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新技术和新概念成了最抢眼的看点。但是,爱知世博会对人们传递的信息是:未来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都需要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一种意识与责任。
“人的海洋”
2005年12月3目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那天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预计到时,总客流将达到7000万,每天大约会有40万的游客在5.28平方千米的世博园里参观,真可谓是“人的海洋”。
专家们估计,上海世博会的高峰时段,每小时就有16万人从全市各处蜂拥而至,还不算其他地方来的游客。但是,规定的参观人数为每小时20万到25万,这已经大大超过了人数限制的范围。其中人数超过标准的会有33天,极端高峰的每天客流量达到28万之多。由于人数太多,导致入口处拥挤不堪,安全检查、门票检查所消耗的时间更会阻碍游客们入场的速度。
那么,到时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专家们建议在入口处的设计上,除了要考虑人流量的聚集,排队时的空间大小以外,还要保留出一定的缓冲空间。假如发生意外事故时,它将作为紧急疏散的通道。如此巨大的人流量,对于城市交通来说将是严峻的考验,那么,世博会的交通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最近,上海城市发展信息中心透露:未来的5年里,上海市将以智能化的交通作为基础,并建立智能交通信息服务中心,希望能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智能车带你游上海
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给出了我们这样一个方案:世博会期间,中心城区的交通问题主要是集中在离世博园最近的黄浦区,该区的人口密度为上海各区县之最。世博会庞大的客流量将使黄浦区交通不堪重负,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单靠拓宽道路这一方法,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经过专家们的研究,如果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新型交通工具——个人快速公交,把人们放到“空中”,就可以缓解交通带来的压力。
这种先进、快捷的快速公交系统,是建在空中轨道上的,时速30至90千米,完全由计算机全程操控。功能就好像现在的轨道电车一样。由于车身小,每车只能容纳三四名乘客,可以更好地保证游客的私人空间,轮椅、自行车、行李也能自由上下。最重要的是该智能车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均低于地铁、公交等,也很容易搭建、改变线路和扩延。
另外,如何迅速找到适合的停车位,也是个难题。因为停车位实在太多,哪里有空位置,根本无法一目了然。
一套世博会的停车指引系统也将开始启动。这套系统由停车场管理和信息发布两大平台共同组成,从通往世博园的交通主干道,到各停车场入口处,驾驶员都能看到“引导显示屏”。聪明的系统还将通过短信、广播、车载导航设备等等,给游客们及时的停车空位预报。
虽说这种交通系统在世博会的展区里是看不到的,但其新型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却又是世博会体现科学精神的另一种手段。