的前进速度。十六日,刘綎进抵阿布达里冈,姜弘立率领的朝鲜兵到达富察(富车),距离赫图阿拉还有五六十里。

这时,努尔哈赤已在西北两路获胜,立即派扈尔汉、阿敏、代善、皇太极先后出发,日夜兼程赶赴东线,很快在东线集中了3万多人,待机而动。明军却焚毁村寨、“分掠部落”,并无戒备地前进。后金军“不意突出,冲断前后”,刘綎战死,全军覆没。代善随之集合八旗兵,攻打富察一带的朝鲜军,姜弘立的军营被紧紧围住,全军投降。

杨镐惊悉三路丧师,急令李如柏撤兵,明朝的四路大军只有这一路逃脱了败灭的厄运。

从此,明朝的力量大衰,它阻碍女真各部统一发展的政策彻底失败,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而后金的力量大增,它的政治野心和掠夺财富的欲望随之增长,由防守转入了进攻。

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满族的祖先本是金代的女真部族,所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后即定国号为“大金”。不久,为区别于历史上的金代,又改称“后金”。很多蒙古人、汉人、朝鲜人等受其统治,再用“后金”国号已不适应;并且汉人因受历史影响,对金人素怀恶感,“后金”一类国号对招徕汉人并非所宜,所以皇太极在继位后十年即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那么,皇太极为什么以“清”作国号呢?

这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改“后金”为“清”的前一年,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与此同时,皇太极还为推翻和取代明王朝大造舆论,说只有有德者才能统治天下,“惟有德者乃可称天子”、“有德者受命,无德者废弃”这些话,便成为他思想的核心。而他所说的“有德”,便含“清”的意思,恰与“满州”语意相合,所以就用“清”作国号。

另一说恰好相反,系舍义而求音,在满语中“清”即“金”的谐音,汉语的“清”即满语的“金”,“金”改为“清”,是改汉不改满,其目的仅是适应进攻明朝的需要,让汉人易于接受罢了。持这种说法的人,举出满语中对贵族夫人的称谓“福晋”为例,说“福晋”起初叫“夫金”,后改称“福金”,最后才叫“福晋”,所以“夫”与“福”,“金”与“晋”在满语中是同音,因此据满语音韵,“清”与“金”也音同无疑。此说还以沈阳(即清朝旧京)的抚近门匠额为证。匾上汉文写的是“大金”,而满文写的是“大清”。这块匾额乃是天聪年间立的,那时尚未改号“清”,而满文里却已称“清”了。

两种说法情由不同,但都认为改国号为“清”是出于政治需要,主要是以此笼络汉人,从而为取代明王朝作准备。从这个共同点上去看,当以第一种说法为是,这从后来清朝统治者始终讳言“女真”和“大金”名称一事上可得到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